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抽真空设备的步进式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2153发布日期:2020-04-24 21:05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抽真空设备的步进式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机构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抽真空设备的步进式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四通换向阀(以下简称四通阀)是应用于空调系统中的最广泛的阀门之一,四通阀的开发和应用,是空调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四通阀广受欢迎的原因包括,首先其通过导阀驱动主阀,采用压差切换动作,换向灵活可靠,其次四通阀能够实现制冷制热的转换,还可以用来除霜,当空调室外机结霜时,用四通阀切换制冷剂流向,使空调室外机的温度升高,完成短时间内的除霜,这样就能够实现节能,比电加热方式更加安全可靠。

在四通阀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烘干处理,以除去四通阀内的水分,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四通阀烘干过程中需要先进入加热工位对四通阀进行加热,接着将四通阀输送到抽真空工位进行抽真空,抽真空的同时继续对四通阀进行加热,抽真空工位的负压环境能够降低水分的沸点,加速水分的蒸发,最后将四通阀输送到冷却工位进行冷却,四通阀在加热工位、抽真空工位以及冷却工位均需要停留一定时间,因此需要一种步进式输送机构对四通阀进行输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步进式输送机构,该输送机构能够对四通阀进行步进式输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抽真空设备的步进式输送机构,包括机架、用于放置四通阀的输送箱体、设置于机架上用于放置输送箱体的支撑面以及带动输送箱体于支撑面上移动的输送组件,所述支撑面上的长度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加热工位、抽真空工位以及冷却工位,相邻两个输送箱体的相对两侧面上设置有凸块,位于同一工位上的相邻两输送箱体通过凸块相抵接,且两个输送箱体的相对两侧面之间形成间隙,所述抽真空工位上设置有下端开口的抽真空箱体以及带动抽真空箱体上下移动的升降驱动装置,所述抽真空箱体与升降驱动装置均安装于机架上,所述抽真空箱体下移后覆盖若干输送箱体,且抽真空箱体下端与支撑面贴合,所述机架上滑动连接有输送板,所述输送板设置于支撑面长度方向的一侧,所述输送板的长度方向与滑动方向均与支撑面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带动输送板前后滑动的滑动驱动组件;

