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层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33743阅读:8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层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层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触摸屏显示装置已经普遍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中,对于单层式触摸屏而言,触控层一般采用ito(indiumtinoxide)材料的透明导电层通过一次曝光、显影和刻蚀工艺形成发射电极和感应电极,从而使的该单层式触摸屏具有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且厚度小等优点,因此成为该领域近年来关注的热点。

一般的,上述触控层(单层导电图案层)与显示装置中显示区域重合,从而能够在实现显示的同时实现触控功能;如图1所示,触控层中发射电极t为块状,感应电极r为条状,其中,发射电极t为沿亚像素列方向上排布的多个发射子电极(例如,t11、t12、t13……),且每一发射子电极分别连接有引线l,感应电极为(例如r1、r2……)沿亚像素列方向上排布的一个条状电极,并连接有引线l;且相邻列的发射电极t和感应电极r在沿单层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与一个像素单元(例如相邻的红、绿、蓝三个亚像素)列正对,即如图1所示,发射电极t对应设置于红色亚像素(r)列和绿色亚像素(g)列的上方,感应电极r设置于蓝色亚像素(b)列的上方。

基于此,由于触控层中发射电极t和感应电极r中透明导电层的覆盖率不同,具体的,如图2(以相邻的一组发射电极t和感应电极r为例)所示,尤其对于发射电极t中引线l所在的走线区a,由于相邻的引线l之间均具有空隙,从而使得发射电极t中透明导电层的覆盖率小于感应电极r中透明导电层的覆盖率,由于透明导电层对光具有一定的阻挡作用,这样一来,在进行显示时,发射电极t中透明导电层对光的阻挡程度小于感应电极r中透明导电层对光的阻挡程度,从而使得发射电极t对应区域的光透过率大于感应电极r对应区域的光透过率,进而导致该显示装置在显示画面时(尤其是白态画面)出现明暗相间的云纹现象(mura)。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单层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能够通过设置亚像素的出光率,来降低显示画面出现明暗相间的云纹现象(mura)。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单层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单层触控单元和多个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相邻的红色亚像素列、绿色亚像素列和蓝色亚像素列,所述单层触控单元包括相邻的发射电极和感应电极,沿单层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每一所述单层触控单元的正投影分别落入一个所述显示单元的正投影中,其中,所述感应电极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绿亚像素列的正投影中,所述发射电极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红色亚像素列和所述蓝色亚像素列的正投影中。

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显示单元中,红色亚像素的开口率和蓝色亚像素的开口率均大于绿色亚像素的开口率。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红色亚像素的开口率和所述蓝色亚像素的开口率比所述绿色亚像素的开口率大2%~5%。

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显示单元中,每一亚像素包括用于驱动液晶的多个条状子电极,其中,每一亚像素中相邻的条状子电极之间的间隙宽度相同的情况下,红色亚像素和蓝色亚像素包含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大于绿色亚像素包含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红色亚像素和所述蓝色亚像素包含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比所述绿色亚像素包含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大1%~3%。

进一步优选的,每一亚像素均包括与所述条状子电极电连接的薄膜晶体管,所述红色亚像素和所述蓝色亚像素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大于所述绿色亚像素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的长度和宽度。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另一种单层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单层触控单元和多个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相邻的红色亚像素列、绿色亚像素列和蓝色亚像素列,所述单层触控单元包括相邻的发射电极和感应电极,沿单层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每一所述单层触控单元的正投影分别落入一个所述显示单元的正投影中;其中,所述发射电极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绿色亚像素列、以及所述红色亚像素列和所述蓝色亚像素列中的一个的正投影中,所述感应电极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红色亚像素列和所述蓝色亚像素列中的另一个的正投影中;在所述显示单元中,每一亚像素包括用于驱动液晶的多个条状子电极,其中,每一亚像素中相邻的条状子电极之间的间隙宽度相同;红色亚像素和蓝色亚像素包含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比绿色亚像素包含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大3.5%~5.5%。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发射电极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绿色亚像素列和所述红色亚像素列的正投影中,所述感应电极的正投影落入所述蓝色亚像素列的正投影中,所述蓝色亚像素包括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比所述红色亚像素包括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大0.5%~1.0%。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发射电极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绿色亚像素列和所述蓝色亚像素列的正投影中,所述感应电极的正投影落入与所述红色亚像素列的正投影中,所述红色亚像素包括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比所述蓝色亚像素包括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大0.5%~1.0%。

