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组立机的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94932发布日期:2020-06-30 19:5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容组立机的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解电容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组立机的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电容是电子工程中极为重要的基础电子元件之一,在电子电路中起滤波、耦合、旁路灯作用,广泛应用于通讯设备、视听系统、家用电器和仪器仪表等领域。而铝解电容的生产过程为:将正、负铝箔按工艺尺寸裁切,将引线分别钉接在正、负铝箔上,然后将正、负铝箔和电解纸卷绕成圆柱状,即制成电容芯,再通过组立机将电容芯装配在铝壳中,将橡胶塞置于铝壳口固定电容芯,而且为了使铝壳与橡胶塞之间密封并固定,现有技术一般采用束腰工艺,即在组立机中,将封口针顶在铝壳口处并向铝壳内挤压,铝壳转动一周后在铝壳口上形成一圈凹槽,这样就使得铝壳与橡胶塞之间得以密封并固定。束腰完成后的电容为裸品电容,再由组立机的推出机构将裸品电容推入出料装置中,经由出料装置存放在料框中,等待进入下一步套管工序中进行套管。

由于封口针与铝壳均为金属,束腰加工时封口针与铝壳之间直接接触摩擦,为了保证封口针能顺利地在铝壳上滑动同时冷却封口针,需要不断地给封口针滴加润滑油,即滴加封口油,这就导致裸品电容的铝壳上粘有封口油,但是套管加工必须保证裸品电容外表洁净、无杂质、无油污,所以现有技术中是用转运箱盛接粗立机中完成装配束腰的裸品电容,按批次将转运箱中的待清洗裸品电容进行额外的清洗、干燥,再将干净的裸品电容倒入套管机中进行套管,这延长了电容装配工序与套管工序之间的间隔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不能实现组立机与套管机之间的连续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现有铝解电容的生产,在组立机中完成装配束腰的裸品电容需按批次进行额外的清洗、干燥工序后才能进入套管机中进行套管,这延长了电容装配工序与套管工序之间的间隔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实际工作量,不能实现组立机与套管机之间的连续化生产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线清洗裸品电容,缩短电容装配工序与套管工序之间的间隔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有利于实现组立机与套管机之间的连续化生产电容组立机的出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容组立机的出料装置,包括清洗部件,所述清洗组件包括壳体、导料斗、清洗组件和出料口,导料斗设置在壳体上,清洗组件设置在壳体中,出料口设置壳体上,所述导料斗用于减缓落入导料斗的电容的下落速度并使电容平稳地滑入送料机构中,所述清洗组件用于对电容外边进行冲洗、干燥并将电容传送至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中的出料装置包括出料部件和清洗部件,出料组件设置在组立机机台上,组立机中完成装配束腰后的裸品电容经出料组件滑出组立机,随后裸品电容掉入清洗组件中,由清洗组件完成对裸品电容的清洗、干燥,经过清洗组件处理的裸品电容滑出清洗组件,至此电容在组立机上的装配束腰工序结束,可将干净的裸品电容直接放入套管机中进行套管加工。

为了清洗裸品电容铝壳上附着的封口油或其它杂质,本技术方案通过壳体、导料斗、清洗组件和出料口构成清洗部件。导料斗设置在壳体上,并且导料斗靠近出料组件下方设置,保证从出料组件滑出的裸品电容能掉入导料斗中,同时通过将导料斗设置成特定形状,以减缓裸品电容的滑行速度并引导裸品电容平稳的逐个落入清洗组件中,为清洗组件完成对裸品电容的清洗提供条件。清洗组件设置在壳体中,并且裸品电容经导料斗直接落入清洗组件中,清洗组件将清洗液加压冲洗裸品电容,然后再用热空气吹干裸品电容上的清洗液,本技术方案中的清洗液只要能溶解封口油且易挥发即可,比如酒精。清洗干净后的裸品电容经出料口落出壳体,至此电容在组立机上的装配束腰工序结束,可通过转运箱或送料装置将出料口落出的干净裸品电容直接送入套管机中进行套管。与现有技术相比,组立机每装配束腰完成一个裸品电容,经出料部件滑出后就直接落入清洗部件进行清洗,实现了裸品电容的在线清洗,避免了裸品电容需要按批次进行额外的清洗、干燥后才能进入套管机中进行套管,缩短了电容装配工序与套管工序之间的间隔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实际工作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有利于实现组立机与套管机之间的连续化生产。

