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用叉车登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09143发布日期:2020-01-17 18:17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物流用叉车登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物流行业登车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流用叉车登车装置。



背景技术:

登车桥往往用于物料转移和运输场合,是用于叉车与货车之间的搭桥设备,方便装卸货物。登车桥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无论固定式还是移动式都设置有搭板,用于连接登车桥和车厢,并且绝大多数搭板都是通过铰接件连接桥体,在货车车厢卸载货物过程中随着车厢内货物的减少,货车车轮压力减小,车厢会整体向上使得原本平放着的搭板一端翘起来,在往车厢装货物的过程中,车厢内货物增加车轮压力增大,车厢整体变低,也会在叉车或者其他设备通过搭板的时候容易使搭板一端翘起,叉车继续往前走的时候压住翘起的一端,这时候整个叉车的压力全部集中在铰接件上,使铰接件容易断裂、变形,需要经常维修或者更换搭板,维修成本高且登车桥的使用寿命短。

另外,无论固定式叉车登车桥还是移动登车桥,大多时候在货车倒车时车厢对不齐登车桥前端,并且在夜间工作时都不方便,倒车时往往因缺少参照物而很难准确对着登车桥,降低了夜间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用叉车登车装置,能够解决与桥体连接的搭板容易翘起造成压力集中在铰接件上使得铰接件容易断裂的问题,以及解决夜间缺少参照物不方便倒车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物流用叉车登车装置,其关键在于:包括桥体以及连接于桥体下方的支撑机构,在所述桥体的较低端铰接有翻板,该翻板通过翻折后与地面相接触,在所述桥体的较高端铰接有用于搭接于车厢上的搭板,所述搭板的截面呈向上凸起的弧形结构,所述桥体的两侧边缘固定有射灯,该射灯能够发出一条沿着桥体边缘射向地面的直线光带。

叉车在工作中,设置成弧状面的搭板,叉车在经过搭板时,会将整个叉车的重力分散在整个搭板的两端,不会只集中在铰接件位置,极大地减轻了搭板与桥体间铰接件的压力,不会容易变形或者损坏,延长了使用时间也节约了维修成本;同时设置的射灯能方便司机看清后方情况,准确倒车,射灯能够沿着桥体边缘向地面发射光束形成一条直线,该条直线作为车辆倒车的参照物,可以使车辆顺利地倒车并准确的对准登车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升降支撑杆,每个所述升降支撑杆的上端均与所述桥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支撑杆的下端支撑于地面之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加固杆与支架,所述加固杆的两端连接于相邻两个升降支撑杆之间,所述支架的下端与所述加固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上端与所述桥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通过加固杆与支架,能够增加整个登车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的,在所述支架的上端与所述升降支撑杆之间还连接有斜拉杆。

所述斜拉杆与加固杆、支架的作用类似,能进一步增加整个登车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伸缩杆,该伸缩杆的上端靠近所述搭板设置且与所述桥体的底部相连,所述伸缩杆的下端连接有转向轮。

进一步的,在所述搭板上套设有橡胶套。

进一步的,在所述搭板的下表面覆设有橡胶垫。

上述的橡胶套或橡胶垫的设置,在于增大搭板非铰接端(末端)与货车车厢的摩擦,减少叉车经过铰接件时非铰接端翘起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在所述桥体的两侧安装有护栏。该护栏能够对装车下车过程提供保护,并且能够便于货物的装卸。

进一步的,所述射灯发出的直线光带为红色。红色灯光在夜间更加醒目,便于司机观察。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1、设置弧面状的搭板,叉车在经过搭板时或者在车厢内装卸货物时,车厢高度会随着车轮压力的大小而向上增加或者向下降低车厢高度,从而使得登车桥的搭板一端翘起,当叉车通过搭板向车厢装卸货物时,会将整个叉车的重力分散在整个搭板的两端,不会只集中在铰接件位置,极大地减轻了搭板与桥体间铰接件的压力,不会容易变形,延长了使用寿命也节约了维修成本。

2、叉车在夜间由于光线太暗以及缺少参照物导致倒车与登车桥对准时不方便,很多时候在货车倒车时车厢对不齐登车桥前端或者需要倒车多次才能对齐登车桥,设置射灯能方便司机以射灯射在地面上的直线光束作为标线以对准登车桥,从而准确倒车,提高夜间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物流用叉车登车装置,包括桥体1以及连接于桥体1下方的支撑机构,在所述桥体1的较低端铰接有翻板2,该翻板2通过翻折后与地面相接触,且所述翻板2的截面呈楔形,其底部为平面,上表面为斜面,使得地面与桥体1之间不存在较大的梯度,便于叉车上下;在所述桥体1的较高端铰接有用于搭接于车厢上的搭板3,所述搭板3的截面呈向上凸起的弧面形,在所述桥体1的两侧安装有护栏10,在所述桥体1的两侧边缘固定有射灯9,该射灯9能够发出一条沿着桥体1边缘射向地面的直线光带,所述射灯9发出的直线光带为红色。

参见附图1,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升降支撑杆6、加固杆5与支架4,每个所述升降支撑杆6的上端均与所述桥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支撑杆6的下端通过防滑垫支撑于地面之上;所述加固杆5采用中空方柱体钢管,其两端连接于相邻两个升降支撑杆6之间,所述支架4的下端与所述加固杆5固定连接,所述支架4的上端与所述桥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4的上端与所述升降支撑杆6之间还连接有斜拉杆11,所述支架4、加固杆5与斜拉杆11可增强整个等车装置的稳定性。

从图1中还可以看很出,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伸缩杆7,该伸缩杆7的上端靠近所述搭板3设置且与所述桥体1的底部相连,所述伸缩杆7的下端连接有转向轮8,通过转向轮8以便于本装置的转向,提高使用效果。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搭板3上套设有橡胶套,以增大搭板3非铰接端(末端)与货车车厢的摩擦,减少叉车经过铰接件时非铰接端翘起的可能性;当然,增大摩擦力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例如在所述搭板3的下表面覆设橡胶垫等。

叉车工作中在经过搭板3时,由于设置的弧状面的搭板3,会将整个叉车的重力分散在整个搭板3的两端,不会只集中在铰接件位置,极大地减轻了搭板3与桥体1间铰接件的压力,不会容易变形或者损坏,延长了使用时间也节约了维修成本;在夜间工作时通过设置的射灯9,能方便司机看清后方情况,准确倒车,且射灯9能够沿着桥体1边缘射向地面形成一条呈直线的光带,该条直线光带作为车辆倒车的参照物,可以使货车等车辆顺利地倒车并准确的对准登车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