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斜开式茶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75659发布日期:2020-07-14 17:01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斜开式茶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斜开式茶盒。



背景技术: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饮茶在现代社会也是人们普遍喜爱的一种生活休闲方式,甚至于外出旅游也经常自带茶具以便随时品茶享受生活。但是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房子大都是小户型的,专门辟一处作茶室是不太可能。简单的在玻璃杯中丢一撮茶叶,好像失了品茶的趣味;山间,流水潺潺,茶友们越发爱亲近自然,当把自己爱的茶具都带上山,再搬个大茶盘,着实麻烦了些,且失去了品茶的兴致。

目前传统的茶盒大多为扣盖式,样式及功能单一,仅仅用于储存茶叶,茶盒与茶具、茶盘互相分离,使用时需将茶盒、茶具及茶盘单独使用,使得日常饮茶不仅繁琐,外出携带更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斜开式茶盒,它设计合理、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实现茶具、茶叶及茶几的集成,能够随时随地摆一出像样的茶局,使用体验度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盒体、盒盖,所述盒体为两个相对设置的面板、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和一个底板围合成的矩形盒体,盒体相对底板的一侧开口,所述面板上相对开设有两条由面板内端向外端倾斜向上的第一条形槽及两条竖直的第二条形槽,所述第二条形槽位于面板的外端且与第一条形槽连通,所述盒盖由两个相对设置的盒盖组成,盒盖上设置有条形柱及卡柱,盒盖通过条形柱及卡柱与面板连接,所述条形柱与所述第一条形槽相配合滑动连接,所述卡柱与所述第二条形槽配合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开口端的内壁设置有用于放置茶几的容纳槽,所述茶几包含盛水盘及设置在盛水盘上的茶盘,所述盛水盘设置在容纳槽上。

进一步的,所述盒盖包含边框及盖板,所述边框通过条形柱及卡柱与面板连接,边框的上端滑动连接有盖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条形槽下方的面板上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抵靠在所述边框的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位于所述第二条形槽一侧设置有用于抵靠边框一端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条形槽的倾斜角度为15°-30°。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储物格。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及盒盖均为竹质或木质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区别于传统的扣盖式茶盒或平拉式茶盒,盒盖采用斜开式,整体更加的美观,同时当茶盒内储存较满时,盒盖在打开的过程中不会触碰茶盒内的物品,使用更加方便;

2、盒盖在斜开后通过卡柱与第二条形槽的配合能够固定在盒体的两侧,盒体上容纳有茶几,将茶盒内的茶具拿出放置在茶几及盒体两侧的盒盖上,用作自带茶几的茶器收纳盒,设计合理、体积小巧、便于携带,能够随时随地摆一出像样的茶局,使用体验度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盒体1、盒盖2、第一条形槽3、第二条形槽4、条形柱5、卡柱6、茶几7、支撑块8、面板11、侧板12、底板13、容纳槽14、储物格15、边框21、盖板22、盛水盘71、茶盘72、凹槽81。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盒体1、盒盖2,所述盒体1为两个相对设置的面板11、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12和一个底板13围合成的矩形盒体,盒体1相对底板的一侧开口,盒体1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储物格15,通过若干个储物格15能够分类放置不同品种的茶叶及茶具,收纳储存方便,所述面板11上相对开设有两条由面板内端向外端倾斜向上的第一条形槽3及两条竖直的第二条形槽4,所述第一条形槽3的倾斜角度为15°-30°,具体实施时,第一条形槽3的倾斜角度为15°,所述第二条形槽4位于面板11的外端且与第一条形槽3连通,所述盒盖2由两个相对设置的盒盖组成,盒盖2上设置有条形柱5及卡柱6,卡柱6的截面大小与条形柱5的截面大小一致,卡柱6位于条形柱5的一端且与条形柱5平行,盒盖2通过条形柱5及卡柱6与面板11连接,所述条形柱5与所述第一条形槽3相配合滑动连接,所述卡柱6用于与所述第二条形槽4配合卡接;第一条形槽3的倾斜式设计,使得盒盖2在打开时为向左右上方斜开,整体更加的美观,当盒体1内储存较满时,盒盖2在打开的过程中不会触碰茶盒内的物品,盒盖2拉开后,盒盖2上的卡柱6卡接在面板11外端竖直的第二条形槽4上,用于将盒盖2固定在盒体1上。

所述盒体1开口端的内壁设置有用于放置茶几7的容纳槽14,所述茶几7包含盛水盘71及设置在盛水盘71上的茶盘72,所述盛水盘71设置在容纳槽14上,茶盘72的顶部与盒体1的顶部平齐,茶几7可放置在盒体1上使用,也可拿出单独使用,使用方便,实现茶具、茶叶及茶几的集成,具体的,盛水盘71的左右两块侧板上开设有槽体,便于提起盛水盘71去倒除废弃的茶水,同时茶盘7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半圆切口,通过半圆切口便于手指伸进去将茶盘72扣起,使用更加便利。

所述盒盖2包含边框21及盖板22,所述边框21通过条形柱5及卡柱6与面板11连接,边框21的上端滑动连接有盖板22,边框21上设置有滑动槽,盖板22通过滑动块与滑动槽的配合与边框21滑动连接,使得盒盖2在打开后,能够调整与茶几7之间的距离用于放置茶具使用;所述第一条形槽3下方的面板11上设置有支撑块8,所述支撑块8抵靠在所述边框21的下端,通过支撑块8抵靠在边框21下端使得盒盖2能够牢固的固定在盒体1上;所述支撑块8位于所述第二条形槽4一侧设置有用于抵靠边框21一端的凹槽81,当两个盒盖2相对斜拉开后,通过将卡柱6卡接在面板11外端竖直的第二条形槽4上,同时边框21一端抵靠在支撑块8的凹槽81上,使得两个盒盖2能够固定在盒体1的两侧且能够与茶几7配合使用;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茶盘72的左右两端向外侧延伸设置有与边框21滑动槽配合的卡接块,盒盖2打开后,盖板22相对边框21向外侧滑动,可将茶盘72的卡接块卡接到边框21的滑动槽内,使得茶盘72压着边框21及盖板22,提高了边框21及盖板22的承重能力,更加的美观耐用。

所述盒体1及盒盖2均为竹质或木质构件;具体的,盒体1、盒盖2、茶几7均采用竹材集合板作为主要材料,竹材作为材料对环境的友好性和资源性以及竹子所特有的其他材料所无法比拟的自然清香、淳朴色调和刚柔相济的特性,有效提升茶盒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盒体1的储物格15内储存茶叶、茶具,茶几7放置在盒体1的容纳槽14内且茶几7顶部与盒体1顶部平齐,两个对开式的盒盖2通过条形柱5与第一条形槽3的配合滑动连接能够将盒盖2盖在盒体1上,用于茶盒的收纳和携带;第一条形槽3的倾斜式设计,使得盒盖2在打开时为向左右上方斜开,整体更加的美观,当盒体1内储存较满时,盒盖2在打开的过程中不会触碰茶盒内的物品,使用更加方便;盒盖2拉开后,盒盖2上的卡柱6卡接在面板11外端竖直的第二条形槽4上,同时边框21一端抵靠在支撑块8的凹槽81上,使得两个盒盖2能够固定在盒体1的两侧,用于放置茶具茶叶等物品,盒体1两侧的盒盖2以及盒体1上容纳有茶几7,即能够随时随地摆一出像样的茶局,使用体验度高;同时,还可将茶几7及茶具单独拿出进行使用。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