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子母车搬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61907发布日期:2020-09-01 17:50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联合子母车搬运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联合子母车搬运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当需要把模具进行既要进行纵向运输,又要进行横向运输的时候,通常使用具有纵横双向行走功能的单体搬运车,或者使用一台可以进行纵向行走的母车加一台可以进行横向行走的子车组成的搬运车。如果使用单体搬运车进行模具运输,进行纵向的运输时,单体搬运车沿纵向运输通道运行到在接载点的模具下方,托举模具后进行纵向运行,到达纵向通道上的目的地旁边时,单体搬运车变方向运行,把模具送到位于纵向运行通道旁的目的地,之后搬运车沿横向行走回到纵向通道,反向行走到模具位置接载下一个模具或构件;

如果使用一台母车搭载一台子车的子母搬运车,则母车搭载子车沿纵向运输通道运行到接载地点的模具下方,位于母车上的子车托举模具,子车进行横向运行,把模具送到位于纵向运行通道旁的目的地,之后子车沿横向行走回到母车上,母车搭载子车沿着纵向运输通道反向行走到接载模具位置,等待接载下一个模具。无论采用单体搬运车或者采用一台母车搭载一台子车的子母搬运车的搬运方式,每一次的搬运都需要搬运车进行纵向的重载运行,进行无法避免纵向空载回程行走,运行效率低,能耗大。

并且,为了使搬运车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单体搬运车投影尺寸不能太小,一台母车搭载一台子车的子母搬运车的子车的投影尺寸也不能太小,预先设置的位于模具摆放位置的左右两个支撑台之间无法设置旨在减少支撑点内净间距的第三个支撑台,左右两个支撑台之间的内净间距无法减少,搬运车在搬运大型模具时,将遇到因为左右两个支撑台之间的距离大,模具被摆放在左右两个支撑台之间的悬空距离大,模具和模具内已经浇注的混凝土的自重产生把模具向下压弯趋势的弯矩,左右两个支撑台之间的内侧净距越大,则该弯矩越大。对于同一规格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及浇注需要使用的模具,其自重是确定的,模具的设计可承受弯矩和两个支撑台之间的净距相关,两个支撑台之间的净距大,则在两个支撑台之间的模具的设计可承受弯矩须增加,如果不能加设位于两个支撑台之间的第三支撑点的支撑,模具的抗弯结构强度需要大幅度增加,模具的结构需要加大,模具成本将增加,模具的自重也将大幅度增加,用于搬运模具的搬运车的设计运输重量随之大幅度增加,搬运车的制作难度增加,搬运车的制作成本增加,搬运车的运行输入功率增加,搬运车的运行能耗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合子母车搬运系统。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联合子母车搬运系统,其包括对向设置的用于模具纵向行走的动力滚轮组,模具放置于上述模具纵向行走的动力滚轮组上进行纵向移动。

其包括设置于纵向模具行走动力滚轮组内侧的纵向轨道。

其包括可纵向行走在纵向轨道上的母车,该母车上设有至少两组与该母车行走方向相垂直的母车横向轨道,于所述每一组母车横向轨道上对应活动设有行走在横向轨道上的子车,所述子车上设有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的活动端上固定有搬运平台。

一台母车上搭载两台或两台以上的子车。

所述母车搭载所述子车沿纵向轨道运行在模具纵向行走的动力滚轮组内侧,所述母车搭载子车沿纵向轨道运行时,其高度低于模具纵向行走的动力滚轮组的各个动力滚轮的上踏面,而不妨碍在上述模具纵向行走的动力滚轮组上的模具进行纵向移动。

其还设置在纵向模具行走滚轮组单边外侧或两边外侧,用于承放模具的支撑台。每一个模具在支撑台上安放时,都使用到沿着纵向轨道长轴方向的最少三个支撑台。

其还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支撑台之间有支撑台间横向轨道组,该支撑台间横向轨道组与所述母车横向轨道的踏面高度、分布中心距及大小相适配,当母车停在母车横向轨道和支撑台间横向轨道相对接的位置时,子车可以沿着母车上的横向轨道和支撑台间横向轨道上往复行走。

其还在母车上设置有母车纵向运行定位停车装置,母车纵向运行定位停车装置作用可以使母车在母车横向轨道和支撑台间横向轨道相对齐时停车,母车纵向运行定位停车装置可以是机械式的限位块或限位槽实现母车纵向行走时的定位停车,或是电子感应装置、光学扫码装置或者激光测距装置发出的信号以控制母车纵向行走驱动装置进行定位停车。

