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研磨效果的有机茶叶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53812发布日期:2020-08-07 17:39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研磨效果的有机茶叶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机茶叶罐,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研磨效果的有机茶叶罐。



背景技术:

有机茶是一种按照有机农业的方法进行生产和加工,在其生产过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生产出的,并符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标准,有机茶叶是一种无污染、纯天然茶叶,而有机茶叶罐则是用于装有机茶叶的容器。

目前的有机茶叶罐,在装有机茶叶的时候,当使用者想要有机茶叶粉的时候,难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将有机茶叶研磨成粉末,从而达不到使用者的需求,而且有机茶叶罐,打开罐盖的时候,需要转动罐盖进行打开工作,从而不便于打开罐盖。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目前难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将有机茶叶研磨成粉末和不便于打开罐盖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研磨效果的有机茶叶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研磨效果的有机茶叶罐,包括:茶叶罐、连接管和研磨罐,所述茶叶罐上端前后两侧均开有滑槽,所述茶叶罐前后两端均开有与滑槽相通的穿孔,每个所述滑槽槽底均嵌接固定有弹簧一,每个所述滑槽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与弹簧一相接触的滑块,前侧的所述滑块前端和后侧的滑块后端均开有侧槽,每个所述侧槽槽底均嵌接固定有弹簧二,每根所述弹簧二末端均相接有穿杆,每块所述滑块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根所述连接杆上端延伸出滑槽固定连接有罐盖;所述连接管贯穿固定在茶叶罐的右端下侧,所述连接管上端转动连接有转钮,所述转钮下端贯穿到连接管内部通过粘合剂粘接有球体,所述球体内部开有左右两端均为开口端的连通口;所述研磨罐贯穿固定在连接管右端,所述研磨罐包括转轴、拉带、绳轮和研磨盘,所述转轴贯穿并转动连接在研磨罐内部顶端,所述绳轮穿插并转动连接在转轴下端,所述研磨罐右端上侧开有凹口,所述拉带缠绕在绳轮外壁,所述拉带末端延伸出凹口相接有扣环,所述绳轮上端且位于转轴外侧开有凹槽,所述绳轮上端凹槽内部布置有弹簧钢条,所述弹簧钢条头尾两端分别与绳轮和转轴嵌接固定,所述绳轮下端相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下端固定连接有研磨盘,所述研磨盘下端均匀焊接有至少十对刀片。

具体的,所述穿杆末端穿过穿孔与穿孔卡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研磨罐和茶叶罐均与连接管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研磨罐还包括观察窗,所述观察窗嵌入并通过粘合剂粘接在研磨罐前端中间。

更佳的,每对所述刀片均呈左右对称分布,每对所述刀片均组成个八字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研磨罐前端下侧开有排粉口,所述排粉口内部布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前端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拉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当需要打开罐盖的时候,通过将穿杆按压脱离穿孔内部,随着罐盖与茶叶罐不再通过穿杆卡接,而利用弹簧一往上弹起,从而便于打开罐盖,不需要花费过多的力气;当需要将有机茶叶倒入研磨罐内部的时候,通过转到转钮,可以使球体转动到连通口与连接管相通,从而就可利用连接管将有机茶叶从茶叶罐倒入研磨罐内部;当需要将有机茶叶磨成粉末的时候,通过扣住扣环反复拉动拉带,可以拉动绳轮顺时针转动再逆时针转动,这时绳轮会通过连接轴带动研磨盘转动,使得研磨盘带动刀片进行切割有机茶叶,在切割有机茶叶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研磨盘挤压着有机茶叶,从而可以将有机茶叶切割和挤压成粉末。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绳轮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茶叶罐左端示意图。

