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飞机垃圾车的工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16834发布日期:2020-05-12 17:49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飞机垃圾车的工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辅助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飞机垃圾车的工作平台。



背景技术:

民航客机飞完一个航班之后,会产生大量的垃圾。由于客机往返间隔时间较短,需要及时将垃圾处理掉,此时往往需要用到垃圾车。垃圾车上设置有垃圾箱,其在工作时将垃圾箱的一端抬高,通过工作平台与飞机的舱门对接。操作人员可以踩踏在工作平台上,将垃圾直接丢入垃圾箱内。

公告号为cn2516499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飞机垃圾车,包括驾驶室与车轮及底架,在底架的后端连接后支承框架,后支承框架的上部为一段连杆,垃圾箱的后上端利用固定轴与连杆的下端铰接,拉杆、摇臂与连杆及垃圾箱形成平行四边形,工作平台安装于摇臂上,在底架的前部两侧分别铰接升降油缸,每个升降油缸的活塞杆分别与垃圾箱的前部两侧连接。

由于包括连杆在内的后支承框架为固定结构,在拉杆、摇臂与连杆及垃圾箱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中,摇臂与连杆相对,始终与连杆保持平行,所以安装在摇臂上的工作平台能够始终保持水平。

工作平台随垃圾箱的一端抬升后,距离地面较高。为了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工作平台两侧设置有护栏,但工作平台两端并未设置,以便操作人员在搬运垃圾的过程中通行。因此,在工作平台升降的过程中,工作平台两端没有防护,操作人员仍旧有从工作平台上摔落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飞机垃圾车的工作平台,具有设置可开闭的护栏,在升降过程中将其关闭,在搬运垃圾的过程中将其打开,不影响垃圾搬运的同时能够较好地保护操作人员,提高安全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飞机垃圾车的工作平台,包括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护栏,还包括成对设置在第一护栏两端的第二护栏,所述第二护栏一端与第一护栏的末端转动连接,且第二护栏的旋转轴心竖直,第二护栏另一端设有套筒,所述套筒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护栏中部设有用于将第二护栏锁定在张开状态下的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在第一护栏上,第一销轴与套筒插接配合,所述平台本体上方设有用于将第二护栏锁定在闭合状态下的横梁和第二销轴,所述横梁沿平台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销轴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销轴成对设置在横梁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护栏末端的套筒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护栏一端始终与第一护栏的末端转动连接,将第二护栏旋转至与第一护栏平行,并使第二护栏另一端与第一护栏中部贴合,将活动设置在第一护栏上的第一销轴穿入第二护栏上的套筒,即可锁住第二护栏,使其保持在打开状态,便于操作人员在平台本体上对垃圾进行转运;将第二护栏旋转至与第一护栏垂直,位于第一护栏同一端的两个第二护栏共面,其上的套筒相对,此时将两个第二销轴分别穿入对应的套筒,并通过横梁将两个套筒连接起来,可以使第二护栏保持在关闭状态,对站立在平台本体上的操作人员进行保护;设置可开闭的护栏,在升降过程中将其关闭,在搬运垃圾的过程中将其打开,不影响垃圾搬运的同时能够较好地保护操作人员,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销轴位于套筒上方,第一销轴滑动设置在第一护栏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沿竖直方向向上滑动第一销轴,待套筒旋转至第一销轴下方后,将第一销轴释放,第一销轴向下穿入套筒,并在重力作用下保持该状态,从而稳定地将第二护栏锁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销轴顶端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为压簧,弹簧沿竖直方向设置,弹簧顶端与第一护栏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有驱使第一销轴向下移动的趋势,克服弹簧的弹力仍可使第一销轴上移,将第一销轴释放后,第一销轴能够更加稳定地穿于套筒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销轴的直径与套筒的内径相同,第一销轴中部嵌设有磁铁,所述套筒采用铁磁性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销轴穿入套筒后,嵌设在其中部的磁铁与套筒磁性吸附,利用第一销轴与套筒之间的摩擦力可以使第一销轴更加稳定地穿于套筒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护栏上设有底座,且底座位于套筒下方,所述第一销轴穿设于底座上,第一销轴与底座螺纹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销轴穿设在底座上,二者的高度均低于,待套筒旋转至第一销轴上方后,旋拧第一销轴,使其自下而上地穿入底座,将第二护栏锁住。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销轴背向横梁一端从套筒内穿出,并设有环形卡槽和u型卡板,所述卡槽与第二销轴同轴,卡槽朝向横梁的一侧与套筒背向横梁一端的端面齐平,所述卡板沿水平方向设置,卡板同时与两根第二销轴上的卡槽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板同时与两根第二销轴上的卡槽插接配合,使第二销轴背向横梁的一端相互连接的同时,阻止第二销轴从套筒内滑出,从而将第二护栏更好地锁定在闭合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销轴朝向横梁一端设有环形凸缘,所述横梁沿水平方向设置,横梁通过凸缘与套筒的端面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销轴与横梁的连接处设置凸缘,能够有效分散受力,避免第二销轴根部的应力过于集中后断裂。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背向第二销轴一侧设有拱形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拱形加强筋,可以有效避免横梁背向第二销轴弯曲,增强横梁的结构强度,能够更加稳定地将两个第二护栏连接在一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设置可开闭的护栏,在升降过程中将其关闭,在搬运垃圾的过程中将其打开,不影响垃圾搬运的同时能够较好地保护操作人员,提高安全性;

