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力除灰管温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57938发布日期:2020-10-20 11:35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力除灰管温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电厂自动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气力除灰管温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粉煤灰、石灰石粉、铝粉等粉状物料的输送大部分采用紊流双套管气力除灰系统。由于灰粉复杂多变,气灰参数不匹配,压缩空气湿度大等各种因素,导致输灰管路不定期的发生堵灰现象。发生堵灰后,直接影响输灰及输灰上游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生产事故。温度是判断输灰管堵灰的重要依据,但是输灰管比较长,实时高精度检测输灰管上多个位置点的温度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检测精度高的输灰管温度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检测精度高的气力除灰管温度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力除灰管温度检测装置,包括:多个支架,所述多个支架设置在所述输灰管旁;导轨,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多个支架上;红外测温仪,所述红外测温仪沿所述导轨滑动,用于检测所述输灰管上多个位置点的温度。

优选的,所述红外测温仪包括滑动模块、设置模块和采集模块,所述设置模块分别与所述滑动模块和采集模块连接,所述滑动模块与所述导轨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轨的两端均设有限定模块。

优选的,所述滑动模块沿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设有卡槽,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卡槽上。

优选的,所述多个支架沿灰粉流动方向设置在所述输灰管旁。

优选的,所述支架为三角形框架。

优选的,所述输灰管从所述支架中穿出。

优选的,所述多个位置点沿灰粉流动方向均匀地排布在所述输灰管的外周。

优选的,所述相邻两个位置点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m-2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气力除灰管温度检测装置通过设置在轨道上的红外测温仪检测输灰管上多个位置点的温度,检测精度高,且该方案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例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例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气力除灰管温度检测装置的连接结构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气力除灰管温度检测装置的正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架;2、输灰管;3、导轨;4、红外测温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力除灰管温度检测装置,包括:多个支架,多个支架设置在输灰管旁;导轨,导轨设置在多个支架上;红外测温仪,红外测温仪沿导轨滑动,用于检测输灰管上多个位置点的温度。

具体的,当输灰管路发生堵灰时,堵灰位置前后发生较大温差,利用管路的多个温差值判断是否发生堵灰,进而准确锁定堵灰位置。

红外测温仪采用非接触式红外测温探头,可以通过测量目标表面所辐射的红外能量来确定表面温度,

本技术:
采集输灰管外周表面多个位置点的温度,多个支架设置在地上,支架的上部放置有导轨,红外测温仪的红外探头和伸缩式传输电缆悬挂在导轨上。

根据示例性的实施方式,气力除灰管温度检测装置通过设置在轨道上的红外测温仪检测输灰管上多个位置点的温度,红外测温仪检测精度高,该方案结构简单。

作为优选方案,红外测温仪包括滑动模块、设置模块和采集模块,设置模块分别与滑动模块和采集模块连接,滑动模块与导轨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导轨的两端均设有限定模块。

作为优选方案,滑动模块沿导轨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具体的,红外测温仪包括滑动模块、设置模块和采集模块,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输灰管上的位置点的温度,滑动模块沿着导轨长度方向滑动,当从导轨两端的极限位置时,采集到端部的限定模块,滑动模块再向反方向滑动,实现采集模块采集多位置点的温度;通过设置模块可以设定滑动模块滑动的速度,设定采集模块的采集周期,位置点与采集周期和滑动速度对应。

作为优选方案,支架上设有卡槽,导轨设置在卡槽上。

具体的,支架的上部设有卡槽,导轨的底部放置在卡槽上。

作为优选方案,多个支架沿灰粉流动方向设置在输灰管旁。

作为优选方案,支架为三角形框架。

作为优选方案,输灰管从支架中穿出。

具体的,支架为三角形框架,多个支架沿灰粉流动方向放置在地上,输灰管从支架中穿出。

作为优选方案,多个位置点沿灰粉流动方向均匀地排布在输灰管的外周。

作为优选方案,相邻两个位置点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m-2m。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气力除灰管温度检测装置的连接结构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气力除灰管温度检测装置的正面剖视图。

结合图1、2所示,该气力除灰管温度检测装置,包括:多个支架1,多个支架1设置在输灰管2旁;导轨3,导轨3设置在多个支架1上;红外测温仪4,红外测温仪4沿导轨3滑动,用于检测输灰管2上多个位置点的温度。

其中,红外测温仪4包括滑动模块、设置模块和采集模块,设置模块分别与滑动模块和采集模块连接,滑动模块与导轨3连接。

其中,导轨3的两端均设有限定模块。

其中,滑动模块沿导轨3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其中,支架1上设有卡槽,导轨3设置在卡槽上。

其中,多个支架1沿灰粉流动方向设置在输灰管2旁。

其中,支架1为三角形框架。

其中,输灰管2从支架1中穿出。

其中,多个位置点沿灰粉流动方向均匀地排布在输灰管2的外周。

其中,相邻两个位置点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m-2m。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力除灰管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支架,所述多个支架设置在输灰管旁;

导轨,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多个支架上;

红外测温仪,所述红外测温仪沿所述导轨滑动,用于检测所述输灰管上多个位置点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除灰管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测温仪包括滑动模块、设置模块和采集模块,所述设置模块分别与所述滑动模块和采集模块连接,所述滑动模块与所述导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除灰管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两端均设有限定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力除灰管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模块沿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除灰管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卡槽,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卡槽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除灰管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架沿灰粉流动方向设置在所述输灰管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力除灰管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三角形框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力除灰管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灰管从所述支架中穿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除灰管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位置点沿灰粉流动方向均匀地排布在所述输灰管的外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力除灰管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位置点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m-2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力除灰管温度检测装置,包括:多个支架,多个支架设置在输灰管旁;导轨,导轨设置在多个支架上;红外测温仪,红外测温仪沿导轨滑动,用于检测输灰管上多个位置点的温度。本实用新型的气力除灰管温度检测装置通过设置在轨道上的红外测温仪检测输灰管上多个位置点的温度,检测精度高,且该方案结构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袁世通;陈春林;张明明;杨亚飞;魏庆海;周旭战;刘云飞;秦铭阳;范晓鹏;任梦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电力试验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19.12.03
技术公布日:2020.10.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