墙面电线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28059发布日期:2020-09-15 19:2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墙面电线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器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墙面电线绕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器及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家庭内电线多而杂。部分产品在使用需要很长的电线,不使用时电线堆放杂乱、易打结。特别是一些商铺或操作间内外,多而杂的电线堆放造成环境混乱不整洁,影响整体美观,也会对人们的安全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墙面电线绕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墙面电线绕线装置,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圆板,所述第一圆板上沿颈向对称平行设有一对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一端与第一圆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另一端是自由端,所述连接柱上垂直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柱形可按压式凸块和套接在所述可按压式凸块上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凹槽内部底端连接,所述活动部包括第二圆板、第三圆板和中心板,所述中心板两端分别与第二圆板和第三圆板的中心部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板上沿颈向对称平行设有一对供连接柱的自由端穿过的凸管,所述凸管上设有供可按压式凸块穿过的通孔。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柱将固定部和活动部卡接固定,中心板上间隔设置圆形隔板,可以同时集中整理多种电器的电线,有效防止多余电线导致的放置杂乱、易打结的问题,保证用电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活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活动部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俯视图。

其中,1-第一圆板,2-连接柱,3-凹槽,4-可按压式凸块,5-弹簧,6-第二圆板,7-第三圆板,8-中心板,9-凸管,10-通孔,11-隔板,12-挂孔,13-电线,14-挂绳,15-墙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6所示,一种墙面电线绕线装置,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圆板1,所述第一圆板1上沿颈向对称平行设有一对连接柱2,所述连接柱2一端与第一圆板1垂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2另一端是自由端,所述连接柱2上垂直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内设有柱形可按压式凸块4和套接在所述可按压式凸块4上的弹簧5,所述弹簧5一端与凹槽3内部底端连接,所述活动部包括第二圆板6、第三圆板7和矩形中心板8,所述中心板8两端分别与第二圆板6和第三圆板7的中心部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板6上沿颈向对称平行设有一对供连接柱2的自由端穿过的凸管9,所述凸管9上设有供可按压式凸块4穿过的通孔10。

所述的墙面电线绕线装置,其中心板8上间隔设有圆形隔板11。

所述的墙面电线绕线装置,其凹槽3靠近所述连接柱2的自由端。

所述的墙面电线绕线装置,其一对连接柱2上的凹槽3开口方向相反。

所述的墙面电线绕线装置,其第一圆板1和第二圆板6的外缘处均形成有挂孔12。

所述的墙面电线绕线装置,其第一圆板1的直径、第二圆板6的直径与隔板11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三圆板7的直径小于第二圆板6的直径。

所述的墙面电线绕线装置,其第三圆板7的直径接近于所述的一对连接柱2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中可按压式凸块4是圆柱形,处在凹槽3内的可按压式凸块4的端部是圆形平面,凸出凹槽3的端部呈弧形。

本实用新型在凸管9与第二圆板6的连接处设有通孔(图中未示出),为了使连接柱2的自由端通过该通孔进入凸管9内。

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柱2和凸管9均是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在中心板8上间隔设置两块圆形隔板11,两块圆形隔板11之间的中心板8上,及每块圆形隔板11分别与第二圆板6和第三圆板7之间的中心柱8上,共可以同时整理3种电器的电线13。

本实用新型的中心板8的横截面是矩形,宽度接近于隔板11的半径。

本实用新型中的两块圆形隔板11均布在中心板8上,具体的,每块圆形隔板11分别与第二圆板6和第三圆板7之间的距离和两块圆形隔板11之间的距离相同。中心板8从两块圆形隔板11的中心部穿过。两块圆形隔板11与第二圆板6和第三圆板7相互平行。

本实用新型中的活动部是注塑一体件,具体的,两块圆形隔板11、第二圆板6、第三圆板7、中心板8和凸管9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三种电线分别搭在或缠绕在两块圆形隔板11之间的中心板8的板面上和每块圆形隔板11分别与第二圆板6和第三圆板7之间的中心板8的板面上,拇指和食指分别按压一对连接柱2上的可按压式凸块4,将连接柱2自由端插入凸管9内,可按压式凸块4的弧形端从通孔10内伸出,使固定部和活动部连接固定,通过在挂孔12中穿设挂绳14将本实用新型悬挂在墙面15上。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矩形中心板8的两侧边缘处设置卷边,防止突兀的棱角磨损电线。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不高,非常适合市场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墙面电线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圆板(1),所述第一圆板(1)上沿颈向对称平行设有一对连接柱(2),所述连接柱(2)一端与第一圆板(1)垂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2)另一端是自由端,所述连接柱(2)上垂直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内设有柱形可按压式凸块(4)和套接在所述可按压式凸块(4)上的弹簧(5),所述弹簧(5)一端与凹槽(3)内部底端连接,所述活动部包括第二圆板(6)、第三圆板(7)和矩形中心板(8),所述中心板(8)两端分别与第二圆板(6)和第三圆板(7)的中心部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板(6)上沿颈向对称平行设有一对供连接柱(2)的自由端穿过的凸管(9),所述凸管(9)上设有供可按压式凸块(4)穿过的通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电线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板(8)上间隔设有圆形隔板(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电线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靠近所述连接柱(2)的自由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电线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连接柱(2)上的凹槽(3)开口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电线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板(1)和第二圆板(6)的外缘处均形成有挂孔(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电线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板(1)的直径、第二圆板(6)的直径与隔板(11)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三圆板(7)的直径小于第二圆板(6)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电线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圆板(7)的直径接近于所述的一对连接柱(2)之间的距离。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墙面电线绕线装置,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固定部包括第一圆板,第一圆板上设有一对连接柱,连接柱一端与第一圆板垂直固定连接,连接柱另一端是自由端,连接柱上垂直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柱形可按压式凸块和套接在可按压式凸块上的弹簧,弹簧一端与凹槽内部底端连接,活动部包括第二圆板、第三圆板和中心板,中心板两端分别与第二圆板和第三圆板的中心部垂直固定连接,第二圆板上设有一对供连接柱的自由端穿过的凸管,凸管上设有供可按压式凸块穿过的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柱将固定部和活动部固定,中心板上间隔设置圆形隔板,可以同时集中整理多种电器的电线,有效防止多余电线导致的放置杂乱、易打结的问题,保证用电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冯梓烔;张秋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冯梓烔
技术研发日:2019.03.11
技术公布日:2020.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