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滑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42883发布日期:2020-03-24 14:58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滑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甲板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滑轮。



背景技术:

滑轮是依据杠杆原理设计的简单机械,由一个周边有沟槽的圆盘和一条跨过圆盘的绳索(或胶带、钢索、链条等)所组成,通过绳索绕中心轴的运动来实现机械效能,达到省力或改变力的方向的作用,在起重机、卷扬机、升降机等机械中得到广泛应用。

授权公告号为cn20490757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船用拖网弹钩滑轮,属于船舶技术领域。一种船用拖网弹钩滑轮,包括滑轮架、滑轮轴、注油通道、滑轮、锁紧螺母、开口垫片和轴套,所述滑轮架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滑轮轴连接在滑轮架的底部,所述滑轮可转动套结在滑轮轴外,所述滑轮轴的两端位于滑轮架的开口内侧均设有台阶,每个所述台阶位置嵌入有一个开口垫片,两个锁紧螺母分别旋紧在滑轮轴的两端。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绞车或者起网机对绳索或者网具进行回收时,由于绳索或者网具吸附大量海水质量过重,绞车或者起网机需要输出过大的牵引力,导致电机负载过大而过热;而且由于由于绳索或者网具过重,绳索或者网具与滑轮的摩擦增大,回收阻力过大,回收速度慢,导致回收效率低;通过滑轮将绳索或者网具下放的过程中,下放处需由人工进行拖拉,由于绳索或者网具过重,绳索或者网具与滑轮的摩擦大,需耗费较大人力才能完成绳索或者网具的下放且下放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滑轮,提高绳索或者网具的下放和回收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动力滑轮,包括滑轮架、转动连接于滑轮架的轮体和固定于滑轮架的动力装置;其中所述动力装置通过与轮体的外缘设有的内齿轮啮合驱动轮体绕轮体的转动轴线转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马达驱动轮体转动,通过轮体与绳索或者网具之间的滚动摩擦带动绳索或者网具相对轮体移动,且相对移动方向可调整至绞车或者起网机的转动方向,变相降低了原本绞车或者起网机在对绳索或者网具回收时所需的牵引力,减轻电机的负载;而且轮体与绳索或者网具之间的滚动摩擦从原本与绞车或者起网机的电机的转动方向相反变为相同,从摩擦阻力变为摩擦助力,加快了绳索或者网具回收和下放的效率;齿轮内啮合,体积小速比大,适用放置于滑轮侧面的狭小空腔内,可实现滑轮的低速大扭矩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轮体包括转动轴和固定于转动轴两端的碟形轮;碟形轮与滑轮架通过轴承连接,内齿轮固定于碟形轮的内侧面的外缘;转动轴的周面设有若干个长度方向沿转动轴的轴线延伸的凸棱一,碟形轮靠近转动轴的侧壁设有若干个长度方向沿碟形轮的径向延伸的凸棱二;其中凸棱一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碟形轮的侧壁且位于两个相邻的凸棱二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轮体设置为转动轴与碟形轮的组合,可以减少在对轮体整体进行铸造时不必要的型芯,同时也便于起模,便于加工;分别设置于转动轴和碟形轮上的凸棱一和凸棱二可增大绳索或者网具与轮体之间的滚动摩擦,该滚动摩擦的方向与绞车或者起网机的电机的转动方向相同,该滚动摩擦变为回收或者下放过程的助力,降低了原本绞车或者起网机在对绳索或者网具回收时所需的牵引力,减轻电机的负载,提高绳索或者网具的回收和下放的效率;可避免绳索或者网具在回收和下放过程中卡在转动轴与碟形轮的连接处,导致绳索或者网具的破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轮架包括外接于起重机的吊架、铰接连接于吊架两端的侧板和固定连接于两端的侧板之间且穿设于转动轴的中心杆;其中所述中心杆的轴心与转动轴的轴心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轮体转动时,轮体的转动中心保持不变,提高转动稳定性;而且中心杆使轮体与滑轮架成为一个整体,进一步提高滑轮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碟形轮之间通过定位销固定连接;所述碟形轮与中心杆通过一对角接触球轴承连接,其中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大端面抵靠于定位销的端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销限制转动轴与碟形轮的径向方向的位移,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大端面限制了定位销的轴向方向的位移,防止定位销脱离,进而限制转动轴与碟形轮的轴向方向的位移;定位销与角接触球轴承使碟形轮与转动轴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轴与碟形轮的接触面之间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封闭且环形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绳索或者网具的回收过程中,可以减少由海水渗透进转动轴与碟形轮连接处和滑轮内部所造成的电化学腐蚀,减少部件断裂和报废的可能性;密封圈设置于封闭的环形槽内,可以避免阳光直射,减少密封圈的老化,提升滑轮的耐久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棱一远离转动轴转动中心的侧面开设有若干个沿凸棱一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流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绳索或者网具的回收过程中,绳索或网具受到拉伸而挤压出的海水将流入导流槽,不会滞留于凸棱一的表面上,防止绳索或者网具打滑;而且当海水顺着导流槽流至转动轴与碟形轮的连接处时,由于海水受到滑轮转动时的离心力,海水顺着碟形轮的表面移动,脱离滑轮,可以减轻负载和减少海水对滑轮的腐蚀;同时导流槽与绳索或网具接触,有增大轮体与绳索或者网具之间的摩擦,提高回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槽开设有沿径向方向直通外部的环形的开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回收或者下放过程中,密封圈挡住由开口进入的海水,减少滑轮内部的电化学腐蚀;由于滑轮转动产生的离心力,海水被甩离开口,减少海水对转动轴与碟形轮的连接处造成缝隙腐蚀;而且由于密封圈位于环形槽内,阳光难以照射到密封圈,减少密封圈的老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槽的侧壁开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密封圈的周侧面设有嵌合于凹槽内的凸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的凸起与凹槽之间的嵌合可以使大部分海水被阻挡在滑轮的外部,减少海水进入滑轮内部的概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液压马达驱动轮体转动,使原本绳索或者网具与轮体的转动摩擦阻力变成为对绳索或者网具回收和下放时的牵引力,提高回收和下放的效率;