进一步的,所述导料斗包括导入段、导向段和仓壁振动器,导入段的宽度逐渐缩小,且导入段最窄处的宽度比电容直径大;导向段与导入段最窄端连接,且导向段的宽度与导入段最窄处的宽度相等;

所述导入段、导向段的底部均为斜面,且导入段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15°,导向段的斜度小于导入段的斜度;所述仓壁振动器设置在导入段的底部,所述导入段用于减缓落入导料斗的电容的速度并引导电容逐个滑入导向段,所述导向段用于使电容逐个通过并滑出导料斗,所述仓壁振动器用于促使电容从导入段逐个进入导向段中,避免电容堵塞导向段。

由于裸品电容是从出料部件直接落入导料斗的,裸品电容的下落速度较大,而且裸品电容的落点是随机的,如果让裸品电容以较大的速度落入清洗组件中,会导致裸品电容与清洗组件碰撞而四处弹跳,无法完成对裸品电容的清洗。为了保证裸品电容能逐一地进入清洗组件,本技术方案设置由导入段、导向段和仓壁振动器构成的导料斗,导入段的宽度逐渐所小,俯视导料斗时,导入段外形呈三角状,导入段最窄端的宽度比裸品电容的直径大,导向段的侧壁为两块平行的立板,导向段紧接在导入段的最窄端,导向段的宽度与导入段的最窄端相等并保持不变,为了使裸品电容逐一地进入清洗组件,将导入段最窄端的宽度和导向段的宽度设置为比裸品电容直径大2~3mm,即导入段最窄端一次只能通过一个裸品电容,导向段中只能允许单个裸品电容通过或允许裸品电容以单列纵队的形式排队通过,而且裸品电容刚好只能沿电容轴线方向在导向段中滑动,不能在导向段转动或滚动,通过设置宽度逐渐所小的导入段和宽度较小导向段,保证裸品电容逐一地、以轴线向前的姿态滑出导料斗,进而进入清洗组件中,并且保证裸品电容在滑出导料斗后落点固定。

为了保证裸品电容能平稳地进入清洗组件,本技术方案还将导入段、导向段的底部设置坡度变缓的两个斜面,即导入段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15°,导向段底面比导入段底面坡度小,由于导入段底面的坡度小,当裸品电容落在导入段的底面上时,裸品电容撞击在导入段底面上而减小速度,然后改变运动方向沿着导入段底面下滑进入导向段中,由于导向段底面的坡度更小,进一步减缓了裸品电容滑行的速度,但是导向段仍然是斜面,使得裸品电容能继续向前滑动,通过将导料斗底面设置为坡度较小的斜面,并且设置为两段坡度变小的斜面,有效减缓了裸品电容在导料斗中的滑行速度,保证裸品电容以较小的速度、平稳地进入清洗组件。

为了避免裸品电容聚集在导入段中而堵塞导向段入口,本技术方案在导入段的底部设置仓壁振动器,也就是在导料斗的底部设置仓壁振动器,当仓壁振动器的振动和斜面的共同作用下,促使裸品电容沿斜面下方滑,并由导入段进入导向段。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相互独立的上下两层结构,清洗组件设置在壳体上层中,壳体下层为储液箱,储液箱顶部设置有导流孔,该导流孔连通壳体上层与储液箱。

为了实现对裸品电容的清洗,本技术方案将壳体设置为上下两层,壳体上层用于安装清洗组件,壳体下层为储液箱,储液箱用于储存清洗液,并且储液箱的顶部设置导流孔与壳体上层连通。在清洗裸品电容时,在壳体上层中的清洗液通过导流孔回流至储液箱中,实现清洗液的回收。在储液箱上设置有加液口和排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层内还设置有竖隔板,竖隔板上设置有贯穿孔,该贯穿孔与清洗组件连接,同时壳体上层被竖隔板分隔为冲洗室和干燥室,且导料斗与冲洗室连通,出料口设置在干燥室上。

