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下板的SMT下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10096发布日期:2020-08-11 21:12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便于下板的SMT下板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便于下板的smt下板机。



背景技术:

目前,smt贴片指的是在pcb基础上进行加工的系列工艺流程的简称,pcb(printedcircuitboard)为印刷电路板。smt是表面组装技术(surfacemountedtechnology的缩写),是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

现有的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541900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smt自动下板机,其包括机架,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进料框机构、升降台机构、送板机构、旋转机构及出料框机构,出料框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出料框、设置在出料框上的出料框传送带及设置在出料框传送带两侧的第二传送链组件,第二传送链组件与出料框传送带驱动连接。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料框中放满六块料板后,需要通过出料框传送带再由人工取出并运输至下一工序去,才能完成一个料框的下板工作,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下板的smt下板机,具有自动实现料框下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下板的smt下板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料框出料的第一传输机构,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辊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传送辊转动,所述第一传送带套设于第一传送辊上,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的一侧于机架上设置有推板机构,所述推板机构包括横杆和竖杆,所述横杆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的传输方向相垂直,所述竖杆垂直设置于所述横杆远离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的一端,所述横杆内部中空穿设并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一端穿出横杆并用于与第一传输机构上的料框相抵接,所述横杆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开槽,所述竖杆沿其长度方向套设并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通过连杆穿过所述开槽并与所述滑杆远离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杆两端与所述套筒和所述滑杆均为转动连接,所述竖杆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与所述套筒相连的气缸,所述第一传输机构远离所述推板机构的一侧设置有下板机构,所述下板机构包括支架和接料台,所述接料台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相平齐。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料框内放满pcb板后需要运输到下一个工序去时,料框运输到第一传输机构上,启动气缸,气缸推动套筒沿着竖杆的长度方向向下运动,套筒通过连杆带动滑杆沿着横杆的长度方向穿出横杆,并与料框相抵接后推动料框朝向接料台运动,从而最终使得料框推动至接料台上进行储存,以便之后通过支架将料框运输至下一工序去,不会影响下一个料框放满pcb板后运输至第一传输机构上,具有自动实现料框下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料台上设置有第二传输机构,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包括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辊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第二传送辊转动,所述第二传送带套设于第二传送辊上,所述第二传输机构远离第一传输机构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料框相抵接的挡板。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滑杆推动料框朝向接料台上运动时,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第二传送辊转动,第二传送辊带动第二传送带传动,从而使得料框在滑杆的推动下进入到第二传送带上时,可以在第二传送带的带动下顺利进行滑动,并与挡板相抵接,防止料框从第二传送带上掉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料框相抵接的常闭开关,所述常闭开关通过控制器与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料框在第二传送带的作用下进行滑动,并与挡板上的常闭开关相抵接并按动常闭开关,从而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关闭,使得第二传送带不再传动,料框顺利放置在接料台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电机上电连接有电源开关。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不需要第二传送带继续传动时,通过按压电源开关,即可关闭电机,从而使得第二传送带停止传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杆穿出所述横杆的一端设置有推板。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推板,增大了滑杆与料框的接触面积,便于滑杆对料框进行推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板远离所述滑杆的一面设置有橡胶垫。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橡胶垫,用于减小推板在与料框抵接时,对料框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下端设置有具有自锁功能的万向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万向轮,便于对支架进行移动,从而方便将装满pcb板的料框运输至下一工序,同时通过万向轮的自锁功能,便于将支架移动至机架旁时,对支架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推手。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推手,便于对支架进行推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当料框内放满pcb板后需要运输到下一个工序去时,料框运输到第一传输机构上,启动气缸,气缸推动套筒沿着竖杆的长度方向向下运动,套筒通过连杆带动滑杆沿着横杆的长度方向穿出横杆,并与料框相抵接后推动料框朝向接料台运动,从而最终使得料框推动至接料台上进行储存,以便之后通过支架将料框运输至下一工序去,不会影响下一个料框放满pcb板后运输至第一传输机构上,具有自动实现料框下板的优点;

