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开连体三面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8334发布日期:2020-05-20 00:52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开连体三面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开连体三面盒。



背景技术:

市面上现有的礼品盒大多采用硬盒设计,以体现产品的高端大气。

现有的对开式硬盒一般包括一个长方形敞口盒体、两个连接在盒体两侧的盒盖、固定在盒体中的内盒几部分,在打开时,只是将盒盖打开,使盒体中的物品暴露,盒体中的物体在一个平面上,缺乏立体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对开连体三面盒。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对开连体三面盒,包括盒体和内托,所述盒体包括从左往右依次挠性连接的左盒体、中间盒体、右盒体,所述左盒体与右盒体关于中间盒体对称,所述左盒体、中间盒体、右盒体完全闭合后形成长方体的盒体,所述内托包括固接在左盒体中呈直角三角形的左内托、固接在中间盒体上呈等腰三角形的中间内托、固接在右盒体中呈直角三角形的右内托,所述左内托的斜边和右内托的斜边与中间内托的两腰相配合,所述左内托和右内托上各自设置有两个供待包装物品卡入的卡槽,所述中间内托朝向左内托和右内托的侧边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暴露在卡槽外的待包装物品底部的凹槽,所述中间内托的中部设置有供待包装物品插入的插槽。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盒体包括竖直的背板和垂直固接在背板底部的托板,所述左盒体包括与背板左侧挠性连接的左侧板、固接在左侧板前端的左前板、固接在左侧板与左前板顶端的左顶板、固接在左侧板与左前板底端的左底板,所述右盒体包括与背板右侧挠性连接的右侧板、固接在右侧板前端的右前板、固接在右侧板与右前板顶端的右顶板、固接在右侧板与右前板底端的右底板。

进一步的,所述左内托的底端与左底板之间、右内托的底端与右底板之间都留有供托板插入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左内托和右内托上位于卡槽处均模切形成向卡槽内伸入的下卡板、两对称的侧卡板、上卡板。

进一步的,所述下卡板与左内托、右内托的连接缝处设置有供人单个手指插入的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内托上开设有圆形的插孔,且所述插孔的直径小于待包装物品底部的直径,插孔的四周模切形成若干个向插孔中突出的扇环形卡板。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内托中位于插孔的下方设置有与凹槽底部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垫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左盒体、中间盒体、右盒体、左内托、中间内托、右内托,使待包装物品分别卡放在左内托、中间内托、右内托上进行展示,使待包装物品在展示时富有立体感。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

本技术:
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盒体处于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盒体处于半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盒体处于全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对开连体三面盒,包括盒体和内托,盒体包括从左往右依次挠性连接的左盒体1、中间盒体2、右盒体3,左盒体1与右盒体3关于中间盒体2对称,左盒体1、中间盒体2、右盒体3完全闭合后形成长方体的盒体,内托包括固接在左盒体1中呈直角三角形的左内托4、固接在中间盒体2上呈等腰三角形的中间内托5、固接在右盒体3中呈直角三角形的右内托6,左内托4的斜边和右内托6的斜边与中间内托5的两腰相配合,左内托4和右内托6上各自设置有两个供待包装物品卡入的卡槽7,中间内托5朝向左内托4和右内托6的侧边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暴露在卡槽7外的待包装物品底部的凹槽51,中间内托5的中部设置有供待包装物品插入的插槽52。

中间盒体2包括竖直的背板21和垂直固接在背板21底部的托板22,左盒体1包括与背板21左侧挠性连接的左侧板11、固接在左侧板11前端的左前板12、固接在左侧板11与左前板12顶端的左顶板13、固接在左侧板11与左前板12底端的左底板14,右盒体3包括与背板21右侧挠性连接的右侧板31、固接在右侧板31前端的右前板32、固接在右侧板31与右前板32顶端的右顶板33、固接在右侧板31与右前板32底端的右底板34。

左内托4的底端与左底板14之间、右内托6的底端与右底板34之间都留有供托板22插入的间隙8。

左内托4和右内托6上位于卡槽7处均模切形成向卡槽7内伸入的下卡板71、两对称的侧卡板72、上卡板73。

下卡板71与左内托4、右内托6的连接缝处设置有供人单个手指插入的缺口74。

中间内托5上开设有圆形的插孔53,且插孔53的直径小于待包装物品底部的直径,插孔53的四周模切形成若干个向插孔53中突出的扇环形卡板54。

中间内托5中位于插孔53的下方设置有与凹槽51底部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垫板55,垫板55使插在插槽52中待包装物品与卡放在卡槽7中的待包装物品处于同一高度上。

本实施例中,左盒体、中间盒体、右盒体均采用灰纸板制成;左内托、中间内托、右内托均采用卡纸制成。

使用说明:包装时,先取一个待包装物品插入中间内托上的插槽中,再取四个待包装物品分别卡放在左内托和右内托上的卡槽中,然后将左盒体和右盒体向相对的方向闭合,并使托板插入左盒体和右盒体底部的间隙中;打开时,将左盒体和右盒体向相向的方向拉开,使左盒体和右盒体能够稳定的立在桌面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对开连体三面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和内托,所述盒体包括从左往右依次挠性连接的左盒体、中间盒体、右盒体,所述左盒体与右盒体关于中间盒体对称,所述左盒体、中间盒体、右盒体完全闭合后形成长方体的盒体,所述内托包括固接在左盒体中呈直角三角形的左内托、固接在中间盒体上呈等腰三角形的中间内托、固接在右盒体中呈直角三角形的右内托,所述左内托的斜边和右内托的斜边与中间内托的两腰相配合,所述左内托和右内托上各自设置有两个供待包装物品卡入的卡槽,所述中间内托朝向左内托和右内托的侧边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暴露在卡槽外的待包装物品底部的凹槽,所述中间内托的中部设置有供待包装物品插入的插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开连体三面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盒体包括竖直的背板和垂直固接在背板底部的托板,所述左盒体包括与背板左侧挠性连接的左侧板、固接在左侧板前端的左前板、固接在左侧板与左前板顶端的左顶板、固接在左侧板与左前板底端的左底板,所述右盒体包括与背板右侧挠性连接的右侧板、固接在右侧板前端的右前板、固接在右侧板与右前板顶端的右顶板、固接在右侧板与右前板底端的右底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开连体三面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内托的底端与左底板之间、右内托的底端与右底板之间都留有供托板插入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开连体三面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内托和右内托上位于卡槽处均模切形成向卡槽内伸入的下卡板、两对称的侧卡板、上卡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开连体三面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板与左内托、右内托的连接缝处设置有供人单个手指插入的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开连体三面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内托上开设有圆形的插孔,且所述插孔的直径小于待包装物品底部的直径,插孔的四周模切形成若干个向插孔中突出的扇环形卡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开连体三面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内托中位于插孔的下方设置有与凹槽底部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垫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开连体三面盒,包括盒体和内托,盒体包括从左往右依次挠性连接的左盒体、中间盒体、右盒体,内托包括固接在左盒体中呈直角三角形的左内托、固接在中间盒体上呈等腰三角形的中间内托、固接在右盒体中呈直角三角形的右内托,左内托和右内托上各自设置有两个供待包装物品卡入的卡槽,中间内托朝向左内托和右内托的侧边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暴露在卡槽外的待包装物品底部的凹槽,中间内托的中部设置有供待包装物品插入的插槽。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左盒体、中间盒体、右盒体、左内托、中间内托、右内托,使待包装物品分别卡放在左内托、中间内托、右内托上进行展示,使待包装物品在展示时富有立体感。

技术研发人员:孟俊峰;包宪勇;李艳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美普森包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5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