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类农作物打籽机用作物输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9254发布日期:2020-10-30 21:21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壳类农作物打籽机用作物输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籽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类农作物打籽机用作物输送结构。



背景技术:

带壳农作物(如菜籽、黄豆和绿豆等)在收获后,需要进行去壳,现有技术中的去壳设备体积较大,适合大规模农作物的收获操作。现有的打籽机在打籽过程中将植物的根茎一同粉碎,给后续的分离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量,因此在打籽机内需集成根、茎和叶的分离结构,导致打籽机结构较大,设备造价昂贵,难以适用于小农生产的打籽需要。且现有的打籽机无作物输送结构,针对此种问题,申请人设计出一种可对农作物根茎进行输送的打籽机,以便将农作物根茎与其籽粒位置分离,保持根茎的完整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壳类农作物打籽机用作物输送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通过将农作物的籽粒和根茎分离,在打籽过程中保持了作物根茎的完整性,便于打籽后农作物废料的收集和整理的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壳类农作物打籽机用作物输送结构,该输送结构为安装在打籽机本体的输送部,所述输送部包括机架、输送带和驱动结构,所述机架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打籽机本体一侧的两侧边,两个所述机架上分别设置有驱动轮和从动轮,所述输送带套在所述驱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外侧,所述驱动轮连接所述驱动结构;

所述输送带上设置有配合带壳农作物根茎卡接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带壳农作物根茎卡接后,可在所述驱动结构的驱动下,带动带壳农作物沿所述输送带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卡接部为设置于所述输送带外表面的输送齿,所述输送齿设置有多个,且等距分布在所述输送带上。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轮由皮带轮和主动齿轮组成,且两者同轴,所述皮带轮与所述驱动结构连接;所述输送带内侧成型有配合所述主动齿轮咬合的咬合部,所述从动轮表面均匀设置有配合所述咬合部咬合的咬合齿。

作为优选,所述咬合部为贯穿所述输送带的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均对应有两个输送齿,且该输送齿对称设置于所述通孔的两侧的所述输送带边沿。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结构为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皮带与所述驱动轮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打籽机本体上。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将农作物的籽粒和根茎分离输送,在打籽过程中保持了作物根茎的完整性,便于打籽后农作物废料的收集和整理;

2、通过将农作物的根茎与打籽部位分离,可去除打籽设备内部的根茎分离结构,减少打籽设备的体积,降低打籽设备的生产成本,从而便于小农种植的使用和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与打籽机配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打籽机本体;2、输送部;21、电机;22、皮带;23、机架;24、驱动轮;24a、皮带轮;24b、主动齿轮;25、输送带;26、输送齿;27、从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壳类农作物打籽机用作物输送结构,该输送结构为安装在打籽机本体1的输送部2,所述输送部2包括机架23、输送带25和驱动结构,所述机架23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打籽机本体1一侧的两侧边,两个所述机架23上分别设置有驱动轮24和从动轮27,所述输送带25套在所述驱动轮24和所述从动轮27外侧,所述驱动轮24连接所述驱动结构,所述驱动轮24由皮带轮24a和主动齿轮24b组成,且两者同轴,所述皮带轮24a与所述驱动结构连接;所述驱动结构为电机21,所述电机21通过皮带22与所述驱动轮24连接;所述输送带25内侧成型有配合所述主动齿轮24b咬合的咬合部,所述从动轮27表面均匀设置有配合所述咬合部咬合的咬合齿;所述输送带25上设置有配合带壳农作物根茎卡接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为设置于所述输送带25外表面的输送齿26,所述输送齿26设置有多个,且等距分布在所述输送带25上,所述卡接部与带壳农作物根茎卡接后,可在所述驱动结构的驱动下,带动带壳农作物沿所述输送带25运动;所述咬合部为贯穿所述输送带25的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均对应有两个输送齿26,且该输送齿26对称设置于所述通孔的两侧的所述输送带25边沿。

所述电机21固定安装在所述打籽机本体1上。

采用上述结构,打籽机开启后,电机21接电启动,带动驱动轮24转动,同时带动输送带25运动,将农作物的茎部卡在输送带25表面的输送齿26之间,在输送带25移动过程中,即可通过输送齿26与农作物茎部的卡接带动农作物沿输送带25运动,同时农作物的长籽部位为打籽机本体1内部进行打籽,输送带25带动农作物移动至端部后,即完成此次打籽作业,若打籽不净,可重复进行上述操作,或将农作物晒干后再次重复上述操作;

通过将农作物的籽粒和根茎分离输送,在打籽过程中保持了作物根茎的完整性,便于打籽后农作物废料的收集和整理;通过将农作物的根茎与打籽部位分离,可去除打籽设备内部的根茎分离结构,减少打籽设备的体积,降低打籽设备的生产成本,从而便于小农种植的使用和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壳类农作物打籽机用作物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输送结构为安装在打籽机本体(1)的输送部(2),所述输送部(2)包括机架(23)、输送带(25)和驱动结构,所述机架(23)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打籽机本体(1)一侧的两侧边,两个所述机架(23)上分别设置有驱动轮(24)和从动轮(27),所述输送带(25)套在所述驱动轮(24)和所述从动轮(27)外侧,所述驱动轮(24)连接所述驱动结构;

所述输送带(25)上设置有配合带壳农作物根茎卡接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带壳农作物根茎卡接后,可在所述驱动结构的驱动下,带动带壳农作物沿所述输送带(25)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壳类农作物打籽机用作物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为设置于所述输送带(25)外表面的输送齿(26),所述输送齿(26)设置有多个,且等距分布在所述输送带(2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壳类农作物打籽机用作物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24)由皮带轮(24a)和主动齿轮(24b)组成,且两者同轴,所述皮带轮(24a)与所述驱动结构连接;所述输送带(25)内侧成型有配合所述主动齿轮(24b)咬合的咬合部,所述从动轮(27)表面均匀设置有配合所述咬合部咬合的咬合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壳类农作物打籽机用作物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部为贯穿所述输送带(25)的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均对应有两个输送齿(26),且该输送齿(26)对称设置于所述通孔的两侧的所述输送带(25)边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壳类农作物打籽机用作物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为电机(21),所述电机(21)通过皮带(22)与所述驱动轮(2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壳类农作物打籽机用作物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1)固定安装在所述打籽机本体(1)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壳类农作物打籽机用作物输送结构,该输送结构为安装在打籽机本体的输送部,所述输送部包括机架、输送带和驱动结构,所述机架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打籽机本体一侧的两侧边,两个所述机架上分别设置有驱动轮和从动轮,所述输送带套在所述驱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外侧,所述驱动轮连接所述驱动结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农作物的籽粒和根茎分离输送,在打籽过程中保持了作物根茎的完整性,便于打籽后农作物废料的收集和整理;通过将农作物的根茎与打籽部位分离,可去除打籽设备内部的根茎分离结构,减少打籽设备的体积,降低打籽设备的生产成本,从而便于小农种植的使用和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季业益;陶根正;李有智;王卫芳;陆宝山;董早生;张程;陈琳;王诚;周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2.18
技术公布日:2020.10.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