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纵向移动上料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18055发布日期:2020-05-12 17:57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纵向移动上料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料车,尤其是一种在炭素生产过程中向卧式浸渍罐内运送坯料的专用车。



背景技术:

炭素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坯料进行浸渍处理,浸渍处理时需要使用专用的纵向移动上料车将坯料送入浸渍罐内部。cn208377735u公开了一种卧式浸渍罐上料专用车,该专用车为本公司早期产品,该卧式浸渍罐上料专用车包括可以从罐体一端进入浸渍罐罐体内部的狭长钢构车体底盘,在车体底盘下沿长度方向设有多组行走轮,在车体底盘上设有行走轮驱动电机、减速器和传动机构,所述卧式浸渍罐上料专用车还包括安装在车体底盘上的、可以在车体底盘上整体升降的升降架,在车体底盘上沿长度方向固定有多对托轮,在升降架下部设有与托轮相配合的托轨,在托轨的轨面上固定有与托轮数目及位置对应的斜铁,所述斜铁包括与轨面平行的托举平面和连接托举平面与轨面的过渡斜面,在底盘的一端还设有使斜铁托举平面沿过渡斜面移上或移下托轮的升降架牵引机构。这种卧式浸渍罐上料专用车工作时依靠牵引机构改变托轮与斜铁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实现升降架在车体底盘上升降,实现了无需使用额外的起重设备就可以在浸渍罐内将盛有炭素坯料的料筐在载料台与上料车之间升降、转移。但是,这种卧式浸渍罐上料专用车的长度通常在10米左右,承载能力有限,不能满足长度达到30米的大型超长浸渍罐的上料要求,而将这种卧式浸渍罐上料专用车加长改装后,采用斜铁与托轮相配合的举升方式,受油缸牵引能力的限制,难以完成物料的举升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纵向移动上料车,该纵向移动上料车结构合理,承载能力大、举升能力强,可以满足超长浸渍罐体上料要求。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纵向移动上料车,包括可以从罐体一端进入浸渍罐罐体内部的狭长钢构车体底盘,在车体底盘下沿长度方向设有多组行走轮,所述纵向移动上料车还包括安装在车体底盘上的、可以在车体底盘上整体升降的托架,在车体底盘与托架之间设有多对托架举升油缸,在车体的底盘上设有一个纵向分油缸,分油缸尾端接液压油总管,各托架举升油缸通过液压油支管与分油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托架为由上盖板、下底板和两条侧支撑板组焊成的箱式托架,在上盖板与下底板之间的箱体内设有冷却水管,冷却水管的两端分别与冷却水循环系统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分油缸、液压油支管、举升油缸的周围填充有耐火保温纤维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在车体底盘的尾部设有将车体底盘与行走牵引链固定的孔板。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纵向移动上料车,由于采用了所述纵向移动上料车包括可以从罐体一端进入浸渍罐罐体内部的狭长钢构车体底盘,在车体底盘下沿长度方向设有多组行走轮,所述纵向移动上料车还包括安装在车体底盘上的、可以在车体底盘上整体升降的托架,在车体底盘与托架之间设有多对托架举升油缸,在车体的底盘上设有一个纵向分油缸,分油缸尾端接液压油总管,各托架举升油缸通过液压油支管与分油缸连通的技术方案,工作时液压油通过分油缸、液压油支管到达举升油缸,从而使多对油缸同步动作,将托架水平举升,完成装料或卸料作业,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纵向移动上料车克服了cn208377735u所公开的卧式浸渍罐上料专用车受举升方式的限制不宜过长的缺陷,使举升能力不受车体长度限制,为车体的加长扫除了障碍,本实用新型的纵向移动上料车长度可以达到30米。该纵向移动上料车结构合理,承载能力大,举升能力强,可以满足超长浸渍罐体上料要求。由于采用了所述托架为由上盖板、下底板和两条侧支撑板组焊成的箱式托架,在上盖板与下底板之间的箱体内设有冷却水管,冷却水管的两端分别与冷却水循环系统连接的技术特征,工作时通过向冷却水管内注入冷却循环水,降低高温物料对车体轮轴及油缸的影响,使本实用新型的纵向移动上料车能够满足承载高温物料的要求。由于采用了在分油缸、液压油支管、举升油缸的周围填充有耐火保温纤维棉的技术特征,进一步提高了纵向移动上料车的耐高温能力,使本实用新型的纵向移动上料车能够在400℃的高温环境中停留10分钟后,仍能正常运行,从而满足大型浸渍罐内的高温环境上料或卸料要求。由于采用了在车体底盘的尾部设有将车体底盘与行走牵引链固定的孔板的技术特征,使本实用新型的纵向移动上料车可以方便地卡挂到横动车的牵引链上,从而实现自身无动力行走,使车体的耐高温能力更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纵向移动上料车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移动上料车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移动上料车横向截面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移动上料车包括可以从罐体一端进入浸渍罐罐体内部的狭长钢构车体底盘,为了便于说明,将车体底盘进入罐体端定义为首端,另一端则为尾端,即图1中所示车体的左端为尾端,车体底盘包括两根平行的行走梁4,在两根行走梁之间设有多根垂直于行走梁的连接横梁2,在车体底盘下沿长度方向设有多组行走轮3,行走轮安装在行走梁上,所述纵向移动上料车还包括安装在车体底盘上的、可以在车体底盘上整体垂直升降的托架7,托架嵌于两行走梁之间,在车体底盘与托架之间设有多对托架举升油缸,每对托架举升油缸由两个在车体纵向中心线两侧对称设置的托架举升油缸10构成,在车体的底盘上设有一个纵向分油缸11,分油缸尾端接液压油总管5,在分油缸上对应托架举升油缸位置设有液压油输出接口,各托架举升油缸通过液压油支管9与分油缸连通,在分油缸、液压油支管、举升油缸的周围填充有耐火保温纤维棉,耐火保温纤维棉将两根行走梁与分油缸、液压油支管、举升油缸之间的间隙填实,在车体底盘的尾部设有将车体底盘与行走牵引链固定的孔板1,工作时使用螺栓将车体底盘卡在横动车的牵引链条上,由横动车的牵引链条驱动纵向移动上料车进/出浸渍罐。

