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中垃圾自动分类的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51490发布日期:2020-05-15 17:03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居住区中垃圾自动分类的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居住区中垃圾自动分类的垃圾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目前处理末端处理外,目前普遍要求的是居民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别投入到用于收集不同种类的垃圾箱(可称为分类垃圾箱)。现阶段居住区中的垃圾通常为分为四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其中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根据末端处理技术的发展以及不同特性垃圾的处理和利用方式的变化,这些分类方式并非固定不变。

由于垃圾分类收集和投放的不便捷性,我国大多数民众在扔垃圾时未能进行对不同种垃圾准确投放,垃圾分类的工作还要靠相关工作人员人工分拣,在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更为相关工作人员尤其是在第一线工作的环卫工人带来沉重的工作负担,因此,在结合居民自觉分类的同时,如果能够开发出一种自动分离设备,在居民区垃圾回收的前端进行自动分类,将有助于垃圾回收环节分类的可实施性,并减少居民因垃圾分类所付出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也为末端分类处理提供了便利,有助于降低垃圾处理的工作量,提高垃圾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另一方面,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为垃圾自动分类的实施提供了可能,目前已出现能够自动识别不同种类垃圾的手机应用程序,这种应用程序通过手机照片/摄像功能获得垃圾的图像,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识别出垃圾的具体内容,依据设定的分类方式确定具体垃圾所属的垃圾种类,并进行显示,这种垃圾种类识别方式,在分类方式变化后,只需要进行分类中的具体内容进行简单调整就能够适应于新的分类方式。

同时,物品自动分拣或分选技术以成熟,小到珍珠颗粒,大到产品工件,依靠流水线上的自动识别,通过气流或机械方式将合格品和不合格品或不同特性的物品分开,分别进入各自对应的输送通道或存储空间,这些技术同样也为垃圾分类提供的技术基础和借鉴。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居住区中垃圾自动分类的垃圾回收装置,或称垃圾箱,这种垃圾箱能够在相关数据处理和控制系统的支持下,对垃圾进行自动分类,分别投入到不同的分类垃圾箱,为居住区垃圾自动分类的实现提供了相应的硬件或机械基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居住区中垃圾自动分类的垃圾箱,包括:

破袋装置,用于接收进口传送带送来或直接投放口送入的垃圾,破碎垃圾中的易撕碎物体;

风选装置,用于对经过破袋装置处理后的垃圾进行风选,将能够被吹离的较轻物体吹入风选垃圾箱,设有用于向垃圾吹风的风选风机,所述风选装置的出风方向朝向相应风选垃圾箱的入口或入口通道;

拍摄装置,用于拍摄经过风选装置处理后的垃圾,获得相应图像,设有摄像头;

推送装置,用于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将传送带上的垃圾推入对应的分类垃圾箱的入口或入口通道;

分类垃圾箱,数量为多个,分别用于容纳相应分类下的垃圾,其入口或入口通道位于主传送带的侧面;

进口传送带或直接投放口,所述进口传送带用于将投放在其上的垃圾送入破袋装置,其输出侧接入破袋装置的进口,所述直接投放口用于投放垃圾,连通所述破袋装置的破袋工作区;

主传送带,用于承载和传送破袋后的垃圾,传送区域包括依次分布的拍摄装置的拍摄区域及各分类垃圾箱的物料推送区域,所述破袋装置的出口物料经过风选装置的风选后,接入所述主传送带的输入侧。

所述进口传送带的输出侧位于破袋装置的入口或入口通道的上方。

所述破袋装置可以设有破袋辊,所述破袋辊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当所述破袋辊的数量为多个时,各破袋辊与与其相邻的破袋辊组成破袋对辊,组成同一破袋对辊的两破袋辊的旋转方向优选相同。

所述破袋辊的辊面上优选设有若干由金属丝制成的破袋齿,所述破袋齿总体上径向延伸。

组成同一破袋对辊的相邻破袋辊上的破袋齿的工作区域优选有部分重叠。

所述破袋辊的辊面上可以设有多个刮板,所述刮板垂直与周向。

所述破袋装置的出口位于所述主传送带的输入侧的上方。

所述风选风机的吹风区域优选位于所述破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主传送带的输入侧之间。

所述风选风机的出风口可以朝向主传送带的前进方向,呈前端高的倾斜状况或呈水平状态。

所述风选垃圾箱的入口或入口通道可以位于所述主传送带的上方,开口朝后。

所述摄像头与所述主传送带之间可以设置透明隔板。

所述推送装置允许采用推送气缸/液压缸为动力的推送装置,其推送气缸/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推送装置的推板,推送气缸/液压缸横向设置,位于与相应分类垃圾箱相对的主传送带的另一侧,所述推板为立面板,与相应的活塞杆垂直或带有一定的倾斜。

