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装印花用铺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7556发布日期:2020-04-21 17:45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服装印花用铺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花铺片工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服装印花用铺片装置。



背景技术:

在印花时需要对布片进行铺片处理,现有技术中,多采用人工铺片,人工铺片效率低、费时费力、生产成本高,不适合当前机械化快速生产。

已有技术中的服装印花用自动铺片装置的下压板下表面上涂有可将铺片端部粘起的粘胶层,由于服装上有线毛,多次使用之后会因为粘胶层的表面粘接了线毛而降低其粘结性,导致在使用的过程中粘胶层无法将铺片端部粘起。因此,亟待对已有技术中的服装印花用自动铺片装置进行技术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的服装印花用铺片装置。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服装印花用铺片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顶部设有滑轨、滑轨下方设有可沿滑轨长度方向滑动的滑体,所述滑体上设有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向下设置,并在该第一气缸的伸缩杆端部上设有下压板,所述下压板横向设置,所述下压板的上方设置有吸吹风机,所述下压板在所述吸吹风机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网孔,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向下设置,并在该第二气缸的伸缩杆端部上设有下压辊,所述下压辊横向设置并位于下压板的右侧。

可选的,所述滑体上设置有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所述第三气缸和所述第四气缸分别设置在所述滑体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三气缸和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横辊的两端相连接,所述第三气缸和所述第四气缸同步驱动。

可选的,所述下压板的左侧设有拉杆,所述拉杆上套有滑套,所述滑套与第一气缸的伸缩杆连接,滑套下方的拉杆上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拉杆的下端连接,所述弹簧的上端抵在所述滑套上;所述拉杆为两个并分别位于工作台的左右两侧;还包括两个拉链,两个拉链分别位于工作台的两侧,且两个拉链之间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横杆,两个拉链通过若干个所述横杆连接,两个拉链的前端分别与两个拉杆下端连接,两个拉链下端分别沿着工作台的左右两侧向工作台的端部延伸后下垂至工作台下方,所述工作台端部的左右两侧端部分别设有链轮,两个拉链分别位于两个链轮上。

可选的,所述工作台前端的侧部设有第一按压式感应开关,所述滑套侧壁上设有向侧部延伸的压板,当所述下压板位于工作台前端且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伸出时,所述压板压在所述第一按压式感应开关上。

可选的,所述工作台的前端的前方设有铺片放置台,铺片放置于铺片放置台上。

可选的,所述铺片放置台设置在顶升气缸上,且铺片放置台通过顶升气缸可在纵向方向上移动。

可选的,所述工作台前端的侧部还设有第二按压式感应开关和第三按压式感应开关,所述第二按压式感应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三按压式感应开关的上方

可选的,所述第三按压式感应开关用于控制所述吸吹风机吸风,所述第二按压式感应开关用于控制所述吸吹风机吹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服装印花用铺片装置,其下压板的上方设置有吸吹风机,下压板在吸吹风机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网孔,当下压板向下运动抵接在铺片上时,吸吹风机开始向上吸风,由于下压板在吸吹风机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网孔,进而在网孔处形成负压实现将铺片吸附在下压板上,进而铺片可以随下压板一起向前运动,当铺片运动到预定的位置之后,触动第二按压式感应开关实现吸吹风机吹风,进而可以将铺片从下压板上吹下,该种吸附方式不会受铺片上线毛的影响,可以始终保持下压板与铺片之间具有足够的吸附力,延长了服装印花用铺片装置的可靠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设计侧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设计侧视状态下的铺片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设计侧视状态下的铺片初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设计端部剖面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服装印花用铺片装置,参见图1至图4。

包括工作台12,工作台12的顶部设有滑轨1、滑轨1下方设有可沿滑轨1长度方向滑动的滑体2,滑轨1呈管状结构,且滑轨底部设有沿滑轨1长度方向的滑槽,滑体顶部设有连体22,连体23贯穿滑槽伸入至滑轨1内,且位于滑轨1内的连体端部设有滑轮24,连体23通过滑轮可在滑轨1内滑动,此滑体通过此方式沿滑轨长度方向移动,在具体实施中,通过手动推动滑体可实现滑体在滑轨上的移动,当然,滑体沿滑轨滑动的方式也可采用现有技术其他方式实施。

进一步的,所述滑体2上设有第一气缸3、第二气缸8,所述第一气缸3的伸缩杆向下设置,并在该第一气缸的伸缩杆端部上设有下压板10,所述下压板10横向设置,同时,所述下压板上方设置有吸吹风机28,下压板10在吸吹风机28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网孔,进而可以实现吸吹风机28通过网孔吸附下压板下方的铺片。第二气缸8的伸缩杆9向下设置,并在该第二气缸的伸缩杆端部上设有下压辊11,所述下压辊11横向设置并位于下压板10的右侧。

