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车填料器污水箱抽污装置及垃圾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6179发布日期:2020-06-20 14:57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垃圾车填料器污水箱抽污装置及垃圾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车领域,特别涉及垃圾车填料器污水箱抽污装置及垃圾车。



背景技术:

垃圾车主要用于市政环卫及大型厂矿运输各种垃圾,尤其适用于运输小区生活垃圾。垃圾车的诞生与发展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是一重大发明与创造,尤其是对城市来说,城市人口集中,每天产生的垃圾量很大,而城市土地有限,垃圾的及时处理是一大难题。垃圾车的出现可以帮助环卫工人及时清理垃圾,并有可能现场将垃圾变废为宝,大大的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也缓解了城市垃圾问题。

由于湿垃圾中残留的水量较多,且在下雨天时,垃圾中的含水量也会增多,导致垃圾车收集垃圾作业时,其水分大部分会由装料斗滤孔流入填料器污水箱。目前压缩式垃圾车设有多个污水收集容器,填料器污水箱处于低水位,通过刮板作业很难将污水送入垃圾收集容器内,造成填料器污水箱水位过高,使得其余污水收集容器存储污水的利用率低,且垃圾车在转运过程中,遇到路面颠簸或急转弯,极易发生污水洒漏,造成路面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垃圾车填料器污水箱抽污装置,用于解决因填料器污水箱污水水位过高,导致行车过程中污水洒漏,造成路面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垃圾车填料器污水箱抽污装置,包括抽污机构、动力机构以及水泵;

所述抽污机构包括抽污管道,所述抽污管道一端用于与垃圾车填料器污水箱的底部相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相连通;

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水泵连接,所述动力机构用于向水泵提供动力,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垃圾车填料器污水箱内的污水抽到污水收集容器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抽污管道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垃圾车填料器污水箱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通过快速接头与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抽污机构还包括阀门,所述第一管道和/或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抽污管道用于与垃圾车填料器污水箱的底部相连通的一端设有过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抽污管道为钢丝软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设置有出水软管,所述出水软管与所述污水收集容器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动力机构为液压马达或者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动力机构为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通过联轴器、传动轴与水泵连接。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将垃圾车填料器污水箱抽污装置设置于车辆底部,在动力机构以及水泵的相互配合下,通过抽污管道将填料器污水箱内的污水抽到车身内的其余污水收集容器,工作噪音小,管道布置简单,整车外观简洁,且能快速有效的降低填料器污水箱水位,达到防洒漏的设计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还提供了一种垃圾车,包括如发明人上述提供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垃圾车填料器污水箱抽污装置、车头、车身、液压系统以及控制系统;

所述车头与所述车身连接,所述垃圾车填料器污水箱抽污装置设置于所述车身上;

所述液压系统用于向所述垃圾车填料器污水箱抽污装置的动力机构提供动力;

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液压系统连接。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垃圾车将垃圾车填料器污水箱抽污装置设置于车辆底部,在液压系统、控制系统、动力机构以及水泵的相互配合下,通过抽污管道将填料器污水箱内的污水抽到车身内的其余污水收集容器,工作噪音小,管道布置简单,整车外观简洁,且能快速有效的降低填料器污水箱水位,达到防洒漏的设计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垃圾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垃圾车填料器污水箱抽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垃圾车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头

