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减少肥料板结的装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39617发布日期:2020-02-07 21:49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减少肥料板结的装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肥料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减少肥料板结的装车装置。



背景技术:

肥料是指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主要包括磷酸铵类肥料、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中量元素肥料、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料等。

肥料一般通过编织袋(内侧覆膜或不覆膜)进行包装,其生产完成后直接装车或存储在仓库中,装车时通常采用装车装置进行装车,装车装置包括机架及由前至后斜向上设置的皮带输送结构等,机架前部且位于皮带输送结构的左右两侧沿前后向各设有一块上料护栏,上料护栏沿输送方向设置,皮带输送结构包括输送皮带、机架的前后两端的主动轮与被动轮和用于支撑输送皮带的托辊等,输送皮带设于主动轮与被动轮上形成环形回路,托辊、主动轮与被动轮均沿左右向设置,主动轮由相应的电机驱动。肥料由于自身工艺的原因(烘干不到位)或存储的原因等,导致产品结块。

产品结块在装车时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1、送至销售商处,产品结块影响销售速度与售价;

2、产品结块,导致包装袋不规则,不便于堆码;

3、产品结块,可能形成较尖锐的结块,运输或搬运的过程中可能刺破包装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减少肥料板结的装车装置,该装置能在输送的过程中将肥料包装袋中的结块碾碎。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减少肥料板结的装车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1及由前至后斜向上设于机架1上的皮带输送结构2,所述机架1前部且位于皮带输送结构2的左右两侧沿前后向各设有一块上料护栏3;所述机架1上且位于皮带输送结构2上方沿肥料包装袋输送方向并排设有至少两组辊压结构4;所述辊压结构4设于上料护栏3后部且其包括机架1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安装支架5、沿左右向设于皮带输送结构2上方并能在垂直于输送方向上上下运动的压辊6和将压辊6向下顶压在肥料包装袋上将结块碾碎的弹簧9;所述机架1或安装支架5上设有驱动压辊6向后旋转的辊压电机8,所述压辊6与皮带输送结构2之间设有供肥料包装袋边缘进入的间隙且其转轴的左右两端各通过一个滑架7滑动设于安装支架5下部;所述弹簧9沿压辊6的运动方向设置且其设于安装支架5上部与滑架7之间;相邻压辊6之间的距离小于肥料包装袋的长度。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安装支架5为垂直于输送方向设置的门式框架结构,其设于对应侧的上料护栏3的相邻外侧,其包括前后并排设置的两根竖梁19和两根竖梁19顶部之间的横梁20,所述竖梁19垂直于输送方向设置且其下端固定在机架1上。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竖梁19下部的内侧沿压辊6的运动方向设有辊压滑槽11;所述滑架7的前后两端滑动设于对应的辊压滑槽11中,其上侧中部沿压辊6的运动方向设有升降杆10;所述升降杆10的上端向上穿过横梁20中部的通孔后通过锁紧螺母12锁紧,所述锁紧螺母12顶靠在横梁20的上侧;所述弹簧9套设在升降杆10上且其上下两端分别顶靠在横梁20下侧与滑架7上侧。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安装支架5中部设有能沿压辊6运动方向调整位置的可调固定板13,所述升降杆10的中部穿过可调固定板13中部的通孔,所述弹簧9的上端顶靠在可调固定板13下侧上。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竖梁19上部的内侧沿压辊6的运动方向设有调整滑槽16,所述可调固定板13平行于输送方向设置其前后两端滑动设于对应侧的调整滑槽16中,所述可调固定板13上侧且位于升降杆10的前后两侧各设有一根调整导向杆21,所述调整导向杆21平行于升降杆10设置且其上端向上穿过横梁20上前后两侧对应的通孔,所述调整导向杆21上可调整地设有调整螺母15,所述调整螺母15顶靠在横梁20下侧。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辊压结构4的数量为两组且其之间的距离为包装袋长度的1/3-2/3。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压辊6与皮带输送结构2之间的距离比包装袋的最大厚度小3-8cm。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皮带输送结构2包括输送皮带14、机架1的前后两端的主动轮与被动轮和用于支撑输送皮带14的托辊,所述辊压结构4前方的托辊为直托辊17且之间的距离为5-15cm,其余托辊为v形托辊18且之间的距离大于20cm。

更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压辊6的下方设有一根v形托辊1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减少肥料板结的装车装置,该装置能在输送的过程中将肥料包装袋中的结块碾碎,使产品的卖相更好,形状更规则利于堆码与运输,也可避免刺破包装袋。同时,能根据产品规格和结块情况对压辊的压力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能减少肥料板结的装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辊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直托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v形托辊的结构示意图。

