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饭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91375发布日期:2020-06-30 19:52阅读:1090来源:国知局
保温饭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饭盒,特别是涉及一种保温饭盒。



背景技术:

现如今外卖送餐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就餐方式,其为人们的生活节约了时间带来了便捷。但天冷时时常出现餐食派送至客户手中时餐食已放凉,放凉的餐食不仅影响口感、食欲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健康,由此产生的投诉与纠纷也不占少数。目前,在专利公报中公开的一次性饭盒种类繁多,但起保温作用的多以采用泡沫保温层、锡膜层为主,这种方式使得餐食没有外界热源加热,保温效果不佳;另有在cn2016101400299的一种自热式快餐盒中,需加大量的水至自热粉中,使自热粉浸没在水中产生剧烈放热反应,令饭盒静置一段时间,以加热餐食,但这种方式不能使食客立即食用送来的餐食还要加热等待,不适应现在的快节奏生活,更不适用于餐食的派送。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设计一种自带热源的一次性保温饭盒成为发明人的研究对象。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饭盒,其具有自带热源且保温效果较好的优点。

一种保温饭盒包括饭盒壳体、盛放容器、盒盖,所述饭盒壳体的外表面设有用于放置盛放容器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粘贴有自热体,所述饭盒壳体内设有包围凹槽的储液腔,所述饭盒壳体的外表面还设有与储液腔相通的进液口,所述盛放容器相贴于自热体,所述进液口处设有用于开、闭进液口的盖体,所述盒盖盖设在盛放容器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温饭盒通过盛放容器装入饭菜,通过储液腔装入汤,利用汤本身的温度来对饭菜进行保温,延长饭盒的保温时间。接着,使用时,如果饭菜与汤的温度不够,可以利用自热体发热来提高饭菜与汤的温度。另外,自热体被盛放容器与储液腔包围,可以充分利用自热体散发出的热量,不仅可以加热饭菜,还可以加热汤,通过汤的流动性来提高饭菜受热的均匀性,提高饭菜的口感。并且,热气可以流动至盛放容器与盒盖之间,进而加热饭菜的顶面,进一步地提高饭菜受热的均匀性。

进一步地,沿着所述凹槽的开口边,所述自热体等间距地分布在凹槽的侧壁,相邻的所述自热体、盛放容器、凹槽内壁构成一通气道,所述通气道与外界相连通。通过通气道来增加自热体与空气的接触几率,有助于提高自热体的发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自热体包括依次设置在凹槽内壁上的连接层、自热粉、透气膜、无纺布,所述自热体外边缘做压边处理,所述连接层采用不透气材质,所述连接层靠近凹槽的面设有粘胶,所述连接层靠近自热粉的面设有水溶性胶,所述自热体外粘贴有空气隔绝膜。通过对自热体进行压边处理,将自热粉固定在由连接层、透气膜、无纺布构成的袋囊内,接着自热体一侧粘贴在第二凹槽底面,其另一侧粘贴空气隔绝膜,有效地避免自热粉与空气发生放热反应。

进一步地,所述透气膜为多孔铝箔纸膜。多孔的结构可使空气进入透气膜与自热粉发生反应,铝箔纸可阻断自热粉发热时的热辐射向外传递,更好地保存自热粉与餐食自身的热量。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隔绝膜为玻璃纸。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隔绝膜的边缘设有撕角。通过撕角将空气隔绝膜撕掉,便于使用者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腔的底面朝进液口方向向下倾斜。便于吸取到储液腔内的汤。

进一步地,所述盛放容器为可外翻清洗的软质材料,所述盛放容器为食品级硅胶制成,所述盛放容器的形状与凹槽相适应。所述盛放容器为食品级硅胶制成,所述盛放容器的形状与第一凹槽相适应。食用完毕后,取出盛放容器,由于盛放容器为可外翻清洗的软质材料,这样能够更好的对饭盒内衬的四角进行清洗。