所述升降装置的搬运平台的上下升降动作由液压油缸驱动、气缸驱动、由气囊驱动、由电机带动的齿轮齿条组驱动或由电推杆驱动。

当需要将模具从支撑台上搬运,而投放到模具纵向行走的动力滚轮组某一位置时,母车在纵向轨道上行驶至将要搬走模具的支撑台旁,母车纵向运行定位停车装置作用使母车停止时母车横向轨道和支撑台间横向轨道相对接,母车上搭载的各子车同步运行,沿着母车横向轨道、支撑台间横向轨道行驶至安放在该组支撑台上的模具下方适当位置停下;

各子车上的升降装置驱动搬运平台上升,把位于子车上方的模具升高离开支撑台;

各子车同步运行,沿着支撑台间横向轨道、母车横向轨道行驶回到母车适当位置停下,各子车上的升降装置驱动搬运平台下降,使位于子车上方的模具下降,落到模具纵向行走的动力滚轮组的滚轮踏面上;

模具纵向行走的动力滚轮组的滚轮旋转,带动模具纵向运行至目标地点。

当需要连续地搬运多个模具移离一组支撑台而投放到动力滚轮组的远方时,母车将持续停留在该支撑台侧,直至该支撑台上面需要被移离的多个模具被依次移离,母车才搭载子车沿着纵向轨道移动到下一组需要移离模具的支撑台的旁边停下。

当需要将模具从远方的模具纵向行走的动力滚轮组投放到某一组支撑台时,模具从远方沿着动力滚轮组移动到将要投放到的支撑台的旁边合适位置停下,母车上的纵向行走轮子旋转带动母车搭载着多台子车在纵向轨道上行驶至将要搬运模具进入的支撑台侧,定位停车装置作用使母车停止时母车横向轨道和支撑台间横向轨道相对接。

各子车上的升降装置驱动搬运平台上升,把位于子车上方的模具升高离开模具纵向行走的动力滚轮组的滚轮踏面;

子车上的横向行走轮子旋转,带动各子车同步运行,沿着母车横向轨道、支撑台间横向轨道行驶至该组支撑台上的适当位置停下;

各子车上的升降装置驱动搬运平台下降,把模具摆放在相应的支撑台上合适位置;

子车上的横向行走轮子反向旋转,带动各子车同步运行,沿着支撑台间横向轨道、母车横向轨道行驶回到母车适当位置停下,等待进行下一次作业。

当需要连续地把多个模具从远方的动力滚轮组的位置投放到某一组支撑台时,母车将持续停留在该组支撑台侧,直至该组支撑台摆满模具,母车才搭载子车沿着纵向轨道移动到下一组需要投放模具的支撑台的旁边停下。

所述模具承放于至少三个所述支撑台上,一次通过至少两台子车进行横向搬运一个模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巧妙,能够高效率地进行模具的搬运、投放,节约搬运设备的制造成本,降低搬运设备的运行能耗,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子车在母车上承载模具时的结构示意图(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联合子母车搭载模具停留在支撑台旁纵向轨道上时的结构示意图(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联合子母车位于支撑台旁纵向轨道上而模具停留联合子母车上方的模具纵向行走的动力滚轮组时的结构示意图,此时支撑台上有其他停留再支撑台上的模具(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位于模具下方的子母车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初始状态模具在纵向模具行走滚轮组准备纵向移动到支撑台旁时的示意图(正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初始状态模具在纵向模具行走滚轮组准备向支撑台做纵向移动时的示意图(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联合子母车搬运系统,其包括对向设置的用于模具5纵向行走的动力滚轮组14,所述模具5放置于上述模具纵向行走的动力滚轮组14上进行纵向移动。

其包括设置于纵向模具行走动力滚轮组14内侧的纵向轨道21。

其包括可纵向行走在所述纵向轨道21上的母车22,所述母车22上设有至少两组与所述母车22行走方向相垂直的母车横向轨道24,于所述每一组母车横向轨道24上对应活动设有行走在横向轨道上的子车23,所述子车上设有升降装置4,所述升降装置4的活动端上固定有搬运平台25。

一台所述母车22上搭载两台或两台以上的子车23。

所述母车22搭载所述子车23沿所述纵向轨道21运行在模具纵向行走的动力滚轮组14内侧,所述母车22搭载子车23沿所述纵向轨道21运行时,所述子车23的高度低于所述模具纵向行走的动力滚轮组14的各个动力滚轮的上踏面,而不妨碍在所述模具纵向行走的动力滚轮组14上的所述模具5进行纵向移动。

其还设置在所述纵向模具行走滚轮组14单边外侧或两边外侧,用于承放所述模具5的支撑台3。每一个所述模具5在所述支撑台3上安放时,都使用到沿着所述纵向轨道21长轴方向的最少三个所述支撑台3。

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母车22上合适位置的纵向行走轮子29,该纵向行走轮子29使所述母车22可以搭载着所述子车23沿着所述纵向轨道21行走,从一组支撑台3旁移动到另一组支撑台3旁。

