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住宅增设担架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67542发布日期:2020-08-14 19:33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既有住宅增设担架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既有住宅增设担架电梯。



背景技术:

现有的住宅电梯轿厢通常较小,只适用于住宅人员的装载、运输。但遇上病重、急病人员需要担架运输时,担架却无法进入现有的住宅电梯轿厢,不利于快速完成病人的急救运输作业。而重新建造电梯,不仅成本高,而且浪费资源。为此,需要一种在既有住宅电梯的基础上对电梯进行改造以满足运输担架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有住宅增设担架电梯,该既有住宅增设担架电梯通过对现有电梯的改造,使得该电梯满足运输担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既有住宅增设担架电梯,包括电梯井道,所述电梯井道的两侧壁分别竖向设置有与电梯轿厢的两侧部滑动配合的主导轨,电梯井道的后部一侧设置有与电梯轿厢相连接的对重机构,所述电梯轿厢的前部设置有电梯门,电梯轿厢的后部另一侧设置有向后延伸并位于对重机构旁侧的延伸箱体,电梯轿厢的后部设置有用以担架伸入延伸箱体的扩展门。

进一步地,所述对重机构包括与电梯井道的后侧壁固定连接的组合支架,所述组合支架内设置有与电梯轿厢相连接的对重,组合支架的两侧部分别竖向设置有对重滑动配合的副导轨。

进一步地,所述电梯井道位于每一层楼分别设置有与电梯门相配合的电梯口。

进一步地,所述扩展门的开启方向朝向延伸箱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既有住宅增设担架电梯通过对现有电梯的改造,有效利用现有电梯的空间,充分利用井道的空间,使得该电梯可以装载担架,以便满足担架装载运输需求;降低重新安装电梯的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梯井道11-电梯口2-主导轨3-对重机构31-组合支架32-对重33-副导轨4-电梯门5-延伸箱体6-担架7-扩展门8-电梯轿厢。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

一种既有住宅增设担架电梯,包括电梯井道1,所述电梯井道的两侧壁分别竖向设置有与电梯轿厢8的两侧部滑动配合的主导轨2,电梯井道的后部一侧设置有与电梯轿厢相连接的对重机构3,所述电梯轿厢的前部设置有电梯门4,电梯轿厢的后部另一侧设置有向后延伸并位于对重机构旁侧的延伸箱体5,电梯轿厢的后部设置有用以担架6伸入延伸箱体的扩展门7,该扩展门在需要运输担架时可开启,在不使用时关闭。

本实施例中,为了完成电梯的升降配重,所述对重机构包括与电梯井道的后侧壁固定连接的组合支架31,所述组合支架内设置有与电梯轿厢相连接的对重32,组合支架的两侧部分别竖向设置有对重滑动配合的副导轨33。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梯井道位于每一层楼分别设置有与电梯门相配合的电梯口11,以便电梯轿厢在每一层停靠。

本实施例中,所述扩展门的开启方向朝向延伸箱体,以便扩展门开启时,方便电梯轿厢的正常使用,同时方便担架的快速推入。

需要运输担架时,将扩展门向延伸箱体方向开启,增加轿厢的空间,以便担架可以说伸入延伸箱体,从而使得电梯满足担架的运输;在不使用时,可以将延伸箱体的扩展门关闭,满足平常使用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既有住宅增设担架电梯,包括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道的两侧壁分别竖向设置有与电梯轿厢的两侧部滑动配合的主导轨,电梯井道的后部一侧设置有与电梯轿厢相连接的对重机构,所述电梯轿厢的前部设置有电梯门,电梯轿厢的后部另一侧设置有向后延伸并位于对重机构旁侧的延伸箱体,电梯轿厢的后部设置有用以担架伸入延伸箱体的扩展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住宅增设担架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机构包括与电梯井道的后侧壁固定连接的组合支架,所述组合支架内设置有与电梯轿厢相连接的对重,组合支架的两侧部分别竖向设置有对重滑动配合的副导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既有住宅增设担架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道位于每一层楼分别设置有与电梯门相配合的电梯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既有住宅增设担架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门的开启方向朝向延伸箱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既有住宅增设担架电梯,包括电梯井道,所述电梯井道的两侧壁分别竖向设置有与电梯轿厢的两侧部滑动配合的主导轨,电梯井道的后部一侧设置有与电梯轿厢相连接的对重机构,所述电梯轿厢的前部设置有电梯门,电梯轿厢的后部另一侧设置有向后延伸并位于对重机构旁侧的延伸箱体,电梯轿厢的后部设置有用以担架伸入延伸箱体的扩展门。该既有住宅增设担架电梯通过对现有电梯的改造,使得该电梯可以装载担架。

技术研发人员:熊伟;郑剑波;王桂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快科城建增设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6
技术公布日:2020.08.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