所述输送组件设置有若干个,且输送组件沿输送板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输送组件均包括有铰接于输送板上的推杆、用于带动推杆翻转的弹性件、固定于输送板上的销轴、以及位于支撑面与输送板之间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固定于机架上,所述推杆中间与输送板铰接,所述推杆远离支撑面的一端与弹性件连接,所述推杆于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推杆靠近支撑面的一端具有与四通阀输送方向相反的翻转趋势,所述销轴与定位柱均位于推杆的翻转路径上并用于阻碍推杆的翻转,所述输送板沿四通阀输送方向滑动状态下,所述推杆先与定位柱抵接并不断翻转至推杆与销轴抵接,推杆靠近支撑面的一端则通过间隙伸入到两输送箱体之间,之后推杆带动输送箱体与输送板同步移动,所述支撑面与输送板之间还设置有于输送板复位状态下阻挡推杆反向推动输送箱体的回程挡件,所述回程挡件与输送组件一一对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同一输送组件上的定位柱与回程挡件沿四通阀输送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回程挡件包括有与机架铰接的竖杆以及与竖杆垂直连接的横杆,所述竖杆的中间或下端与输送板铰接,且铰接轴的轴向与四通阀输送方向垂直,所述横杆一端与竖杆上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向四通阀输送方向延伸,所述机架上固定有阻挡回程挡件上的横杆向与四通阀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翻转的挡块,所述竖杆与机架铰接处设置有拉簧,所述竖杆于拉簧的弹力作用下与挡块抵接,所述推杆沿四通阀输送方向运动状态下,推杆与竖杆抵接并推动翻转回程挡件翻转,所述推杆复位状态下,推杆与横杆抵接,回程挡件于挡块作用下保持不动,推杆翻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驱动组件包括有安装于机架上的传动轮、安装于两个传动轮之间的传动链、以及用于带动传动轮旋转的驱动件,所述传动链的长度方向与输送板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所述输送板的下表面与传动链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板设置有两个,两个输送板分别设置于支撑面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滑动驱动组件对应设置有两个,两个输送板上设置的输送组件沿四通阀输送方向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箱体成上方开口的长方体设置,所述输送箱体的长度方向与四通阀输送方向垂直,所述输送箱体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设置凸块,位于输送箱体同一侧面的凸块均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凸块沿输送箱体的长度方向排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杆靠近支撑面一端背向定位柱一侧均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与推杆垂直设置,两个推杆同步推动输送箱体移动状态下,所述输送箱体被限位于两个推杆上的两个挡片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输送板、输送组件以及回程挡件的设置,输送板滑动时通过输送组件对放置了四通阀的输送箱体进行输送,当四通阀在加热工位、抽真空工位以及冷却工位停留分别进行加热、加热并抽真空以及冷却操作时,输送板保持不动,因此该机构实现了四通阀的步进式输送,结构巧妙,且输送板不动时,推杆靠近支撑面一端也翻转到远离支撑面处,因此抽真空箱体下移时不会与推杆干涉,抽真空箱体能够顺利下移。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适用于抽真空设备的步进式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推杆位于初始位置时的一种适用于抽真空设备的步进式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推杆进入到相邻输送箱体之间时的一种适用于抽真空设备的步进式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推杆将输送箱体推送到位时的一种适用于抽真空设备的步进式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回程挡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输送板;2、输送箱体;21、凸块;3、支撑面;31、加热工位;32、抽真空工位;321、抽真空箱体;322、升降驱动装置;33、冷却工位;4、输送组件;41、推杆;411、挡片;42、弹性件;43、销轴;44、定位柱;45、回程挡件;451、竖杆;452、横杆;453、挡块;5、滑动驱动组件;51、传动轮;52、传动链;53、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抽真空设备的步进式输送机构,包括机架1、用于放置四通阀的输送箱体2、设置于机架1上用于放置输送箱体2的支撑面3以及带动输送箱体2于支撑面3上移动的输送组件4,支撑面3上的长度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加热工位31、抽真空工位32以及冷却工位33,相邻两个输送箱体2的相对两侧面上设置有凸块21,位于同一工位上的相邻两输送箱体2通过凸块21相抵接,且两个输送箱体2的相对两侧面之间形成间隙,抽真空工位32上设置有下端开口的抽真空箱体321以及带动抽真空箱体321上下移动的升降驱动装置322,抽真空箱体321与升降驱动装置322均安装于机架1上,抽真空箱体321下移后覆盖若干输送箱体2,且抽真空箱体321下端与支撑面3贴合,机架1上滑动连接有输送板11,输送板11设置于支撑面3长度方向的一侧,输送板11的长度方向与滑动方向均与支撑面3的长度方向相同,机架1上还设置有用于带动输送板11前后滑动的滑动驱动组件5。参照图2至图5所示,输送组件4设置有若干个,且输送组件4沿输送板11的长度方向分布,输送组件4均包括有铰接于输送板11上的推杆41、用于带动推杆41翻转的弹性件42、固定于输送板11上的销轴43、以及位于支撑面3与输送板11之间的定位柱44,定位柱44固定于机架1上,推杆41中间与输送板11铰接,推杆41远离支撑面3的一端与弹性件42连接,推杆41于弹性件42的弹力作用下,推杆41靠近支撑面3的一端具有与四通阀输送方向相反的翻转趋势,销轴43与定位柱44均位于推杆41的翻转路径上并用于阻碍推杆41的翻转,输送板11沿四通阀输送方向滑动状态下,推杆41先与定位柱44抵接并不断翻转至推杆41与销轴43抵接,推杆41靠近支撑面3的一端则通过间隙伸入到两输送箱体2之间,之后推杆41带动输送箱体2与输送板11同步移动,支撑面3与输送板11之间还设置有于输送板11复位状态下阻挡推杆41反向推动输送箱体2的回程挡件45,回程挡件45与输送组件4一一对应设置。

