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电导联线防缠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5413发布日期:2020-06-02 19:19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电导联线防缠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电导联线防缠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使用的心电图机的导联线比较多且长度也比较长,并且,导联线一端连在描记器上,另一端连有肢体夹或者胸吸球,一般的收线装置无法进行有效地收束整理。多根导联线容易缠绕在一起,给心电图机的使用带来诸多不便。在心电图检查前,医护人员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进行人工理线,严重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一般地,心电图机上的导联线有10根,按照放置位置可分为四组,包括:上肢组,即通过肢体夹放置在左右手腕处,共两根;下肢组,即通过肢体夹放置在左右脚髁处,共两根;第一胸部组,即通过胸吸球放置在胸部的v1、v2和v3,共三根;第二胸部组,即通过胸吸球放置在胸部的v4、v5和v6,共三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心电导联线防缠收纳装置,可有效解决导联线的缠绕、收纳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心电导联线防缠收纳装置,包括用于梳理导联线的滑动线卡夹、用于卷绕、收纳导联线的卷筒装置和用于使所述卷筒装置旋转的收线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线卡夹左、右侧均为圆弧形,其上、下端均为平口;所述滑动线卡夹上均匀开有若干前后贯通,且与导联线相匹配的第一通孔,每一第一通孔与所述滑动线卡夹上端对应的位置与外部相连通,形成一卡槽,导联线可卡入所述卡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线卡夹上开设的第一通孔的数量为两个或三个。

进一步地,所述卷筒装置包括圆柱形的筒体,所述筒体右端沿着周向开有若干与导联线相匹配的环形线槽;

所述收线装置包括基座和转轴,所述基座上开有左右贯通,且与所述转轴相匹配的第三通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三通孔,所述转轴左端安装有用于使所述转轴转动的手柄,所述转轴右端沿周向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筒体左端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筒体可与所述转轴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内、位于所述第三通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转轴相匹配的轴承,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两端呈梯阶形,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三通孔内的部分直径大于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三通孔两侧部分的直径;所述转轴两端的梯阶面外侧分别套有环形的夹板,两夹板分别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限制所述转轴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两端均固定有用于挡住导联线的隔板,多个环形线槽均位于两隔板间。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外侧沿着周向均匀开有四个与导联线相匹配的直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右端开设的环形线槽的数量为两个或三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导联线防缠收纳装置可通过滑动线卡夹对多根导联线进行梳理,避免导联线间相互缠绕、打结,通过收线装置和卷筒装置可将梳理好的导联线进行卷绕收纳,方便快捷。当需要使用心电图机时,亦能够将导联线迅速展开。从而,该导联线防缠收纳装置可大大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动线卡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3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卷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收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基座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1-滑动线卡夹,101-第一通孔,2-卷筒装置,201-筒体,202-隔板,203-环形线槽,3-收线装置,301-基座,302-转轴,303-手柄,304-夹板,305-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心电导联线防缠收纳装置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一种心电导联线防缠收纳装置,包括用于梳理导联线的滑动线卡夹1、用于卷绕、收纳导联线的卷筒装置2和用于使卷筒装置2旋转的收线装置3。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滑动线卡夹1左、右侧均为圆弧形,其上、下端均为平口。滑动线卡夹1上均匀开有若干前后贯通,且与导联线相匹配的第一通孔101,每一第一通孔101与滑动线卡夹1上端对应的位置与外部相连通,形成一卡槽,导联线可卡入卡槽中。本实施例中,滑动线卡夹1上开设的第一通孔101的数量为两个或三个,参见图1和图2。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101的滑动线卡夹1用于梳理导联线上肢组或下肢组,开设有三个第一通孔101的滑动线卡夹1用于梳理导联线第一胸部组或第二胸部组。使用时,将同组的两根线或者三根线卡入滑动线卡夹1中、对应的卡槽内,滑动线卡夹1可沿着导联线滑动。根据需要可沿导联线长度方向卡入数量不等的滑动线卡夹1,滑动线卡夹1的使用数量视具体情况而定,以使导联线不缠绕、不打结为宜。

如图3和图4所示,卷筒装置2包括圆柱形的筒体201,筒体201右端沿着周向开有若干与导联线相匹配的环形线槽203。此外,筒体201两端均固定有用于挡住导联线的隔板202,多个环形线槽203均位于两隔板202间。具体地,参见图5,隔板202呈圆形,其中心开有与筒体201相匹配的第二通孔,两隔板202嵌套在筒体201上,隔板202外侧沿着周向还均匀开有四个与导联线相匹配的直卡槽。本实施例中,筒体201右端开设的环形线槽203的数量为两个或三个,参见图3和图4。

如图6和图7所示,收线装置3包括基座301和转轴302,基座301上开有左右贯通,且与转轴302相匹配的第三通孔,基座301内、位于第三通孔位置设置有与转轴302相匹配的轴承305,转轴302穿过第三通孔和轴承305。转轴302两端呈梯阶形,转轴302位于第三通孔内的部分直径大于转轴302位于第三通孔两侧部分的直径。转轴302两端的梯阶面外侧分别套有环形的夹板304,夹板304上沿着周向均匀开有若干连接用的第四通孔,基座301左右两侧对应地开设有连接孔,两夹板304分别与基座30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从而限制转轴302轴向移动。转轴302左端安装有用于使转轴302转动的手柄303,转轴302右端沿周向开设有外螺纹,筒体201左端开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参见图3和图4,筒体201可与转轴302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开设有两个环形线槽203的筒体201用于卷绕收纳导联线上肢组或下肢组,开设有三个环形线槽203的筒体201用于卷绕收纳导联线第一胸部组或第二胸部组。使用时,首先将同组的两根线或者三根线卡在筒体201上、对应的环形线槽203中。然后,将筒体201旋接在转轴302上,摇动手柄303,使导联线缠绕在筒体201上。接着,将导联线连接有肢体夹或胸吸球的一端卡在隔板202的直卡槽上固定住。最后,将收线装置3拆下,并重复上述操作,完成所有四组导联线的收纳。

在需要使用心电图机时,将导联线连接有肢体夹或胸吸球的一端从隔板202的直卡槽上取下,展开导联线,取下卷筒装置2。如果不影响操作,也可以不取下卷筒装置2。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