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原料下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3642发布日期:2020-09-18 19:59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水泥原料下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水泥原料下料系统。



背景技术:

水泥是建筑、市政工程中不可缺少的物料,水泥原料包括熟料、石膏、混合材(如矿渣、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工业废渣等等),水泥原料经过配料仓配比后,再先后送入辊压机和球磨机,通过输送系统最终存储在料仓中。专利公告号为cn205855307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用于水泥生产的输送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方的机壳、所述机壳上端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正下方设有传送皮带,所述传送皮带右端与机壳的内壁之间形成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下方设置有与传送皮带相接触的刮料装置,所述刮料装置运行时,所述刮料装置将所述传送皮带上的物料刮落,所述刮料装置下方设有滤网,所述滤网包括圆弧滤网和梯形滤网,所述圆弧滤网下方设置有漏斗形第一出料口,所述梯形滤网与漏斗形的第二出料口连接。

上述专利在对水泥原料进行输送过程中,由于水泥原料呈颗粒状,其粒径不一,为了便于下一步加工,需要将原料粒径控制在指定尺寸内,但是水泥原料种类多质量大,难以完全将原料全面控制,难免会有一些大颗粒的粗料混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水泥原料下料系统,具有传输检测、二次加工、安全效率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水泥原料下料系统,包括底架和输送皮带,所述底架顶端架设有配料仓,所述输送皮带倾斜设置且其低处端位于所述配料仓的下口,所述输送皮带周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沿其上升方向依次设置有挡料装置和碎料装置;所述挡料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横杆,所述横杆周侧摆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下沿呈圆弧状且所述挡板位于所述输送皮带的正上方,所述横杆一端固设有检测所述挡板位置的红外传感器;所述碎料装置包括位于所述输送皮带上方的支座,所述支座内相对摆动设置有两个支杆和两个分别驱动对应所述支杆运动的驱动气缸,两个所述驱动气缸同时受控于所述红外传感器,所述支杆朝向所述输送皮带的一端固设有夹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原料从配料仓掉落于输送皮带并通过输送皮带将其向上输送,输送过程中,细料从挡板下方穿过而粗料被挡板挡下,当粗料累积一定量之后会推动挡板翻转,红外传感器检测到挡板摆动后控制两个驱动气缸推动两个支杆摆动,通过夹板对传输过来的粗料进行粉碎,从而完成再加工。本实用新型在水泥原料上料过程中可对其粒径进行控制,达到辊压机加工标准,从而确保进入辊压机的原料高质量,提高水泥原料输送效率。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板的两端均固设有齿板,两个所述夹板的相对面均固设有多个磨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磨块可提高夹板对粗料的粉碎作用,进一步提高原料质量。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两个主动辊,所述输送皮带绕设在两个所述主动辊上,所述支撑架一侧固设有驱动任一所述主动辊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支撑架内于两个所述主动辊之间还固设有多个辅助杆,所述辅助杆上转动套设有多个辅助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启动后,通过主动辊带动输送皮带传动,而辅助辊可对输送皮带起到支撑作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助杆上的辅助辊呈“u”字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杆上三个辅助辊呈“u”字型设置,支撑输送皮带使中部呈凹口状,从而便于原料的输送。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内滑动设置有回收盒,所述回收盒位于所述横杆下方且同时位于所述输送皮带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原料穿过挡板时,被挡板遮挡下来的碎料可掉落在回收盒内,从而实现快速回收。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收盒的四角均固定有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收盒的滚轮可在支撑架内滑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的圆弧沿处固设有橡胶围板,所述橡胶围板两端的厚度大于其中间位置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橡胶围板可进一步将水泥原料平铺在输送皮带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水泥原料通过输送皮带进行传输,传输过程中,细料可穿过挡板下方并被挡板铺开,粗料被挡下后统一经过夹板粉碎,通过控制传输皮带上原料粒径传输的大小,确保水泥原料达到辊压机加工的直径标准,最终提高水泥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b部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底架;2、输送皮带;3、配料仓;4、支撑架;5、横杆;6、挡板;7、红外传感器;8、支座;9、支杆;10、驱动气缸;11、夹板;12、齿板;13、磨块;14、主动辊;15、驱动电机;16、辅助杆;17、辅助辊;18、回收盒;19、滚轮;20、橡胶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水泥原料下料系统,包括底架1,底架1上架设有配料仓3,配料仓3底部含有下料口,配料仓3用于存储和下放水泥原料。底架1一侧还设置有支撑架4,支撑架4顶面呈斜面状且顶面设置有输送皮带2,输送皮带2的低处端深入底架1内部且位于配料仓3的下料口的正下方,输送皮带2的高处端高于配料仓3。