所述推送气缸/液压缸的基座允许为升降基座,设有升降轨道装置。其上面或下面可以连接有能够带动其升降的升降气缸/液压缸。

所述主传送带优先为平带,水平设置,以方便推送装置将物料推出。

所述进口传送带可以为槽型带,以避免垃圾散落。

所述进口传送带可以采用前高后低的倾斜设置。

设有统一的外壳体,所述口传送带的输入侧露在外面,或者所述外壳体上设有投放口,所述投放口位于所述进口传送带的输入侧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置了图像拍摄装置,能够获得输送过程中的垃圾图像,由此可以供现有图像识别技术和设备进行图像识别,在相应图像识别或垃圾分类识别软件的支持下,识别出垃圾的具体内容;由于设置了若干不同的分类垃圾箱及对应于各分类垃圾箱的机械推送装置,并设置了依次经过各分类垃圾箱的入口处或入口输送通道的垃圾传送带,能够在相应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在垃圾通过相应分类垃圾箱时将该分类下的垃圾推入相应分类垃圾箱的入口或入口输送通道,同时,采用推板使的机械推送装置结构简单,控制方便,且推送效率高,可靠性好;由于在图像识别之前设置了风选装置,能够将垃圾中的塑料袋碎片、碎纸等面积较大但质量(重量)较小的物体分离出来,避免因这些物体缠绕和包裹而干扰后续所需的图像识别,特别是目前垃圾袋的颜色各异,垃圾袋碎片亦是各种各样,在目前图像识别技术下,对识别的准确性干扰较大,经这些物品吹离,剩余的物品基本上都保留着其应有的特点,相对而言易于识别,同时这些垃圾物品基本上都属于目前分类方式下的可回收垃圾,可以直接作为可回收垃圾处理,在有效减小后续的垃圾处理量的同时,实现了对这些垃圾物品的分类回收,且该分类实际上是对可回收垃圾的进一步细分,便于后续的回收处理;由于风选之前设置了破袋装置,将垃圾袋撕扯碎片,并使垃圾袋内的物品分散出来,不仅为风选中吹离垃圾袋碎片提供了条件,更为获取垃圾物品的图像提供了条件,而传送带上的分散装置将堆积的垃圾分散开,避免了因物品重叠导致的图像隐藏或混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这种居住区中垃圾自动分类的垃圾箱(垃圾收集装置)包括:

破袋装置20,用于破碎投入垃圾中的垃圾袋及其他易被撕碎的塑料薄膜、纸张等物料,接收进口传送带51送来或直接投放口12送入的垃圾,所述直接投放口进入的物料不经进口传送带,直接进入破袋装置;

风选装置30,用于对破袋处理后(经过破袋装置处理后)的垃圾进行风选,将能够被吹离的较轻物体吹入风选垃圾箱,设有用于向垃圾吹风的风选风机31,所述风选装置的出风方向朝向所述风选垃圾箱63的入口或入口通道32;

拍摄装置40,用于拍摄风选后的垃圾图像,以供相应的图像识别或垃圾分类识别设备进行图像识别和分类,设有摄像头41;

推送装置,用于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将传送带上的垃圾推入对应的分类垃圾箱60的入口或入口通道61,各所述推送装置的设置位置应保证能够将主传送带上的物料推入相应的分类垃圾箱,具体位置依据推送装置的具体形式设定;

分类垃圾箱60,依据分类方式设置若干,分别用于容纳相应分类下的垃圾,各所述分类垃圾箱(不包括风选垃圾箱)的入口或入口通道位于所述主传送带的侧面,通常应略低于所述主传送带,

进口传送带51或直接投放口12,所述进口传送带用于将投放在其上的垃圾送入破袋装置,其输出侧接入破袋装置的进口,输入侧位于垃圾投放口的下方或外露构成垃圾投放平台11,所述直接投放口用于投入垃圾,设置在所述破袋装置上,连通所述破袋装置的破袋工作区;

主传送带50,用于承载破袋后的垃圾,传送区域包括依次分布的拍摄装置的物料拍摄区域及各分类垃圾箱的物料推送区域,所述破袋装置的出口物料经过风选装置的风选后,接入所述主传送带的输入侧。

所述主传送带为主传送带系统的组成部分,所述主传送带系统设有两端的主动轮和被动轮,也可以设有若干支承辊。

所述进口传送带的输出侧通常应位于所述破袋装置的入口或入口通道的上方,使得从所述进口传送带的输出端落下的物料能够落入所述破袋装置的入口或入口通道。

所述破袋装置设有破袋辊21,所述破袋辊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当所述破袋辊的数量为多个时,各所述破袋辊与与其相邻的破袋辊依次组成破袋对辊,组成同一破袋对辊的两破袋辊的旋转方向相同。

