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81792发布日期:2020-01-24 12:43阅读:728来源:国知局
光纤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光纤传输是由发光二极管led或注入型激光二极管ild发出光信号沿光纤传播,在另一端则有pin或apd光电二极管作为检波器接收信号。

在计算机数据光纤传输过程中,往往需要一定长度的光纤来连接元器件,进而需要手工从线轮上截取一定的长度的光纤。为了方便收纳和运输,需要再将截下的光纤按照一定的直径绕成光纤圈。然而,盘绕过程中光纤容易打结,或出现不同线圈尺寸不一的现象;一方面造成光纤的浪费,另一方面散乱的光纤影响环境布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绕线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纤绕线过程中容易散乱和打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绕线装置,包括:中心杆、第一折页、第二折页、多个光纤槽、多个第一支撑杆和多个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折页具有沿所述第一折页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折页的第一通孔,所述中心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折页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折页具有沿所述第二折页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折页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套设在所述中心杆外,以使所述第二折页可沿所述中心杆的轴线方向滑动;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绕所述第一折页布置,且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折页的边缘相连;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绕所述第二折页布置,且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折页的边缘相连;每个所述光纤槽的底部背离槽口的一侧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及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相连。

其中,所述的光纤绕线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中心杆的底座。

其中,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两个支撑臂;两个所述支撑臂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底板的一侧面相连,两个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中心杆的端部放置在所述凹槽内。

其中,所述底座还包括:滑杆和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一侧面相连,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杆的杆部相连;所述滑杆上设有可沿所述滑杆的轴线方向滑动的卡位器。

其中,所述的光纤绕线装置,还包括:套设在所述中心杆的端部的转环;所述转环的内壁与所述中心杆固定连接,所述转环的外壁与所述支撑臂上的凹槽相接触。

其中,围绕所述第一折页的边缘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卡槽;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卡设在所述第一卡槽内,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壁铰接。

其中,围绕所述第二折页的边缘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卡槽;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卡设在所述第二卡槽内,且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卡槽的槽壁铰接。

其中,所述中心杆上标记有刻度。

其中,所述中心杆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所述第一通孔的形状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形状均与所述中心杆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其中,所述中心杆的横截面的多边形中相邻两条边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绕线装置,在中心杆的一端固定第一折页,在中心杆上设有可滑动的第二折页;以及,多个第一支撑杆绕第一折页布置,且每个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均与第一折页的边缘相连;多个第二支撑杆绕第二折页布置,且每个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均与第二折页的边缘相连;每个光纤槽的底部背离槽口的一侧分别与一个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及一个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相连;使得该光纤绕线装置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光纤槽与中心杆之间的间距,进而改变绕制光纤线圈的半径,且在光纤缠绕完毕之后,可以较轻松的将光纤线圈取下,避免了盘线过程中光纤散乱和打结,保证了光纤绕制过程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绕线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座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底座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卡位器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折页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折页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绕线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其中,1-中心杆;2-第一折页;201-第一卡槽;3-第二折页;301-第二卡槽;302-紧固件;4-第一支撑杆;5-光纤槽;6-转环;7-第二支撑杆;8-底板;9-支撑臂;10-凹槽;11-滑杆;12-卡位器;13-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光纤绕线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光纤绕线装置包括:中心杆1、第一折页2、第二折页3、多个光纤槽5、多个第一支撑杆4和多个第二支撑杆7;第一折页2具有沿第一折页2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一折页2的第一通孔,中心杆1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与第一折页2固定连接;第二折页3具有沿第二折页3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二折页3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套设在中心杆1外,以使第二折页3可沿中心杆1的轴线方向滑动;多个第一支撑杆4绕第一折页2布置,且每个第一支撑杆4的一端均与第一折页2的边缘相连;多个第二支撑杆7绕第二折页3布置,且每个第二支撑杆7的一端均与第二折页3的边缘相连;每个光纤槽5的底部背离槽口的一侧分别与一个第一支撑杆4的另一端及一个第二支撑杆7的另一端相连。

