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用云梯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37539发布日期:2020-09-25 18:10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消防工程用云梯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消防工程用云梯升降平台。



背景技术:

云梯是指攀援登高工具的一种,主要做消防和抢险等用途。云梯消防车的云梯臂架端部设置有工作平台,该工作平台随云梯臂架升降,是实现救援功能的重要部件。

授权公告号为cn20830837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消防用云梯结构,包括第一级云梯、第二级云梯、第三级云梯、滑槽、滑杆、电机和齿轮,第一级云梯通过转轴与云梯平台相连,滑槽设置在第一级云梯的底部,滑槽内设有滑块,滑杆的顶端与滑块相连,滑杆的底端与云梯平台铰接相连,第二级云梯设置在第一级云梯的内部,云梯与云梯之间设有齿轮、传动轴和电机,云梯上固定设有齿条,第二云梯通过齿轮齿条传动与第一云梯形成伸缩运动,第一级云梯底部的滑槽、滑块和滑杆对第一云梯相对云梯平台进行角度的调节,通过云梯内部的齿轮、电机、传动轴和齿条构成每级云梯之间的相对运动,进一步提高了消防作业效率。

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中,在实际作业时,当云梯平台实际能达到的最高高度略小于云梯平台需要达到的高度的情况下,需要再更换一个能达到的最高高度更高的云梯,操作过程较为复杂,影响了消防作业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防工程用云梯升降平台,其具有能对云梯平台的高度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调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消防工程用云梯升降平台,包括平台主体,所述平台主体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四周的防护栏,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升降台板,所述升降台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使升降台板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底板上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沿竖直方向设置且能沿自身轴线方向转动,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于升降台板上,所述第一螺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组件;

所述第一螺杆上固设有与其同轴的主动轮,所述底板上转动连接有能沿自身轴线方向转动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沿竖直方向设置且第二螺杆的螺距与第一螺杆的螺距相同,所述第二螺杆的螺纹方向与第一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二螺杆背向底板的一端与升降台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上设置有与其同轴且与主动轮相啮合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能与主动轮同步转动,所述从动轮与第二螺杆沿第二螺杆的周向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所述第二螺杆底端与底板之间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压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站在底板上,通过驱动组件使第一螺杆沿自身轴线方向转动,升降台板在第一螺杆的作用下朝向或背向底板移动,实现对云梯平台的高度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调整,将升降台板调整至合适高度后,移动至升降台板上进行消防作业,在遇到云梯平台能达到的最高高度略小于需要其达到的高度时,无需对云梯进行更换,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消防作业的工作效率;主动轮随第一螺杆转动,从动轮在主动轮的作用下带动第二螺杆向与第一螺杆相反的方向转动,由于第二螺杆与第一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且二者的螺距相同,因此第二螺杆相对于底板的高度未发生变化,从而使压簧的长度未变化,进而保证了压簧对第二螺杆及升降台板的最佳支撑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螺杆能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螺杆与从动轮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二者之间相对转动的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二螺杆避免了在其与第一螺杆的螺距由于加工等原因出现轻微差距的时候,影响升降平台的正常移动的情况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开设于第二螺杆上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从动轮上固设有与限位槽相适配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槽中且能沿限位槽的长度方向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与限位槽的配合限制了齿轮与第二螺杆之间的相对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设于第一螺杆上的第一伞齿轮和与第一伞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与第一螺杆同轴设置,所述第二伞齿轮上固设有与其同轴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转动连接于升降台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驱动杆,第二伞齿轮随驱动杆转动,第一伞齿轮及第一螺杆在第二伞齿轮的作用下沿第一螺杆的轴线方向转动,便于工作人员从升降平台的一侧转动驱动杆,从而实现升降台板的高度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杆上固设有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轮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对驱动杆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台板与底板之间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设于底板上的导向管,所述导向管中滑移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背向导向管的一端固设于升降台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升降台板起到了导向作用,增加了升降台板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管与导向杆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二者锁紧的锁紧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紧螺栓的设置将导向杆固定于导向管中,从而对升降平台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增加了操作平台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台板上铰接有梯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平台的高度较高时,工作人员从底板上通过梯子移动至升降台板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工作人员站在底板上,通过驱动组件使第一螺杆沿自身轴线方向转动,升降台板在第一螺杆的作用下朝向或背向底板移动,实现对云梯平台的高度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调整,将升降台板调整至合适高度后,移动至升降台板上进行消防作业,在遇到云梯平台能达到的最高高度略小于需要其达到的高度时,无需对云梯进行更换,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消防作业的工作效率;主动轮随第一螺杆转动,从动轮在主动轮的作用下带动第二螺杆向与第一螺杆相反的方向转动,由于第二螺杆与第一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且二者的螺距相同,因此第二螺杆相对于底板的高度未发生变化,从而使压簧的长度未变化,进而保证了压簧对第二螺杆及升降台板的最佳支撑效果;