进一步优选的,每一亚像素均包括与所述条状子电极电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第一亚像素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长度和宽度分别大于第二亚像素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长度和宽度,其中,所述第一亚像素包括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亚像素包括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

本发明实施例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单层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前述的单层触控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单层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该单层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单层触控单元和多个显示单元,显示单元包括相邻的红色亚像素列、绿色亚像素列和蓝色亚像素列,单层触控单元包括相邻的发射电极和感应电极,本发明中结合发射电极和感应电极对应的亚像素中色阻层的颜色,和/或,条状子电极的宽度来调整亚像素的光透过率,以降低现有技术中因发射电极和感应电极中的透明电极的覆盖率不同,而导致的明暗相间的云纹现象(mura)。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单层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单层触控显示面板中单层触控单元中单层触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层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层触控显示面板中单层触控单元和显示单元中亚像素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5为不同颜色色阻图案层和透过率的关系对应图表;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层触控显示面板中显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层触控显示面板中单层触控单元和显示单元中亚像素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单层触控显示面板中单层触控单元和显示单元中亚像素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层触控显示面板中显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单元构成的显示面板的像素电压与光透过率的关系对应曲线;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层触控显示面板的像素电压与光透过率的关系对应曲线;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层触控显示面板的像素电压与光透过率的关系对应曲线。

附图标记:

01-单层触控显示面板;10-单层触控单元;20-显示单元;200-亚像素;201-条状子电极;202-间隙;t-发射电极;r-感应电极;(r)-红色亚像素;(g)-绿色亚像素;(b)-蓝色亚像素;l-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单层触控显示面板,如图3所示,该单层触控显示面板01包括多个单层触控单元10和多个显示单元20,显示单元20包括相邻的红色亚像素(r)列、绿色亚像素(g)列和蓝色亚像素(b)列,单层触控单元10包括相邻的发射电极t和感应电极r,并且,沿单层触控显示面板01的厚度方向,每一单层触控单元10的正投影分别落入一个显示单元20的正投影中,也即一个单层触控单元10与一个显示单元20正对。

其中,图3仅是示意的以该单层触控显示面板01包括两个单层触控单元10和两个显示单元20,且两个单层触控单元10中的发射电极t仅包括4个发射子电极(例如t11、t21、t31、t41)为例进行说明的。

另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到,每一单层触控单元10的正投影分别落入一个显示单元20的正投影中是指,可以是单层触控单元10的正投影与显示单元20的正投影完全重合;也可以是每一单层触控单元10的正投影略小于一个显示单元20的正投影,即显示单元20的正投影覆盖单层触控单元10的正投影。

此处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由单层触控单元10构成的触控基板可以是外挂式(oncell)触控基板;也可以是内嵌式(incell)触控基板,例如,可以是常用的一体化触控(oneglasssolution,ogs),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与现有技术中将发射电极t与红色亚像素列和绿色亚像素列正对,感应电极r与蓝色亚像素列正对的设置方式不同的是,本发明中结合发射电极t和感应电极r对应的亚像素中色阻层的颜色,和/或,条状子电极的宽度来调整亚像素的光透过率,以够降低现有技术中因发射电极和感应电极中的透明电极的覆盖率不同,而导致的明暗相间的云纹现象(mura),尤其针对于手机、电脑等追求高品质、高分辨率的电子产品而言,能够极大的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具体的,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上述通过结合发射电极和感应电极对应的亚像素中色阻层的颜色,和/或,条状子电极的宽度来调整亚像素的光透过率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单层触控显示面板,如图3所示,该单层触控显示面板01包括多个单层触控单元10和多个显示单元20,显示单元20包括相邻的红色亚像素(r)列、绿色亚像素(g)列和蓝色亚像素(b)列,单层触控单元10包括相邻的发射电极t和感应电极r,并且沿单层触控显示面板01的厚度方向,每一单层触控单元10的正投影分别落入一个显示单元20的正投影中,其中,并且如图4所示,感应电极r的正投影落入绿亚像素(g)列的正投影中,发射电极t的正投影落入红色亚像素(r)列和蓝色亚像素(b)列的正投影中,即感应电极r与绿亚像素(g)列正对,发射电极t与红色亚像素(r)列和蓝色亚像素(b)列正对。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是针对具有彩膜层的显示单元20而言的,即本发明中包括显示单元20的显示面板可以是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面板);也可以是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即发光器件发光为白光,且设置有彩膜层的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对于设置的彩膜层而言,彩膜层包括与红色亚像素(r)、绿色亚像素(g)和蓝色亚像素(b)分别对应的红色色阻图案层、绿色色阻图案层、蓝色色阻图案层,由于在实际中,如图5所的色阻颜色与透过率的数值图可以看出,在同等设置条件下,绿色色阻图案层对光的透过率最大,达到56.2%,且人眼对绿光的敏感性强;红色色阻图案层和蓝色色阻图案层对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分别为17.6%和8.9%,且人眼对红光和蓝光的敏感性低;这样一来,对于上述显示单元20而言,包括绿色色组图案层的绿色亚像素(g)的光透光率大于包括红色色阻图案层和蓝色色阻图案层的红色亚像素(r)和蓝色亚像素(b)的光透过率。