所述破袋辊的辊面(辊的柱面)上设有若干由金属丝制成的破袋齿,所述破袋齿总体上径向延伸,可以带有一定的弯曲和/或倾斜,其顶端可以带有或不带有弯钩。

所述破袋齿应具有一定的刚性,足以将常见塑料袋、塑料膜和布撕碎,但依然要求具有一定的弹性,当遇到撕不碎的大块物体时,例如玻璃瓶,能够弯曲而不会断裂或将设备卡死。

组成破袋对辊的相邻破袋辊上的破袋齿的工作区域(自由状态下的活动范围)有部分重叠,由此,可以通过相邻破袋对辊上的破袋齿在重叠区域的相向移动,增大撕裂力度。

所述破袋辊的辊面上还可以设有多个刮板,所述刮板垂直与周向,用于将垃圾物料向前推,主要通过刮板的推动和破袋齿的撕扯力带动物料总体上向前移动,最终从出口侧送出。

所述破袋装置的出口位于所述主传送带的输入侧的上方,从破袋装置的出口送出的物料落入主传送带的输入侧,进而在主传送带上依次经过后续的各装置,直至被风选出去或被推入相应的分类垃圾箱。

所述风选风机的吹风区域优选位于所述破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主传送带的输入侧之间,由此要求所述破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主传送带的输入侧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在物料从所述破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主传送带的输入侧的过程中,风选风机的风吹过物料下落区域,将其中的较轻物料吹入与风机的出风口相对的风选垃圾箱的入口或入口通道。

通常,所述风选风机的出风口朝向主传送带的前进方向,略有向上,所述风选垃圾箱的入口或入口通道位于所述主传送带的上方,开口朝后(主传送带的前进方向的反方向),高度与所述风选风机的出风口的高度大致相同,且与所述风选风机的出风口之间有一段间距,较轻的物料被风吹入所述风选垃圾箱的入口或入口通道,较重的物料下落到所述主传送带,可以通过实验或理论计算设置相关各部分的位置以及与风力之间的匹配,使得进入所述风选垃圾箱的入口或入口通道为适宜的物料,避免因风力相对过大而使不应有的较重物料进入所述风选垃圾箱的入口或入口通道,或因风力相对过小而使应进入所述风选垃圾箱的入口或入口通道较轻物料落入主传送带。

拍摄装置的摄像头对经过风选后的主传送带上的物料进行拍摄,其拍摄区域为主传送带上位于风选后物料落点区域前面的区域,以保证物料在主传送带上稳定。

所述摄像头与所述主传送带之间可以设置透明隔板14,以隔离垃圾物料对摄像头的污染。当主传送带设有壳体(可以为统一的外壳体,也可以是主传送带专用壳体)时,所述摄像头可以位于壳体的外侧,所述透明隔板设置在壳体的相应窗口上。

所述推送装置优选采用推送气缸/液压缸为动力的推送装置,其推送气缸/液压缸(指气缸和/或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推送装置的推板56,推送气缸/液压缸横向设置,位于与相应分类垃圾箱相对的主传送带的另一侧,所述推板为立面板,基本上与相应的活塞杆垂直或略带一定的倾斜,其高度应适应于将主传送带上的物料推离主传送带,由此,可以通过相关控制装置控制推送气缸/液压缸的动作,在相应物料经过时,恰好将相应物料推出主传送带,落入相应分类垃圾箱的入口或入口通道。

所述推送气缸/液压缸的基座为可升降基座,设有升降轨道装置(例如,立式滑轨),其上面或下面连接有能够带动其升降的升降气缸/液压缸,当推板将相应物料推到主传送带另一侧时,所述升降气缸/液压缸带动所述推送气缸/液压缸的基座抬升,然后所述推送气缸/液压缸带动所述推板回位,回到相应分类垃圾箱的对侧,通过这种抬升,可以避免推板回位过程中将主传送带上的物料推到推送装置侧。

所述主传送带优先为平带,水平设置,以方便推送装置将物料推出。

所述进口传送带可以为槽型带,以避免垃圾散落。

这种装置可以设有统一的外壳体10,其进口传送带的输入侧露在外面,或者所述外壳体上设有投放口,所述投放口位于所述进口传送带的输入侧的上方,由此使得从投放口投入的垃圾能够落到所述进口传送带的输入侧上。

本实用新型用于在相关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工作,且为相关控制装置提供了用于通过图像识别方式识别出各部分垃圾种类的图像,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相关控制装置,包括图像识别和垃圾种类确定的数据处理系统,与这些控制装置共同实现垃圾自动分类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各优选和可选的技术手段,除特别说明外及一个优选或可选技术手段为另一技术手段的进一步限定外,均可以任意组合,形成若干不同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