2、能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二螺杆避免了在其与第一螺杆的螺距由于加工等原因出现轻微差距的时候,影响升降平台的正常移动的情况的发生;

3、转动驱动杆,第二伞齿轮随驱动杆转动,第一伞齿轮及第一螺杆在第二伞齿轮的作用下沿第一螺杆的轴线方向转动,便于工作人员从升降平台的一侧转动驱动杆,从而实现升降台板的高度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显示限位组件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平台主体;11、底板;12、防护栏;121、门栏;13、云梯臂架;14、梯子;2、升降台板;21、保护壳体;22、第一支撑管;23、第二支撑管;3、升降机构;31、第一螺杆;32、驱动组件;321、第一伞齿轮;322、第二伞齿轮;323、驱动杆;3231、手轮;4、主动轮;41、第一轮毂;5、第二螺杆;51、从动轮;511、第二轮毂;52、固定板;6、压簧;7、限位组件;71、限位槽;72、限位块;8、压板;81、连接孔;9、导向组件;91、导向管;911、支管;912、锁紧螺栓;92、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防工程用云梯升降平台,包括平台主体1、位于平台主体1中的升降台板2以及位于升降台板2与平台主体1之间的升降机构3,升降台板2的一侧铰接有梯子14。

平台主体1包括底板11和垂直设置于底板11四周的用于保护工作人员安全的防护栏12。防护栏12的一侧连接有云梯臂架13,防护栏12背向云梯臂架13的一侧铰接有门栏121,门栏121背向其与防护栏12铰接的一侧设置有门锁(附图中未画出),门锁能将门栏121锁紧于防护栏12上。

底板11上方设置有升降台板2,升降台板2与底板11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升降台板2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升降机构3。升降机构3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螺杆31,第一螺杆31底端转动连接于底板11上,第一螺杆31背向底板11的一端与升降台板2转动连接。第一螺杆31的顶端伸出于升降台板2的上表面,第一螺杆3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组件32。

驱动组件32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螺杆31顶端的第一伞齿轮321和与第一伞齿轮321相啮合的第二伞齿轮322,第一伞齿轮321与第一螺杆31同轴设置,第二伞齿轮322上固定连接与其同轴的驱动杆323,驱动杆323转动连接于升降台板2上。升降平台的上表面焊接有用于对升降机构3及驱动组件32起保护作用的保护壳体21,驱动杆323远离第二伞齿轮322的一端穿过保护壳体21的侧壁且与保护壳体21转动连接。为便于工作人员转动驱动杆323,驱动杆323伸出于保护壳体21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3231。

工作人员站在底板11上升降台板2的一侧转动手轮3231,第二伞齿轮322及驱动杆323沿驱动杆323的轴线方向转动,第一伞齿轮321及第一螺杆31在第二伞齿轮322的作用下沿第一螺杆31的轴线方向转动,由于第一螺杆31与底板11转动连接,升降台板2在第一螺杆31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移动,实现对升降台板2高度的调节。

第一螺杆31上固定连接有与其同轴的主动轮4,主动轮4位于升降台板2下方。底板11上焊接有与第一螺杆31同轴设置的第一支撑管22,主动轮4包括套设于第一螺杆31外周面上且与第一螺杆31固定连接的第一轮毂41,第一轮毂41底端伸入于第一支撑管22的内腔中,第一支撑管22的顶端端面与第一轮缘的下表面接触,使主动轮4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管22顶端,同时实现了第一螺杆31与底板11之间的转动连接。

