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式起重机钢丝绳式无卷筒微型助爬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7397发布日期:2020-05-08 13:37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塔式起重机钢丝绳式无卷筒微型助爬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机械、特种设备、工业用和民用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塔式起重机钢丝绳式无卷筒微型助爬系统。



背景技术:

塔式起重机(以下简称“塔机”)具有流动性强,可随建筑物高度的不同而自行升降,工作幅度大,效率高的特点,使用高度由基础高度一直升至上百米或者两百多米,完全满足绝大部门建筑高度建筑物的施工需求。因此,塔机在各类建筑施工中的使用非常广泛。但由于塔机的操作室设立在顶部,每次操作都需要司机徒手沿着标准节内的垂直梯子攀爬至司机室才能作业。此外,日常工作中,设备检查人员、维修人员以及管理部门的人员在开展日常设备检查时,都不可避免地要攀爬直梯,攀爬过程中劳动强度大、风险高、消耗体力大、效率低,极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在酷暑天气、雨后复工的各种情况下,安全隐患更大。

经检索,目前国内塔机尚未见有助爬系统。为此,本案申请人以中国专利号cn108975182a公开了一种塔式起重机齿轮齿条式微型助爬系统及其保护系统,该系统主要是采用驱动电机驱动齿轮,通过齿轮与齿条的啮合来实现升降;其防坠功能是通过防坠器卡在踏杆中央的齿条上实现。这种结构的助爬系统存在齿轮齿条制作要求高,重量大,安装工艺偏复杂,安装难度偏大,成本偏高等问题。因此,在此基础上,本案申请人还以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205800410公开了一种塔式起重机钢丝绳式微型助爬系统,该系统主要是采用电机驱动卷筒上的钢丝绳实现助爬系统自由升降。这种结构的助爬系统存在钢丝绳卷筒的容绳量大,特别是塔机较高时,卷筒尺寸偏大,重量大,需要解决钢丝绳纠偏技术问题,同时还需要解决塔机在升降过程中电机和卷筒悬挂装拆工作量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塔式起重机钢丝式无卷筒微型助爬系统,该系统不仅解决了齿轮齿条式制作要求高,重量大,安装工艺偏复杂,安装难度和成本偏大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钢丝绳卷筒式助爬系统存在的钢丝绳卷筒容绳量限制、钢丝绳纠偏技术及电机和卷筒悬挂装拆工作量大的问题。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塔式起重机钢丝绳式无卷筒微型助爬系统,包括车架部分和设置在车架部分上的动力部分、导轨部分、安全防护部分及电控部分,动力部分分别与安全防护部分、电控部分连接,电控部分、安全防护部分通过钢丝绳与导轨部分、车架部分连接,导轨部分分别与车架部分、塔式起重机的标准节横腹杆连接,通过动力部分带动车架部分沿导轨部分升降,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

所述动力部分安装在助爬系统中上部,其内设有提升机总成,与电控部分连接,电控部分安装在提升机总成安装板上,钢丝绳通过钢丝绳绳夹悬挂在塔机标准节的悬挂梁上,通过提升机沿着钢丝绳驱动部分行走,实现车架部分的升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不仅解决了齿轮齿条式制作要求高,重量大,安装工艺偏复杂,安装难度和成本偏大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钢丝绳卷筒式助爬系统存在的钢丝绳卷筒容绳量限制、钢丝绳纠偏技术及电机和卷筒悬挂拆装工作量大的问题;

2.提高了劳动效率,提升检查、维修和保养设备的频率,进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解决了塔吊司机、维修人员、检查人员等攀爬过程体力消耗大的问题,降低攀爬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4.可以载人也可以运输轻便小件物品,解决了相关人员尤其是司机的日常生活需求,给使用者提供高效、安全、便捷的解决方法;

5.提供解决工业仓库、各种建筑和结构物中需要载人或者载物提升作业的运输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1.爬梯2.爬梯紧固螺栓3.标准节横腹杆4.爬梯与导轨主立柱之间的连接螺栓5.脚踏板总成6.小车架7.活动扶手8.操控盒9.提升机总成10.提升机紧固螺栓11.上行程开关12.极限开关13.下行程开关14.钢丝绳绳夹15.钢丝绳16.限位碰块17.供电电缆18.安装板19.无线接收器20.电源插座21.防护网板22.供电电缆收集装置23.电控箱24.防坠保护装置25.防坠挡杆26.悬挂梁27.超载保护装置28.行走轨道29.行走轮30.导轨主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是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塔式起重机钢丝绳式无卷筒微型助爬系统,由动力部分、安全防护部分、车架部分、导轨部分和电控部分构成,其中:

