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加热的香薰面膜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42371发布日期:2020-07-10 17:29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加热的香薰面膜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膜包装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加热的香薰面膜袋。



背景技术:

面膜,是美容保养品的一种载体,敷在脸上用于美容。市面上常用的是揭剥式面膜,利用面膜布在脸上形成密闭环境,加速血液循环,便于肌肤吸收面膜中的营养物质。若在寒冷的环境下,使用面膜的主动性及功能性都大大降低,温度降低,敷在脸上时冰冷,对肌肤有一定的刺激性,让使用者不舒适,同时,温度低也无法激活面膜中的营养物质,保湿组分及营养组分导入脸部肌肤的效果降低。需要通过热水对面膜加热,使之温热再敷在脸上。这种加热方式比较繁琐,也受条件限制,不能随时随地加热面膜。

申请号为201910165463.6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加热面膜,包括面膜袋以及内置于其中的面膜和加热层,加热层包括粉料层和液体层,粉料层中包含有金属粉,液体层中包含有过氧化氢液体,通过金属粉和过氧化氢液体相互混合产生氧化反应而发热,其中,液体层和粉料层相互嵌套且分割包装,在使用时,可按破液体层或粉料层,将过氧化氢液体与金属粉相混合而产生加热反应。但是,加热层内置于面膜袋内并且液体层和粉料层分割包装,对产品的生产带来难度,对产品的质量带来风险,成本高,使用过氧化氢液体,使产品本身安全性不足。而且,加热层仅是对面膜进行加热作用,功能单一。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加热层内置于面膜袋内并且液体层和粉料层分割包装生产难度大以及加热层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已成为本领域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加热的香薰面膜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热层内置于面膜袋内并且液体层和粉料层分割包装生产难度大以及加热层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加热的香薰面膜袋,包括:用于盛放面膜的面膜袋;连接于所述面膜袋外侧的发热包,所述发热包内腔中设置有香薰挥发层和用于与氧气反应产热的发热粉料层;空气隔绝层,包裹在所述发热包外部。

优选地,所述发热包包括与所述面膜袋连接的连接层和设置于所述连接层远离所述面膜袋一侧的透气层,所述连接层的边缘和所述透气层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发热粉料层和所述香薰挥发层设置于所述连接层和所述透气层形成的空腔中。

优选地,所述透气层包括边缘与所述连接层连接的无纺布层。

优选地,所述透气层还包括重叠设置于所述无纺布层内侧的针孔薄膜层。

优选地,所述连接层为不干胶层。

优选地,所述发热粉料层包括金属粉层和用于使所述金属粉层与氧气反应的催化剂层。

优选地,所述金属粉层包括锌粉、镁粉、铁粉、氧化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层包括氯化钠、二氧化锰、碳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空气隔绝层的边缘与所述面膜袋的边缘粘接,所述发热包设置于所述空气隔绝层和所述面膜袋之间的空腔内。

优选地,所述香薰挥发层包括花露。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加热的香薰面膜袋,包括面膜袋、发热包和空气隔绝层,面膜袋内盛放有待加热的面膜,发热包连接在面膜袋的外侧面,即直接将发热包连接在面膜袋外侧,加工方便。并且,发热包的中空内腔中盛放有发热粉料层和香薰挥发层,空气隔绝层包裹在发热包外部,以避免使用之前发热包与外界空气接触,即仅通过发热粉料层与外界氧气反应放热,避免使用过氧化氢类的危险液体,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如此设置,使用时,使用者可直接手动将空气隔绝层去除,发热包内的发热粉料层与外界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而放热,从而对面膜袋中的面膜进行加热,提升面膜温度,可快速热敷面膜,同时,发热粉料层放热使香薰挥发层受热挥发,能够散发香气,达到香薰效果,提升面膜的客户体验感,即发热包不仅具有对面膜的加热功能,还具有香薰功能,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热层内置于面膜袋内并且液体层和粉料层分割包装生产难度大以及加热层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加热的香薰面膜袋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面膜袋、发热包和空气隔绝层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热包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中1-面膜袋;2-发热包;3-空气隔绝层;4-连接层;5-透气层;501-无纺布层;502-针孔薄膜层;6-发热粉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加热的香薰面膜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热层内置于面膜袋内并且液体层和粉料层分割包装生产难度大以及加热层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加热的香薰面膜袋,包括面膜袋1、发热包2和空气隔绝层3,面膜袋1内盛放有待加热的面膜,发热包2连接在面膜袋1的外侧面,即直接将发热包2连接在面膜袋1外侧,加工方便。并且,发热包2的中空内腔中盛放有发热粉料层6和香薰挥发层,空气隔绝层3包裹在发热包2外部,以避免使用之前发热包2与外界空气接触,即仅使用发热粉料层6与外界氧气反应放热,避免使用过氧化氢类的危险液体,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如此设置,使用时,使用者可直接手动将空气隔绝层3去除,发热包2内的发热粉料层6与外界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而放热,从而对面膜袋1中的面膜进行加热,提升面膜温度,可快速热敷面膜,同时,发热粉料层6放热使香薰挥发层受热挥发,能够散发香气,达到香薰效果,提升面膜的客户体验感,即发热包2不仅具有对面膜的加热功能,还具有香薰功能,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热层内置于面膜袋1内并且液体层和粉料层分割包装生产难度大以及加热层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