二、当料框在第二传送带的作用下进行滑动,并与挡板上的常闭开关相抵接并按动常闭开关,从而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关闭,使得第二传送带不再传动,料框顺利放置在接料台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便于下板的smt下板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的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机架;2、料框;3、第一传输机构;31、第一传送带;32、第一传送辊;33、第一电机;4、推板机构;41、横杆;42、竖杆;5、滑杆;6、开槽;7、套筒;8、连杆;9、气缸;10、下板机构;101、支架;102、接料台;11、第二传输机构;111、第二传送带;112、第二传送辊;113、第二电机;12、挡板;13、常闭开关;14、控制器;15、电源开关;16、推板;17、橡胶垫;18、万向轮;19、推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

结合图1和图2,一种便于下板的smt下板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料框2出料的第一传输机构3,第一传输机构3包括第一传送带31、第一传送辊32和第一电机33。第一电机33驱动第一传送辊32转动,从而使得第一传送辊32带动第一传送带31传动。

结合图1和图2,第一传输机构3的一侧于机架1上设置有推板机构4,推板机构4包括横杆41和竖杆42。横杆41一端焊接于机架1上并与第一传输机构3的传输方向相垂直,竖杆42垂直焊接于横杆41远离第一传输机构3的一端。横杆41内部中空穿设并滑动连接有滑杆5,滑杆5一端穿出横杆41并焊接有推板16,推板16背离滑杆5的一面粘接有橡胶垫17,推板16用于与第一传输机构3上的料框2相抵接。横杆41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开槽6,竖杆42沿其长度方向套设并滑动连接有套筒7,套筒7通过连杆8穿过开槽6并与滑杆5远离第一传输机构3的一端相连,连杆8两端与套筒7和滑杆5均为铰链连接。竖杆42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与套筒7相连的气缸9,气缸9用于驱动套筒7沿竖杆42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结合图1和图3,第一传输机构3远离推板机构4的一侧设置有下板机构10,下板机构10包括支架101和接料台102,接料台102设置于支架101上。支架101下端设置有具有自锁功能的万向轮18,支架101上焊接有推手19。接料台102上设置有第二传输机构11,第二传输机构11包括第二传送带111、第二传送辊112和第二电机113。第二电机113驱动第二传送辊112转动,从而使得第二传送辊112带动第二传送带111传动,第二传送带111的上表面与第一传送带31的上表面相平齐。第二传输机构11远离第一传输机构3的一端焊接有用于与料框2相抵接的挡板12,挡板12上设置有用于与料框2相抵接的常闭开关13,常闭开关13通过控制器14与第二电机113电连接。料框2与常闭开关13抵接并对其按压后,可以使得控制器14控制第二电机113关闭。第二电机113上电连接有电源开关15,在不需要使用第二传输机构11时,可以直接通过电源开关15关闭第二电机113。

具体工作过程:将下板机构10推动至第一传输机构3远离推板机构4的一侧,当料框2内放满pcb板后需要运输到下一个工序去时,料框2在第一传送带31的作用下运输到第一传送带31中部后,关闭第一电机33,启动气缸9,气缸9推动套筒7沿着竖杆42的长度方向向下运动,套筒7通过连杆8带动滑杆5沿着横杆41的长度方向穿出横杆41,并通过推板16与料框2相抵接后推动料框2朝向接料台102运动。按压电源开关15,启动第二电机113,第二电机113驱动第二传送辊112带动第二传送带111传动,当料框2运输至第二传送带111上时,第二传送带111可以将料框2运输至与挡板12相抵接,并与常闭开关13抵接后并对其进行按压,从而使得控制器14控制第二电机113关闭,从而使得第二传送带111停止传输,工作人员即可通过推手19和万向轮18将下板机构10推动至下一工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