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缓冲器的安装连接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09351发布日期:2020-07-17 15:36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氨酯缓冲器的安装连接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缓冲器领域,尤其涉及聚氨酯缓冲器。



背景技术:

电梯缓冲器分蓄能器和耗能型两类。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缓冲器主要有三种:液压缓冲器、聚氨酯缓冲器和弹簧缓冲器,其中液压缓冲器为耗能型,应用最广泛,聚氨酯缓冲器和弹簧缓冲器属于蓄能型,由于价格便宜,低速电梯上使用比较多。

聚氨酯缓冲器能够迅速的将冲击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使电梯在失控的情况下,能柔和平稳的软着陆,更大限度的保护了乘员和电梯设备的安全。

为了将聚氨酯缓冲器固定安装到地坪上,行业内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安装螺栓,先在地坪上打地脚螺母,安装螺栓穿过缓冲器、拧紧在地脚螺母内,从而固定住聚氨酯缓冲器。而如何实现安装螺栓与缓冲器的安装配合,目前有两种安装结构,各有其缺点:

一种是通过安装端,聚氨酯缓冲器内设管形的塑料件安装端,其内孔即为供安装螺栓通过的安装孔,安装螺栓先穿过安装孔,再拧紧到地脚螺母内,安装完毕后,安装螺栓的螺帽紧抵安装端顶部,为了保证足够抗冲击强度,现有的安装端高度达到了15mm左右,但即使是这样,当聚氨酯缓冲器受到冲击向下压时由于安装端偏高且是塑料件而易开裂,安装端是将聚氨酯缓冲器通过安装螺栓固定到地坪上的重要部件,一旦开裂,聚氨酯缓冲器将无法固定。

另一种是通过安装螺帽,金属的安装螺帽在聚氨酯缓冲器加工成型时直接作为内芯置入模具内,聚氨酯缓冲器流体冷凝成型后两者即固定为一体。安装时,安装螺栓先拧入安装螺帽的内螺纹孔内与聚氨酯缓冲器固定在一起成为组合件,再装组装件拧紧到地脚螺母内,在拧紧过程中,无可避免的需要旋转聚氨酯缓冲器,易造成聚氨酯缓冲器和安装螺帽之间的连接点裂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缓冲器的安装连接板,能够同时克服上述现有两种安装结构的缺点,并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聚氨酯缓冲器的安装连接板,聚氨酯缓冲器中心开设供安装螺栓穿过的第一安装通孔,其特征在于:

金属的安装连接板作为内芯固定在聚氨酯缓冲器注塑体内部下端,安装连接板呈碟形,由边缘至中心处,顺次划分为碟缘区,碟壁区和碟底区;

安装连接板上开设连通两侧板面、供注塑成型时聚氨酯缓冲器注塑流体填充的填充通孔;

碟底区中心处开设用于供安装螺栓穿过的第二安装通孔,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上下连通,第二安装通孔孔径小于第一安装通孔孔径,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安装台阶面。

将安装连接板与聚氨酯缓冲器通过聚氨酯缓冲器的注塑成型固定为一体,连接板上的填充通孔在聚氨酯缓冲器注塑时填充满注塑流体,目的是为了使两者之间牢固不松动;聚氨酯缓冲器中间中空,地面打地脚螺母,安装螺栓装入聚氨酯缓冲器上的第一安装通孔,其螺杆段穿过安装连接板上的第二安装通孔,拧紧入地坪上的地脚螺母内,螺帽段抵紧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之间的安装台阶面,从而将聚氨酯缓冲器固定在地坪上。

由于采用了金属材质的安装连接板,因此不需要过高的整体厚度即可保证足够的抗冲击强度,同时,由于安装连接板整体厚度较小,且原材料是金属材质,当聚氨酯缓冲器受到冲击向下压缩时不会使安装螺栓的固定性降低,由于安装连接板的厚度大大缩小,使连接后安装螺栓高出缓冲器底面的距离大大减小,从而减小了缓冲器被压缩时碰撞到安装螺栓的风险,同时也提升了聚氨酯缓冲器的使用效果;最后,由于拧紧安装螺栓时聚氨酯缓冲器无需同步旋转,因而不会破坏聚氨酯缓冲器和安装连接板之间的连接点破裂。

进一步的,所述填充通孔为围绕碟底区均匀开设在碟缘区上的多个,多个填充通孔可以增加安装连接板与聚氨酯缓冲器之间的接触面积,防止安装连接板脱落,使两者之间的连接固定更牢固。

