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螺栓的定位装置及包含其的自动安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8158发布日期:2020-05-22 20:36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用于螺栓的定位装置及包含其的自动安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螺栓的定位装置及包含其的自动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紧固件,是作紧固连接用且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类机械零件;在各种机械、设备、车辆、船舶、铁路、桥梁、建筑、结构、工具、仪器、化工、仪表和用品等上面,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紧固件,是应用最广泛的机械基础件。比如螺栓就是一种很常见的配用螺母的圆柱形带螺纹的紧固件。由头部和螺杆(带有外螺纹的圆柱体)两部分组成的一类紧固件,需与螺母配合,用于紧固连接两个带有通孔的零件。

螺栓在运输安装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碰撞磨损等,磨损后的螺栓在使用中容易出现松动,这无疑会降低螺栓的使用精度,并且带磨损的螺栓的安全性也较差。因此,解决螺栓在运输过程中的碰撞或者磨损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螺栓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磨损导致降低螺栓的使用精度和安全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用于螺栓的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多个定位支架,多个定位支架彼此平齐连接且呈蜂窝状结构排列,各定位支架呈漏斗形,且各定位支架的内腔轮廓能够与螺栓的螺栓头的外形匹配,其中,

定位支架的窄口端的内径小于螺栓的螺栓头的外形的最大尺寸且大于螺栓的螺杆的外径,且定位支架的广口端的内径大于螺栓的螺栓头的外形的最大尺寸,使得螺栓的螺杆能够穿设于并固定于定位支架且螺栓头容纳于定位支架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定位支架承装螺栓,以保护螺栓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碰撞磨损等,有效降低螺栓的失效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用于螺栓的定位装置,其中,定位支架靠近窄口端的位置设置有受力张开结构,当受力张开结构受到的压力值大于预设压力阈值时,受力张开结构相对张开使得窄口端的内径大于螺栓的螺栓头的外形的最大尺寸,以使得螺栓的螺栓头穿过窄口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支架靠近窄口端的位置设置有受力张开结构,该受力张开结构可以在受到的外力大于该受力张开结构的预设压力阈值时便张开,允许螺栓从该定位支架的窄口端处被压出,用于后续安装螺栓在需要被安装的位置时,可以不用将螺栓从该定位支架出拿出,可以直接将螺栓从定位支架的窄口端压出后安装在需要安装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用于螺栓的定位装置,受力张开结构包括设置在定位支架的侧壁上的至少一个棱上的缝隙部,缝隙部的缝隙口小于或等于预设间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使得受力张开结构可以在受到的外力大于该受力张开结构的预设压力阈值时能张开,可以在定位支架的侧壁上的至少一个棱上设置缝隙部,该缝隙部在受到压力时会张开,使得定位支架的窄口端的端口变大,以允许螺栓从该定位支架的窄口端处被压出,用于后续安装螺栓在需要安装的位置。另外,缝隙部的缝隙口小于或等于预设间隙,使得受力张开结构在未受到或者受到的压力小于预设压力阈值时,防止螺栓从定位支架的窄口端处掉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用于螺栓的定位装置,定位支架一体成型,且定位支架采过弹性材质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确保定位支架可以在受力时,其窄口端的端口变大,可以设置为定位支架采用弹性材质制成,弹性材质的定位支架受力发生弹性变形即可张开,以允许螺栓从该定位支架的窄口端处被压出,用于后续安装螺栓在需要安装的位置。且不受力或者受到的压力小于预设压力阈值,其弹性变形即可恢复,使得受力张开结构在未收到或者受到的压力小于预设压力阈值时,防止螺栓从定位支架的窄口端掉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用于螺栓的定位装置,当受力张开结构未受力时,定位支架的窄口端的内径为8mm,定位支架的广口端的内径为26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用于螺栓的定位装置,定位支架的广口端处至窄口端的垂直距离大于螺栓的螺栓头的厚度,以使得螺栓头能够完全容纳于定位支架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支架的广口端处至窄口端的垂直距离大于螺栓的螺栓头的厚度,以使得螺栓头能够完全容纳于定位支架内,以保护螺栓的螺栓头不会受到摩擦或者碰撞,避免螺栓的精确度降低。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动安装系统,包括:上述的用于螺栓的定位装置;自动装配枪头,用于从安装有螺栓的定位支架中夹取螺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提高装配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安装系统,装设有自动装配枪头,该自动装配枪头可以自动夹取螺栓然后进行自动定位安装,使得安装的效率更高且更自动化和智能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自动安装系统,自动装配枪头内设置有磁吸套筒,磁吸套筒与螺栓磁性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快速使得自动装配枪头夹取到螺栓,自动装配枪头内设置有磁吸套筒,磁吸套筒与螺栓磁性连接,通过磁性将螺栓吸取到自动装配枪头内,提高自动装配枪头夹取螺栓的效率和精确度,进一步提高自动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螺栓的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多个定位支架,多个定位支架彼此平齐连接且呈蜂窝状结构排列,各定位支架呈漏斗形,且各定位支架的内腔轮廓能够与螺栓的螺栓头的外形匹配,其中,定位支架的窄口端的内径小于螺栓的螺栓头的外形的最大尺寸且大于螺栓的螺杆的外径,且定位支架的广口端的内径大于螺栓的螺栓头的外形的最大尺寸,使得螺栓的螺杆能够穿设于并固定于定位支架且螺栓头容纳于定位支架内。通过设置定位支架承装螺栓,以保护螺栓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碰撞磨损等,有效降低螺栓的失效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螺栓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螺栓的定位装置的定位支架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定位支架处于受力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自动安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用于螺栓的定位装置;

100:定位支架;110:窄口端;1101:受力张开结构;120:广口端;130:缝隙部;