为了将裸品电容的冲洗和干燥两步工序分开独立进行,本技术方案在壳体上层中设置竖隔板,通过竖隔板将壳体上层空间分隔为两个空间,即冲洗室和干燥室,避免四处飞溅清洗液影响对裸品电容的干燥。而且裸品电容经干燥后直接从出料口落出。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组件包括辊排和冲洗机构,所述辊排包括设置在壳体上层内的主动辊和从动辊,且主动辊与从动辊并排设置,主动辊与从动辊的间隔小于电容的直径,主动辊上连接有电机,该电机位于壳体外部,所述电机用于驱动主动辊转动,所述主动辊与从动辊用于使电容放置在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并且使电容自转的同时沿主动辊长度方向移动;

所述冲洗机构包括喷头ⅰ、喷头ⅱ和自吸式离心泵,喷头ⅰ设置在冲洗室的顶部,喷头ⅱ设置干燥室的顶部,喷头ⅰ与喷头ⅱ的喷口均朝向主动辊与从动辊的间隙,且喷头ⅰ与喷头ⅱ均沿主动辊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自吸式离心泵分别与储液箱、喷头ⅰ连通,喷头ⅱ与气泵连通,所述自吸式离心泵用于将储液箱的液体增压送至喷头ⅰ中,所述喷头ⅰ用于将高压液体喷向主动辊与从动辊间隙中的电容以冲洗电容,所述喷头ⅱ用于将热空气喷向主动辊与从动辊间隙中的电容以干燥电容。

为了实现对裸品电容的冲洗、干燥,本技术方案在壳体上层内并排设置主动辊与从动辊,而且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间隙小于裸品电容的直径,这样裸品电容就能放置在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主动辊与从动辊的一端位于导料斗的导向段的向下方,主动辊与从动辊的另一端位于出料口的上方,这使从导料斗滑出的裸品电容能直接落入主动辊与从动辊的间隙中,在主动辊与从动辊上经过冲洗机构的冲洗、干燥后,裸品电容直接从出料口落出。电机驱动主动辊转动,主动辊的转动方向根据主动辊与从动辊的位置确定,当主动辊位于从动辊的左边时,电机驱动主动辊逆时针转动,当主动辊位于从动辊的右边时,电机驱动主动辊顺时针转动,而从动辊可以自由转动,这样就能使主动辊带动裸品电容自转,同时避免裸品电容被主动辊带入主动辊与从动辊的间隙中而被挤压损毁。为了实现裸品电容在主动辊与从动辊的间隙移动,在安装时,可以使主动辊相对于从动辊的轴线有一定的角度来实现或者通过其它方式实现,比如,当从动辊是水平安装的时,主动辊则以一端高一端低的姿态,即从动辊的轴线与主动辊的轴线之间有夹角,而且这个夹角必须要满足裸品电容能稳定的放置在主动辊与从动辊的间隙上,同时能在主动辊的驱动下沿主动辊长度方向移动。

具体的,在冲洗室的顶部设置喷头ⅰ,同时通过自吸式离心泵将储液箱中的清洗液抽出、加压后,经喷头ⅰ喷向主动辊与从动辊的间隙上的裸品电容,在裸品电容在沿主动辊长度方向移动过程中,喷头ⅰ向裸品电容表面喷射清洗液并冲刷裸品电容,由于裸品电容在移动过程中还会自转,所以提高了冲刷清洗的质量和效率,保证裸品电容被清洗干净,而且喷头ⅰ喷射清洗液的水压须在设定范围内,避免裸品电容被清洗液射流冲击而四处飞落。在干燥室的顶部设置喷头ⅱ,喷头ⅱ与气泵连通,喷头ⅱ不断向主动辊与从动辊的间隙喷射空气,而且喷头ⅱ的喷射气压必须在设定范围内,避免裸品电容被气流冲击而四处飞落,当冲洗后的裸品电容移动至干燥室时,由于清洗液必须时易挥发的,如酒精,所以在干燥室中,喷头ⅱ喷出的气流加速裸品电容表面清洗液的挥发,进而实现干燥裸品电容的目的。当裸品电容移动至主动辊的尽头时,裸品电容从主动辊与从动辊的间隙直接往下掉落,通过下方出料口掉出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辊与从动辊倾斜设置在壳体内,主动辊与从动辊的低位端位于导料斗的下方,主动辊与从动辊的高位端位于出料口正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辊上设置有螺纹,该螺纹用于使电容在自转的同时也在主动辊上移动。