基于此,本发明中将感应电极r与绿色亚像素(g)列正对,发射电极t与红色亚像素(r)列和蓝色亚像素(b)列正对(参考图4),即将单层触控单元10中透明电极覆盖率较大(即对光的遮挡作用较大)的感应电极r与光透过率较大的绿亚像素列正对,透明电极覆盖率较小(即对光的遮挡作用较小)的发射电极t与光透过率较小的红色亚像素列和蓝色亚像素列正对,这样一来,对多个单层触控单元和多个显示单元正对形成的单层触控显示面板而言,感应电极r和发射电极t对应区域的光透过率接近,从而降低了现有技术中因发射电极和感应电极中的透明电极的覆盖率不同,而导致的明暗相间的云纹现象(mura)。

在此基础上,由于绿色色阻图案层的透过率相对于红色色阻图案层和蓝色色阻图案层的透过率之间的差距较大,从而使得上述感应电极r与绿亚像素列正对,发射电极t与红色亚像素列和蓝色亚像素列正对的设置方式的基础上,对于整个单层触控显示面板而言,感应电极r对应的区域的光透过率仍然大于发射电极t对应的区域的光透过率,从而使得该设置方式对降低mura现象的效果有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优选的,在上述图4示出的感应电极r与绿亚像素列正对,发射电极t与红色亚像素列和蓝色亚像素列正对的设置方式的基础上,通过设置红色亚像素的开口率和蓝色亚像素的开口率大于绿色亚像素的开口率,以使得红色亚像素和蓝色亚像素的光透过率增加,而绿色亚像素的光透过率降低,从而进一步的保证整个单层触控显示面板中感应电极r和发射电极t对应的区域的光透过率接近,以有效的降低mura现象。

此处需要说明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到,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传统显示面板而言,所有亚像素的开口率均是一致的;本发明中设置红色亚像素的开口率和蓝色亚像素的开口率大于绿色亚像素的开口率,一方面,能够提高红色亚像素和蓝色亚像素的透过率,而降低绿色亚像素的透过率,进而使得整个单层触控显示面板中感应电极r和发射电极t对应的区域的光透过率接近;另一方面,使得红色亚像素和蓝色亚像素所在的区域面积相对增加,从而有利于该区域设置的发射电极的引线l的排布。

具体的,由于显示面板中正常显示情况下,三个亚像素的开口率之和为定值,因此,如果红色亚像素的开口率和蓝色亚像素的开口率大于绿色亚像素的开口率超过5%,会使得红色亚像素和蓝色亚像素的开口率增加的过多,绿色亚像素的开口率降低的太多,会使得绿色亚像素的光透过率小于红色亚像素和蓝色亚像素的光透过率,进而使得整个单层触控显示面板中感应电极r对应区域的光透过率大于发射电极t对应的区域的光透过率,从而不能有效的降低mura现象。

如果红色亚像素的开口率和蓝色亚像素的开口率大于绿色亚像素的小于2%,会使得红色亚像素的开口率和蓝色亚像素的开口率增加的太小,绿色亚像素的开口率降低的太小,会使得红色亚像素的开口率和蓝色亚像素的光透过率仍小于绿色亚像素的光透过率,进而使得整个单层触控显示面板中发射电极t对应的区域的光透过率小于感应电极r对应区域的光透过率,从而不能有效的降低mura现象。

