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垃圾分类的连卷垃圾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81780发布日期:2020-07-07 14:12阅读:73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垃圾分类的连卷垃圾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卷垃圾袋,特别是一种便于垃圾分类的连卷垃圾袋。



背景技术:

垃圾袋是一种用于装垃圾的袋子,利于垃圾的收集以及处理,而连卷垃圾袋则是多个垃圾袋折叠压平后收卷形成,连卷垃圾袋的垃圾袋之间则通过撕痕相连接,若要使用一个垃圾袋,只需将位于首端的单个垃圾袋从连卷垃圾袋上展开出来后并通过撕痕将其撕扯下来即可,而撕痕的存在便于垃圾袋与垃圾袋的分离,随着该垃圾袋从连卷垃圾袋上撕下后,便可通过垃圾桶将该垃圾袋撑开,撑开后的垃圾袋不再处于折叠压平的状态,容积瞬间变大,使用人员能够通过撑开后的垃圾袋的开口放入垃圾,实现垃圾的收集。

当垃圾袋内装满垃圾后,便可将垃圾袋从垃圾桶内取出,拿到住所附近的垃圾分类区域扔掉,但是随着对垃圾分类的要求逐渐变高,由于垃圾袋多为塑料制品,若是垃圾袋随着垃圾袋内的垃圾一起扔入分类垃圾桶,则会造成垃圾种类混杂的情况,因此扔垃圾时不能同时将垃圾袋扔入到分类垃圾桶,而是根据垃圾袋内的垃圾种类将其从垃圾袋内倒入至相应的分类垃圾桶内,若是要将垃圾袋的垃圾倒出,则需要使用人员一手提住垃圾袋袋口,另一手抓住垃圾袋袋底,而传统的垃圾袋的袋口为平口,袋底为平底,这种情况下,使用人员极易与垃圾袋内发生触碰,致使使用人员的手被污染,造成不卫生的问题,当垃圾袋袋底破碎并渗漏出一些液体时,这种问题则会更加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垃圾分类的垃圾袋,它能够有效避免使用人员在将垃圾袋内的垃圾倒出过程中造成手部被污染的情况,同时能够在分离单个垃圾袋时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于垃圾分类的连卷垃圾袋,包括若干彼此相连接的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前端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右部上下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提手;所述开口与提手之间形成一左缺口;所述袋体后端左部设有与左缺口相匹配的防脏部;所述防脏部与袋体后端之间形成一与提手相匹配的右缺口;其中一个袋体的防脏部位于其后侧的袋体的左缺口内;其中一个袋体的防脏部与其后侧的袋体前端通过两个以内的撕裂点相连接。

其中一个袋体的提手位于其前侧的袋体的右缺口内;其中一个袋体的提手与其前侧的袋体后端通过撕痕相连接。

所述撕裂点为一个。

所述撕裂点位于防脏部的中部位置。

所述撕裂点为两个。

所述撕裂点互为对称分布于防脏部的左右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便于垃圾分类的连卷垃圾袋可通过提手提着垃圾袋去往住所附近的垃圾分类区域,有效避免使用人员的手直接接触垃圾袋的开口导致提垃圾袋的手弄脏的情况,当使用人员移动至垃圾分类区域后,可一手握着提手,另一手握着防脏部,对垃圾袋内的垃圾进行倾倒,使双手不用去触碰垃圾袋的开口和袋底,有效避免手直接接触垃圾袋袋底导致手弄脏的情况,从而保证使用人员在倒垃圾的整个过程中不会与垃圾袋内的垃圾发生直接接触,即使垃圾袋袋体破裂渗漏出一些液体,在防脏部的作用下,也能够有效避免触碰到液体,最大程度上保证使用人员手部的洁净程度,且撕痕与撕裂点的存在能够保证连卷垃圾袋在分离单个垃圾袋时的效率,保证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于垃圾分类的连卷垃圾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便于垃圾分类的连卷垃圾袋采用一个撕裂点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便于垃圾分类的连卷垃圾袋采用两个撕裂点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袋体折叠压平时的立体图;

图5是袋体摊开时的立体图;

图6是袋体撑开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垃圾分类的连卷垃圾袋,包括若干彼此相连接的袋体1,所述袋体1前端设有一开口2;所述开口2右部上下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提手3;所述开口2与提手3之间形成一左缺口4;所述袋体1后端左部设有与左缺口4相匹配的防脏部5;所述防脏部5与袋体1后端之间形成一与提手3相匹配的右缺口6;其中一个袋体1的防脏部5位于其后侧的袋体1的左缺口4内;其中一个袋体1的防脏部5与其后侧的袋体1前端通过两个以内的撕裂点7相连接。

