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爬楼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8423发布日期:2020-07-14 17:15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爬楼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自行车,特别是指一种能沿大楼外立墙面上下移动的爬楼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的高层建筑日益增多,而且楼层越来越高,对于入住率比较高的高层建筑,乘坐电梯非常拥挤,甚至有时需要排队等候乘坐,而走步行楼梯,由于楼层太高,费时费力,极不方便;在遇到停电时,无法乘坐电梯,只能走步行楼梯,对于高层的用户来说进退两难。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不用乘坐电梯及爬楼梯即可上下楼的爬楼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沿大楼外立墙面上下移动的爬楼自行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爬楼自行车,其包括自行车本体,该自行车本体包括设于前方的主动轮、设于后方的后轮盘单元、三角支撑架、车座及车把,所述三角支撑架底边一端连接所述主动轮,底边另一端连接所述后轮盘单元,所述三角支撑架顶角处连接该车座,所述主动轮与后轮盘单元之间啮合有驱动链条,所述车把通过支撑杆连接所述主动轮轴部,所述主动轮的轴端固定连接有踏板连杆,该踏板连杆连接有脚踏板,所述后轮盘单元与两个平行的牵引链条啮合,该牵引链条竖直设于建筑物外立面墙体,并与墙体之间保持有一定间距,并且该牵引链条两端固定于墙体,在脚蹬外力作用下,所述自行车本体能沿该牵引链条上下移动。

所述主动轮呈齿轮形状,该主动轮上啮合所述驱动链条,所述后轮盘单元包括有从动轮及设于该从动轮两侧的变速轮,该变速轮与该从动轮同轴,该变速轮直径小于该从动轮,所述驱动链条啮合于该从动轮,所述牵引链条通过张紧轮与所述变速轮紧贴啮合。

所述支撑杆与三角支撑架的侧边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梁。

两个所述牵引链条设于两个平行设置的导轨之间,该导轨竖直固定于建筑物外立面墙体。

每个所述导轨顶端设有滑轮,分别通过一绳索穿过每个滑轮,该绳索一端连接滑块,该绳索另一端连接配重块,所述滑块四角设有滚轮,该滚轮卡固于所述导轨并能沿所述导轨滚动;所述自行车本体的三角支撑架上焊接有拉伸杆,该拉伸杆另一端向两外侧延伸形成弧形,弧形开口朝向所述滑块,弧形两个末端分别焊接于两个滑块上。

所述导轨内形成凹槽,该凹槽底部贴于墙体设置,所述配重块设于所述导轨的凹槽内。

所述后轮盘单元的变速轮为多个,所述车把上设有换挡器。

所述后轮盘单元连接有自锁装置,该自锁装置设于所述导轨上,并能沿导轨滑动,该自锁装置能锁固于所述导轨,其中该自锁装置通过手刹线连接设于所述车把上的手刹。

所述自行车本体上设有防护栏,该防护栏包括连接件、弧形围栏及连接杆,其中该连接杆一端焊接于所述三角支撑架侧边上,另一端焊接于所述弧形围栏,所述弧形围栏焊接于所述连接件,该连接件焊接于所述支撑杆上。

所述脚踏板上设有弧形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的爬楼自行车适用于建筑物外立面墙体,爬楼速度快,可在电梯拥挤、电梯等候、或停电状态、或爬楼梯费力情况下使用,方便安全,并且能起到健身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爬楼自行车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与本实用新型爬楼自行车配合使用的轨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护栏与自行车本体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导轨与滑块结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爬楼自行车包括自行车本体1,该自行车本体1包括设于前方的主动轮10、设于后方的后轮盘单元,三角支撑架11、车座12及车把13,盖该三角支撑架11底边一端连接主动轮10,底边另一端连接后轮盘单元,三角支撑架11顶角处连接车座12,主动轮10与后轮盘单元之间啮合有驱动链条14,车把13通过支撑杆15连接主动轮10轴部,支撑杆15与三角支撑架11的侧边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梁150,以增加自行车的牢固性,主动轮10的轴端固定连接有踏板连杆16,踏板连杆16连接有脚踏板17,其中后轮盘单元与两个平行的牵引链条3啮合,该牵引链条3竖直设于建筑物外立面墙体,并与墙体之间保持有一定间距,并且牵引链条3两端固定于墙体,在脚蹬外力作用下,自行车本体1能沿牵引链条3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中的主动轮10呈齿轮形状,该主动轮10上啮合驱动链条14,后轮盘单元包括有从动轮18及设于从动轮18两侧的变速轮19,变速轮19与从动轮18同轴,变速轮19直径小于从动轮18,驱动链条14啮合于从动轮18,牵引链条3通过张紧轮190与变速轮19紧贴啮合。当用脚蹬踏板时,踏板连杆16转动,并带动主动轮10的轴转动,从而带动主动轮10转动,通过驱动链条14带动从动轮18转动,由于从动轮18与变速轮19同轴,进而驱动变速轮19转动,使变速轮19在牵引链条3上啮合移动。脚踏板17正向反向转动,可使变速轮19沿牵引链条3上下不同方向移动,因此自行车在人脚蹬踏板外力作用下,会沿着牵引链条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中的牵引链条3与墙体之间保持有一定间距,可确保自行车在沿牵引链条3移动时从动轮18不会碰触到墙面。

