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效率高的包装结构及使用其的车载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7118发布日期:2020-05-22 20:31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打包效率高的包装结构及使用其的车载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运输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打包效率高的包装结构及使用其的车载净化器。



背景技术:

我国行业内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包装方式多为泡沫或珍珠棉的形式,其中泡沫需要开模,制造周期较长,泡沫又是不降解,不环保的,不符合国家所提倡的环保政策要求,更不利于产品出口。目前家电产品盛行线上网购,也常常出口到多个国家,在这种复杂的物流环境下,泡沫材料无法满足客户对产品的缓冲物料材质、包装保护性能、生产产量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包装设计复杂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材料环保的打包效率高的包装结构及使用其的车载净化器。

一种包装结构,包括两片板状本体,每片所述板状本体折叠形成一个管状结构,两个所述管状结构分别设置于待包装件的左右两侧,且每一所述管状结构包覆部分所述待包装件。

两个所述管状结构包括左管状结构和右管状结构,且所述左管状结构和所述右管状结构关于所述待包装件镜像对称。

所述板状本体向所述板状本体的第一侧面折叠形成所述左管状结构,所述板状本体向所述板状本体的第二侧面折叠形成所述右管状结构。

每一所述管状结构的周侧上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待包装件由所述安装槽伸入所述管状结构内。

所述板状本体上开设有一个开孔,且在所述板状本体折叠形成所述管状结构时所述开孔形成所述安装槽。

所述板状本体上开设有多个开孔,且在所述板状本体折叠形成所述管状结构时所有所述开孔拼合形成所述安装槽。

所述板状本体为长方形,所述板状本体沿所述长方形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条折弯线,且所述板状本体按照所有所述折弯线依次弯折形成所述管状结构。

所述板状本体由所述长方形的两端向所述长方形的中部按所述折弯线弯折形成所述管状结构。

所述板状本体包括沿所述长方形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左半部、中部和右半部,且所述左半部折叠形成左固定部,所述右半部折叠形成右固定部,所述左固定部和所述右固定部均向所述中部弯折形成所述管状结构。

所述管状结构在所述中部与所述左固定部相贴合的位置和所述中部与所述右固定部相贴合的位置形成双层结构,且在所述双层结构处设置有锁紧机构。

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依次穿过所述双层结构与所述双层结构锁紧配合。

部分所述双层结构向所述管状结构的内部弯折形成所述锁紧件。

所述双层结构的部分端部向所述管状结构的内部弯折形成所述锁紧件。

所述锁紧件的横截面为梯形,且所述梯形的短边形成弯折轴。

所述左半部和所述右半部关于所述中部的中线相对称,且所述左半部和所述右半部上均设置有开孔。

所述包装结构还包括防刮片,所述防刮片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

所述管状结构上向所述管状结构的内部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待包装件的配件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所述板状本体的材料包括纸。

一种车载净化器,应用上述的包装结构进行包装运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包效率高的包装结构及使用其的车载净化器,板状结构通过不同的折叠方式形成两个相对的管状结构,节省在运输和存放时来料所占用的体积,而且容纳槽与待包装件的对应形状相适配,能够对到包装间的各个方向均进行固定缓冲,设置防刮片避免待包装件在装配过程中被刮花,而且采用纸作为包装结构的材料,有效降低包装成本,并且利于出口销售,凹槽能够存放待包装件的配件,有效的降低包装成本,提高性价比和打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包效率高的包装结构及使用其的车载净化器的实施例的板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包效率高的包装结构及使用其的车载净化器的实施例的包装结构包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包效率高的包装结构及使用其的车载净化器的实施例的管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板状本体;2、管状结构;3、安装槽;4、开孔;5、折弯线;6、锁紧件;7、待包装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的包装结构,包括两片板状本体1,每片所述板状本体1折叠形成一个管状结构2,两个所述管状结构2分别设置于待包装件7的左右两侧,且每一所述管状结构2包覆部分所述待包装件7,板状本体1为平板状结构,在运输和存放时,能够多层堆叠设置,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所占用的空间,而且采用折叠的方式形成管状结构2,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对泡沫进行热塑成型而产生的操作难度,增加打包效率。

两个所述管状结构2包括左管状结构和右管状结构,且所述左管状结构和所述右管状结构关于所述待包装件7镜像对称,且所述左管状结构的安装槽的开口与所述右管状结构的安装槽的开口相对设置。