为了实现裸品电容在主动辊与从动辊的间隙移动,本技术方案将主动辊与从动辊倾斜设置在壳体内,而且在主动辊上设置有螺纹,这样当主动辊带动裸品电容自转的时候,螺纹会驱使裸品电容沿螺纹轴线移动,也就是沿主动辊轴线移动。而且将主动辊与从动辊倾斜设置,能避免清洗时清洗液沿辊表面流向干燥室中的辊表面上,进而有利于裸品电容的干燥。

进一步的,还包括出料部件,所述出料部件包括出料盒、挡料罩、气缸和翻板,出料盒呈长方体状且竖直设置在机台侧面,挡料罩设置在出料盒的顶端并与出料盒连通,出料盒的侧边上设置有缺口,翻板设置在缺口中,该翻板在竖立状态时,翻板与出料盒侧板平齐,该翻板向出料盒内倾斜时,翻板隔断出料盒的内部空间,气缸设置在出料盒的外部,所述挡料罩用于将组立机产出的电容引导落入出料盒中,所述气缸用于驱动翻板转动,所述翻板用于引导落入出料盒中的电容滑出出料盒。

进一步的,所述挡料罩包括主体、延伸边和侧边,主体呈无盖的扁平方盒状,主体竖直设置且开口端朝向机台,延伸边设置在主体的下端且位于主体的背面,所述延伸边用于安装时使主体与出料盒构成上小下大的宽度突变的通道,侧边设置在主体的一侧,且侧边顶靠机台边缘设置,侧边用于避免裸品电容从主体的侧方飞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清洗部件的壳体上设置导料斗,导料斗靠近出料部件下方设置,保证从出料部件滑出的裸品电容能掉入导料斗中,同时通过将导料斗设置成特定形状,以减缓裸品电容的滑行速度并引导裸品电容平稳的逐个落入清洗组件中,为清洗组件完成对裸品电容的清洗提供条件。本实用新型将清洗部件与出料部件连接设置,使得组立机每装配束腰完成一个裸品电容,经出料部件滑出后就直接落入清洗部件进行清洗,实现了裸品电容的在线清洗,避免了裸品电容需要按批次进行额外的清洗、干燥后才能进入套管机中进行套管,缩短了电容装配工序与套管工序之间的间隔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实际工作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有利于实现组立机与套管机之间的连续化生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料斗的俯视图;

图3为竖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出料部件的正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机台,2挡料罩,3侧边,4延伸边,5出料盒,6翻板,8废料盒,9气缸,10导料斗,12仓壁振动器,13壳体,14加液口,15喷头ⅰ,16自吸式离心泵,17主动辊,18喷头ⅱ,19干燥室,20电机,21出料口,22导入段,23导向段,24竖隔板,25贯穿孔,26从动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电容组立机的出料装置,包括清洗组件,所述清洗组件包括壳体13、导料斗10、清洗组件和出料口21,导料斗10设置在壳体13上,清洗组件设置在壳体13中,出料口21设置壳体13上,所述导料斗10用于减缓落入导料斗10的电容的下落速度并使电容平稳地滑入送料机构中,所述清洗组件用于对电容外边进行冲洗、干燥并将电容传送至出料口21。

本实用新型中的出料装置包括出料部件和清洗部件,出料组件设置在组立机机台1上,组立机中完成装配束腰后的裸品电容经出料组件滑出组立机,随后裸品电容掉入清洗组件中,由清洗组件完成对裸品电容的清洗、干燥,经过清洗组件处理的裸品电容滑出清洗组件,至此电容在组立机上的装配束腰工序结束,可将干净的裸品电容直接放入套管机中进行套管加工。