其中,空气隔绝层3的材料可以但不限于为塑料膜,使用者可直接撕开空气隔绝层3。发热粉料层6和香薰挥发层可并列重叠设置,可选的,香薰挥发层可位于发热粉料层6远离面膜袋1的一侧,香薰挥发层可单独独立设置,也可直接分散贴附在发热粉料层6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发热包2包括并列设置的连接层4和透气层5,连接层4直接与面膜袋1连接,透气层5位于连接层4远离面膜袋1的一侧,便于与外界空气充分接触。连接层4的边缘和透气层5的边缘固定连接,可选的,连接层4的边缘和透气层5的边缘的连接可为粘接或压合。发热粉料层6和香薰挥发层位于连接层4和透气层5之间形成的空腔中。如此设置,连接层4直接将发热包2整体固定在面膜袋1外侧面,避免加热过程中发热包2与面膜袋1分离,造成面膜加热程度不够或造成热量损失。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透气层5包括边缘与连接层4连接的无纺布层501,无纺布无纺布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而且不助燃、质轻、柔韧不易破裂、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可循环再用、价格低廉。

进一步地,透气层5还包括针孔薄膜层502,针孔薄膜层502与无纺布层501重叠设置,针孔薄膜层502可包括薄膜和薄膜上的多个细小通孔,在保证通气的同时,能够避免发热粉料层6的粉末漏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连接层4为不干胶层,不干胶层包括面料层、胶粘剂层和底纸层,面料层可为纸张或薄膜,底纸层与面膜袋1侧面固定连接,底纸层可为涂硅保护纸,即面料层边缘可与无纺布层501边缘固定连接,然后整体通过胶粘剂层粘贴在面膜袋1侧面。需要说明的是,底纸层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是否省略。

发热粉料层6包括金属粉层和催化剂层,金属粉层和氧气在催化剂层的作用下反应放热,需要说明的是,使用前,使用者可手动揉压发热包2,使金属粉层与催化剂层混合均匀,去除空气隔绝层3后,能够使金属粉与氧气反应更加充分。

进一步地,金属粉层包括锌粉、镁粉、铁粉、氧化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反应稳定,使用安全,成本低。

进一步地,催化剂层包括氯化钠、二氧化锰、碳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使用安全,成本低。

香薰挥发层可包括花露,花露为鲜花水蒸汽物质,是一种水溶胶,是鲜花提取液。在发热粉料层6的加热作用下,花露可散发出清新香气。生产者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需要使用不同香型的花露,达到香熏的效果,提升面膜的客户体验感。

作为一种优选的可实施方式,发热包2内的发热粉料层6和香薰挥发层的重量比例可为锌粉1-5%、镁粉2-3%、铁粉40-60%、氧化钙7-9%、氯化钠2-3%、二氧化锰0.8-2%、碳粉8-20%、花露7-10%。

空气隔绝层3的边缘与面膜袋1的边缘粘接,面膜袋1的边缘连接处可使用光滑的底纸或易揭膜。发热包2位于空气隔绝层3和面膜袋1外侧之间的空腔中,如此设置,使用者可手动揭开空气隔绝层3即可使发热包2与空气接触,易操作,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