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回收信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1710发布日期:2019-11-12 22:0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回收信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快递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回收信封。



背景技术:

目前,邮局或快递公司选用的信封为纸质材料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发现纸质材料的信封在拆封后就无法再次使用了,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消耗;同时,纸质材料的信封也不具备防水功能,尤其在有雨水侵入时,容易造成信封内的文件浸湿。

同时,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发现,现在的邮局或快递公司在收件、归类和发件等流程中,都是采用人为手持扫描设备对信件进行扫描,效率较低。运送途中的信件也无法做到实时定位,只能在信件到达集散地后经过扫描才能进行物流跟踪。因此,开发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回收信封解决以上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回收信封,第一主体、第二主体、第三主体和封舌采用合成纸,合成纸质地柔软、抗拉力强、抗水性高、耐光耐冷热、防水、防腐;使得信封可以循环使用,有效节约资源,同时通过在信封内加设电子标签,配合电子标签读写装置实现信件信息的批量读取和储存,大大优化了信件在收件、归类和发件等中转流程中的耗时;同时也能根据电子标签的射频反馈来随时跟踪信件的投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回收信封,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第三主体、封舌和电子标签,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三主体连接,所述第三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连接,所述第一主体的一端与所述封舌连接,所述封舌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扣带,所述第二主体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窗口;所述电子标签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主体、所述第三主体或所述封舌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主体和所述第三主体为方形。

进一步,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三主体的三端互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封舌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三主体未连接的一端。

进一步,所述第三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的三端互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扣带呈长条状。

进一步,所述扣带两端固接在所述封舌上,所述扣带与所述封舌之间形成一个活动间隙。

进一步,所述基于物联网的可回收信封还包括一个封条,所述封条的宽度小于所述窗口和所述活动间隙的宽度。

进一步,所述基于物联网的可回收信封还包括夹链,所述夹链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三主体未连接的一端。

进一步,所述电子标签为RFID标签或NFC标签。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回收信封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的可回收信封的第一主体、第二主体、第三主体和封舌采用合成纸,合成纸质地柔软、抗拉力强、抗水性高、耐光耐冷热、防水、防腐;在撕开封条或快递单后,信封的主体还是可以循环使用,有效节约资源。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信封内加设电子标签,配合电子标签读写装置实现信件信息的批量读取和储存,大大优化了信件在收件、归类和发件等中转流程中的耗时,也降低了人力成本。

(3)本实用新型在信封内加设电子标签,在运输场景或存放场景配合有电子标签读写装置,根据电子标签的射频反馈来随时跟踪信件的实时信息,控制终端可以通过收集到的数据信息不断完善流程,用户端也可以轻松了解到信件的实时进程。

(4)本实用新型的封条穿过扣带和窗口完成信封的封闭的同时,也是对信封的防伪,即打开信封会损坏封条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封闭状态但封条未贴合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展开后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俯视角度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为:

1、第一主体;2、第二主体;3、封舌;4、窗口;5、扣带;6、夹链;7、第三主体;8、封条;9、电子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回收信封的实施方式,但是需要指出:所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下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和图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回收信封,包括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第三主体7、封舌3和电子标签9,所述第一主体1与所述第三主体7连接,所述第三主体7与所述第二主体2连接,所述第一主体1的一端与所述封舌3连接,所述封舌3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扣带5,所述第二主体2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窗口4;所述电子标签9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1、所述第二主体2、所述第三主体7或所述封舌3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1、所述第二主体2和第三主体7为方形,所述第一主体1、所述第二主体2和第三主体7大小相同。参照GB/T1416-2003,所述第一主体1、所述第二主体2和第三主体7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B6号:长度176mm宽度125mm,DL号:长度220mm宽度110mm,ZL号:长度230mm宽度120mm,C5号:长度229mm宽度162mm,C4号:长度324mm宽度229mm。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主体1、所述第二主体2和第三主体7可以为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心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1、所述第二主体2和第三主体7的左端、右端、下端通过挤压、冲压或者粘合工艺进行物理连接,在具体的粘合工艺中,第一主体1的左端、右端或下端可以有延长端与第二主体2粘合,也可以不设置延长端直接粘合。所述第一主体1所述第三主体7的三端互相连接后形成第一容纳空间,可以用于存放文件等;所述第二主体2和所述第三主体7的三端互相连接后形成第二容纳空间,可以用来放置所述封舌3。在另一种实施中,所述第一主体1、所述第二主体2和第三主体7的左端、右端通过挤压、冲压或者粘合工艺进行物理连接,而所述第一主体1、所述第二主体2和第三主体7的下端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

为了保护信件的私密性,所述第一主体1、所述第二主体2和第三主体7为不透明件,具体的,所述所述第一主体1、所述第二主体2和第三主体7采用采用不透明的合成纸。本实施例中采用PP合成纸(聚丙烯合成纸)。在具体实施,所述第一主体1、所述第二主体2和第三主体7可以采用HDPE合成纸(高密度聚乙烯合成纸)、PS合成纸(聚苯乙烯合成纸)、PVC合成纸(聚氯乙烯合成纸)、PET合成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合成纸)或ABS合成纸(丙烯腈(A)、丁二烯(B)、苯乙烯(S)三种单体的三元共聚物合成纸)等;所述第一主体1和所述第二主体2所采用的合成纸的填充剂可以是填充CaCO3(calciumcarbonate)型,粘土(clay,主要成分SiO2、Al2O3)型,SiO2(silica)型,云母(talc)型,TiO2(titanium dioxide)型及复合(两种以上填充)型等。PP合成纸原料来源及制造过程不会造成环境的改变及破坏,产品使用后可以100%回收,即使焚烧处理,因为其塑料基材只含碳和氧元素,不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以塑代纸,以塑代木,合成纸原料不需要木材及天然植物纤维,可以节约大量的森林资源及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填充剂的使用也能减少塑料的使用,使得成本更低廉,更易广泛推广使用。