如图2所示,所述托架为由上盖板71、下底板72和两条侧支撑板73组焊成的箱式托架,在上盖板与下底板之间的箱体内设有冷却水管8,冷却水管的两端6分别与冷却水循环系统连接。

为了清楚展示托架下方的结构,图1中对托架中部作了局部剖切处理,同时,没有画出分油缸、液压油支管、举升油缸周围填充的耐火保温纤维棉。



技术特征:

1.一种纵向移动上料车,包括可以从罐体一端进入浸渍罐罐体内部的狭长钢构车体底盘,在车体底盘下沿长度方向设有多组行走轮,其特征是:所述纵向移动上料车还包括安装在车体底盘上的、可以在车体底盘上整体升降的托架,在车体底盘与托架之间设有多对托架举升油缸,在车体的底盘上设有一个纵向分油缸,分油缸尾端接液压油总管,各托架举升油缸通过液压油支管与分油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移动上料车,其特征是:所述托架为由上盖板、下底板和两条侧支撑板组焊成的箱式托架,在上盖板与下底板之间的箱体内设有冷却水管,冷却水管的两端分别与冷却水循环系统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移动上料车,其特征是:在分油缸、液压油支管、举升油缸的周围填充有耐火保温纤维棉。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纵向移动上料车,其特征是:在车体底盘的尾部设有将车体底盘与行走牵引链固定的孔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纵向移动上料车,该纵向移动上料车包括可以从罐体一端进入浸渍罐罐体内部的狭长钢构车体底盘,在车体底盘下沿长度方向设有多组行走轮,所述纵向移动上料车还包括安装在车体底盘上的、可以在车体底盘上整体升降的托架,在车体底盘与托架之间设有多对托架举升油缸,在车体的底盘上设有一个纵向分油缸,分油缸尾端接液压油总管,各托架举升油缸通过液压油支管与分油缸连通,所述托架为由上盖板、下底板和两条侧支撑板组焊成的箱式托架,在上盖板与下底板之间的箱体内设有冷却水管,冷却水管的两端分别与冷却水循环系统连接。该纵向移动上料车结构合理,承载能力大、举升能力强,可以满足超长浸渍罐体上料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孙培阳;王学全;张凤桐;陈龙;张弓;柳春鹏;那妍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开原锅炉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0
技术公布日:2020.0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