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PVC稳定剂用自动提升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17921发布日期:2020-05-12 17:56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生产PVC稳定剂用自动提升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pvc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生产pvc稳定剂用自动提升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英文简称pvc,是氯乙烯单体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或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pvc曾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通用塑料,应用非常广泛。在建筑材料、工业制品、日用品、地板革、地板砖、人造革、管材、电线电缆、包装膜、瓶、发泡材料、密封材料、纤维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由于聚氯乙烯的热稳定性差,因此世界上绝大多数pvc稳定剂都是用于聚氯乙烯的。所以,通常说的pvc稳定剂就是指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的热稳定剂。

生产pvc时需要一定的配比的热稳定剂,但现阶段的热稳定剂都是采用人工或者电动设备进行投放的,人工投放的配比精度差,电控投放的成本较高,不利于企业的生产,因此如何以较低成本实现热稳定剂的自动投放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产pvc稳定剂用自动提升上料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生产pvc稳定剂用自动提升上料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入料斗,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入料斗与第一支撑柱相对侧壁之间连通有输送管道,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位于输送管道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柱顶部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顶部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柱,所述第三支撑柱顶部固定连接有上盖,所述上盖两侧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侧壁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固定板侧壁分别通过两个滑槽滑动连接有拉动机构和放料机构,所述输送管道一端贯穿第一支撑柱并且延伸至第一支撑柱内部,所述输送管道位于第一支撑柱内部一端连通有螺旋管,所述上盖顶面贯穿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底端与螺旋管连通,所述拉动机构和放料机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杆,两个所述连杆顶面均通过连接绳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第三支撑柱侧壁分别贯穿有两个插销,所述第一支撑柱通过插销与第二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通过插销与第三支撑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放料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升降架,两个所述第一升降架一端分别与两个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架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钢丝绳,四个所述钢丝绳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盛料板,所述盛料板顶面靠近固定板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护边。

进一步地,所述拉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二升降架,两个第二升降架一端分别与两个滑槽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升降架顶面均通过螺丝与连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升降架相对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顶面放置有砝码。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侧壁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位于盛料板正下方,所述固定板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位于放料机构连杆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顶部固定连接有八个轴承架,两个所述轴承架相对侧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滑轮,两个所述滑轮周侧面与连接绳底面滚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生产pvc稳定剂用自动提升上料装置,通过在装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拉动机构与放料机构,可以实现稳定剂的自动投放,可通过更改砝码的质量增减稳定剂的投放量,避免了人工操作或者电控设备操作,实施过程简单,成本低。

2、该生产pvc稳定剂用自动提升上料装置,通过拔出插销改变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第三支撑柱的连接关系,从而改变装置的整体高度,使得盛料板可以在不同高度进行放料,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同时四个滑轮可以减少连接绳与上盖的滑动阻力,使得拉动机构更易拉动放料机构。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产pvc稳定剂用自动提升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相对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c-c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图中:1-底板,2-驱动电机,3-入料斗,4-输送管道,5-第一支撑柱,6-第二支撑柱,7-第三支撑柱,8-上盖,9-固定板,10-滑槽,11-第一升降架,12-连杆,13-钢丝绳,14-盛料板,15-护边,16-连接绳,17-出料管,18-第二升降架,19-承重板,20-插销,21-顶板,22-螺旋管,23-滑轮,24-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生产pvc稳定剂用自动提升上料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入料斗3,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5,入料斗3与第一支撑柱5相对侧壁之间连通有输送管道4,驱动电机2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位于输送管道4内部,第一支撑柱5顶部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柱6,第二支撑柱6顶部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柱7,第三支撑柱7顶部固定连接有上盖8,上盖8两侧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固定板9侧壁开设有两个滑槽10,两个固定板9侧壁分别通过两个滑槽10滑动连接有拉动机构和放料机构,输送管道4一端贯穿第一支撑柱5并且延伸至第一支撑柱5内部,输送管道4位于第一支撑柱5内部一端连通有螺旋管22,上盖8顶面贯穿有出料管17,出料管17底端与螺旋管22连通,拉动机构和放料机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杆12,两个连杆12顶面均通过连接绳16传动连接。

其中,第一支撑柱5、第二支撑柱6和第三支撑柱7侧壁分别贯穿有两个插销20,第一支撑柱5通过插销20与第二支撑柱6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柱6通过插销20与第三支撑柱7固定连接;可通过拔出插销20改变第一支撑柱5、第二支撑柱6和第三支撑柱7的连接关系,从而改变装置的整体高度,使得盛料板14可以在不同高度进行放料,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其中,放料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升降架11,两个第一升降架11一端分别与两个滑槽10滑动连接,第一升降架11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钢丝绳13,四个钢丝绳13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盛料板14,盛料板14顶面靠近固定板9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护边15,护边15可以防止稳定剂洒落。

其中,拉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二升降架18,两个第二升降架18一端分别与两个滑槽10滑动连接,两个第二升降架18顶面均通过螺丝与连杆12固定连接,两个第二升降架18相对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承重板19,承重板19顶面放置有砝码;通过更改砝码的质量增减稳定剂的投放量,操作过程简单,成本低。

其中,固定板9侧壁固定连接有顶板21,顶板21位于盛料板14正下方,固定板9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4,固定块24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源开关,电源开关位于放料机构连杆12正上方,电源开关输入端与市电连接,电源开关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2输入端电性连接。

其中,上盖8顶部固定连接有八个轴承架,两个轴承架相对侧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滑轮23,两个滑轮23周侧面与连接绳16底面滚动连接,四个滑轮23可以减少连接绳16与上盖8的滑动阻力,使得拉动机构更易拉动放料机构。

本实施例的具体应用为:将稳定剂放入入料斗3中,向承重板19中放入砝码,承重板19受力带动两个第二升降架18向下滑动,两个第二升降架18顶部的连杆12通过两个连接绳16带动另一个连杆12上升,四个滑轮23转动,放料机构中的连杆12带动两个第一升降架11向上滑动,当放料机构中的连杆12顶面与固定块24底部的电源开关接触时,驱动电机2接通电源启动,驱动电机2输出轴旋转带动螺旋叶片转动,螺旋叶片将入料斗3内部的稳定剂穿过输送管道4输送至螺旋管22内部,螺旋管22中的稳定剂再经过出料管17进入盛料板14顶面,随着盛料板14顶面稳定剂的不断增加,盛料板14收到的重力作用逐渐增大,将盛料板14中稳定剂的重量大于承重板19中砝码的重量时,两个第一升降架11向下滑动,放料机构中的连杆12与电源开关分离,驱动电机2电源断开停止输送稳定剂,放料机构中的连杆12通过两个连接绳16带动拉动机构中的连杆12上升,两个第二升降架18在滑槽10中滑动上升,当盛料板14底面顶板21接触时,顶板21将盛料板14靠近固定板9一侧顶起,四个钢丝绳13带动盛料板14转动倾斜,盛料板14中的稳定剂落入下一环节生产设备的入料口,盛料板14中稳定剂倒出后重力再次减小,承重板19上的砝码再次拉动盛料板14上升,重复上述步骤,可以实现稳定剂按量的自动投放,避免了人工操作或电控操作,可通过更改砝码的质量增减稳定剂的投放量,操作过程简单,成本低。需要说明的是,可通过拔出插销20改变第一支撑柱5、第二支撑柱6和第三支撑柱7的连接关系,从而改变装置的整体高度,使得盛料板14可以在不同高度进行放料,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