综上所述,本发明优选的,在上述感应电极r与绿亚像素列对应,发射电极t与红色亚像素列和蓝色亚像素列对应的设置方式的基础上,设置红色亚像素的开口率和蓝色亚像素的开口率比于绿色亚像素的开口率大2%~5%。

当然,对于上述红色亚像素的开口率和蓝色亚像素两者的开口率而言,可以设置为相同,也可以设置为不同;本发明优选的,可以设置蓝色亚像素的开口率略大于红色亚像素的开口率。

在此基础上,如图6所示,在显示单元20中,每一亚像素200包括用于驱动液晶的多个条状子电极201,也即,包括显示单元20的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且每一亚像素200中相邻条状子电极201之间的间隙202宽度相同(均为s)的情况下,红色亚像素(r)和蓝色亚像素(b)包含的条状子电极201的宽度大于绿色亚像素(g)包含的条状子电极201的宽度。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上述每一亚像素200包括用于驱动液晶的多个条状子电极201的显示面板,可以是ads型显示面板(可以参考图6),该ads型显示面板中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一个为面状电极,另一个为包括上述条状子电极202的狭缝电极,在此情况下,上述相邻条状子电极为狭缝电极中的相邻的两个子电极。

当然,上述显示面板也可以是ips(inplaneswitch,横向电场效应)型显示面板,该ips型显示面板中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均为狭缝电极,且两者的条状子电极间隔设置,在此情况下,上述相邻条状子电极为分别位于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中的两个条状子电极;需要说明的是,该ips型显示面板的相邻条状子电极可以位于同层,也可以位于异层,仅是在空间上相邻即可,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第二,在相邻条状子电极201之间的间隙202宽度相同的情况下,在施加相同电信号时,条状子电极201的宽度越大,形成的平面电场的强度越大,从而对液晶的驱动效果更强,进而使得包括该较宽的条状子电极201的像素电极对应的亚像素200的光透过率增加,这样一来,对于上述液晶显示单元20而言,具有较宽条状子电极201宽度的红色亚像素(r)和蓝色亚像素(b)的光透光率大于具有较窄条状子电极201宽度的绿色亚像素(g)的光透光率。

基于此,在前述感应电极r与绿亚像素列正对,发射电极t与红色亚像素列和蓝色亚像素列正对的设置方式的基础上,通过设置红色亚像素和蓝色亚像素包括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大于绿色亚像素对应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同样能够进一步的保证整个单层触控显示面板中感应电极r和发射电极t对应的区域的光透过率接近,以有效的降低mura现象。

具体的,若红色亚像素和蓝色亚像素的对应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大于绿色亚像素对应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超过3%时,会使得红色亚像素和蓝色亚像素的光透过率明显大于绿色亚像素的光透过率,从而使得整个单层触控显示面板中感应电极r对应区域的光透过率大于发射电极t对应的区域的光透过率,进而不能有效的降低mura现象。

若红色亚像素和蓝色亚像素的对应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小于绿色亚像素对应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小于1%时,会使得红色亚像素和蓝色亚像素的光透过率明显小于绿色亚像素的光透过率,从而使得整个单层触控显示面板中发射电极t对应的区域的光透过率小于感应电极r对应区域的光透过率,进而不能有效的降低mura现象。

综上所述,本发明优选的,在上述感应电极r与绿色亚像素列正对,发射电极t与红色亚像素列和蓝色亚像素列正对的设置方式的基础上,设置红色亚像素和蓝色亚像素对应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大于绿色亚像素对应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1%~3%。

当然,对于蓝色亚像素包含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与红色亚像素包含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可以设置为相同,也可以设置为不同,优选的,可以设置蓝色亚像素对应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略大于红色亚像素对应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即,如图6中示出的,蓝色亚像素包含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w1大于红色亚像素包含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w2,且红色亚像素包含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w2大于绿色亚像素包含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w3,也即(w1>w2>w3)。

在此基础上,对于亚像素而言,每一亚像素200均包括与条状子电极201电连接的薄膜晶体管,即该条状子电极201为像素电极,通过薄膜晶体管给像素电极进行充电,以保证正常的显示;然而对于红色亚像素和蓝色亚像素中的像素电极包含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大于绿色亚像素中的像素电极包含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时,该红色亚像素和蓝色亚像素中的像素电极所需的充电电流也相应的增加。