为了清洗裸品电容铝壳上附着的封口油或其它杂质,本技术方案通过壳体13、导料斗10、清洗组件和出料口21构成清洗部件。导料斗10设置在壳体13上,并且导料斗10靠近出料组件下方设置,保证从出料组件滑出的裸品电容能掉入导料斗10中,同时通过将导料斗10设置成特定形状,以减缓裸品电容的滑行速度并引导裸品电容平稳的逐个落入清洗组件中,为清洗组件完成对裸品电容的清洗提供条件。清洗组件设置在壳体13中,并且裸品电容经导料斗10直接落入清洗组件中,清洗组件将清洗液加压冲洗裸品电容,然后再用热空气吹干裸品电容上的清洗液,本技术方案中的清洗液只要能溶解封口油且易挥发即可,比如酒精。清洗干净后的裸品电容经出料口21落出壳体13,至此电容在组立机上的装配束腰工序结束,可通过转运箱或送料装置将出料口21落出的干净裸品电容直接送入套管机中进行套管。与现有技术相比,组立机每装配束腰完成一个裸品电容,经出料部件滑出后就直接落入清洗部件进行清洗,实现了裸品电容的在线清洗,避免了裸品电容需要按批次进行额外的清洗、干燥后才能进入套管机中进行套管,缩短了电容装配工序与套管工序之间的间隔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实际工作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有利于实现组立机与套管机之间的连续化生产。

进一步的,所述导料斗10包括导入段22、导向段23和仓壁振动器12,导入段22的宽度逐渐缩小,且导入段22最窄处的宽度比电容直径大;导向段23与导入段22最窄端连接,且导向段23的宽度与导入段22最窄处的宽度相等;

所述导入段22、导向段23的底部均为斜面,且导入段2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15°,导向段23的斜度小于导入段22的斜度;所述仓壁振动器12设置在导入段22的底部,所述导入段22用于减缓落入导料斗10的电容的速度并引导电容逐个滑入导向段23,所述导向段23用于使电容逐个通过并滑出导料斗10,所述仓壁振动器12用于促使电容从导入段22逐个进入导向段23中,避免电容堵塞导向段23。

由于裸品电容是从出料部件直接落入导料斗10的,裸品电容的下落速度较大,而且裸品电容的落点是随机的,如果让裸品电容以较大的速度落入清洗组件中,会导致裸品电容与清洗组件碰撞而四处弹跳,无法完成对裸品电容的清洗。为了保证裸品电容能逐一地进入清洗组件,本技术方案设置由导入段22、导向段23和仓壁振动器12构成的导料斗10,导入段22的宽度逐渐所小,俯视导料斗10时,导入段22外形呈三角状,导入段22最窄端的宽度比裸品电容的直径大,导向段23的侧壁为两块平行的立板,导向段23紧接在导入段22的最窄端,导向段23的宽度与导入段22的最窄端相等并保持不变,为了使裸品电容逐一地进入清洗组件,将导入段22最窄端的宽度和导向段23的宽度设置为比裸品电容直径大2~3mm,即导入段22最窄端一次只能通过一个裸品电容,导向段23中只能允许单个裸品电容通过或允许裸品电容以单列纵队的形式排队通过,而且裸品电容刚好只能沿电容轴线方向在导向段23中滑动,不能在导向段23转动或滚动,通过设置宽度逐渐所小的导入段22和宽度较小导向段23,保证裸品电容逐一地、以轴线向前的姿态滑出导料斗10,进而进入清洗组件中,并且保证裸品电容在滑出导料斗10后落点固定。

为了保证裸品电容能平稳地进入清洗组件,本技术方案还将导入段22、导向段23的底部设置坡度变缓的两个斜面,即导入段22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15°,导向段23底面比导入段22底面坡度小,由于导入段22底面的坡度小,当裸品电容落在导入段22的底面上时,裸品电容撞击在导入段22底面上而减小速度,然后改变运动方向沿着导入段22底面下滑进入导向段23中,由于导向段23底面的坡度更小,进一步减缓了裸品电容滑行的速度,但是导向段23仍然是斜面,使得裸品电容能继续向前滑动,通过将导料斗10底面设置为坡度较小的斜面,并且设置为两段坡度变小的斜面,有效减缓了裸品电容在导料斗10中的滑行速度,保证裸品电容以较小的速度、平稳地进入清洗组件。