进一步地,所述盒盖盖设在饭盒壳体上,所述盛放容器、进液口均位于盒盖与饭盒壳体之间。使用时可以将盖体拿开,使储液腔与盛放容器相连通,充分利用两者内的热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温饭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温饭盒的内部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1、饭盒壳体;11、凹槽;12、自热体;121、连接层;122、自热粉;123、透气膜;124、无纺布;125、空气隔绝膜;126、撕角;13、通气道;14、储液腔;15、进液口;16、盖体;17、凸台;2、盛放容器;21、翻边;3、盒盖;31、连接带;32、凹陷;33、通孔;34、挡片;35、易断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保温饭盒,参见图1至图4,包括饭盒壳体1、盛放容器2、盒盖3。饭盒壳体1的顶面设有凹槽11,凹槽11用于放置盛放容器2,凹槽11的侧壁粘贴有自热体12,沿着凹槽11的开口边,自热体12等间距地分布在凹槽11的侧壁,相邻的自热体12、盛放容器2、凹槽11内壁构成一通气道13,该通气道13与外界相连通。饭盒壳体1内设有储液腔14,储液腔14包围着凹槽11。饭盒壳体1的顶面还设有与储液腔14相通的进液口15,在进液口15螺纹连接有盖体16,该盖体16用于开、闭进液口15。盒盖3盖设在饭盒壳体1上,盛放容器2、进液口15均位于盒盖3与饭盒壳体1之间,盛放容器2通过进液口15与储液腔14相连通。

参见图1至图4,饭盒壳体1由塑料材料制成,基于材料特性,其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储液腔14用于装取汤,并且储液腔14的底面朝进液口15方向向下倾斜。在饭盒壳体1的顶面设有环形的凸台17。另外,沿着第二凹槽11的底部到其顶部的方向,所述自热体12包括依次设置在凹槽11内壁上的连接层121、自热粉122、透气膜123、无纺布124,连接层121与透气膜123、无纺布124构成一包裹着自热粉122的袋囊,并对该袋囊的外边缘进行压边处理以将自热粉122固定在由连接层121、透气膜123、无纺布124构成的袋囊内,在自热体12外粘贴有空气隔绝膜125。具体地,连接层121采用不透气材质,连接层121靠近第二凹槽11底部的面设有粘胶,连接层121靠近自热粉122的面设有水溶性胶;自热粉122由铁粉、水、活性炭粉、蛭石粉、氯化钠构成;透气膜123为多孔铝箔纸膜;空气隔绝膜125为玻璃纸,空气隔绝膜125的边缘设有撕角126。一方面将铁粉和氯化钠均匀散布在带胶层上,另一方面利用活性炭粉和蛭石极强的吸水性来充分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进而来帮助氯化钠加快催化铁粉与空气中的氧气的放热氧化反应,有助于加快放热氧化反应的速度。

参见图1至图4,盛放容器2由塑料材料制成,盛放容器2用于盛放饭菜。盛放容器2的形状与凹槽11相适应。另外,盛放容器2的开口边向外延伸形成翻边21,便于拿取盛放容器2。该翻边21的底面不与饭盒壳体1的顶面不接触以形成一间隙,通气道13通过间隙与外界空气接触。

参见图1至图4,盒盖3由塑料材料制成。盒盖3的一端连接在饭盒壳体1的顶面的一边,二者之间通过连接带31进行连接,盒盖3通过连接带31可以绕着饭盒壳体1的该边转动。在盒盖3的底面设有与凸台17相对应的凹陷32,该凹陷32与凸台17卡接以将盒盖3盖合在饭盒壳体1上。另外,为了保证盒盖3与饭盒壳体1之间有空气进入,在盒盖3上设有通孔33,通孔33内设有挡片34,该挡片34与通孔33内壁之间通过易断部35进行连接。

实施例二

一种受热均匀的自热饭盒,其与实施例一所述受热均匀的自热饭盒的区别在于:盛放容器2为可外翻清洗的软质材料,具体地,盛放容器2为食品级硅胶制成。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