基于此,本发明优选的,红色亚像素和蓝色亚像素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大于绿色亚像素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的长度和宽度,以使得通过薄膜晶体管以较大的充电电流向红色亚像素和蓝色亚像素中的像素电极进行充电,以保证该单层触控显示面板能够稳定发光,以进行稳定的显示。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不同亚像素中薄膜晶体管的沟道的长度和宽度的比较,考虑到在显示面板中为了保证亚像素的实际开口率,一般设置沟道的长度为满足显示需求的最小尺寸;基于此,本发明在实际的制作中可以仅通过沟道的宽度来实现充电电流大小的调整。例如,可以设置所有亚像素中沟道的长度相同,而设置红色亚像素和蓝色亚像素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的长度大于绿色亚像素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的长度,以使得通过薄膜晶体管以较大的充电电流向红色亚像素和蓝色亚像素中的像素电极进行充电,以保证出光的稳定性。当然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

另外,对于该实施例一中,感应电极r与绿色亚像素(g)列正对,发射电极t与红色亚像素(r)列和蓝色亚像素(b)列正对的设置方式而言,本发明对于发射电极t对应的红色亚像素(r)列和蓝色亚像素(b)列两者之前的先后顺序不作限定,即可以是图4所示的,蓝色亚像素(b)列相对于红色亚像素(r)列靠近绿亚像素(g)列;也可以是图6所示的,红色亚像素(r)相对于蓝色亚像素(b)列靠近绿亚像素(g)列。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单层触控显示面板,该单层触控显示面板01包括多个单层触控单元10和多个显示单元20,显示单元20包括相邻的红色亚像素(r)列、绿色亚像素(g)列和蓝色亚像素(b)列,单层触控单元10包括相邻的发射电极t和感应电极r,并且,沿单层触控显示面板01的厚度方向,每一单层触控单元10的正投影分别落入一个显示单元20的正投影中,即一个单层触控单元10与一个显示单元20正对(可参考图3),在显示单元20中,每一亚像素200包括用于驱动液晶的多个条状子电极201,其中,每一亚像素200中相邻的条状子电极201之间的间隙202宽度相同(可参考图6)。

在此基础上,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发射电极t的正投影落入绿色亚像素(g)列、以及红色亚像素(r)列和蓝色亚像素(b)列中的一个的正投影中,感应电极r的正投影落入红色亚像素列(r)和蓝色亚像素(b)列中的另一个的正投影中,即发射电极t与绿色亚像素(g)列、以及红色亚像素(r)列和蓝色亚像素(b)列中的一个正对,感应电极r与红色亚像素(r)列和蓝色亚像素(b)列中的另一个正对;在此情况下,红色亚像素(r)和蓝色亚像素(b)包含的条状子电极201的宽度比绿色亚像素(g)包含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大3.5%~5.5%。

基于上述的设置方式,本实施例设置红色亚像素(r)和蓝色亚像素(b)包含的条状子电极201的宽度比绿色亚像素(g)包含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大3.5%~5.5%,使得红色亚像素(r)和蓝色亚像素(b)的光透过率大于绿色亚像素(g)的光透过率,这样一来,将单层触控单元10中透明电极覆盖率较大(即对光的遮挡作用较大)的感应电极与光透过率较大的红色亚像素或蓝色亚像素中的一个正对,而透明电极覆盖率较小(即对光的遮挡作用较小)的发射电极与光透过率较小的绿色亚像素列以及红色亚像素或蓝色亚像素中另一个正对,从而使得感应电极和发射电极对应的区域的光透过率接近,进而降低了现有技术中因发射电极和感应电极中的透明电极的覆盖率不同,而导致的明暗相间的云纹现象(mura)。

具体的,若红色亚像素和蓝色亚像素的对应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大于绿色亚像素对应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超过5.5%时,会使得红色亚像素和蓝色亚像素的光透过率明显大于绿色亚像素的光透过率,从而使得整个单层触控显示面板中感应电极对应区域的光透过率明显大于发射电极对应的区域的光透过率,进而不能有效的降低mura现象。

若红色亚像素和蓝色亚像素的包含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小于绿色亚像素包含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小于3.5%时,会使得红色亚像素和蓝色亚像素的光透过率明显小于绿色亚像素的光透过率,从而使得整个单层触控显示面板中发射电极对应的区域的光透过率明显小于感应电极对应区域的光透过率,进而不能有效的降低mura现象。