具体地,第一折页2具有第一通孔,例如,第一折页2的形状为圆形,例如,该第一通孔开设在第一折页2的中心位置,即第一通孔的中心与第一折页2的圆心重合;且第一折页2通过该第一通孔与中心杆1固定连接,即中心杆1的杆壁与第一通孔的孔壁固定连接,进而使得第一折页2在中心杆1上不能发生移动。第二折页3具有第二通孔,例如,第二折页3的形状也为圆形,即第一折页2与第二折页3的形状相同;例如,该第二通孔也开设在第二折页3的中心位置;且第二折页3通过该第二通孔与中心杆1可滑动连接,即第二通孔套设在中心杆1外,且第二通孔的孔壁与中心杆1的杆壁之间存在间隙,以使第二折页3可沿中心杆1的轴线方向滑动,即使得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绕制的光纤线圈的半径,来确定第二折页3在中心杆1上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折页2和第二折页3的形状为圆形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第一折页2的边缘依次连接多个第一支撑杆4,即多个第一支撑杆4绕第一折页2的周向依次布置,且每个第一支撑杆4的一端均与第一折页2的边缘相连,如图7所示,例如,二者的连接关系为铰接。以及,在第二折页3的边缘依次连接多个第二支撑杆7,即多个第二支撑杆7绕第二折页3的周向依次布置,例如,可以将第二支撑杆7与第一支撑杆4的长度设为相同,当然也可以将第一支撑杆4与第二支撑杆7的长度设为不同;且每个第二支撑杆7的一端均与第二折页3的边缘相连,例如,二者的连接关系为铰接。

以及,每个光纤槽5的底部背离槽口的一侧分别与一个第一支撑杆4的另一端及一个第二支撑杆7的另一端相连,即,一个光纤槽5连接一个第一支撑杆4和一个第二支撑杆7,且光纤槽5的槽口背离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7所在的方向,例如,光纤槽5的形状为u形槽。则,第一折页2、第二折页3、第一支撑杆4、第二支撑杆7和光纤槽5构成一个类似灯笼的结构,即光纤槽5与中心杆1之间的距离为绕制光纤线圈的半径,可以通过调节第二折页3与第一折页2之间的间距,进而调节光纤槽5与中心杆1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绕制光纤线圈的半径。当需要进行光纤绕制时,首先通过滑动第二折页3确定好第二折页3在中心杆1上的位置,即确定好需要绕制的光纤线圈的半径;之后,将光纤的端头固定在其中一个光纤槽5上,然后旋转中心杆1使得中心杆1带动第一折页2、第二折页3、第一支撑杆4、第二支撑杆7和光纤槽5一起旋转,进而使得光纤一点一点的绕制在光纤槽5内;再完成光纤的绕制后,将第二折页3向远离第一折页2的方向滑动,则第二折页3带动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7向远离第一折页2的方向运动,使得光纤槽5与中心杆1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使得绕制好的光纤线圈的半径大于光纤槽5与中心杆1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操作人员可以较方便的将光纤线圈从光纤槽5内取下,提高了光纤绕制的可操作性,同时也保证可光纤在绕制过程中不会被散乱和打结,保证了光纤的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中心杆1的一端固定第一折页2,在中心杆1上设有可滑动的第二折页3;以及,多个第一支撑杆4绕第一折页2布置,且每个第一支撑杆4的一端均与第一折页2的边缘相连;多个第二支撑杆7绕第二折页3布置,且每个第二支撑杆7的一端均与第二折页3的边缘相连;每个光纤槽5的底部背离槽口的一侧分别与一个第一支撑杆4的另一端及一个第二支撑杆7的另一端相连;使得该光纤绕线装置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光纤槽5与中心杆1之间的间距,进而改变绕制光纤线圈的半径,且在光纤缠绕完毕之后,可以较轻松的将光纤线圈取下,避免了盘线过程中光纤散乱和打结,保证了光纤的质量。

进一步地,光纤绕线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中心杆1的底座。即可以将中心杆1水平放置在底座上,以使得操作人员可以较方便的进行操作,可以方便的旋转中心杆1,以及在中心杆1上调整第二折页3的位置操作等。