参照图1至图5所示,升降驱动装置322为能够带动箱体上下移动的装置即可,可以采用气缸。抽真空箱体321应外接抽气设备,当抽真空箱体321下移,抽真空箱体321下端与支撑面3贴合后,抽气设备对抽真空箱体321内进行抽气,以便降低抽真空箱体321内的气压,降低水的沸点,有利于抽真空箱体321内的四通阀上的水分快速蒸发。抽真空箱体321内还应设置有若干加热管,抽气设备对抽真空箱体321内进行抽气的同时,加热管对四通阀进行加热,直到抽真空箱体321内的温度到达一个设定值后,再将四通阀向冷却工位33输送,加热管的设置能够避免对带有大水量的四通阀进行抽真空时,温度快速下降导致水分烘干效果差。输送箱体2上凸块21的设置,使得相邻像个输送箱体2抵接时,相邻两个输送箱体2的相对两侧面之间还能够留有空隙,便于推件杆从间隙内伸入到两个输送箱体2之间。弹性件42可采用弹簧。销轴43与输送板11上的位置可设置为,当推杆41与销轴43抵接时,推杆41的长度方向与四通阀的输送方向垂直,若将输送箱体2设置为立方体,则此时推杆41推动输送箱体2时与输送箱体2之间为线接触,更容易带动输送箱体2移动,且输送箱体2的移动更稳定。输送组件4的初始状态为推杆41靠近支撑面3的一端与定位柱44抵接,当滑动驱动组件5带动输送板11向输送方向滑动时,推杆41靠近支撑面3的一端于弹性件42的弹力作用下保持与定位柱44抵接状态,由于定位柱44设置于机架1上,定位柱44保持不动,因此推杆41不断绕铰接轴翻转,直到推杆41与销轴43抵接,此时销轴43限制推杆41的翻转,在推杆41翻转过程中,推杆41靠近支撑面3的一端通过间隙伸入到相邻两个输送箱体2之间,之后输送板11继续向四通阀的输送方向滑动,推杆41与定位柱44分离,且推杆41于弹性件42的弹力作用下保持与销轴43抵接,推杆41跟随输送板11移动并于移动过程中推动放置有四通阀的输送箱体2沿输送方向移动。输送箱体2被移动到指定位置后,滑动驱动组件5带动输送板11反向滑动,推杆41先与回程挡件45抵接,且推杆41于回程挡件45的阻碍作用下先进行反向翻转再跟随输送板11复位,使得推杆41复位过程中不会反向推动输送箱体2。输送组件4优选设置为三个,一个输送组件4用于将输送箱体2从加热工位31输送到抽真空工位32,一个输送组件4用于将输送箱体2从抽真空工位32输送到冷却工位33,最后一个输送组件4用于将输送箱体2从冷却工位33向下一工位输送,输送板11往复运动一次,带动三个输送组件4同步对输送箱体2进行输送,每个工位均同时放置多个输送箱体2,当上一工位的输送箱体2输送到下一工位后,新输送到下一工位的输送箱体2与未输送出去的输送箱体2抵接并推动未输送出去的输送箱体2到该工位的设定位置,以便于之后输送箱体2能够被顺利输送出去。输送板11滑动时对放置了四通阀的输送箱体2进行输送,当四通阀在加热工位31、抽真空工位32以及冷却工位33停留分别进行加热、加热并抽真空以及冷却操作时,输送板11保持不动,因此该机构实现了四通阀的步进式输送,结构巧妙,且输送板11不动时,推杆41靠近支撑面3一端也翻转到远离支撑面3处,因此抽真空箱体321下移时不会与推杆41干涉,抽真空箱体321能够顺利下移。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6所示,同一输送组件4上的定位柱44与回程挡件45沿四通阀输送方向依次排布,回程挡件45包括有与机架1铰接的竖杆451以及与竖杆451垂直连接的横杆452,竖杆451的中间或下端与输送板11铰接,且铰接轴的轴向与四通阀输送方向垂直,横杆452一端与竖杆451上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向四通阀输送方向延伸,机架1上固定有阻挡回程挡件45上的横杆452向与四通阀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翻转的挡块453,竖杆451与机架1铰接处设置有拉簧,竖杆451于拉簧的弹力作用下与挡块453抵接。挡块453的位置可设置为,当竖杆451与挡块453抵接时,竖杆451成竖直状态。初始状态时,推杆41靠近支撑面3一端位于定位柱44与回程挡件45之间,当推杆41和输送板11一起沿四通阀输送方向运动状态下,推杆41与竖杆451抵接并推动翻转回程挡件45翻转,直到推杆41与回程挡件45脱离后,回程组件于拉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至竖杆451与挡块453抵接;当推杆41将输送箱体2输送到指定位置后,输送板11复位,此时推杆41先与回程挡件45上的横杆452抵接,由于挡块453对回程挡件45翻转的阻挡作用,推杆41对回程挡件45的推力无法带动回程挡件45翻转,而横杆452对推杆41的反作用力带动推杆41翻转,使得推杆41与销轴43相脱离,直到推杆41靠近支撑面3一端也翻转到横杆452原理支撑面3一侧,之后输送板11继续输送时将带动推杆41一起复位到初始位置,通过回程挡件45的设置,输送板11复位过程中,推杆41先翻转再复位,避免了推杆41反向推动输送箱体2,该结构巧妙、简单实用、便于加工。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所示,滑动驱动组件5包括有安装于机架1上的传动轮51、安装于两个传动轮51之间的传动链52、以及用于带动传动轮51旋转的驱动件53,传动链52的长度方向与输送板11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输送板11的下表面与传动链52固定连接。驱动件53为能够带动传动轮51旋转的装置,可采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可通过传动带等传动机构带动传动轮51旋转,伺服电机工作状态下通过传动链52带动输送板11滑动,该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2至图5所示,输送板11设置有两个,两个输送板11分别设置于支撑面3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滑动驱动组件5对应设置有两个,两个输送板11上设置的输送组件4沿四通阀输送方向对称设置。伺服电机、传动链52等均对应设置有两个,两个伺服电机同步运动,通过两个输送板11上的输送组件4于输送箱体2两端同步推动输送箱体2,使得输送箱体2两端同时受力,输送箱体2的输送更加平稳。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2至图5所示,输送箱体2成上方开口的长方体设置,输送箱体2的长度方向与四通阀输送方向垂直,输送箱体2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设置凸块21,位于输送箱体2同一侧面的凸块21均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凸块21沿输送箱体2的长度方向排布。位于箱体同一侧面的两个凸块21沿输送箱体2长度方向排布的设置,与仅仅在输送箱体2长度中间设置一块凸块21相比,输送箱体2长度方向的两处与相邻的另一个输送箱体2抵接,能够使得相邻两个输送箱体2之间的空隙更加均匀,两个输送箱体2的平行性更高,更有利于推杆41从插入到两个输送箱体2之间。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3所示,推杆41靠近支撑面3一端背向定位柱44一侧均设置有挡片411,挡片411与推杆41垂直设置,两个推杆41同步推动输送箱体2移动状态下,输送箱体2被限位于两个推杆41上的两个挡片411之间。当推杆41靠近支撑面3的一端插入到两个定位柱44之间后,输送推杆41上的挡片411能够对输送箱体2沿长度方向的移动进行限位,避免输送箱体2输送过程中,输送箱体2沿长度方向发生偏移,导致抽真空箱体321下移时与输送箱体2干涉,影响输送箱体2内四通阀的顺利烘干。