因此,本实施例中设置红色亚像素(r)和蓝色亚像素(b)包含的条状子电极201的宽度比绿色亚像素(g)包含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大3.5%~5.5%。

以下对上述发射电极t的正投影落入绿色亚像素(g)列、以及红色亚像素(r)列和蓝色亚像素(b)列中的一个的正投影中,感应电极r的正投影落入红色亚像素列(r)和蓝色亚像素(b)列中的另一个的正投影中的设置情况下,红色亚像素(r)列包含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和蓝色亚像素(b)包含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的具体设置情况,以及发射电极t和感应电极r与亚像素列的具体对应关系做进一步的说明。

例如,在蓝色亚像素(b)包括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比红色亚像素包括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大0.5%~1.0%的设置方式下,蓝色亚像素(b)较红色亚像素(r)的光透过率大,即蓝色亚像素(b)相对于红色亚像素(r)较亮,基于此,如图7所示,感应电极r的正投影落入蓝色亚像素(b)列的正投影中,发射电极t的正投影落入绿色亚像素(g)列和红色亚像素(r)列的正投影中,即感应电极r与蓝色亚像素(b)列正对,发射电极t与绿色亚像素(g)列和红色亚像素(r)列正对。

这样一来,能够使得整个单层触控显示面板中发射电极对应的区域的光透过率与感应电极对应区域的光透过率接近,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mura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设置方式中,本发明对,与发射电极t正对的绿色亚像素(g)列和红色亚像素(r)列两者之间的先后顺序不作限定,可以是绿色亚像素(g)列相对于红色亚像素(r)列靠近蓝色亚像素(b)列;也可以是红色亚像素(r)列相对于绿色亚像素(g)列靠近蓝色亚像素(b)列。

又例如,在红色亚像素(r)包括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比蓝色亚像素(b)包括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大0.5%~1.0%的设置方式下,蓝色亚像素(b)较红色亚像素(r)的光透过率小,即蓝色亚像素(b)较红色亚像素(r)暗,基于此,如图8所示,感应电极r的正投影落入与红色亚像素(r)列的正投影中,发射电极t的正投影落入绿色亚像素(g)列和所述蓝色亚像素(b)列的正投影中,即感应电极r与红色亚像素(r)列正对,发射电极t与绿色亚像素(g)列和蓝色亚像素(b)列正对。

这样一来,能够使得整个单层触控显示面板中发射电极对应的区域的光透过率与感应电极对应区域的光透过率接近,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mura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设置方式中,本发明对,与发射电极t正对的绿色亚像素(g)列和蓝色亚像素(b)列两者的先后顺序不作限定,可以是绿色亚像素(g)列相对于蓝色亚像素(b)靠近红色亚像素(r)列;也可以是蓝色亚像素(b)相对于绿色亚像素(g)列靠近红色亚像素(r)列。

在此基础上,对于亚像素而言,每一亚像素200均包括与条状子电极201电连接的薄膜晶体管,即该条状子电极201为像素电极,通过薄膜晶体管给像素电极进行充电,以保证正常的显示;然而对于第一亚像素包括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大于第二亚像素包括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的情况下,例如,红色亚像素(r)和蓝色亚像素(b)包含的条状子电极201的宽度大于绿色亚像素(g)包含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的情况下,红色亚像素(r)和蓝色亚像素(b)作为第一亚像素,绿色亚像素(g)作为第二亚像素;为了保证具有较宽的条状子电极201的宽度的第一亚像素中通过薄膜晶体管以较大的电流进行充电,保证出光的均匀性,以满足稳定的画面显示的同时,降低mura现象,本实施例优选的,第一亚像素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长度和宽度分别大于第二亚像素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长度和宽度,即上述红色亚像素(r)和蓝色亚像素(b)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长度和宽度大于绿色亚像素(g)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长度和宽度。

当然对于红色亚像素(r)和蓝色亚像素(b)中薄膜晶体管的沟道长度和宽度的大小关系的设置情况同上述设置原理,此处不再具体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薄膜晶体管的沟道的长度和宽度的设置,可以参考实施例一中沟道的长度和宽度的设置情况,同样可以设置所有亚像素中沟道的长度相同,仅通过沟道的宽度来实现充电电流大小的调整,此处不再具体赘述。