2、液压系统,

3、车身,

4、控制系统,

5、垃圾车填料器污水箱抽污装置,

501、过滤网,

502、填料器污水箱

503、阀门,

504、第一管道,

505、快速接头,

506、第二管道,

507、底盘尾部横梁,

508、出水软管,

509、水泵,

510、联轴器和传动轴,

511、液压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垃圾车,包括垃圾车填料器污水箱抽污装置5、车头1、车身3、液压系统2以及控制系统4;所述车头1与所述车身3连接,所述垃圾车填料器污水箱抽污装置5设置于所述车身3的底盘尾部横梁507上。所述液压系统2用于向所述垃圾车填料器污水箱抽污装置5的动力机构提供动力,驱动液压马达511带动水泵509工作。所述控制系统4与所述液压系统2连接,通过控制系统4控制液压系统2,液压系统2进一步控制垃圾车填料器污水箱抽污装置5工作。本实施的垃圾车,将垃圾车填料器污水箱抽污装置5设置于车辆底部,在液压系统2、控制系统4、动力机构以及水泵509的相互配合下,通过抽污管道将填料器污水箱502内的污水抽到车身3内的其余污水收集容器,工作噪音小,管道布置简单,整车外观简洁,且能快速有效的降低填料器污水箱502水位,达到防洒漏的设计效果。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垃圾车填料器污水箱抽污装置5包括抽污机构、动力机构以及水泵509;所述抽污机构包括抽污管道,所述抽污管道一端用于与垃圾车填料器污水箱502的底部相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水泵509的进水口相连通。优选的,所述抽污管道包括第一管道504、第二管道506,所述第一管道504的一端与所述垃圾车填料器污水箱502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一管道504的另一端通过快速接头505与所述第二管道506的一端相连通,具体的,快速接头505包括相互配合的快速接头505阳端和快速接头505阴端;所述第二管道506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泵509的进水口相连通。

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抽污管道用于与垃圾车填料器污水箱502的底部相连通的一端设有过滤网501,过滤网501可以选用钢丝材质,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选用其他材质的过滤网501,通过过滤网501对填料器污水箱502内的污水进行过滤,防止抽污管道堵塞。优选的,所述抽污管道为钢丝软管,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选用其他材质管道。

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抽污机构还包括阀门503,所述第一管道504和所述第二管道506上均设置有阀门503,在其他实施中,还可以为所述第一管道504上设置有阀门503,或者所述第二管道506上设置有阀门503。优选的,所述阀门503选用球阀,选用球阀在于其具有密封性好、耐磨、开关轻以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其他实施中还可以选用其他类型的阀门503。

如图2所示,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水泵509连接,所述动力机构用于向水泵509提供动力,所述水泵509用于将所述垃圾车填料器污水箱502内的污水抽到车身3内其余的污水收集容器中。具体的,所述水泵509的出水口设置有出水软管508,所述出水软管508与车身3内其余所述污水收集容器相连通。

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动力机构为液压马达511,所述液压马达511通过联轴器和传动轴510与水泵509连接。在其他实施中,动力机构还可以选用电机。

如图1至图3,本实施垃圾车的工作原理为:当收集垃圾作业需要抽填料器污水箱502内的污水时,操作人员将快速接头505阳端接入快速接头505阴端,打开阀门503,再将控制系统4上的电控开关旋钮拨至“开”位置,电磁阀得电后,液压管路将液压油送入液压马达511,再通过联轴器和传动轴510带动水泵509泵头内的叶轮高速旋转。此时,由过滤网501过滤后的污水,从填料器污水箱502通过抽污管道流入水泵509泵头,在叶轮旋转带动的离心力作用下,通过水泵509出水口的出水软管508将污水送入推板后部的其余污水收集容器,从而达到使填料器污水箱502水位下降,防止洒漏的设计效果。

垃圾车日常收集垃圾作业时,快速接头505阴端与快速接头505阳端可以处于常连接状态,阀门503处于常开状态,单次抽污完成后操作人员需将电控开关旋钮拨至“关”位置,防止水泵509空转,降低使用寿命。当车辆回场倾倒垃圾或其他需要举升填料器时,需将阀门503关闭,同时将快速接头505阴端与快速接头505阳端断开。本实施的垃圾车,将垃圾车填料器污水箱抽污装置5设置于车辆底部,在液压系统2、控制系统4、动力机构以及水泵509的相互配合下,通过抽污管道将填料器污水箱502内的污水抽到车身3内的其余污水收集容器,工作噪音小,管道布置简单,整车外观简洁,且能快速有效的降低填料器污水箱502水位,达到防洒漏的设计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