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绕线机自动切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6232发布日期:2020-05-08 13:30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绕线机自动切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绕线机自动切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生产完毕后通常使用绕线机绕在卷盘上。当卷盘上的电缆满足一定的长度(体现为卷盘径向方向的厚度)时,需要将电缆切断,从而完成这个卷盘的电缆卷绕。

目前,执行上述的切断通常是人工操作进行,操作人员使用切割工具手工剪断存在问题:剪断过程中,缆芯外的防护皮被破坏,剪断后缆芯散乱,不便于下一次的穿线绕线,也不利于绕线机的自动化实现,同时也造成了电缆线在剪断的端头处的浪费。

因此,需要一种电缆绕线机自动切线装置,以解决或至少减轻上述问题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缆绕线机自动切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人工剪断而导致的缆芯散乱、不便于下一次的穿线绕线、不能自动进行和剪断的端头处的浪费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电缆绕线机自动切线装置,包括切割刀盘、第一动力机构、第二动力机构和夹线规,其中:

所述夹线规朝向所述切割刀盘的侧面设置有切割让位空间,所述夹线规还设置有供电缆通过的穿入通孔,所述穿入通孔与所述切割让位空间贯通以形成切割空间;

所述切割刀盘在所述第一动力机构的驱动下可转动地设置;

所述切割刀盘在所述第二动力机构的驱动下沿靠近/远离所述切割槽或所述切割通孔的方向可往复运动地设置,并且所述切割刀盘运动到的第一止点时所述切割刀盘的外部刀刃超出所述切割空间背离所述切割刀盘的边缘,所述切割刀盘运动到的第二止点时所述切割刀盘的外部刀刃与所述切割空间朝向所述切割刀盘的边缘齐平或保持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穿入通孔的两端均设置有导向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结构朝向所述穿入通孔的轴线的表面为圆滑过渡的曲面。

进一步地,形成所述切割空间的所述切割槽或所述切割通孔的下部沿自上而下的方向逐渐收拢。

进一步地,所述夹线规布置在所述刀盘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穿入通孔与所述切割让位空间通孔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切割刀盘包括刀盘本体、外部刀刃和研磨层,其中:

所述刀盘本体为盘状;

所述外部刀刃设置在所述刀盘本体的外缘;

所述研磨层设置在所述刀盘本体的两端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机架,所述夹线规固定于所述机架,固定所述第一动力机构的外壳与所述切割刀盘转动连接在的刀架固定连接,所述刀架在所述第二动力机构的驱动下沿靠近/远离所述切割通孔的方向可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动力机构为马达,所述第二动力机构为气缸,所述电缆绕线机自动切线装置还包括固定件,其中:

所述马达的外壳固定于所述刀架;

所述气缸包括缸体、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沿所述缸体的轴线方向往复运动地设置,所述活塞杆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活塞,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向靠近所述夹线规的方向延伸,所述刀架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至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

进一步地,所述马达通过供电电源线连接至外部电源或固定于所述机架的蓄电池,所述供电电源线为螺旋弹簧电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电缆从穿入通孔的第一端穿入后穿过切割空间,从而使得电缆暴露在切割刀盘下,在第二动力机构的驱动下切割刀盘经切割让位空间后下落到能够切割位于切割空间的电缆位置,切割刀盘在第一动力机构的驱动下转动从而对该位置的电缆进行切割,切割完毕后在第二动力机构的驱动下反方向运动从而远离电缆,操作自动进行,避免人工操作造成缆芯散乱、切线端头横截面不统一、切线端头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电缆绕线机自动切线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切割刀盘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二动力机构;2、活塞杆;3、固定件;4、刀架;5、第一动力机构;6、导向结构;7、切割刀盘;701、研磨层;8、夹线规;801、穿入通孔;802、切割空间;803、切割通孔;9、供电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缆绕线机自动切线装置,包括切割刀盘7、第一动力机构5、第二动力机构1和夹线规8,其中:

所述夹线规8朝向所述切割刀盘7的侧面设置有切割让位空间,图1示出的为切割通孔803的情形,所述夹线规8还设置有供电缆通过的穿入通孔801,所述穿入通孔801与所述切割槽或所述切割通孔803贯通以形成切割空间802;