再进一步,所述填充通孔为6~8个圆孔、椭圆孔,或者,为2~4个端部为半圆形的槽孔,或者其它在具备增加安装连接板与聚氨酯缓冲器之间接触面积功能的前提下,同时利于聚氨酯缓冲器注塑流体流动、防止聚氨酯缓冲器内有气泡、空穴等缺陷,影响产品性能的弧形过渡孔槽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碟壁区上端与碟缘区圆角过渡,也可以有效防止聚氨酯缓冲器注塑时内部产生气泡、空穴等缺陷,影响产品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碟壁区下端与碟底区圆角过渡,同样的,可以有效防止聚氨酯缓冲器注塑时内部产生气泡、空穴等缺陷,影响产品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碟壁区为上端位于下端外侧的倾斜侧壁,可以进一步增加安装连接板与聚氨酯缓冲器之间的接触面积,防止安装连接板脱落,提高聚氨酯缓冲器与安装连接板的固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连接板的板厚为1.5~3mm,该厚度范围的高强度金属板,即可满足抗冲击性能方面的需求,避免安装连接板因材料原因开裂破碎,并且防止因为安装连接板过厚影响聚氨酯缓冲器缓冲性能;安装连接板的高度为6~10mm,避免因为安装连接板高度过高影响聚氨酯缓冲器受压收缩时的有效行程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连接板为钢板,铝合金板,铸铁板或者其它具有抗冲击性能的类似高强度金属板。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连接板的碟底区底部与聚氨酯缓冲器下端端面平齐。这是考虑到缓冲器压缩的时候有压缩行程的要求,如果安装连接板完全被包覆于聚氨酯缓冲器内,虽然会进一步的增加安装连接板与聚氨酯缓冲器之间的接触面积,防止安装连接板脱落,但在同样尺寸的前提下,也会有聚氨酯缓冲器压缩后行程达不到的风险,即聚氨酯缓冲器压缩行程没达到就撞击到安装螺栓了,影响聚氨酯缓冲器缓冲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填充通孔为开设在碟缘区上,连通碟缘区上下两侧的竖直通孔。填充通孔可以开在安装连接板的任何位置上,但是开在碟缘区、作为一个竖直的孔,会使聚氨酯缓冲器和安装连接板之间的固定性更好,因为当聚氨酯缓冲器受到冲击向下压缩时,坚直孔内的聚氨酯缓冲器填充物不会受到填充通孔孔口的剪切力,因此聚氨酯缓冲器和安装连接板之间的连接点不会受到破坏,此外,如果把孔开在碟壁区倾斜的地方,在冲压成型时孔会变形,零件制作工艺性也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安装连接板整体厚度相对于安装端大大缩小,不需要过高的整体厚度即可保证足够的抗冲击强度,确保聚氨酯缓冲器缓冲性能,提升了聚氨酯缓冲器的使用效果;

2、氨酯缓冲器和安装连接板之间连接牢固可靠,接触面积较大,不易裂开;

3、金属板材抗冲击性能好,当聚氨酯缓冲器受到冲击向下压缩时不会使安装螺栓固定性降低,由于安装连接板厚度缩小,反而会使聚氨酯缓冲器与安装螺栓的固定性得到提升;

4、由于拧紧安装螺栓时聚氨酯缓冲器无需同步旋转,不会破坏聚氨酯缓冲器和安装连接板之间的接触面连接点;

5、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安装连接板的正视剖切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另一种安装连接板的立体图

图4为聚氨酯缓冲器注塑成型后、安装连接板在聚氨酯缓冲器的内部位置示意图

图5为图4中聚氨酯缓冲器与立安装螺栓的配合位置示意图

图1~5中:1为聚氨酯缓冲器,101为第一安装通孔,2为安装连接板,201为碟缘区,202为碟壁区,203为碟底区,204为填充通孔,205为第二安装通孔,3为安装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聚氨酯缓冲器1中心开设供安装螺栓3穿过的第一安装通孔101,安装连接板2作为内芯固定在聚氨酯缓冲器1注塑体内部下端。

如图1所示,安装连接板2呈碟形,由边缘至中心处,顺次划分为碟缘区201,碟壁区202和碟底区203,碟壁区202为上端位于下端外侧的倾斜侧壁,碟壁区202上端与碟缘区201圆角过渡,碟壁区202下端与碟底区203圆角过渡;碟缘区201上开设连通上下两侧、供注塑成型时聚氨酯缓冲器1注塑流体填充的竖直的填充通孔204,本实施例中,填充通孔204为围绕碟底区203均匀开设在碟缘区201上的8个圆孔,图3实施例中,填充通孔204为围绕碟底区203均匀开设在碟缘区201上的6个圆孔;碟底区203中心处开设用于供安装螺栓3穿过的第二安装通孔205,碟底区203底部与聚氨酯缓冲器1下端端面平齐。

如图4所示,第一安装通孔101和第二安装通孔205上下连通,第二安装通孔205孔径小于第一安装通孔101孔径,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安装台阶面。如5所示,安装螺栓3装入聚氨酯缓冲器1上的第一安装通孔101,其螺杆段穿过安装连接板2上的第二安装通孔205,拧紧入地坪上的地脚螺母(图中未画出)内,其螺帽段抵紧第一安装通孔101和第二安装通孔205之间的安装台阶面,从而将聚氨酯缓冲器1固定在地坪上。

图1、图3的实施例中,安装连接板2位于聚氨酯缓冲器1的下端,外形呈碟状,并且开设了多个填充通孔204,大大增大了两者之间的连接接触面积,从而防止安装连接板2和聚氨酯缓冲器1之间相互脱落,提高聚氨酯缓冲器1与安装螺栓3的固定性;安装连接板2上的填充通孔204为圆孔,并且碟壁区202上端与碟缘区201、碟壁区202下端与碟底区203均为圆角过渡,有效防止聚氨酯缓冲器1内有气泡、空穴等缺陷,影响产品性能;安装连接板2原材料为钢板,有效防止安装连接板2因材料原因开裂破碎;安装连接板2厚度偏薄,约为2mm,防止连接板因厚度问题影响产品缓冲性能;安装螺栓3固定聚氨酯缓冲器1时,无需旋转聚氨酯缓冲器1,避免破坏安装连接板2和聚氨酯缓冲器1之间的固定连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