所述板状本体1向所述板状本体1的第一侧面折叠形成所述左管状结构,所述板状本体1向所述板状本体1的第二侧面折叠形成所述右管状结构,为了保证左管状结构和右管状结构结构相同,所述板状本体向所述第一侧面和向所述第二侧面折叠时折弯线或折痕相同。

每一所述管状结构2的周侧上均开设有安装槽3,所述待包装件7由所述安装槽3伸入所述管状结构2内,将待包装件7伸入到安装槽3内,利用安装槽3的各个侧面对待包装件7进行多自由度的限位,从而对待包装件7进行多个方向的缓冲,提高包装结构的可靠性。

所述板状本体1上开设有一个开孔,且在所述板状本体1折叠形成所述管状结构2时所述开孔形成所述安装槽3,根据待包装件7的对应形状开设所述开孔,而且在折叠完成后开孔的边沿围成所述安装槽3的大致形状,在待包装件7放入安装槽3内后,开孔的边沿与待包装件7抵接固定。

所述板状本体1上开设有多个开孔4,且在所述板状本体1折叠形成所述管状结构2时所有所述开孔4拼合形成所述安装槽3,如将板状本体1沿其长度方向分为三部分,处于两端的两个部分均开设开孔4,在板状本体1折叠后,两个部分的开孔4的部分边沿连接形成安装槽3的边沿,剩余部分边沿相互贴合构成所述安装槽3深度方向的形状,特别的剩余部分边沿在贴合时的形状相同,使得安装槽3深度方向的形状不会产生阶梯变化。

所述板状本体1为长方形,所述板状本体1沿所述长方形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条折弯线5,且所述板状本体1按照所有所述折弯线5依次弯折形成所述管状结构2,折弯线5之间的间距根据待包装件7的尺寸进行确定。

所述板状本体1由所述长方形的两端向所述长方形的中部按所述折弯线5弯折形成所述管状结构2,优选的,所述折弯线5的数量为8条,板状本体1由两端向所述长方形的中部分别折叠4次,并在完成4次折叠后于板状本体1的中部处重叠构成所述管状结构2,此时的管状结构2的横截面为上下堆叠的两个长方形形状,其中两个长方形形状的宽度相同,且两个长方形形状的厚度和与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折弯线5之间的间距相等,最终形成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的管状结构2。

所述板状本体1包括沿所述长方形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左半部、中部和右半部,且所述左半部折叠形成左固定部,所述右半部折叠形成右固定部,所述左固定部和所述右固定部均向所述中部弯折形成所述管状结构2。

所述管状结构2在所述中部与所述左固定部相贴合的位置和所述中部与所述右固定部相贴合的位置形成双层结构,且在所述双层结构处设置有锁紧机构,利用锁紧机构将左固定部和右固定部均与中部进行锁定,保证管状结构2的结构稳定性,进而保证包装结构的可靠性。

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件6,所述锁紧件6依次穿过所述双层结构与所述双层结构锁紧配合,利用锁紧件6的贯穿作用,防止双层结构之间产生相对滑动,从而实现了锁紧目的。

部分所述双层结构向所述管状结构2的内部弯折形成所述锁紧件6,利用自身结构的弯折限定双层结构之间的相互滑动,达到锁紧限位的目的。

所述双层结构的部分端部向所述管状结构2的内部弯折形成所述锁紧件6,在端部进行弯折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对板状本体1的加工难度。

所述锁紧件6的横截面为梯形,且所述梯形的短边形成弯折轴,利用梯形的斜边与开设梯形所形成的梯形孔的边沿相互卡合,实现锁紧件6的自锁,保证锁紧机构的可靠性。

待包装件7的左右两侧的结构形状相同,所述左半部和所述右半部关于所述中部的中线相对称(镜像对称),且所述左半部和所述右半部上均设置有开孔4。

所述包装结构还包括防刮片,所述防刮片设置于所述安装槽3内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防止在装配待包装件7时安装槽3将待包装件7的表面刮花而造成影响。

所述管状结构2上向所述管状结构2的内部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待包装件7的配件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所述板状本体1的材料包括纸,特别是具有一定硬度的纸板。

一种车载净化器,应用上述的包装结构进行包装运输。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