本实用新型中的两个牵引链条3设于两个平行设置的导轨2之间,该导轨2竖直固定于建筑物外立面墙体。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导轨2内形成凹槽20,凹槽20底部贴于墙体设置,每个导轨2顶端设有滑轮21(如图1与图2所示),分别通过一绳索22穿过每个滑轮21,绳索22一端连接滑块23,绳索22另一端连接配重块(图中未示出),该配重块设于导轨凹槽20内,滑块23四角设有滚轮230,滚轮230能沿导轨2滚动。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自行车本体1在沿牵引链条3上下移动时,为保持自行车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在自行车本体的三角支撑架11上焊接有拉伸杆110,拉伸杆110一端焊接于三角支撑架11,拉伸杆110另一端向两外侧延伸形成弧形,弧形开口朝向滑块23,弧形两个末端分别焊接于两个滑块23上。本实用新型中的拉伸杆110可以设有两组,由于拉伸杆110一端焊接滑块23,另一端焊接于自行车本体1,因此可保证车身具有稳定性,不致于在自行车本体移动时左右晃动,另外拉伸杆110对自行车本体施以向墙体方向的拉力,借以分解自行车本体施加在牵引链条上的重力,减小对牵引链条的损伤。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本体1在沿牵引链条3上移时,滑块23通过拉伸杆110随自行车本体1上移,由于配重块是一种密度很大的金属体,在滑轮21另一端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滑块23反方向上移,反过来又能带动自行车向上移动,因此可节省人的体力。当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本体1在沿牵引链条3下移时,滑块23通过拉伸杆110沿牵引链条3下移,通过滑轮21,配重块上移,在配重块重力作用下,滑块23对自行车本体1施以向上的拉力,因此可控制自行车本体下移的速度,不至于下移过快发生危险。本实用新型中的导轨凹槽20外沿可向外延伸有限位凸块200,其中滚轮230中部可向内渐缩形成“x”状,以便使滚轮230凹部嵌合在导轨2的限位凸块200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导轨2底端及顶端可设有缓冲垫24,避免自行车本体在上移到顶端或下移到底部时由于惯性使滑块产生撞击。

本实用新型中的后轮盘单元可包括多个变速轮19,自行车本体的车把13上设有换挡器130,可通过换挡器130调节挡位,即调节牵引链条3在多个变速轮19上啮合,可调节上移或下移的速度。本实用新型的后轮盘单元还连接有自锁装置(图中未示出),该自锁装置设于导轨2上,并能沿导轨滑动,其中自锁装置通过手刹线连接设于车把上的手刹131,自行车本体1在上移或下移过程中,通过手刹131制动可使自锁装置锁紧导轨,以对自行车进行制动。本实用新型中的自锁装置为市售产品,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用新型中的脚踏板上可设有一弧形防护罩,以便在蹬脚踏板时,防止脚在脚踏板上滑落。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本体在使用时,为安全起见,防止使用人员在车上左右晃动跌落,可在自行车本体上设有防护栏4,该防护栏4包括连接件40、弧形围栏41及连接杆42,其中连接杆42一端焊接于自行车的三角支撑架11侧边上,另一端焊接于弧形围栏41,弧形围栏41焊接于连接件40,连接件40焊接于支撑杆15上,在使用时,使用人员位于弧形围栏内,形成包围状,以保护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爬楼自行车适用于建筑物外立面墙体,在电梯拥挤、电梯等候、或停电状态、或爬楼梯费力情况下,可选择本实用新型的爬楼自行车,爬楼速度快,建筑物在设定的楼层停靠处开设有门或者露台,便于在停靠时下车进入楼层,在楼层停靠处设有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自行车不致下落或上移。本实用新型的爬楼自行车,在上楼或下楼过程中正踩反踩脚踏板时可起到健身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