其中一个袋体1的提手3位于其前侧的袋体1的右缺口6内;其中一个袋体1的提手3与其前侧的袋体1后端通过撕痕8相连接。

所述撕裂点7为一个。

所述撕裂点7位于防脏部5的中部位置。

所述撕裂点7为两个。

所述撕裂点7互为对称分布于防脏部5的左右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连卷垃圾袋收卷状态时,每一个袋体都处于折叠压平的状态,提手3与防脏部5同样如此,在连卷垃圾袋收卷时保持平面状态,需要使用垃圾袋时,使用人员可通过撕扯撕痕8将后侧袋体1的提手3与前侧袋体1的后端快速分离,紧接着将撕裂点7用外力直接扯断便能够实现后侧袋体1的前端与防脏部5之间的快速分离。

当最前侧的垃圾袋从连卷垃圾袋上撕下后,使用人员可握住上下两侧的提手3,将垃圾袋敞开,此时垃圾袋的开口2处于敞开的状态,紧接着可通过垃圾桶将垃圾袋支撑住,使垃圾袋保持敞开的状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人员便可通过将开口2将垃圾投入至垃圾袋内,实现垃圾的收集,为了便于垃圾分类,使用人员需在相同的垃圾袋内投入同一种类的垃圾,在垃圾袋装满垃圾后,使用人员便可通过提手提着垃圾袋去往住所附近的垃圾分类区域,有效避免使用人员的手直接接触垃圾袋的开口2导致提垃圾袋的手弄脏的情况,当使用人员移动至垃圾分类区域后,可一手握着提手3,另一手握着防脏部5,对垃圾袋内的垃圾进行倾倒,使双手不用去触碰垃圾袋的开口2和袋底,有效避免手直接接触垃圾袋袋底导致手弄脏的情况,从而保证使用人员在倒垃圾的整个过程中不会与垃圾袋内的垃圾发生直接接触,即使垃圾袋袋体1破裂渗漏出一些液体,在防脏部5的作用下,也能够有效避免触碰到液体,最大程度上保证使用人员手部的洁净程度。

撕裂点7为一个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前侧袋体1的防脏部5与后侧袋体1的前端之间的分离,最大程度上减少从连卷垃圾袋分离单个垃圾袋时的麻烦,而撕裂点7位于防脏部5的中部位置,能够保证分离效率的同时,保证防脏部位置的稳定性。

当撕裂点7为两个且撕裂点7互为对称分布于防脏部5的左右两侧时,能够保证前侧袋体1的防脏部5能够稳稳处于后侧袋体1的左缺口4内,避免垃圾袋收卷时防脏部5出现位置侧偏的情况,保证垃圾袋彼此连接的位置的平整度,而两个撕裂点7虽相对于一个撕裂点7较难在一道力量下完全断裂,但同样能够快速撕断两个撕裂点7,保证连卷垃圾袋在分离单个垃圾袋时的分离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垃圾分类的连卷垃圾袋,包括若干彼此相连接的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前端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右部上下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提手;所述开口与提手之间形成一左缺口;所述袋体后端左部设有与左缺口相匹配的防脏部;所述防脏部与袋体后端之间形成一与提手相匹配的右缺口;其中一个袋体的防脏部位于其后侧的袋体的左缺口内;其中一个袋体的防脏部与其后侧的袋体前端通过两个以内的撕裂点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垃圾分类的连卷垃圾袋,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袋体的提手位于其前侧的袋体的右缺口内;其中一个袋体的提手与其前侧的袋体后端通过撕痕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垃圾分类的连卷垃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点为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垃圾分类的连卷垃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点位于防脏部的中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垃圾分类的连卷垃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点为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垃圾分类的连卷垃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点互为对称分布于防脏部的左右两侧。


技术总结
一种便于垃圾分类的连卷垃圾袋,包括若干彼此相连接的袋体,所述袋体前端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右部上下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提手;所述开口与提手之间形成一左缺口;所述袋体后端左部设有与左缺口相匹配的防脏部;所述防脏部与袋体后端之间形成一与提手相匹配的右缺口;其中一个袋体的防脏部位于其后侧的袋体的左缺口内;其中一个袋体的防脏部与其后侧的袋体前端通过两个以内的撕裂点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便于垃圾分类的连卷垃圾袋能够有效避免使用人员在将垃圾袋内的垃圾倒出过程中造成手部被污染的情况,同时能够在分离单个垃圾袋时的便利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卫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州市文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1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