进一步地,底座包括:底板8和两个支撑臂9;两个支撑臂9的一端分别与底板8的一侧面相连,两个支撑臂9的另一端均开设有凹槽10;中心杆1的端部放置在凹槽10内。如图2所示,两个支撑臂9在底板8上分开一定距离,且每个支撑臂9的一端均与底板8的一侧面相连,例如,支撑臂9的一端可以与底板8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例如,支撑臂9与底板8一体成型等。在支撑臂9远离底板8的一端开设有凹槽10,如图3所示,例如,该凹槽10的形状为u形;将中心杆1的端部放置在该凹槽10内,以使得支撑臂9将中心杆1支撑至一定高度,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进一步地,底座还包括:滑杆11和固定杆13;固定杆13的一端与底板8的一侧面相连,固定杆13的另一端与滑杆11的杆部相连;滑杆11上设有可沿滑杆11的轴线方向滑动的卡位器12。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杆13的一端与底板8的一侧面相连,例如,二者的连接关系为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等,例如,固定杆13与底板8一体成型等。固定杆13的另一端与滑杆11的杆部相连,例如,二者的连接关系为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等,即通过固定杆13将滑杆11支撑至一定高度,即,可以在底板8的一侧面上设一个、两个或多个固定杆13,只要该固定杆13可以将滑杆11支撑至一定高度即可。

以及,在滑杆11上设可沿滑杆11的轴线方向滑动的卡位器12,例如,该滑杆11的横截面形状为方形,以及在卡位器12的连接端开设有方形通孔,该方形通孔套设在滑杆11外,进而使得卡位器12可沿滑杆11的轴线方向滑动;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形式,使得卡位器12可沿滑杆11的轴线方向滑动;即,卡位器12可以在滑杆11上滑动,但是不能绕滑杆11的轴线旋转;例如,可以采用图4所示的卡位器12。当需要进行光纤绕制时,在旋转中心杆1之前,先将光纤卡设在该卡位器12内,然后旋转中心杆1进行光纤的绕制,如此可以使得光纤的绕制过程较顺畅,可提高光纤绕制的效率和质量。

另外,还可在卡位器12上开设一个固定孔,紧固件穿过该固定孔顶紧滑杆11,以将卡位器12固定在滑杆11上;当需要调整卡位器12的位置时,松开该紧固件,使得卡位器12可以在滑杆11上的滑动,待调整好卡位器12的位置后,再次拧紧紧固件以将卡位器12固定在滑杆11上,以保证光纤绕制过程中,卡位器12在滑杆11上的位置不变。

进一步地,光纤绕线装置,还包括:套设在中心杆1的端部的转环6;转环6的内壁与中心杆1固定连接,转环6的外壁与支撑臂上的凹槽10相接触。即,在中心杆1的两端均套设有转环6,且该转环6的内壁与中心杆1的杆壁固定连接,转环6的外壁与凹槽10相接触,例如,该转环6的外壁形状为圆形,则当需要旋转中心杆1时,使得转环6可以较迅速的在凹槽10内转动,提高光纤绕制的效率。

进一步地,围绕第一折页2的边缘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卡槽201;第一支撑杆4的一端卡设在第一卡槽201内,且第一支撑杆4的一端与第一卡槽201的槽壁铰接。即,绕第一折页2的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卡槽201,例如,第一卡槽201的数量为三个、四个或十个等;例如,第一卡槽201的形状为u形,如图5所示,即第一卡槽201的形状类似为偏平状。将第一支撑杆4的一端卡设在该第一卡槽201内,例如,可以将第一支撑杆4的一端也设为偏平状,以便将第一支撑杆4的一端较好的卡设在第一卡槽201内;以及,第一卡槽201的数量与第一支撑杆4的数量及光纤槽5的数量一致,且该第一支撑杆4的一端与第一卡槽201的槽壁铰接,则该第一支撑杆4只能在其自身所处的平面内运动,而不能绕中心杆1的轴线旋转。

另外,还可以在第一支撑杆4的一端开设通孔,以及在第一卡槽201的槽壁也开设通孔,用金属丝穿过第一卡槽201的槽壁上的通孔以及第一支撑杆4的一端处的通孔,以将第一支撑杆4与第一卡槽201相连,同样也使得第一支撑杆4只能在其自身所处的平面内运动,而不能绕中心杆1的轴线旋转。还可以采用同样的连接方式将第一支撑杆4的另一端与光纤槽5的底部背离槽口的一侧相连。