20:自动安装系统;

200:自动装配枪头;210:磁吸套筒;

3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螺栓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磨损导致降低螺栓的使用精度和安全性的问题,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用于螺栓的定位装置10,定位装置10包括多个定位支架100,多个定位支架100彼此平齐连接且呈蜂窝状结构排列,多个定位支架100可以承装多个螺栓以防止螺栓在运输或者安装过程中发生磨损碰撞。且在实际使用中,多个呈蜂窝状结构排列的定位支架100可以装设在包装夹中,使得螺栓在包装时就可以独自分开装在定位支架100中,防止螺栓之间发生碰撞磨损。各定位支架100呈漏斗形,使得各定位支架100的内腔轮廓能够与螺栓的螺栓头的外形匹配,以容纳螺栓。

进一步的,定位支架100的窄口端110的内径小于螺栓的螺栓头的外形的最大尺寸且大于螺栓的螺杆的外径,且定位支架100的广口端120的内径大于螺栓的螺栓头的外形的最大尺寸,使得螺栓的螺杆能够穿设于并固定于定位支架100且螺栓头容纳于定位支架100内。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定位支架100承装螺栓,以保护螺栓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碰撞磨损等,有效降低螺栓的失效问题。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用于螺栓的定位装置10,其中,定位支架100靠近窄口端110的位置设置有受力张开结构1101,当受力张开结构1101受到的压力值大于预设压力阈值时,受力张开结构1101相对张开使得窄口端110的内径大于螺栓的螺栓头的外形的最大尺寸,以使得螺栓的螺栓头穿过窄口端110。需要理解的是,受力张开结构1101受到压力大于预设压力阈值时张开,此处的预设压力阈值需要根据受力张开结构1101的材质的弹性系数设定,同时也根据螺栓需要从窄口端110挤出时螺栓所需要被施加的力度而定。具体的预设压力阈值的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支架100靠近窄口端110的位置设置有受力张开结构1101,该受力张开结构1101可以在受到的外力大于该受力张开结构1101的预设压力阈值时便张开,允许螺栓从该定位支架100的窄口端110的处被压出,用于后续安装螺栓在需要安装的位置时,因此可以不用将螺栓从该定位支架100出拿出,可以直接将螺栓直接从定位支架100的窄口端110压出后安装在需要安装的位置,既方便安装,又省去了拿取螺栓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碰撞和磨损。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用于螺栓的定位装置10,受力张开结构1101包括设置在定位支架100的侧壁上的至少一个棱上的缝隙部130,缝隙部130的缝隙口小于或等于预设间隙。

具体的,为使得受力张开结构1101可以在受到的外力大于该受力张开结构1101的预设压力阈值时能张开,可以在定位支架100的侧壁上的至少一个棱上的缝隙部130,该缝隙部130在受到压力时会张开,使得定位支架100的窄口端110的端口变大,以允许螺栓从该定位支架100的窄口端110的处被压出,用于后续安装螺栓在需要安装的位置。另外,缝隙部130的缝隙口的小于或等于预设间隙,使得受力张开结构1101在未受到或者受到的压力小于预设压力阈值时,防止螺栓从定位支架100的窄口端110掉出。其中预设间隙为受力张开结构1101发生弹性变形且仅允许螺栓的螺杆穿过窄口端110时的间隙值,具体的预设间隙可以为1-3mm,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用于螺栓的定位装置,定位支架100通过一体成型,且采用弹性材质制成。具体的,为确保定位支架100可以在受力时,其窄口端110的端口变大,可以设置为定位支架100采用弹性材质制成,弹性材质的定位支架100受力发生弹性变形即可张开,以允许螺栓从该定位支架100的窄口端110处被压出,用于后续安装螺栓在需要安装的位置。且不受力或者受到的压力小于预设压力阈值,其弹性变形即可恢复,使得受力张开结构1101在未受到或者受到的压力小于预设压力阈值时,防止螺栓从定位支架100的窄口端110掉出。另外定位支架100的弹性材质的具体材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用于螺栓的定位装置10,当受力张开结构1101未受力时,定位支架100的窄口端110的内径为8mm,定位支架100的广口端120的内径为26mm。此处的定位支架100的窄口端110的内径和广口端120的内径的具体数值的选定以m24的螺栓为例,具体也可以根据需要承装的螺栓的规格来选定定位支架100的窄口端110的内径和广口端120的内径的具体数值,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用于螺栓的定位装置10,定位支架100的广口端120处至窄口端110的垂直距离大于螺栓的螺栓头的厚度,以使得螺栓头能够完全容纳于定位支架100内,以保护螺栓的螺栓头不会受到摩擦或者碰撞,避免螺栓的精确度降低。

实施例2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自动安装系统20,如图1-3所示,包括:实施例1的用于螺栓的定位装置10,自动装配枪头200。具体的,为提高装配效率,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自动安装系统,装设有自动装配枪头200,该自动装配枪头200用于从安装有螺栓30的定位支架100中夹取螺栓30然后进行自动定位安装,使得安装的效率更高且更自动化和智能化。

需要理解的是,自动装配枪头200可以从装有螺栓30的定位支架100内从广口端120夹取出螺栓30,再将螺栓30安装至需要安装的位置,也可以是自动装配枪头200从装有螺栓30的定位支架100内从窄口端110将螺栓30从窄口端110挤出后,再将螺栓30安装至需要安装的位置。具体的自动安装方式可以参考以上两种,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自动安装系统,自动装配枪头200内设置有磁吸套筒210,磁吸套筒210与螺栓30磁性连接,通过磁性将螺栓30吸取到自动装配枪头200内,提高自动装配枪头200夹取螺栓30的效率和精确度,进一步提高自动安装效率。

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