图中:100-茶叶罐、101-罐盖、102-穿孔、103-穿杆、104-弹簧一、105-滑块、106-连接杆、107-滑槽、108-侧槽、109-弹簧二、200-连接管、201-转钮、202-球体、203-连通口、300-研磨罐、301-转轴、302-凹口、303-拉带、304-扣环、305-观察窗、306-排粉口、307-密封条、308-拉杆、309-绳轮、310-研磨盘、311-刀片、312-弹簧钢条、313-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具有研磨效果的有机茶叶罐,包括:茶叶罐100、连接管200和研磨罐300,所述茶叶罐100上端前后两侧均开有滑槽107,所述茶叶罐100前后两端均开有与滑槽107相通的穿孔102,每个所述滑槽107槽底均嵌接固定有弹簧一104,每个所述滑槽107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与弹簧一104相接触的滑块105,前侧的所述滑块105前端和后侧的滑块105后端均开有侧槽108,每个所述侧槽108槽底均嵌接固定有弹簧二109,每根所述弹簧二109末端均相接有穿杆103,每块所述滑块105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6,两根所述连接杆106上端延伸出滑槽107固定连接有罐盖101,所述穿杆103末端穿过穿孔102与穿孔102卡接,罐盖101盖住茶叶罐100的时候,由于穿杆103通过侧槽108内的弹簧二109弹出插在穿孔102内部,使得随着穿杆103与穿孔102卡接,而使罐盖101与茶叶罐100卡接着。

当需要打开罐盖101的时候,通过将穿杆103按压脱离穿孔102内部,随着罐盖101与茶叶罐100不再通过穿杆103卡接,而利用滑槽107内的弹簧一104将滑块105连带着连接杆106往上弹起,进而带动罐盖101往上弹起,从而便于打开罐盖101,不需要花费过多的力气。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200贯穿固定在茶叶罐100的右端下侧,所述连接管200上端转动连接有转钮201,所述转钮201下端贯穿到连接管200内部通过粘合剂粘接有球体202,所述球体202内部开有左右两端均为开口端的连通口203,所述研磨罐300和茶叶罐100均与连接管200相通,平时状态的连接管200内部会被球体202堵住,使得有机茶叶难以从连接管200倒入到研磨罐300内部。

当需要将有机茶叶倒入研磨罐300内部的时候,通过转到转钮201,可以使球体202转动到连通口203与连接管200相通,从而就可利用连接管200将有机茶叶从茶叶罐100倒入研磨罐300内部。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研磨罐300贯穿固定在连接管200右端,所述研磨罐300包括转轴301、拉带303、绳轮309和研磨盘310,所述转轴301贯穿并转动连接在研磨罐300内部顶端,所述绳轮309穿插并转动连接在转轴301下端,所述研磨罐300右端上侧开有凹口302,所述拉带303缠绕在绳轮309外壁,所述拉带303末端延伸出凹口302相接有扣环304,所述绳轮309上端且位于转轴301外侧开有凹槽,所述绳轮309上端凹槽内部布置有弹簧钢条312,所述弹簧钢条312头尾两端分别与绳轮309和转轴301嵌接固定,所述绳轮309下端相接有连接轴313,所述连接轴313下端固定连接有研磨盘310,所述研磨盘310下端均匀焊接有至少十对刀片311,每对所述刀片311均呈左右对称分布,每对所述刀片311均组成个八字形结构,当需要将有机茶叶磨成粉末的时候,通过扣住扣环304拉动拉带303,可以拉动绳轮309通过转轴301顺时针转动,同时绳轮309内呈螺旋状的弹簧钢条312会随着绳轮309顺时针转动而变形,且弹簧钢条312头尾两端分别与绳轮309和转轴301固定,并且绳轮309会通过连接轴313带动研磨盘310顺时针转动,使得研磨盘310带动下方的刀片311呈顺时针圆周运动进行切割有机茶叶,在切割有机茶叶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研磨盘310挤压着有机茶叶,从而可以将有机茶叶切割和挤压成粉末。

当松开拉带303的时候,弹簧钢条312会恢复原状,使得通过弹簧钢条312的头端拉着绳轮309逆时针转动,将拉带303重新缠在绳轮309的外壁,并且绳轮309还会通过连接轴313带动研磨盘310逆时针转动,使得刀片311呈逆时针圆周运动再次进行切割有机茶叶,从而提高了切割有机茶叶的效率。

更佳的,所述研磨罐300还包括观察窗305,所述观察窗305嵌入并通过粘合剂粘接在研磨罐300前端中间,通过观察窗305,可以便于使用者观察研磨罐300内部研磨盘310转动的情况。

作为优选的,所述研磨罐300前端下侧开有排粉口306,所述排粉口306内部布置有密封条307,所述密封条307前端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拉杆308,当需要倒出研磨罐300内部的有机茶叶粉末时,通过捏住拉杆308将密封条307从排粉口306内拉出就可,从而通过排粉口306,便于将有机茶叶粉末倒出。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及“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