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多功能纸巾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22156发布日期:2020-01-17 21:07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纸巾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纸巾盒,具体为一种组合式多功能纸巾盒。



背景技术:

现有纸巾盒样式多样,但从结构分析,大致分为顶盖式和底开式两种。

以上两种结构的纸巾盒,在放置纸巾时都处于基本封闭状态,当将纸巾更换后,需要抽出第一张纸巾时,必须将手指从抽纸口伸入后拉出,而抽纸口为长条孔,其尺寸很小,手指伸入很难操作,经常会因抽出不当而将纸巾撕破或抽出多张纸巾,造成纸巾的不必要浪费。

此外,现有纸巾盒的盒体大小固定,无法根据纸巾尺寸进行调节,一旦纸巾尺寸过大就会导致无法放置,一旦纸巾尺寸过小又会出现晃动现象,给实际使用带来很大不便。

再者,现有的纸巾盒仅作为纸巾的存放之用,功能比较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组合式多功能纸巾盒,其通过两部件的交叉组合构成,不仅方便了纸巾的更换操作,同时收纳腔可伸缩调节,可满足不同规格的纸巾使用需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纸巾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和配合件;所述盒体由一盒体底板、一左侧板、相对中心对称布局的盒体前侧板和盒体后侧板构成;其中盒体底板的长度短于盒体前后侧板;所述配合件由一配合件顶板、右侧板、配合件底板、配合件前侧板和配合件后侧板构成;其中配合件顶板和配合件底板的长度长于其前后侧板;配合件顶板位于盒体顶部,其中心开有长条状的出纸口;配合件底板与盒体底板活动配合连接,配合件前后侧板分别与盒体前后侧板活动配合连接;整个配合件可相对盒体进行左右伸缩动作。

进一步的,上述配合件顶板下方设置有若干用于减少其与盒体顶部滑动配合阻力的顶板导条,各顶板导条平行间隔布局设置。

进一步的,上述配合件底板与盒体底板之间设置有若干用于减少两者活动配合阻力的底板导条,各底板导条平行间隔布局;所述底板导条仅设置在配合件底板上或仅设置在盒体底板上或同时设置在配合件底板和盒体底板上。

进一步的,上述配合件前后侧板与盒体前后侧板之间设置有若干用于减少两者活动配合阻力的侧板导条,各侧板导条平行间隔布局。

进一步的,上述配合件前侧板和配合件后侧板结构相同,两者相对中心呈对称布局设置,每块侧板在左侧端朝左延伸设有若干长短不同的凸起,其中最长和最短的凸起外侧上设置着所述侧板导条,而中长度的凸起顶部朝外设有凸起卡舌,凸起卡舌在随配合件相对盒体滑动时可与盒体前后侧板上的竖向卡条卡合而止位。

进一步的,上述盒体底板的两侧与盒体前后侧板连接处通过台阶面连接;而所述凸起中的最底部凸起与其相邻凸起之间形成一配合槽,该配合槽与所述台阶面结构配合衔接。

进一步的,上述左侧板和盒体前后侧板之间通过圆弧面光滑过渡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盒体底板与配合件底板之间设有配合件相对盒体内滑到极限位置时的止位结构;所述止位结构包括一位于盒体底板底部的止位条,止位条的中部朝向配合件设有止位凸起;而配合件底板上对应所述止位凸起设有止位槽。

进一步的,上述盒体内腔在靠近左侧板部位设置有隔板而将盒体内腔分割出一部分形成至少一个上开口的储物槽。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纸巾盒,其由类“u”形的盒体和配合件交叉连接组合构成。

整个配合件可完全抽离盒体以方便纸巾更换操作,当需要更换纸巾时,将配合件从盒体上完全抽离,此时配合件的左侧完全外露,可直接将新的纸巾放入,同时手可完全伸入配合件内部,以带动第一张纸从配合件顶板上的出纸口出来,整个抽纸操作空间大,省力且快捷,其不会带出多张纸巾,也不会撕破纸张。而当完成第一张纸的抽拉后,再将带纸巾的配合件左侧相对盒体右侧配合插入即可完成纸巾盒的组装。

在此,当配合件和盒体装配后,整个配合件可相对盒体左右滑动,该结构设置可实现纸巾盒内腔大小的调整,以满足不同规格纸巾的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盒体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配合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配合件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配合件相对盒体外滑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一种组合式多功能纸巾盒,包括交叉组合连接的盒体1和配合件2。

所述盒体1为一类“u”形结构,整个盒体由一盒体底板11、一左侧板12、相对中心对称布局的盒体前侧板13和盒体后侧板14构成。其中左侧板12和盒体前后侧板13、14之间通过圆弧面121、122光滑过渡连接。