以下通过具体事例,以上述图7所示的,在蓝色亚像素(b)包括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比红色亚像素包括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大0.5%~1.0%,且感应电极r与蓝色亚像素(b)列正对,发射电极t与绿色亚像素(g)列和红色亚像素(r)列正对为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具体的,可参考图9,蓝色亚像素(b)包括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w3’大于红色亚像素(r)包括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w1’,红色亚像素(r)包括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w1’大于绿色亚像素(g)包括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w2’,也即w3’>w1’>w2’。

如图10所示,为上述设置方式的显示单元20构成的显示面板,在未设置单层触控单元10构成的触控层的情况下,该显示面板中红色亚像素(r)、绿色亚像素(g)和蓝色亚像素(b)的光透过率与像素电极上施加的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红色亚像素(r)和蓝色亚像素(b)的光透过率大于绿色亚像素(g)的光透过率。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图10中电压与光透过率的关系在电压为5v前后,不同颜色的亚像素的透过率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例如,在5v前,红色亚像素(r)和蓝色亚像素(b)的光透过率大于绿色亚像素(g)的光透过率,而在5v后,绿色亚像素(g)的光透过率大于红色亚像素(r)和蓝色亚像素(b)的光透过率,但是考虑到在正常的显示中,大部分像素电压均在5v以内,因此本发明中,忽略5v后的对应关系,仅以5v以内为参考。

在此基础上,在上述设置方式的显示面板上设置由单层触控单元10构成的触控层(一般的,该触控层对光的损失率在2%-10%),且单层触控单元10中发射电极t与绿色亚像素(g)列以及红色亚像素(r)列正对,感应电极r与蓝色亚像素(b)列正对;基于此,如图11所示,为设置触控层后的单层触控显示面板中红色亚像素(r)、绿色亚像素(g)和蓝色亚像素(b)的光透过率与在像素电极上施加的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对应蓝色亚像素(b)列(也即感应电极r列)位置处的光透过率与绿色亚像素(g)列以及红色亚像素(r)列(即发射电极t)位置处的光透过率接近,即该设置方式能够在进行显示时,降低显示画面的mura现象。

更进一步的,在图11对应的单层触控显示面板的基础上,按照前述理由,将具有较宽条状子电极的亚像素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的长度和宽度增加;例如,可以设置蓝色亚像素(b)和红色亚像素(r)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的长度和宽度大于绿色亚像素(g)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的长度和宽度,且蓝色亚像素(b)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的长度和宽度大于红色亚像素(r)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的长度和宽度;这样一来,如图12所示,为调整薄膜晶体管的沟道的长度和宽度以后,单层触控显示面板中红色亚像素(r)、绿色亚像素(g)和蓝色亚像素(b)的光透过率与在像素电极上施加的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对应蓝色亚像素(b)列(也即感应电极r列)位置处的光透过率与绿色亚像素(g)列以及红色亚像素(r)列(即发射电极t)位置处的光透过率进一步的接近,即该设置方式能够在进行显示时,进一步有效的降低mura现象。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相比于实施例一中绿色亚像素(g)的光透过率最大而言,实施例二中通过设置红色亚像素(r)和蓝色亚像素(b)包含的条状子电极201的宽度比绿色亚像素(g)包含的条状子电极的宽度大3.5%~5.5%,从而使得红色亚像素(r)和蓝色亚像素(b)的光透过率大于绿色亚像素(g)的光透过率,即实施例二中的单层触控显示面板的整体光透过率大于实施例一种的单层触控显示面板的整体光透过率。

另外,以下结合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对该单层触控显示面板(以液晶显示面板为例)在进行量产前的实施例调整过程做进一步的说明。

首先,根据实际的设定参数(例如条状子电极的宽度/空隙宽度等)制作阵列基板。

然后,在基板上,根据预设的亚像素颜色的分布,以及相关开口率参数制作彩膜图案层,以形成彩膜基板。

接下来,将上述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进行对盒,并且在彩膜基板的表面制作包括单层触控单元以及密集走线的触控层。

接下来,进行点灯工艺,通过电器测试et确认该显示面板的mura水平,如需调整触控层中电极的覆盖率、走线缝隙尺寸等,可以进行再次调整,以达到目标效果。

最后,对上述显示面板和触控层进行固化,并且可以开始后续的量产监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单层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前述的单层触控显示面板,具有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单层触控显示面板相同的结构和有益效果。由于前述实施例已经对单层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