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16554发布日期:2020-08-05 01:03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瓶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盖。



背景技术:

塑料瓶盖常用于日化生活用品上,目前经常使用的一种塑料瓶盖包括主盖、上盖,主盖的顶面设置有出液管或者出液口,上盖通过铰链设置在主盖上。未使用时,上盖将出液管或者出液口盖住,使用时,将上盖绕铰链旋转,翻开上盖,将出液管或者出液口漏出即可使用。这种塑料瓶盖通过在模具中注塑成型,虽然可以使用,但是防伪效果较差,很容易被重复使用,而且,有些使用者也不喜欢这种翻盖使用方式的瓶盖,影响瓶盖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伪效果好的瓶盖。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瓶盖,包括主盖、上盖,主盖的顶面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的上端部为主盖出液口,上盖通过铰链设置在主盖上,上盖的顶面设置有上盖出液口,铰链为可撕裂结构;

主盖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圈第一卡钩,上盖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一圈第二卡钩,第一卡钩与第二卡钩可拆卸卡接在一起,且第二卡钩位于第一卡钩的下方;

当铰链撕裂开后,上盖能够在主盖上旋转,使上盖出液口匹配位于主盖出液口的上方。

进一步的是,铰链包括链体、撕裂断点,链体的上侧通过撕裂断点与上盖相连接,链体的下侧通过撕裂断点与主盖相连接。

进一步的是,链体的形状为蝴蝶结形。

进一步的是,链体的一侧设置有撕裂开启拉扣。

进一步的是,撕裂开启拉扣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引导使用标识。

进一步的是,第一卡钩、第二卡钩的表面均为弧形。

进一步的是,上盖出液口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进一步的是,上盖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旋转到位筋,第一旋转到位筋位于上盖出液口处。

进一步的是,上盖的内表面还设置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处设置有第二旋转到位筋。

进一步的是,上盖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齿、第二引导使用标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铰链设置为可撕裂结构,同时在上盖的顶面设置有上盖出液口,主盖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圈第一卡钩,上盖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一圈第二卡钩,第一卡钩与第二卡钩可拆卸卡接在一起,且第二卡钩位于第一卡钩的下方,使得该瓶盖可以有两种使用的方式,第一种使用方式为:用点力向上翻折上盖,使上盖绕铰链旋转,将出液管漏出即可使用,使用完成后盖上上盖即可;第二种使用方式为:将铰链撕裂开,上盖能够在主盖上左右旋转,使上盖出液口匹配位于主盖出液口的上方即可使用,使用完成后旋转上盖,使上盖将主盖出液口遮住即可,两种使用方式根据使用者喜欢的方式进行选择;当采用第二种使用方式后,瓶盖被损坏,不能复原,就不能再使用第一种方式,从而增加了瓶盖的防伪性。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瓶盖结构简单、防伪效果好,对模具要求较低,生产成本低,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上盖翻开后的示意图;

图2是瓶盖未使用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瓶盖使用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瓶盖的一个方位的示意图;

图5是瓶盖的另一个方位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主盖1、出液管11、主盖出液口111、第一卡钩12、上盖2、上盖出液口21、第二卡钩22、第一旋转到位筋23、第二旋转到位筋24、第二引导使用标识25、第一密封圈3、第二密封圈4、铰链5、撕裂开启拉扣51、第一引导使用标识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瓶盖,所述瓶盖的材质优选为塑料,包括主盖1、上盖2,主盖1的顶面设置有出液管11,出液管11的上端部为主盖出液口111,上盖2通过铰链5设置在主盖1上,上盖2的顶面设置有上盖出液口21,铰链5为可撕裂结构;主盖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圈第一卡钩12,上盖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一圈第二卡钩22,第一卡钩12与第二卡钩22可拆卸卡接在一起,且第二卡钩22位于第一卡钩12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瓶盖可以有两种使用的方式,第一种使用方式为:用点力向上翻折上盖2,第二卡钩22与第一卡钩12分开,第二卡钩22越过第一卡钩12,使上盖2绕铰链3的转轴旋转,将出液管11漏出即可使用,使用完成后盖上上盖2即可;第二种使用方式为:将铰链3撕裂开,上盖2能够在主盖1上左右旋转,左右旋转指的是同一平面上的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使上盖出液口21匹配位于主盖出液口11的上方即可使用,如图3所示,使用完成后旋转上盖2,使上盖2将主盖出液口11遮住即可,如图2所示,两种使用方式根据使用者喜欢的方式进行选择;当采用第二种使用方式后,瓶盖被损坏,不能复原,就不能再使用第一种方式,从而增加了瓶盖的防伪性。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瓶盖结构简单、防伪效果好,对模具要求较低,生产成本低,利于推广。

为了降低可撕裂结构的铰链5的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优选的铰链5结构为:如图4所示,铰链5包括链体、撕裂断点,链体的上侧通过撕裂断点与上盖2相连接,链体的下侧通过撕裂断点与主盖1相连接,撕裂开铰链5时,只需轻轻用力将撕裂断点破坏即可。链体的形状优选为蝴蝶结形,为了便于将铰链5撕裂开,撕裂断点最窄处设置在主盖1和上盖2的边缘处,链体的一侧设置有撕裂开启拉扣51。为了更加便于使用者使用,撕裂开启拉扣5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引导使用标识52,第一引导使用标识52可以为“open”字样,引导使用者使用。

为了便于第二卡钩22与第一卡钩12分开,第二卡钩22越过第一卡钩12以及上盖2能够在主盖1上左右旋转,第一卡钩12、第二卡钩22的表面均为弧形。

由于第二种使用方式更方便,防伪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瓶盖优选采用这种方式,为了更好地采用第二种方式使用瓶盖,可以将第二卡钩22始终位于第一卡钩12的下方,也即是第二卡钩22不能越过第一卡钩12,上盖2不能被翻开,这样设置以后,瓶盖只能采用第二种使用方式。使用瓶盖时,上盖出液口21匹配位于主盖出液口111的上方,也即是上盖出液口21与主盖出液口111连通,上盖出液口21、主盖出液口111的中心最好在同一竖直直线上;未使用瓶盖时,上盖2将主盖出液口11遮住,上盖出液口21与主盖出液口111不连通,盖出液口21不在主盖出液口111的上方。为了防止漏液的情况发生,在上盖出液口21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3,同时也可在上盖2的内表面还设置有第二密封圈4,瓶盖未使用时,上盖2将主盖出液口11遮住时,主盖出液口11正好位于第二密封圈4处,使得瓶盖在未使用时也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为了更方便地使用瓶盖,在上盖2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旋转到位筋23,第一旋转到位筋23位于上盖出液口21处,比如当上盖2在主盖1上顺时针旋转至上盖出液口21位于主盖出液口111的上方时,出液管11被第一旋转到位筋23挡住,上盖2不能继续在主盖1上顺时针旋转,第一旋转到位筋23起限位、到位的作用。同理,第二密封圈4处设置有第二旋转到位筋24,瓶盖使用完成后,上盖2在主盖1上逆时针旋转至主盖出液口11正好位于第二密封圈4处时,出液管11被第二旋转到位筋24挡住,上盖2不能继续在主盖1上逆时针旋转,第二旋转到位筋24起限位、到位的作用。

为了防止上盖2在旋转时出现打滑的情况,上盖2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齿。为了引导使用者使用,如图5所示,上盖2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引导使用标识25,第二引导使用标识25可以为“open”、“close“字样以及旋转方向的箭头指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