其还包括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台3之间设置有支撑台间横向轨道27,所述支撑台间横向轨道27与所述母车横向轨道24的踏面高度、分布中心距及大小相适配,当所述母车22停在所述母车横向轨道24和所述支撑台间横向轨道27相对接的位置时,所述子车23可以沿着所述母车横向轨道24和所述支撑台间横向轨道27上往复行走。

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子车23上合适位置的横向行走轮子30,所述横向行走轮子30使所述子车23可以沿着所述母车横向轨道24和所述支撑台间横向轨道27横向往复行走。

其还在所述母车22上设置有母车纵向运行定位停车装置11,母车纵向运行定位停车装置11作用可以使所述母车22在母车横向轨道24和支撑台间横向轨道27相对齐时停车;所述限位装置11可以是机械式的限位块或限位槽实现母车纵向行走时的定位停车,或是电子感应装置、光学扫码装置或者激光测距装置发出的信号以控制母车纵向行走驱动装置进行定位停车。

所述升降装置4的上下升降动作由液压油缸驱动、气缸驱动、由气囊驱动、由电机带动的齿轮齿条组驱动或由电推杆驱动。

一种通过前述联合子母车的前述母车22和前述子车23和前述纵向轨道21和前述模具纵向行走的动力滚轮组14和前述支撑台3和前述支撑台间横向轨道27组成的搬运系统实施的搬运方法,当需要将模具5从某一组支撑台3上搬运走时,母车22上的纵向行走轮子29旋转带动母车22搭载着多台子车23在纵向轨道21上行驶至将要搬运模具5的支撑台3侧,安装在母车22上的限位装置11作用,帮助母车22停止在可以使所述母车横向轨道24和所述支撑台间横向轨道27对齐的位置,这时所述母车横向轨道24和所述支撑台间横向轨道27相对接,各所述子车23上的横向行走轮子30旋转,带动各子车23同步沿母车横向轨道24、支撑台间横向轨道27行驶至摆放在支撑台3上的模具5的下方;

各子车23的升降装置4同步作用,驱动各子车23的搬运平台25上升,把位于子车23上方的模具5升高离开支撑台3;

各所述子车23上的横向行走轮子30旋转,带动各子车23同步沿支撑台间横向轨道27、母车横向轨道24行驶回到母车22上的合适位置停下,各子车23的升降装置4同步作用,驱动各子车23的搬运平台25下降,使模具5落到动力滚轮组14的滚轮上踏面,动力滚轮组14的辊轮旋转,模具5在动力滚轮组14的带动下运动到目标地点。

当需要连续地搬运多个模具5移离一组支撑台3而投放到动力滚轮组14的远方时,母车22将持续停留在该支撑台3侧,直至该支撑台3上面需要被移离的多个模具5被依次移离,母车22才搭载子车23沿着纵向轨道21移动到下一组需要移离模具5的支撑台3的旁边停下。

当需要将模具5从远方的动力滚轮组14的位置投放到支撑台3的目标地点的时候,动力滚轮组14的辊轮旋转,带动模具5从远方沿着动力滚轮组14移动到将要投放到的支撑台3的旁边合适位置停下,母车22上的纵向行走轮子29旋转带动母车22搭载着多台子车23在纵向轨道21上行驶至将要搬运模具5进入的支撑台3侧,安装在母车22上的限位装置11作用,帮助母车22停止在可以使所述母车横向轨道24和所述支撑台间横向轨道27对齐的位置,这时所述母车横向轨道24和所述支撑台间横向轨道27相对接,这时模具5位于联合子母车的子车23的上方,各子车23的升降装置4同步作用,驱动各子车23的搬运平台25上升,把位于子车23上方的模具5升高离开动力滚轮组14的滚轮踏面,各所述子车23上的横向行走轮子30旋转,带动各子车23同步沿母车横向轨道24、支撑台间横向轨道27行驶至摆放在支撑台3合适位置停下,各子车23的升降装置4同步作用,驱动各子车23的搬运平台25下降,使模具5落到支撑台3合适位置,之后各所述子车23上的横向行走轮子30反向旋转,带动各子车23同步沿母车横向轨道24、支撑台间横向轨道27行驶回到母车22上的合适位置停下,等待搬运下一个模具5。

当需要连续地把多个模具5从远方的动力滚轮组14的位置投放到某一组支撑台3时,母车22将持续停留在该组支撑台3侧,直至该组支撑台3摆满模具5,母车22才搭载子车23沿着纵向轨道21移动到下一组需要投放模具5的支撑台3的旁边停下。

在所述模具5摆放在所述支撑台3上,所述模具9承放于至少3个所述支撑台3上,一次通过至少两台子车23进行搬运一个模具5。

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巧妙,能够高效率进行模具的搬运、投放,节约搬运设备的制造成本,降低搬运设备的运行能耗,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手段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