工作原理:

当需要对各个工位内的输送箱体2进行输送时,两个伺服电机同步运动,通过两个传动链52带动两个输送板11同步向输送方向滑动,推杆41靠近支撑面3的一端于弹性件42的弹力作用下保持与定位柱44抵接状态,由于定位柱44设置于机架1上,定位柱44保持不动,因此推杆41不断绕铰接轴翻转,直到推杆41与销轴43抵接,此时销轴43限制推杆41的翻转,在推杆41翻转过程中,推杆41靠近支撑面3的一端通过间隙伸入到相邻两个输送箱体2之间,之后输送板11继续向四通阀的输送方向滑动,推杆41与定位柱44分离,且推杆41于弹性件42的弹力作用下保持与销轴43抵接,推杆41跟随输送板11移动并于移动过程中推动放置有四通阀的输送箱体2沿输送方向移动,推杆41移动过程中,推杆41先与竖杆451抵接并推动翻转回程挡件45翻转,直到推杆41与回程挡件45脱离后,回程组件于拉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至竖杆451与挡块453抵接;

各个输送箱体2被移动到指定位置后,伺服电机带动输送板11复位,此时推杆41先与回程挡件45上的横杆452抵接,由于挡块453对回程挡件45翻转的阻挡作用,推杆41对回程挡件45的推力无法带动回程挡件45翻转,而横杆452对推杆41的反作用力带动推杆41翻转,使得推杆41与销轴43相脱离,直到推杆41靠近支撑面3一端也翻转到横杆452原理支撑面3一侧,之后输送板11继续复位时将带动推杆41一起复位到初始位置,通过回程挡件45的设置,输送板11复位过程中,推杆41先翻转再复位,避免了推杆41反向推动输送箱体2,该结构巧妙、简单实用、便于加工。

输送组件4优选设置为三个,一个输送组件4用于将输送箱体2从加热工位31输送到抽真空工位32,一个输送组件4用于将输送箱体2从抽真空工位32输送到冷却工位33,最后一个输送组件4用于将输送箱体2从冷却工位33向下一工位输送,输送板11往复运动一次,带动三个输送组件4同步对输送箱体2进行输送,每个工位均同时放置多个输送箱体2,当上一工位的输送箱体2输送到下一工位后,新输送到下一工位的输送箱体2与未输送出去的输送箱体2抵接并推动未输送出去的输送箱体2到该工位的设定位置,以便于之后输送箱体2能够被顺利输送出去。输送板11滑动时对放置了四通阀的输送箱体2进行输送,当四通阀在加热工位31、抽真空工位32以及冷却工位33停留进行加热、加热并抽真空以及冷却操作时,输送板11保持不动,因此该机构实现了四通阀的步进式输送,结构巧妙,且输送板11不动时,推杆41靠近支撑面3一端也翻转到远离支撑面3处,因此抽真空箱体321下移时不会与推杆41干涉,抽真空箱体321能够顺利下移。挡片411的设置使得当推杆41靠近支撑面3的一端插入到两个定位柱44之间后,输送推杆41上的挡片411能够对输送箱体2沿长度方向的移动进行限位,避免输送箱体2输送过程中,输送箱体2沿长度方向发生偏移,导致抽真空箱体321下移时与输送箱体2干涉,影响输送箱体2内四通阀的顺利烘干。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