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井道检修牵引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02528发布日期:2020-09-23 01:25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井道检修牵引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井道检修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地下井道检修牵引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井道检修施工时,对于井道内的设备更换,一般都采用绳索牵引设备沿井道外壁顶端拉运至地面,往往会造成井道外壁磨损,同时使用的牵引绳时间久了也易出现磨断,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井道检修牵引传递装置,绳索通过滚筒牵引传递更换设备,上下滑动,避免了与井道壁的接触,大大减少了绳索摩擦力,省时省力,降低了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包括门形框横杆1、门形框立杆2,滚动轴3、弧形滚筒4,其中,门形框横杆1、门形框立杆2均由120mm槽钢加工而成,门形框横杆1与两个门形框立杆2焊接一起,弧形滚筒4为橡胶成品,滚动轴3为20mm圆钢加工而成,弧形滚筒4通过滚动轴3与门形框立杆2连接一起(图1、图2、图3、图4)。

使用时,在井道5顶端入口处放置牵引传递装置,绳索6通过弧形滚筒4牵引传递更换设备,上下滑动,避免了绳索6与井道5外壁的接触,大大减少了绳索6的摩擦,省时省力,降低了安全隐患(图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制作简单,使用方便,使井道更换设备更方便快捷,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节省了人力物力,降低了施工成本,为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牵引传递装置门形框俯视图。

图2为牵引传递装置滚动轴俯视图。

图3为牵引传递装置弧形滚筒俯视图。

图4为牵引传递装置俯视图。

图5为牵引传递装置使用俯视图。

图中,门形框横杆1、门形框立杆2,滚动轴3、弧形滚筒4、井道5、绳索6。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牵引传递装置包括门形框横杆1、门形框立杆2,滚动轴3、弧形滚筒4,其中门形框横杆1、门形框立杆2均由120mm槽钢加工而成,门形框横杆1与两个门形框立杆2焊接一起,弧形滚筒4为橡胶成品,滚动轴3为20mm圆钢加工而成,弧形滚筒4通过滚动轴3与门形框立杆2联系一起。

使用时,在井道5顶端入口处放置牵引传递装置,绳索6通过弧形滚筒4牵引传递更换设备,上下滑动,避免了绳索6与井道5外壁的接触,大大减少了绳索6的摩擦,省时省力,降低了安全隐患。

在小市政井道内设备施工中,采用了该装置,即在井道顶部入口水平放置一门形框,门形框中间安装一弧形滚筒,滚筒通过滚动轴联系滚动,更换设备时,绳索通过滚筒牵引传递更换设备,上下滑动,避免了与井道壁的接触,大大减少了绳索摩擦力,省时省力,降低了安全隐患。该牵引传递装置制作简单,使用方便,使井道更换设备更方便快捷,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节省了人力物力,降低了施工成本,为以后类似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井道检修牵引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门形框横杆(1)、门形框立杆(2),滚动轴(3)、弧形滚筒(4),其中,门形框横杆(1)与两个门形框立杆(2)焊接一起,弧形滚筒(4)通过滚动轴(3)与门形框立杆(2)连接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井道检修牵引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门形框横杆(1)、门形框立杆(2)均由120mm槽钢加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井道检修牵引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滚动轴(3)为20mm圆钢加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井道检修牵引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弧形滚筒(4)为橡胶成品。


技术总结
一种地下井道检修牵引传递装置,属于地下井道检修施工技术领域。包括门形框横杆(1)、门形框立杆(2),滚动轴(3)、弧形滚筒(4),其中,门形框横杆(1)与两个门形框立杆(2)焊接一起,弧形滚筒(4)通过滚动轴(3)与门形框立杆(2)连接一起。优点在于,制作简单,使用方便,使井道更换设备更方便快捷,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节省了人力物力,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夏国景;张磊;崔建军;李晓朋;刘官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6
技术公布日:2020.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