所述切割刀盘7在所述第一动力机构5的驱动下可转动地设置;

所述切割刀盘7在所述第二动力机构1的驱动下沿靠近/远离所述切割槽或所述切割通孔803的方向可往复运动地设置,并且所述切割刀盘7运动到的第一止点时所述切割刀盘7的外部刀刃超出所述切割空间802背离所述切割刀盘7的边缘,所述切割刀盘7运动到的第二止点时所述切割刀盘7的外部刀刃与所述切割空间802朝向所述切割刀盘7的边缘齐平或保持间距。

电缆从穿入通孔801的第一端穿入后穿过切割空间802,从而使得电缆暴露在切割刀盘7下,在第二动力机构1的驱动下切割刀盘7经切割让位空间后下落到能够切割位于切割空间802的电缆位置,切割刀盘7在第一动力机构5的驱动下转动从而对该位置的电缆进行切割,切割完毕后在第二动力机构1的驱动下反方向运动从而远离电缆,操作自动进行,避免人工操作造成缆芯散乱、切线端头横截面不统一、切线端头浪费的问题。

另外,穿入通孔801的两端均设置有导向结构6。该导向结构6的设置利于电缆穿入、穿出穿入通孔801,保证了电缆运动的顺畅,减轻了对电缆的磨损。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向结构6朝向所述穿入通孔801的轴线的表面为圆滑过渡的曲面。圆滑过渡的曲面结构的导向机构进一步利于电缆穿入、穿出穿入通孔801,保证了电缆运动的顺畅,减轻了对电缆的磨损。

另外,形成所述切割空间802的所述切割槽或所述切割通孔803的下部沿自上而下的方向逐渐收拢。自上而下逐渐收拢结构的切割空间802,使得切割电缆是,收拢的下部能够对电缆形成向上的支撑力,防止切割刀盘7切割电缆是产生的压力(沿切割刀盘7径向方向的压力)压迫电缆而造成的电缆的拉伸,避免由于该拉伸而造成的对电缆的破坏。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夹线规8布置在所述刀盘的下方。该布置方式合理。

另外,所述穿入通孔801与所述切割让位空间垂直。该设置下,使得穿入通孔801具有最小的路径,即该穿入通孔801的两端设置在夹线规8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减小了电缆在夹线规8中的行走距离,相应地,减轻了对电缆的磨损。

另外,切割刀盘7的一种具体结构,参见图2,具体为:所述切割刀盘7包括刀盘本体、外部刀刃和研磨层701,其中:

所述刀盘本体为盘状;

所述外部刀刃设置在所述刀盘本体的外缘;

所述研磨层701设置在所述刀盘本体的两端面。切割过程中,随着刀盘本体的转动刀盘本体两端面的研磨层701对电缆的切断面进行研磨,从而使得电缆的断面整齐。需要说明的是,该研磨层701可由砂纸等制成。

另外,还包括机架,所述夹线规8固定于所述机架,固定所述第一动力机构5的外壳与所述切割刀盘7转动连接在的刀架4固定连接,所述刀架4在所述第二动力机构1的驱动下沿靠近/远离所述切割通孔803的方向可往复运动。刀架4通常采用直线运动副(如滑槽、齿轮齿条等)与机架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动力机构5为马达,所述第二动力机构1为气缸,所述电缆绕线机自动切线装置还包括固定件3,其中:

所述马达的外壳固定于所述刀架4;

所述气缸包括缸体、活塞和活塞杆2,所述活塞沿所述缸体的轴线方向往复运动地设置,所述活塞杆2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活塞,所述活塞杆2的第二端向靠近所述夹线规8的方向延伸,所述刀架4通过所述固定件3固定至所述活塞杆2的第二端。

另外,所述马达通过供电电源线9连接至外部电源或固定于所述机架的蓄电池,所述供电电源线9为螺旋弹簧电缆。供电电源线9为螺旋弹簧电缆,使得供电电源线能够随着刀架的滑动而伸展、收缩,避免供电电源线9过长而发生的缠绕现象。同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上”、“下”均以图1中所示的自然方向为参考,即图1的上方为“上”,图1的下方位“下”。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