选用合成纸,整个信封的使用寿命会大幅增加,排出人为损坏的情况下,塑料信封的使用时间寿命可达五年,而制作成本大约是纸质类信封的三至五倍左右,所以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封是可以有效节约能源、降低树木消耗。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无图案和文字,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将公司LOGO、公司名、公司简介或者其他图案通过凸印、凹印或印染等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1和所述第二主体2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1和所述第二主体2为白色,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主体1和所述第二主体2可以选用蓝色、绿色、红色、紫色、黄色或由多种颜色混合。本实施例中,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第三主体7和封舌3的厚度为0.8mm,在具体实施时,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和封舌3的厚度优选为0.5-1.5mm(毫米)。

所述封舌3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1和所述第二主体2未连接的一端。本实施例中,所述封舌3与所述第一主体1一体成型,所述封舌3设置在第一主体1上端。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封舌3可以设置在第一主体1的下端、左端或右端;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在所述第一主体1的任意两端设置两个封舌3。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封舌3可以与第一主体1通过挤压、冲压或者粘合工艺进行物理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封舌3一端为弧形。所述封舌3与所述第一主体1连接处的长度与所述第一主体1的长度相同。所述封舌3可以沿着所述连接处进行翻转,翻转后的封舌3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碰触到所述第三主体7。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封舌3远离所述连接处的一端可以是直线,所述直线与所述连接处平行。

所述封舌3上靠近所述连接处还设置有所述扣带5,所述扣带5呈长条状,所述扣带5两端通过挤压、冲压或者粘合工艺固定连接在所述封舌3上,所述扣带5的中部位置与所述封舌3并不固定连接,所述扣带5与所述封舌3之间形成一个活动间隙。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扣带5的两端可以是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或心形等形状。所述扣带5的形状也可以是不规则形状。本实施例中,只设置一条扣带5,在具体实施时,为了信封的封闭效果更好,可以设置多条扣带5,可以根据所装文件的不同厚度选择合适的扣带5的档位。

所述第二主体2上还开设有窗口4,所述窗口4的开设的方向与所述扣带5的方向一致。本实施例中,只开设一处窗口4,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开设多处窗口4,即窗口4到扣带5的距离不同,封条8穿过窗口4和扣带5后的锁紧力会有一定的区别。不同的窗口4档位,可以适应所装文件的不同厚度。

所述信封还包括一个封条8,所述封条8的宽度小于所述窗口4和所述活动间隙的宽度。所述封条8包括保护层、粘合层和打印层,保护层和粘合层连接,撕开保护层,封条8的粘合层就显露出来了,打印层和粘合层连接,可以在打印层打印快递信息。在具体实施时,封条8可以直接采用打印式快递单。封条8在使用时,先选好合适的扣带5档位和窗口4档位。封条8穿过扣带5与所述封舌3之间的活动间隙后,再穿过窗口4。靠近封舌3一侧的封条8留出一定的长度,靠近第二主体2一侧的封条8也留出一定的长度,将两侧的封条8立起,相互靠近折叠后,撕开一端的粘合层将两侧的封条8互相粘合后,即完成了信封的封闭。再将封条8下压至远离封舌3的一端,撕开另一端的粘合层,将封条8粘合在第二主体2上,即完成了信封的二次封闭以及防伪和防盗,即打开信封会损坏封条8的完整性。

本实施中,所述信封还包括夹链6,所述夹链6通过挤压、冲压或者粘合工艺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1和所述第三主体7上,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1和所述第三主体7未连接的一端。夹链6的长度与第一主体1和所述第三主体7的长度相同。夹链6主要起到密闭和防水的作用。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不设置所述夹链6。

所述电子标签9为RFID标签或NFC标签。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标签9选用产品型号为AZ-9634的RFID标签,所述电子标签9工作频率为860-960MHz,芯片采用Alien H3,通讯协议为ISO18000-6C,理论读距为10米。即在10米的距离范围内,电子标签9读写装置可以批量读取带有电子标签9的信封。所述电子标签9理论可擦写10万次,数据保存大于等于10年。所述电子标签9为无源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标签9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1、所述第二主体2、所述第三主体7或所述封舌3上。在具体实施时,为了美观和保护电子标签9,所述电子标签9也可以直接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1、所述第二主体2、所述第三主体7或所述封舌内部。通过在信封内加设电子标签9,配合电子标签9读写装置实现信件信息的批量读取和储存,大大优化了信件在收件、归类和发件等中转流程中的耗时,也降低了人力成本。在信封内加设电子标签9,在运输场景或存放场景配合有电子标签9读写装置,根据电子标签9的射频反馈来随时跟踪信件的实时信息,控制终端可以通过收集到的数据信息不断完善流程,用户端也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或电脑应用程序轻松了解到信件的实时进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