动力部分包括提升机总成9,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助爬系统的动力源,通过提升机沿着钢丝绳15驱动系统行走,实现车架6的升降功能;

车架部分包括小车架6、活动扶手7、防护网板21、行走轮29、可折叠踏板、安装板18等,为承载物体和行走的钢结构;

导轨部分由爬梯1和导轨架组成,其中爬梯1由两侧立柱和踏杆组成,两侧立柱均可由圆钢管、槽钢、方管或钢板折制而成,两侧立柱之间的踏杆采用型钢与立柱焊接而成。导轨架由导轨主立柱、防坠挡杆25和行走轨道28组成,主要功能是满足车体行走,实现与建筑或支承物快速安装、人员被困解救、防止车体发生倾翻以及防止钢丝绳15断绳或超速下坠;

安全防护部分,包括电气保护和机械保护,具体包括:断错相保护、失压保护、行程限位开关11和13、极限开关12、防坠保护装置24、手动释放装置、防倾翻保护、遥控器闭锁保护、超载保护装置27、电机过载保护、过电流保护、接地保护、紧(应)急停止开关中的一种或几种安全保护功能的组合。

电控部分,包括电缆17、电控箱23、操控盒8、遥控器和电缆收集装置22,实现助爬系统的运行。

各部分的连接关系如下:

如图2所示,爬梯1通过爬梯紧固螺栓2与塔式起重机标准节横腹杆3固定连接,爬梯1与导轨主立柱30之间的连接螺栓4连接爬梯1和导轨主立柱30,脚踏板总成5与小车架6通过螺栓铰接,活动扶手7铰接在小车架6上,操控盒8固定安装在活动扶手7上,提升机紧固螺栓10将提升机总成9安装在安装板18上,上行程开关11、极限开关12和下行程开关13安装在安装板18上,钢丝绳绳夹14将钢丝绳15悬挂在悬挂梁26上,限位碰块16安装在导轨主立柱30上,供电电缆17连接外供电源和提升机,提供系统使用的各种电源需求,安装板18通过螺栓安装在小车架6上,无线接收器19、电源20安装在操控盒8上,防护网板21、供电电缆收集装置22、电控箱23安装在小车架6上,防坠保护装置24安装在小车架6底部,防坠挡杆25焊接在导轨主立柱30上,悬挂梁26安装在塔机标准节上,超载保护装置27安装在小车架6上,行走轨道28焊接在导轨主立柱30上,行走轮29安装在小车架6上。

本实用新型微型助爬系统的工作原理是:

正常上、下爬行

工作人员进入助爬系统,双脚踩踏在脚踏板上,将活动扶手下压到正常位置,启动操控盒上的启动开关,动力部分获电,左右手分别放置在启动操控盒上,同时按上行或下行开关,小车即可上行、下行;通过操控盒上的操控开关可实现变速上行、下行;中途需要停止时,松开任意一个按键或者两个按钮,即可停止爬行。

紧急停止运行

操控盒上有紧急停止开关,该开关动作后,立即切断电源,停止运动,需要继续运行时,手动恢复紧急停止开关即可。

行程开关和极限开关

当行程开关动作后,小车立即停止原前行方向,但可反方向行驶;当极限开关动作后,小车动力电源被切断,小车上下运行均被停止,只有恢复极限开关后方可运行,极限开关是作为行程开关失效后的二次保护。

超载保护

小车上安装有超载保护装置,当载荷超过规定载荷时,小车被停止运行,只有确保载荷小于规定载荷时,方可继续行驶。

防坠保护

为一种机械触发式安全保护装置,当悬挂小车的钢丝绳断绳或者失控超速下坠时,防坠保护装置被触发,小车卡停,起保护作用。

遥控器闭锁保护

小车具有手动控制和遥控控制两种模式,手动控制运行模式按钮设置在操控盒上,手动控制模式优先于遥控控制模式,当手动模式启动后,遥控模式失效;当转换至遥控模式后,可以通过遥控器控制小车运行。

断错相保护和失压保护

提升机设有断错相保护和失压保护,为现有技术。

手动释放

当系统出现故障或者各种原因停止运行后,需要向下移动小车时,可以通过手动释放装置将小车缓慢下放;

电机过载保护

系统设计有电机过载保护,避免出现各种情况导致的电机超负荷运转,为现有技术。

过电流保护

系统设计有过电流保护,避免电流超负荷运行,为现有技术。

接地保护

系统设计有机械和电气接地保护,避免出现漏电和触电事故发生,为现有技术。

防倾翻保护

小车设有防倾翻保护,依靠轮系支点,防止小车出现各种情况导致的倾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