为了避免裸品电容聚集在导入段22中而堵塞导向段23入口,本技术方案在导入段22的底部设置仓壁振动器12,也就是在导料斗10的底部设置仓壁振动器12,当仓壁振动器12的振动和斜面的共同作用下,促使裸品电容沿斜面下方滑,并由导入段22进入导向段23。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3为相互独立的上下两层结构,清洗组件设置在壳体13上层中,壳体13下层为储液箱,储液箱顶部设置有导流孔,该导流孔连通壳体13上层与储液箱。

为了实现对裸品电容的清洗,本技术方案将壳体13设置为上下两层,壳体13上层用于安装清洗组件,壳体13下层为储液箱,储液箱用于储存清洗液,并且储液箱的顶部设置导流孔与壳体13上层连通。在清洗裸品电容时,在壳体13上层中的清洗液通过导流孔回流至储液箱中,实现清洗液的回收。在储液箱上设置有加液口14和排液口25。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3上层内还设置有竖隔板24,竖隔板24上设置有贯穿孔25,该贯穿孔25与清洗组件连接,同时壳体13上层被竖隔板24分隔为冲洗室和干燥室19,且导料斗10与冲洗室连通,出料口21设置在干燥室19上。

为了将裸品电容的冲洗和干燥两步工序分开独立进行,本技术方案在壳体13上层中设置竖隔板24,通过竖隔板24将壳体13上层空间分隔为两个空间,即冲洗室和干燥室19,避免四处飞溅清洗液影响对裸品电容的干燥。而且裸品电容经干燥后直接从出料口21落出。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组件包括辊排和冲洗机构,所述辊排包括设置在壳体13上层内的主动辊17和从动辊26,且主动辊17与从动辊26并排设置,主动辊17与从动辊26的间隔小于电容的直径,主动辊17上连接有电机20,该电机20位于壳体13外部,所述电机20用于驱动主动辊17转动,所述主动辊17与从动辊26用于使电容放置在主动辊17与从动辊26之间,并且使电容自转的同时沿主动辊17长度方向移动;

所述冲洗机构包括喷头ⅰ15、喷头ⅱ18和自吸式离心泵16,喷头ⅰ15设置在冲洗室的顶部,喷头ⅱ18设置干燥室19的顶部,喷头ⅰ15与喷头ⅱ18的喷口均朝向主动辊17与从动辊26的间隙,且喷头ⅰ15与喷头ⅱ18均沿主动辊17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自吸式离心泵16分别与储液箱、喷头ⅰ15连通,喷头ⅱ18与气泵连通,所述自吸式离心泵16用于将储液箱的液体增压送至喷头ⅰ15中,所述喷头ⅰ15用于将高压液体喷向主动辊17与从动辊26间隙中的电容以冲洗电容,所述喷头ⅱ18用于将热空气喷向主动辊17与从动辊26间隙中的电容以干燥电容。

为了实现对裸品电容的冲洗、干燥,本技术方案在壳体13上层内并排设置主动辊17与从动辊26,而且主动辊17与从动辊26之间的间隙小于裸品电容的直径,这样裸品电容就能放置在主动辊17与从动辊26之间,主动辊17与从动辊26的一端位于导料斗10的导向段23的向下方,主动辊17与从动辊26的另一端位于出料口21的上方,这使从导料斗10滑出的裸品电容能直接落入主动辊17与从动辊26的间隙中,在主动辊17与从动辊26上经过冲洗机构的冲洗、干燥后,裸品电容直接从出料口21落出。电机20驱动主动辊17转动,主动辊17的转动方向根据主动辊17与从动辊26的位置确定,当主动辊17位于从动辊26的左边时,电机20驱动主动辊17逆时针转动,当主动辊17位于从动辊26的右边时,电机20驱动主动辊17顺时针转动,而从动辊26可以自由转动,这样就能使主动辊17带动裸品电容自转,同时避免裸品电容被主动辊17带入主动辊17与从动辊26的间隙中而被挤压损毁。为了实现裸品电容在主动辊17与从动辊26的间隙移动,在安装时,可以使主动辊17相对于从动辊26的轴线有一定的角度来实现或者通过其它方式实现,比如,当从动辊26是水平安装的时,主动辊17则以一端高一端低的姿态,即从动辊26的轴线与主动辊17的轴线之间有夹角,而且这个夹角必须要满足裸品电容能稳定的放置在主动辊17与从动辊26的间隙上,同时能在主动辊17的驱动下沿主动辊17长度方向移动。