1机架、2皮带输送结构、3上料护栏、4辊压结构、5安装支架、6压辊、7滑架、8辊压电机、9弹簧、10升降杆、11辊压滑槽、12锁紧螺母、13可调固定板、14输送皮带、15调整螺母、16调整滑槽、17直托辊、18v形托辊、19竖梁、20横梁、21调整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和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减少肥料板结的装车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1及由前至后斜向上设于机架1上的皮带输送结构2等,机架1具体可以为钢架式结构,其沿前后向倾斜设置,其底部可设置滚轮。机架1前部且位于皮带输送结构2的左右两侧沿前后向各设有一块上料护栏3用于上料时防止包装袋掉落,上料护栏3沿前后向设置,两块上料护栏3左右对称设置,其垂直于输送方向设置,其具体可以为矩形钢板或钢网。机架1上且位于皮带输送结构2上方沿肥料包装袋输送方向并排设有至少两组(一般为2-4组,优选为两组)辊压结构4。辊压结构4设于上料护栏3后部且其包括机架1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安装支架5、沿左右向设于皮带输送结构2上方并能在垂直于输送方向上上下运动(压辊6的运动方向)的压辊6和将压辊6向下顶压在肥料包装袋上(上侧)将结块碾碎的弹簧9等。其中,机架1或安装支架5(优选设于前侧的两个安装支架5上部前侧)上设有驱动压辊6向后旋转的辊压电机8(通过一根或多根链条同步驱动多根压辊6)。压辊6具体可以为金属辊或橡胶辊等,优选为金属辊,其直径为10-20cm。压辊6与皮带输送结构2之间设有供肥料包装袋边缘进入的间隙(该间隙要求能让包装袋边缘进入,而能顶压在包装袋的其他位置且压力不能过大避免压破包装袋,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且其转轴的左右两端各通过一个滑架7滑动设于安装支架5下部。具体地,滑架7沿输送方向设置,其具体可以为矩形板,其中部下侧设有转轴安装座用于安装压辊6。弹簧9沿压辊6的运动方向(垂直于输送方向,后同)设置且其设于安装支架5上部与滑架7之间,不但能提供向下的压力,也起一定的缓冲作用防止压破包装袋;相邻压辊6之间的距离小于肥料包装袋的长度。

其中,参见图1和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安装支架5为垂直于输送方向设置的门式框架结构,其设于对应侧的上料护栏3的相邻外侧,其可固定于机架1(优选)或上料护栏3上,其包括前后并排设置的两根竖梁19(垂直于输送方向)和两根竖梁19顶部之间的横梁20(沿输送方向),竖梁19垂直于输送方向设置且其下端固定在机架1上。具体地,竖梁19具体为槽钢,两条竖梁19的相对侧为槽钢的凹槽形成辊压滑槽11和调整滑槽16.

具体地,参见图1和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竖梁19下部的内侧(对应滑架7)沿压辊6的运动方向设有辊压滑槽11,滑架7的前后两端滑动设于对应的辊压滑槽11中,其上侧中部沿压辊6的运动方向设有升降杆10。升降杆10具体可以为圆杆,其上端向上穿过横梁20中部的通孔后通过锁紧螺母12锁紧,其上端为螺杆结构与锁紧螺母12螺纹连接。锁紧螺母12顶靠在横梁20的上侧;弹簧9套设在升降杆10上且其上下两端分别顶靠在横梁20下侧与滑架7上侧。

优选地,参见图1和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安装支架5中部设有能沿压辊6运动方向调整位置的可调固定板13,通过调整可调固定板13的位置来适应不同大小的包装袋与调整辊压力。升降杆10的中部穿过可调固定板13中部的通孔,弹簧9的上端顶靠在可调固定板13下侧。

具体地,参见图1和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竖梁19上部的内侧(对应可调固定板13)沿压辊6的运动方向设有调整滑槽16,可调固定板13平行于输送方向设置其前后两端滑动设于对应侧的调整滑槽16中。可调固定板13上侧且位于升降杆10的前后两侧各设有一根调整导向杆21,调整导向杆21平行于升降杆10设置且其上端向上穿过横梁20上前后两侧对应的通孔,调整导向杆21上可调整地设有调整螺母15,调整螺母15顶靠在横梁20下侧。具体地,调整导向杆21为圆杆,其上部为螺杆结构,调整螺母15与其螺纹连接。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辊压结构4的数量为两组且其之间的距离为包装袋长度的1/3-2/3。优选地,后侧的一根压辊6与皮带输送结构2(输送面)之间的距离较前侧的一根压辊6与皮带输送结构2(输送面)之间的距离小1-3cm。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压辊6与皮带输送结构2之间的距离比包装袋的最大厚度(一般为中部)小3-8cm(根据包装袋的尺寸、结块情况、结块硬度等进行调整)。

优选地,参见图1、3和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皮带输送结构2包括输送皮带14、机架1的前后两端的主动轮与被动轮(沿左右向)和用于支撑输送皮带14的托辊(沿左右向设于机架1上)等,辊压结构4前方的托辊(前方所有,主要用于上料)为直托辊17且之间的距离为5-15cm,其余托辊为v形托辊18且之间的距离大于20cm。本实施例中在上料处采用较密的直托辊17保证上料效果,而其他托辊采用v形托辊18,不但能防止包装袋掉落,也能在辊压时避免压破包装袋。具体地,直托辊17由一根托辊构成,v形托辊18由2或3根(优选2根)托辊构成(向上开口的v字形,落差小于3cm),直托辊17和v形托辊18的结构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

更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压辊6的下方(压辊6的运动方向的下方)设有一根v形托辊18以防止压破包装袋和保证辊压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减少肥料板结的装车装置,该装置能在输送的过程中将肥料包装袋中的结块碾碎,使产品的卖相更好,形状更规则利于堆码与运输,也可避免刺破包装袋。同时,能根据产品规格和结块情况对压辊的压力进行调整。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