进一步地,围绕第二折页3的边缘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卡槽301;第二支撑杆7的一端卡设在第二卡槽301内,且第二支撑杆7的一端与第二卡槽301的槽壁铰接。即,绕第二折页3的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卡槽301,例如,第二卡槽301的数量为三个、四个或十个等;例如,第二卡槽301的形状为u形,如图6所示,即第二卡槽301的形状类似为偏平状。将第二支撑杆7的一端卡设在该第二卡槽301内,例如,可以将第二支撑杆7的一端也设为偏平状,以便将第二支撑杆7的一端较好的卡设在第二卡槽301内;以及,第二卡槽301的数量与第二支撑杆7的数量及光纤槽5的数量一致,且该第二支撑杆7的一端与第二卡槽301的槽壁铰接,则该第二支撑杆7只能在其自身所处的平面内运动,而不能绕中心杆1的轴线旋转。

另外,还可以在第二支撑杆7的一端开设通孔,以及在第二卡槽301的槽壁也开设通孔,用金属丝穿过第二卡槽301的槽壁上的通孔以及第二支撑杆7的一端处的通孔,以将第二支撑杆7与第二卡槽301相连,同样也使得第二支撑杆7只能在其自身所处的平面内运动,而不能绕中心杆1的轴线旋转。还可以采用同样的连接方式将第二支撑杆7的另一端与光纤槽5的底部背离槽口的一侧相连。

另外,还可在第二折页3上开设一个固定孔,该固定孔沿第二折页3的径向布置、且与第二通孔相通;紧固件302穿过该固定孔顶紧中心杆1,以将第二折页3固定在中心杆1上;当需要调整第二折页3的位置时,松开该紧固件302,使得第二折页3可以在中心杆1上的滑动,待调整好第二折页3的位置后,再次拧紧紧固件302以将第二折页3固定在中心杆1上,以保证光纤绕制过程中,光纤槽5与中心杆1之间的间距不变,即保证光纤线圈的半径不变。例如,该固定孔为螺纹孔,该紧固件302为紧固螺钉。

进一步地,中心杆1上标记有刻度。即,根据中心杆1上的刻度,通过率定关系,可确定缠绕光纤线圈的半径。在该刻度标注对应的光纤线圈半径,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直接从中心杆1的刻度值上读取缠绕光纤半径,使得光纤绕制过程较方便。

进一步地,中心杆1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第一通孔的形状和第二通孔的形状均与中心杆1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例如,中心杆1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等;相应地,第一通孔的形状和第二通孔的形状也为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等,如此设置,使得第一折页2可以较方便的固定在中心杆1上,且在中心杆1的旋转过程中可以带动第一折页2一起旋转;以及,使得第二折页3可以较方便的套设在中心杆1外,且该第二折页3只能沿中心杆1的轴线方向滑动不能绕中心杆1旋转,即在中心杆1的旋转过程中可以带动第二折页3一起旋转。

进一步地,中心杆1的横截面的多边形中相邻两条边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例如,中心杆1的横截面形状为五边形或六边形等多边形,即相邻两条边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的多边形,这样操作人员在旋转中心杆1时不会被中心杆1划伤,同时也比较方便操作。

使用上述光纤绕线装置时,根据需求调整绕线半径,即调整第二折页3的位置并将第二折页3固定在中心杆1上。将中心杆1放置在支撑臂9的凹槽10内。调整卡位器12在滑杆11上的位置,使其与绕线平面在同一面上。光纤通过卡位器12后一端固定在光纤槽5上,手动旋转中心杆1,使光纤缠绕在光纤槽5内。同时,在绕线过程中,可将一个光纤槽5进行标记,进而可以在绕线过程中对绕线圈数进行计数。当光纤缠绕工作结束后,将光纤线圈扎好,松开第二折页3上的紧固螺钉,下拉第二折页3,减小光纤绕线装置半径,则可将缠绕好的光纤线圈轻松取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