参照图1和图3,支撑架4的高低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两个主动辊14,两个主动辊14相互平行设置,输送皮带2绕设在两个主动辊14上,支撑架4的底部固定有驱动底部主动辊14转动的驱动电机15。支撑架4内于两个主动辊14之间还固定有多个辅助杆16,辅助杆16均横向设置,辅助杆16上转动套设有三个辅助辊17,同一个辅助杆16上的辅助辊17呈“u”字型设置。驱动电机15启动后,通过主动辊14带动输送皮带2传动,输送皮带2传输原料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会贴靠在辅助辊17上,此时输送皮带2上端面呈凹口状,而辅助辊17可对输送皮带2起到支撑作用。

支撑架4沿其上升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于限制原料粒径规格的挡料装置和用于粉碎大粒径原料的碎料装置。

参照图1,挡料装置包括固定于支撑架4上的横杆5,横杆5靠近配料仓3位置设置,横杆5中间位置摆动设置有挡板6,挡板6通过重力自然摆下,挡板6下沿呈圆弧状且挡板6位于输送皮带2的正上方,挡板6的圆弧沿处固定有橡胶围板20,橡胶围板20两端的厚度大于其中间位置厚度。原料在输送皮带2上传输过程中,通过挡板6和橡胶围板20可进一步将水泥原料平铺在输送皮带2上。横杆5一端固定有检测挡板6位置的红外传感器7。

参照图3和图4,碎料装置包括固定在支撑架4上的支座8,支座8内相对摆动设置有两个支杆9,两个支板在输送皮带2上方摆动。支座8内固定有两个分别驱动对应支杆9运动的驱动气缸10,两个驱动气缸10同时受控于红外传感器7。支杆9靠近输送皮带2的一端固定有夹板11,两个夹板11相互平行设置。夹板11的两端均固定有齿板12,两个夹板11上对应的齿板12可相互交错,两个夹板11的相对面均固定有多个磨块13。磨块13可提高夹板11对粗料的粉碎作用,进一步提高原料质量。当红外传感器7检测到挡板6离开现有位置后,红外传感器7发出控制信号给两个驱动气缸10,驱动气缸10推动两个支杆9同时摆动并将输送皮带2上的原料粉碎,之后,两个驱动气缸10复位。

参照图2,支撑架4内沿其斜面方向滑动设置有回收盒18,回收盒18的四角均固定有滚轮19,回收盒18位于横杆5和支座8下方且同时位于输送皮带2内。在原料穿过挡板6时,被挡板6遮挡下来的碎料可掉落在回收盒18内,从而实现快速回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水泥原料通过配料仓3配料后掉落于输送皮带2,通过输送皮带2将其向上输送并最终送入辊压机,水泥原料输送过程中,细料从挡板6下方穿过而粗料被挡板6挡下,当粗料累积一定量之后会推动挡板6翻转,红外传感器7检测到挡板6摆动后控制两个驱动气缸10推动两个支杆9摆动,通过夹板11对传输过程中累积的粗料进行粉碎,从而完成再加工。

本实用新型在水泥原料上料过程中可对其粒径进行控制,以达到辊压机加工的直径标准,确保原料的进入质量,最终提高水泥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