同时,所述下压板10的左侧设有拉杆,5所述拉杆5上套有滑套4,所述滑套4与第一气缸3的伸缩杆连接,滑套下方的拉杆上套有弹簧7,所述弹簧7的下端与拉杆的下端连接,所述弹簧7的上端抵在所述滑套4上;所述拉杆为两个并分别位于工作台的左右两侧;还包括两个拉链14,两个拉链14分别位于工作台的两侧,且两个拉链14之间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横杆16,两个拉链通过若干个所述横杆16连接,两个拉链的前端分别与两个拉杆下端连接,两个拉链下端分别沿着工作台的左右两侧向工作台的端部延伸后下垂至工作台下方,所述工作台端部的左右两侧端部分别设有链轮13,两个拉链分别位于两个链轮上。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12前端的侧部设有第一按压式感应开关15,所述滑套侧壁上设有向侧部延伸的压板6,当所述下压板位于工作台前端且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伸出时,压板压在第一按压式感应开关上。

进一步的,参考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服装印花用铺片装置的下压板上设置有第二按压式感应开关22和第三按压式感应开关23,其中,当第一气缸的伸缩杆缩回,且第二气缸的伸缩杆伸出时,下压辊11向下运动抵接在铺片上,第三按压式感应开关23被触发,此时吸吹风机28正转实现向上吸风,由于下压板在吸吹风机28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网孔,进而在网孔处形成负压实现将铺片吸附在下压板上,进而铺片可以随下压板一起向前运动。当铺片运动到预定的位置之后,触动第二按压式感应开关,之后吸吹风机28反转实现向下吹风,进而可以将铺片从下压板上吹下。

滑体上设置有第三气缸25和第四气缸26,第三气缸25和第四气缸26分别设置在滑体的前后两侧,第三气缸25和第四气缸26的活塞杆分别与横辊27的两端相连接,第三气缸25和第四气缸26同步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的前端的前方设有铺片放置台,铺片18放置于铺片放置台上;本设计中,所述铺片放置台设置在顶升气缸17上,且铺片放置台通过顶升气缸可在纵向方向上移动。

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其中,铺片放置台包括上支板20、伸缩装置21和下支板19,其中,铺片18铺设在上支板20上,当下压板位于工作台前端且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伸出时,压板压在第一按压式感应开关上,此时,顶升气缸17的控制装置处于接通状态,此时顶升气缸与外部气源接通,铺片放置台向下运动。

参考图2和图3所示,伸缩装置21包括上伸缩杆和套设在上伸缩杆内部的下伸缩杆以及套设在上伸缩杆和下伸缩杆上的弹簧,上伸缩杆的上端与上支板20相固定,当在上支板20上放置铺片18之后,根据放置的铺片18的数量不同,弹簧的压缩量不同进而下伸缩杆深入上伸缩杆内部的长度不同,可以实现无论上支板20上放置铺片18数量的多少,在伸缩装置和顶升气缸17的配合下,当第一气缸的伸缩杆处于伸出状态时,下压板10上的柔性橡胶板都可以抵接在铺片18上,以实现柔性橡胶板可以将铺片粘起以实现铺片随下压板运动。

本设计的一种服装印花用铺片装置在使用中,铺片18放置于铺片放置台19上,初始状态时,铺片放置台高度下降至最低处,而后推动滑体将下压板、下压辊向滑轨前端移动并移动至工作台的前端,而后,接通电源开关之后,顶升气缸与外部气源接通,顶升气缸17上升,铺片放置台上升,之后,此时,铺片放置台向上运动实现铺片抵接在下压板10上,触发第三按压式感应开关,吸吹风机28开始向上吸风,由于下压板在吸吹风机28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网孔,进而在网孔处形成负压实现将铺片吸附在下压板上,进而铺片可以随下压板一起向前运动,之后控制装置控制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伸出,下压板10向下运动,进而压板6压在第一按压式感应开关15上,此时,顶升气缸17的控制装置处于断开状态,此时顶升气缸与外部气源断开,顶升气缸17下降,而后滑体沿滑轨向后方移动,此时,拉杆拉动链条向后方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两个链条在工作台的左右两侧向后方移动,此时,两个链条之间的横杆随之通过工作台端部进入工作台上,此时,铺片被粘胶层粘接并随之在两个链条上的横杠上方移动,当下压板移动至最左侧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一气缸的伸缩杆向上缩回,第二气缸的伸缩杆向下伸出,下压辊11向下运动抵接在铺片上,第二按压式感应开关22被触发,此时触动第二按压式感应开关,之后吸吹风机28反转实现向下吹风,进而可以将铺片从下压板上吹下,促使铺片与粘胶层分离,在此同时,电脑控制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的活塞杆向外伸出,进而实现横辊向前运动,可以将铺片的前端滚平。在之后第二气缸的伸缩杆伸出并通过下压辊压在铺片上,下压辊共完成对铺片端部的下压操作,而后第二气缸的伸缩杆收回,此时可完成铺片操作,之后可对铺片进行印花及其他操作(现有技术);当铺片从工作台上拿下后,滑体再次向滑轨前端移动即可,此时,链条在配重铁重力的作用下反向运动可恢复至初始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