2、凸棱一与凸棱二的端部相互咬合,避免绳索或者网具卡在转动轴与碟形轮的连接处,导致绳索或者网具的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滑轮架;2、轮体;3、动力装置;11、吊架;12、侧板;13、中心杆;14、角接触球轴承;15、隔套;21、转动轴;22、碟形轮;211、环形槽;212、开口;213、凸棱一;214、导流槽;215、密封圈;216、凹槽;217、凸起;218、定位销;222、凸棱二;31、齿轮;32、内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动力滑轮,如图1所示,包括外接于起重机的滑轮架1、转动连接于滑轮架1的轮体2和固定于滑轮架1的动力装置3;其中轮体2包括转动轴21和固定于转动轴21两端的碟形轮22,碟形轮22与滑轮架1通过轴承连接;其中动力装置3驱动碟形轮22绕转动轴21的转动轴线转动,使原本绳索或者网具与轮体2的转动摩擦阻力变成为对绳索或者网具回收和下放时的牵引力,动力装置3可以为电机或者液压马达,此处优选为液压马达。

如图2所示,滑轮架1包括外接于起重机的吊架11、铰接连接于吊架11两端的侧板12和固定连接于两个侧板12之间的中心杆13;液压马达固定于其中一端的侧板12的侧壁,液压马达的输出轴的轴心平行于中心杆13的轴心;其中中心杆13穿设于转动轴21并与碟形轮21通过一对密封防水的角接触球轴承14连接;两个角接触球轴承14为背对背安装且其内圈大端面通过隔套15抵触于侧板12的侧壁;其中碟形轮22的内侧面边缘设有朝向中心杆13的轴心的内齿轮32,内齿轮32与固定于液压马达的输出轴的齿轮31啮合连接。液压马达通过齿轮啮合驱动轮体2绕中心杆13的轴心转动。

如图3所示,转动轴21与碟形轮22之间通过沿轴向方向插入的定位销218固定连接,定位销218的端面与角接触球轴承14的外圈大端面相抵靠;转动轴21与碟形轮22的连接位置的侧壁开设有环形槽211,环形槽211沿轴向方向的侧壁开设有环形的凹槽216,环形槽211内设有环形的密封圈215,密封圈215的周侧面设有嵌合于凹槽216内的凸起217;环形槽211开设有沿径向方向直通外部的环形的开口212。

如图1所示,转动轴21的周面上设有若干个长度方向沿转动轴21的轴线延伸的凸棱一213,碟形轮22靠近转动轴21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长度方向沿碟形轮22的径向延伸的凸棱二222;其中凸棱一213远离转动轴21的转动中心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沿凸棱一21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流槽214;其中凸棱一21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碟形轮22的侧壁且位于相邻的凸棱二213之间。

工作方式(参考图1、图2、图3)

绳索或者网具跨过轮体2,绳索或者网具的一端位于海水中,另一端绑于甲板上的绞车或者起网机的卷筒上。

绳索或者网具的回收:

同时启动滑轮与绞车或者起网机,液压马达通过齿轮31啮合驱动碟形轮22,从而驱动轮体2绕中心杆13转动,轮体2与绳索或者网具之间的滚动摩擦带动绳索或者网具相对于轮体2移动,且相对的移动方向与绞车或者起网机的转动方向相同,该滚动摩擦与绞车或者起网机对绳索或者网具的牵引力同时作用于绳索或者网具,完成绳索或者网具的回收。

绳索或者网具的下放:

滑轮与绞车或者起网机同时反转,此时绞车或者起网机向滑轮输送绳索或者网具,轮体2与绳索或者网具之间的滚动摩擦则为驱动绳索或者网具的下放的牵引力,完成绳索或者网具的下放。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