2.通过设置卡槽和卡板,能够有效避免第二销轴与套筒脱离,从而稳定地将第二护栏锁定在闭合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横梁、第二销轴、套筒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第一护栏、第一销轴、套筒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第一护栏、第一销轴、套筒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平台本体;2、第一护栏;3、第二护栏;4、套筒;5、第一销轴;6、横梁;7、第二销轴;8、摇臂;21、底座;31、铰接轴;51、弹簧;52、磁铁;61、加强筋;71、卡槽;72、卡板;73、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飞机垃圾车的工作平台,如图1所示,包括与摇臂8焊接在一起的平台本体1。平台本体1沿水平方向设置,其两侧分别焊接有第一护栏2。两个第一护栏2两端均成对设置有第二护栏3,第二护栏3一端通过竖直的铰接轴31与第一护栏2末端转动连接。

如图1所示,第二护栏3的长度略小于平台本体1宽度的一半,此时第二护栏3旋转至与第一护栏2垂直,位于第一护栏2同一端的两个第二护栏3在同一平面内。将同一平面内的两个第二护栏3锁住,即可使其保持在闭合状态,在平台本体1升降过程中对操作人员形成保护。

若将第二护栏3旋转至与第一护栏2平行,即贴合在第一护栏2内侧,并将第二护栏3锁定在打开状态,操作人员即可穿行于平台本体1上,对垃圾进行搬运。

如图1所示,第二护栏3背向铰接轴31的一端固接有圆形套筒4,套筒4沿竖直方向设置,并成对设置在第二护栏3顶部和底部。当两个第一护栏2共面时,其端面上的套筒4相对。

如图2所示,横梁6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与两个第二护栏3(参见图1)共面,其下表面固设有两根第二销轴7。两根第二销轴7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并分别位于横梁6两端,与两个第二护栏3(参见图1)端面上的套筒4滑动插接配合,其直径等于套筒4的内径。

两个第二护栏3通过套筒4、第二销轴7和横梁6连接在一起,无法相互脱离,能够稳定地保持在该状态下。

如图2所示,横梁6上表面固设有拱形加强筋61,加强筋61与横梁6构成三角形结构,可以有效地增加其结构强度,使横梁6不易变形。

如图2所示,第二销轴7顶端套设有环形凸缘73,凸缘73与第二销轴7同轴,与第二销轴7和横梁6固接,其下表面与套筒4的顶端端面相抵。

如图2所示,第二销轴7底端从套筒4底端穿出,并开设有环形卡槽71。卡槽71与第二销轴7同轴,其朝向横梁6一侧的侧壁与套筒4的底端端面齐平。u型卡板72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与横梁6平行。卡板72同时与两根第二销轴7底端的卡槽71插接配合,与套筒4的下表面相抵。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护栏2中部成对设有第一销轴5,若第二护栏3旋转至与第一护栏2的内侧贴合,第一销轴5可以将对应的第二护栏3锁住。

如图3所示,第一销轴5沿竖直方向设置,其上固接有燕尾形滑块,与第一护栏2上的燕尾形滑槽滑动配合,可沿自身轴线方向在第一护栏2上自由滑动,且第一销轴5的直径等于套筒4的内径。当第二护栏3旋转至与第一护栏2的内侧贴合时,套筒4位于第一销轴5下方,且二者同轴。此时向下滑动第一销轴5,将其穿入套筒4,即可将第二护栏3锁住。

如图3所示,第一销轴5顶端固接有弹簧51,弹簧51与第一销轴5同轴,其顶端与第一护栏2固接。第一销轴5穿入套筒4内时,弹簧51处于压缩状态,使第一销轴5不易从套筒4内自行跳出。

如图3所示,第一销轴5中部嵌设有磁铁52,待其穿入钢质套筒4内后,通过磁铁52与套筒4吸附在一起,二者之间具有较大的最大静摩擦力,第一销轴5不易从套筒4内自行跳出。

具体实施过程:

向上滑动第一销轴5,待第二护栏3旋转至与第一护栏2的内侧贴合后,将第一销轴5释放。第一销轴5在弹簧51弹力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穿入套筒4,将第二护栏3锁住,使其保持在打开状态,便于操作人员在平台本体1上对垃圾进行转运。再次向上滑动第一销轴5,直至其与套筒4脱离,即可将第二护栏3释放。

将第二护栏3旋转至与第一护栏2垂直,然后将两个第二销轴7分别穿入相对的套筒4,扣上卡板72,可以使第二护栏3保持在关闭状态,对站立在平台本体1上的操作人员进行保护。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第一销轴5不与第二护栏3滑动连接,而是穿设在底座21上,通过底座21与第一护栏2相连。

如图4所示,底座21与第一护栏2固接,并设置在对应的套筒4下方,第一销轴5与底座21螺纹配合。

具体实施过程:

待第二护栏3旋转至与第一护栏2的内侧贴合后,旋拧第一销轴5,使其自下而上地穿入套筒4,将第二护栏3锁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