具体的,在冲洗室的顶部设置喷头ⅰ15,同时通过自吸式离心泵16将储液箱中的清洗液抽出、加压后,经喷头ⅰ15喷向主动辊17与从动辊26的间隙上的裸品电容,在裸品电容在沿主动辊17长度方向移动过程中,喷头ⅰ15向裸品电容表面喷射清洗液并冲刷裸品电容,由于裸品电容在移动过程中还会自转,所以提高了冲刷清洗的质量和效率,保证裸品电容被清洗干净,而且喷头ⅰ15喷射清洗液的水压须在设定范围内,避免裸品电容被清洗液射流冲击而四处飞落。在干燥室19的顶部设置喷头ⅱ18,喷头ⅱ18与气泵连通,喷头ⅱ18不断向主动辊17与从动辊26的间隙喷射空气,而且喷头ⅱ18的喷射气压必须在设定范围内,避免裸品电容被气流冲击而四处飞落,当冲洗后的裸品电容移动至干燥室19时,由于清洗液必须时易挥发的,如酒精,所以在干燥室19中,喷头ⅱ18喷出的气流加速裸品电容表面清洗液的挥发,进而实现干燥裸品电容的目的。当裸品电容移动至主动辊17的尽头时,裸品电容从主动辊17与从动辊26的间隙直接往下掉落,通过下方出料口21掉出壳体13。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辊17与从动辊26倾斜设置在壳体13内,主动辊17与从动辊26的低位端位于导料斗10的下方,主动辊17与从动辊26的高位端位于出料口21正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辊17上设置有螺纹,该螺纹用于使电容在自转的同时也在主动辊17上移动。

为了实现裸品电容在主动辊17与从动辊26的间隙移动,本技术方案将主动辊17与从动辊26倾斜设置在壳体13内,而且在主动辊17上设置有螺纹,这样当主动辊17带动裸品电容自转的时候,螺纹会驱使裸品电容沿螺纹轴线移动,也就是沿主动辊17轴线移动。而且将主动辊17与从动辊26倾斜设置,能避免清洗时清洗液沿辊表面流向干燥室19中的辊表面上,进而有利于裸品电容的干燥。

进一步的,还包括出料部件,所述出料部件包括出料盒5、挡料罩2、气缸9和翻板6,出料盒5呈长方体状且竖直设置在机台1侧面,挡料罩2设置在出料盒5的顶端并与出料盒5连通,出料盒5的侧边上设置有缺口,翻板6设置在缺口中,该翻板6在竖立状态时,翻板6与出料盒5侧板平齐,该翻板6向出料盒5内倾斜时,翻板6隔断出料盒5的内部空间,气缸9设置在出料盒5的外部,所述挡料罩2用于将组立机产出的电容引导落入出料盒5中,所述气缸9用于驱动翻板6转动,所述翻板6用于引导落入出料盒5中的电容滑出出料盒5。

进一步的,所述挡料罩2包括主体、延伸边4和侧边3,主体呈无盖的扁平方盒状,主体竖直设置且开口端朝向机台1,延伸边4设置在主体的下端且位于主体的背面,所述延伸边4用于安装时使主体与出料盒5构成上小下大的宽度突变的通道,侧边3设置在主体的一侧,且侧边3顶靠机台1边缘设置,侧边3用于避免裸品电容从主体的侧方飞出。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