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大负荷吊装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22072发布日期:2020-05-12 18:22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磨大负荷吊装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运载吊装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磨大负荷吊装包。



背景技术:

吊装包是一种用于吊运东西的吊具,其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铁路、创博、钢铁、矿山、油田、建筑等行业,现有的吊装包一般由一张一体式的方形的纤维布以及设置在纤维布四个角部的吊装带组成,吊装带的端部连接有吊环,在使用的时候,将待运输的东西置于纤维布的中部,然后将吊环套在起吊设备的挂钩上,进行吊运工作,由于纤维布采用整体式的结构,虽然在制作的时候较为方便,但是使用的过程中承载能力较差,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并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耐磨大负荷吊装包,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耐磨大负荷吊装包,包括方形片状的柔性承载体,所述柔性承载体包括若干依次排列设置的条状承载单元,所述条状承载单元的宽度为25-35cm,相邻的条状承载单元之间设置有叠合区域,位于叠合区域的条状承载单元通过缝制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柔性承载体的内侧沿着条状承载单元的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加强带体,第一加强带体与每个条状承载单元均通过缝制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柔性承载体的两侧沿着条状承载单元的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二加强带体,第二加强带体与每个条状承载单元均通过缝制的方式进行连接,第二加强带体的两端延伸出柔性承载体并且形成吊装带,位于同一侧的两个吊装带连接有同一个吊装环。

进一步,所述叠合区域的宽度为1-3cm。

进一步,所述条状承载单元的宽度为30cm。

进一步,所述第一加强带体对称设置有两处。

进一步,所述第二加强带体与位于最外侧的条状承载单元之间设置有连接加强结构。

进一步,所述连接加强结构包括分别位于条状承载单元与第二加强带体外表面的第一聚氨酯片与第二聚氨酯片,所述条状承载单元、第二加强带体、第一聚氨酯片与第二聚氨酯片通过铆钉连接。

进一步,所述铆钉均匀的设置有三处。

进一步,所述第一聚氨酯片与铆钉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二聚氨酯片与铆钉之间设置有第二垫片。

进一步,所述条状承载单元、第一加强带体、第二加强带体与吊装带均为涤纶织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若干条状承载单元配合加强带体的结构,大大的提高了吊装包的承载能力以及耐磨性,使其能够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本实用新型中起到吊装作用的吊装带与起到加强作用的第二加强带体为一体式结构,保证受力集中位置的抗拉强度,进一步提高了吊装包整体的机械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提高了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条状承载单元之间的叠合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3中的b向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吊装带与吊装环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耐磨大负荷吊装包,包括方形片状的柔性承载体,柔性承载体包括若干依次排列设置的条状承载单元1,条状承载单元1的宽度为25-35cm,相邻的条状承载单元1之间设置有叠合区域2,位于叠合区域2的条状承载单元1通过缝制的方式进行连接,柔性承载体的内侧沿着条状承载单元1的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加强带体3,第一加强带体3的端部与柔性承载体的轮廓平齐,第一加强带体3与每个条状承载单元1均通过缝制的方式进行连接,缝制线沿着第一加强带体3的长度方向设置,柔性承载体的两侧沿着条状承载单元1的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二加强带体4,第二加强带体4与每个条状承载单元1均通过缝制的方式进行连接,缝制线沿着第二加强带体4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加强带体4的两端延伸出柔性承载体并且形成吊装带5,即起到吊装作用的吊装带5与起到加强作用的第二加强带体4为一体式结构,大大的提高了集中受力位置的强度,位于同一侧的两个吊装带5连接有同一个吊装环6,如图5所示,吊装带5的端部折叠后通过缝制的方式形成与吊装环6相配合的套装结构5a。

通过采用若干条状承载单元配合加强带体的结构,大大的提高了吊装包的承载能力以及耐磨性,使其能够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

叠合区域2的宽度为1-3cm。

在本实施例中,条状承载单元1的宽度为30cm,条状承载单元1设置有8处,当然,其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选择,以制作不同规格的吊装包。

如图1所示,第一加强带体3对称设置有两处。

第二加强带体4与位于最外侧的条状承载单元1之间设置有连接加强结构。

如图3-4所示,连接加强结构包括分别位于条状承载单元1与第二加强带体4外表面的第一聚氨酯片7与第二聚氨酯片8,条状承载单元1、第二加强带体4、第一聚氨酯片7与第二聚氨酯片8通过铆钉9连接。

优选的,铆钉9均匀的设置有三处。

第一聚氨酯片7与铆钉9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10,第二聚氨酯片8与铆钉9之间设置有第二垫片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垫片10与第二垫片11均为金属垫片,设置垫片后均匀了铆钉9的受力,避免铆钉9压坏聚氨酯片。

通过设置上述的连接加强结构,进一步加强了集中受力位置的连接强度,避免单单通过缝制连接的方式所导致的受力处容易开线的问题,提高了安全系数。

条状承载单元1、第一加强带体3、第二加强带体4与吊装带5均为涤纶织带,涤纶织带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耐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耐磨大负荷吊装包,包括方形片状的柔性承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承载体包括若干依次排列设置的条状承载单元,所述条状承载单元的宽度为25-35cm,相邻的条状承载单元之间设置有叠合区域,位于叠合区域的条状承载单元通过缝制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柔性承载体的内侧沿着条状承载单元的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加强带体,第一加强带体与每个条状承载单元均通过缝制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柔性承载体的两侧沿着条状承载单元的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二加强带体,第二加强带体与每个条状承载单元均通过缝制的方式进行连接,第二加强带体的两端延伸出柔性承载体并且形成吊装带,位于同一侧的两个吊装带连接有同一个吊装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大负荷吊装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区域的宽度为1-3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大负荷吊装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承载单元的宽度为3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大负荷吊装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带体对称设置有两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大负荷吊装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带体与位于最外侧的条状承载单元之间设置有连接加强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磨大负荷吊装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加强结构包括分别位于条状承载单元与第二加强带体外表面的第一聚氨酯片与第二聚氨酯片,所述条状承载单元、第二加强带体、第一聚氨酯片与第二聚氨酯片通过铆钉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耐磨大负荷吊装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均匀的设置有三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耐磨大负荷吊装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氨酯片与铆钉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二聚氨酯片与铆钉之间设置有第二垫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大负荷吊装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承载单元、第一加强带体、第二加强带体与吊装带均为涤纶织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耐磨大负荷吊装包,包括方形片状的柔性承载体,柔性承载体包括若干依次排列设置的条状承载单元,相邻的条状承载单元之间设置有叠合区域,位于叠合区域的条状承载单元通过缝制的方式进行连接,柔性承载体的内侧沿着条状承载单元的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加强带体,柔性承载体的两侧沿着条状承载单元的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二加强带体,第二加强带体的两端延伸出柔性承载体并且形成吊装带,位于同一侧的两个吊装带连接有同一个吊装环。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若干条状承载单元配合加强带体的结构,大大的提高了吊装包的承载能力以及耐磨性,使其能够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

技术研发人员:杨奕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战兴索具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6
技术公布日:2020.0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