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米粉丝传输机构及微波杀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80511发布日期:2020-01-24 12:31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米粉丝传输机构及微波杀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米粉丝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米粉丝传输机构及微波杀菌装置。



背景技术:

米粉丝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的一种方便食品,因其性状和口感爽滑及食用方便的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鲜米粉丝水分含量高,易导致微生物腐败,在包装前需要进行杀菌保鲜处理。为了避免微波杀菌过程中产生的高温蒸汽使包装袋胀裂,采用不密封微波杀菌,即将米粉丝装袋后不封口进行微波杀菌,待杀菌完成后再对袋口进行真空密封,此种方法微波杀菌时间不受限制,并且产生的高温蒸汽可以对包装袋内环境进行杀菌,因此杀菌更彻底高效。不密封微波杀菌工艺,需要在微波杀菌装置上安装一种传输机构,便于控制进出料、操作便捷,利于杀菌完成后及时对袋口趁热密封,增加单批次微波杀菌的米粉丝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米粉丝传输机构及微波杀菌装置,可以增加单批次传输的米粉丝袋数量;便于控制米粉丝袋的进出,方便杀菌完成后袋口密封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米粉丝传输机构,包括:传输轨道,呈蛇形布置于微波杀菌室内,首尾端分别伸出微波杀菌室,其首端通过坡板连接到传送带,用以承接传送带输送的放置有米粉丝袋的装载箱;

密封板,位于传输轨道上方,与微波杀菌室的外壁竖向滑动连接;

密封座,位于传输轨道下方,与传输轨道底面接触;

当密封板与密封座配合后,微波杀菌室形成封闭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轨道上设有一组滑槽,装载箱底部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卡入所述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装载箱前端设有一段弧形槽,用于放置米粉丝袋口。

进一步地,密封板通过横杆与固定于工作台的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进一步地,传输轨道的首尾端从微波杀菌室的同侧伸出,微波杀菌室一侧设有一对开孔,分别用于通过传输轨道的首尾端,密封板和密封座成对设置于每个开孔处。

进一步地,密封板进口处的左密封板和出口处的右密封板,左密封板和右密封板之间通过横杆连接,所述横杆底面与固定于工作台的气缸的活塞杆竖向连接。

提供一种米粉丝微波杀菌装置,包括微波杀菌室以及上述所述的米粉丝传输机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传输轨道在微波杀菌室内蛇形排布,高效利用杀菌室内空间增加轨道长度,从而增加单批次微波杀菌的米粉丝袋数量,提高杀菌效率。

2、传输轨道进口和出口设置在微波杀菌室的同侧,便于观察装载箱进入和推出的状况,并且有利于同步控制进出口处密封板的开合,杀菌完成出料时,当出口处的装载箱被完全推出时,立即同时关闭进出口处的密封板,防止后面杀菌未完成的装载箱被推出。

3、传输轨道上设置滑槽,装载箱底部安装万向轮,使装载箱限位配合在传输轨道上,万向轮利于相邻装载箱推进传输,可使装载箱在蛇形转弯处顺利过渡。

4、装载箱前端设置一段弧形槽便于推进传输装载箱,特别是杀菌完成出料时,后面装载箱的弧形槽将前面的装载箱推出,而后面装载箱仍处于微波杀菌室内,不会影响后面米粉丝的杀菌;装载箱底部设置为镂空的栅格板,避免包装袋与装载箱底部完全贴合,从而避免米粉丝局部受热过度而糊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所述的微波杀菌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传送带,2-坡板,3-传输轨道,30-滑槽,4-微波杀菌室,40-开孔,5-密封板,50-横杆,51-左密封板,52-右密封板,6-密封座,7-气缸,8-装载箱,80-栅格板,81-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米粉丝传输机构,包括:

传输轨道3,呈蛇形布置于微波杀菌室4内,首尾端分别伸出微波杀菌室4,其首端通过坡板2连接到传送带1,用以承接传送带1输送的放置有米粉丝袋的装载箱8;

密封板5,位于传输轨道3上方,与微波杀菌室4的外壁竖向滑动连接;密封座6,位于传输轨道3下方,与传输轨道3底面接触;当密封板5与密封座6配合后,微波杀菌室4形成封闭空间。

实施过程:将米粉丝平铺装入包装袋,包装袋不密封平放于装载箱8上,然后将装载箱8依次置于传送带1上,传输装置的驱动机构采用伺服电机。装载箱8传输至坡板2,坡板2与传送带1接触的一端较高,装载箱8依次经坡板2滑入传输轨道3,后面的装载箱8推动前面的装载箱8前进,当装载箱8铺满微波杀菌室4内的轨道时,关闭伺服电机停止传输,向下移动密封板5使其与密封座6闭合,进口和出口都密闭进行微波杀菌。微波杀菌完成后,同时向上打开进口和出口处的密封板5,启动伺服电机,从进口处传输进入微波杀菌室4内的装载箱8将杀菌完成的装载箱8从出口推出,装载箱8推出后立即对米粉丝包装袋进行真空密封。进口处进入一个装载箱8,出口处即推出一个装载箱8,单次可以只推出一个装载箱8即停止传输,真空密封完成后又推出下一个;也可以将微波杀菌室4内的所有装载箱8作为一批次推出,将同批次的包装袋都密封完成后,再传输下一批次的装载箱8,进行下一批次微波杀菌工序。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轨道3上设有一组滑槽30,装载箱8底部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卡入所述滑槽30内。使装载箱8限位配合在传输轨道3上,万向轮可以使装载箱8在蛇形转弯处顺利过渡,相邻装载箱8推进更省力传输更顺畅。当然,传送带1和坡板2上也设置有形同的滑槽,使装载箱8从传送带1顺利过渡到传输轨道3上。

进一步地,所述装载箱8前端设有一段弧形槽81,用于放置米粉丝袋口。为了增强微波杀菌效果,将米粉丝平铺装入包装袋,袋口不密封置于弧形槽81内,避免漏油,并且方便杀菌后及时对袋口真空密封。设置一段弧形槽81便于推进传输装载箱8,特别是杀菌完成出料时,后面装载箱8的弧形槽81将前面的装载箱8推出,而后面装载箱8还处于微波杀菌室4内,不会影响后面米粉丝的杀菌。所述装载箱8底部设置为镂空的栅格板80,避免包装袋与底部完全贴合,从而避免米粉丝局部受热过度而糊化。

进一步地,密封板5通过横杆50与固定于工作台的气缸7的活塞杆连接。便于快速对密封板5进行开合控制。

进一步地,传输轨道3的首尾端从微波杀菌室4的同侧伸出,微波杀菌室4一侧设有一对开孔40,分别用于通过传输轨道3的首尾端,密封板5和密封座6成对设置于每个开孔40处。进出口设置于同侧,便于观察进料,尤其是杀菌完成出料时,当出口处的装载箱8被完全推出时,立即同时关闭进出口处的密封板5,防止后面杀菌未完成的装载箱8被推出。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同步控制进出口处密封板5的开合,进出口处的左密封板51和右密封板52之间通过横杆50连接,所述横杆50底面与固定于工作台的气缸7的活塞杆竖向连接。

实施例2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2所示,提供一种米粉丝微波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波杀菌室4以及上述所述的米粉丝传输机构。适用于米粉丝包装袋不密封杀菌,避免杀菌时胀袋破袋,杀菌时间不受限,杀菌更彻底,方便控制米粉丝袋进料和出料,便于杀菌完成后快速对袋口进行真空密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