所述盒体底板11的长度短于盒体前后侧板13、14。

所述配合件2同样为一类“u”形的结构,其由一配合件顶板21、右侧板22、配合件底板23、配合件前侧板24和配合件后侧板25构成,各板件组合形成一左开口的用于放置纸巾的容置腔26。

所述右侧板22与配合件顶板21、底板23之间通过圆弧面221、222光滑过渡。

其中配合件顶板21和配合件底板23的长度长于其前后侧板24、25。配合件顶板21位于盒体1顶部并与盒体顶部活动配合连接。在此,为了减少两者活动配合的摩擦阻力,所述配合件顶板21下方设置有若干顶板导条211以减少接触面,各顶板导条211沿滑动方向设置,并呈平行间隔布局设置。

所述配合件顶板21中心开有长条状的出纸口212。

所述配合件底板23与盒体底板11活动配合连接,在本图示中,配合件底板23位于盒体底板11下部,在实际中也可位于盒体底板11上部。在此,为减少两者活动连接时的摩擦阻力,在两者连接接触面上设有底板导条231,各底板导条231沿滑动方向设置,且呈平行间隔布局。在此,所述底板导条231仅设置在配合件底板23上或仅设置在盒体底板11上或同时设置在配合件底板23和盒体底板11上,在本图示中采用同时设置的结构,在实际中也可根据需要采用单侧设置的结构。

所述配合件前侧板24和配合件后侧板25分别与盒体前后侧板13、14活动配合。在此,为减少活动配合时的摩擦阻力,所述配合件前后侧板24、25内侧设置有侧板导条241或251,各侧板导条241或251平行间隔布局,以上侧板导条241或251的凸出结构,能有效减少接触面,减少相对滑动时的摩擦阻力。

以上配合件前侧板24和配合件后侧板25结构相同,两者相对中心呈对称布局设置,每块侧板在左侧端朝左延伸设有若干长短不同的凸起,其中最长凸起261和最短凸起262外侧上设置着所述侧板导条241或251而与盒体的前后侧板13、14活动配合连接,而中长度的凸起263顶部朝外设有凸起卡舌2631,凸起卡舌2631在随配合件2相对盒体1滑动时可与盒体前后侧板13、14上的竖向卡条15卡合而止位。

在此,因实际中纸巾尺寸都只有两种最常规的尺寸,为此,以上盒体前后侧板13、14上设置的竖向卡条15为两根,当凸起卡舌2631与不同竖向卡条15卡合时,其纸巾盒中的内腔尺寸刚好分别对应两种规格的纸巾尺寸,为实际使用中的调整提供很大方便,可满足大部分的纸巾存放使用需要。而考虑到配合件完全分离的需要,以上凸起卡舌2631和竖向卡条15的卡合强度并不大,一旦外作用力大于其卡合阻力,就会使配合件前后侧板上的凸起变形内缩,进而使凸起卡舌2631与竖向卡条15的卡合约束解除,此时即可自由拉动配合件2使其相对盒体1滑动。

所述盒体底板11的两侧与盒体前后侧板13、14连接处通过台阶面111连接,同时所述凸起中的最底部凸起261与其相邻凸起262之间形成一配合槽264,该配合槽264与盒体底板11上的台阶面111结构配合衔接,该结构设置能增强配合件2与盒体1配合连接时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以上配合件2与盒体1交叉组合而构成伸缩式连接结构,整个配合件2可完全抽离盒体1以用于纸巾的更换,当配合件2完全抽离时,配合件2的左侧完全开口,此时可将新的纸巾放入,同时手可直接伸入配合件2内部,以带动第一张纸从配合件顶板21上的出纸口212出来,整个抽纸操作非常省力简便,不会带出多张纸巾,也不会撕破纸张。而当完成第一张纸的抽拉后,再将带纸巾的配合件2左侧相对盒体1右侧配合插入即可完成纸巾盒的装配。

在此,当配合件2和盒体1装配后,整个配合件2可相对盒体1左右滑动,该结构设置可进行纸巾盒内腔大小的调整,可满足不同规格纸巾的使用需要。

所述述盒体底板11与配合件底板23之间设有配合件2相对盒体1内滑到极限位置时的止位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止位结构包括一位于盒体底板11底部的止位条112,该止位条112的中部朝向配合件设有止位凸起113,而配合件底板23上对应所述止位凸起113设有止位槽231。使用中,当推动配合件2相对盒体1内移到极限位置时,所述的止位凸起113刚好与所述的止位槽231配合对应。

所述述盒体1内腔在靠近左侧板12部位设置有隔板16而将盒体内腔分割出一部分形成至少一个上开口的储物槽17,在本实施例中分别采用纵横布局的两隔板16而形成两个储物槽17,其可为文具、遥控器等小件物品提供收纳之用,实现了纸巾盒的功能扩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