底板11上转动连接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螺杆5,第二螺杆5背向底板11的一端螺纹连接于升降台板2上,第二螺杆5上端位于保护壳体21内腔中。第二螺杆5的螺距与第一螺杆31的螺距、直径相同,第二螺杆5的螺纹方向与第一螺杆31的螺纹方向相反。第二螺杆5上设置有与主动轮4相啮合的从动轮51,从动轮51能与主动轮4同步转动,从动轮51与第二螺杆5之间沿第二螺杆5的周向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第二螺杆5底端焊接有圆形的固定板52,固定板52的外厚面与第二支撑管23的内周面接触。固定板52与底板11沿竖直方向相对的两端面之间抵接有压簧6,压簧6与第二支撑管23同轴设置。

转动第一螺杆31,主动轮4随第一螺杆31转动,从动轮51在主动轮4的作用下带动第二螺杆5向与第一螺杆31相反的方向转动,由于第二螺杆5与第一螺杆31的螺纹方向相反且二者的螺距相同,因此第二螺杆5相对于底板11的高度未发生变化,从而使压簧6的长度不会随升降台板2高度的变化而变化,进而保证了压簧6对第二螺杆5及升降台板2的最佳支撑效果。

底板11上焊接有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与第二螺杆5同轴设置的第二支撑管23,第二支撑管23的顶端端面与第一支撑管22的顶端端面平齐。从动轮51包括第二轮毂511,第二轮毂511的底端伸入于第二支撑管23的内腔中,第二支撑管23的顶端端面与第二轮缘的下表面接触,使从动轮51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撑管23顶端,同时实现了第二螺杆5与底板11之间的转动连接。

参照图2和图3,为避免第二螺杆5与第一螺杆31的螺距由于加工等原因出现轻微差距影响升降台板2的正常移动,第二螺杆5滑移连接于从动轮51上,第二螺杆5能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二螺杆5与从动轮51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二者之间相对转动的限位组件7,限位组件7包括沿竖直方向开设于第二螺杆5上的限位槽71和与限位槽71相适配的限位块72,限位块72固定连接于第二轮毂511的内周面,限位块72位于限位槽71中且能沿限位槽71的长度方向移动。

参照图2,底板11上固定连接有压板8,压板8为开口朝向底板11的u形板。压板8上开设有两个连接孔81,两个连接孔81的位置分别与第一螺杆31和第二螺杆5的位置相对应,第一螺杆31和第二螺杆5分别通过两个连接孔81穿过压板8。压板8沿竖直方向朝向底板11的侧壁与第一轮毂41和第二轮毂511的顶端端面接触,从而限制了主动轮4和从动轮51的移动,增加了主动轮4和从动轮51的稳定性。

升降台板2与底板11之间设置有四组导向组件9,四组导向组件9分别位于升降台板2的四个端角处。导向组件9包括沿竖直方向焊接于底板11上的导向管91,导向管91的内腔中滑移连接有与其同轴设置的导向杆92,导向杆92背向导向管91的一端焊接于升降台板2的底端端面上。

导向管91背向底板11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沿导向管91的径向向外延伸的支管911,支管911的内腔与导向管91的内腔连通。支管911的内腔中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912,锁紧螺栓912的一端伸入于导向管91的内腔中与导向杆92抵接,拧紧锁紧螺栓912能将导向杆92锁紧于导向管91中,使导向杆92对升降台板2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增加了升降台板2的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工作人员站在底板11上靠近手轮3231的一侧,转动手轮3231,驱动杆323及第二伞齿轮322在手轮3231的带动下沿自身轴线方向转动,第一伞齿轮321及第一螺杆31在第二伞齿轮322的作用下沿第一螺杆31的轴线方向转动,升降台板2在第一螺杆31的作用下朝向或背向底板11方向移动,实现对云梯平台的高度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调整,将升降台板2调整至合适高度后,拧紧锁紧螺栓912使导向杆92锁紧于导向管91的内腔中,工作人员通过梯子14移动至升降台板2上进行消防作业;

主动轮4随第一螺杆31转动,从动轮51在主动轮4的作用下带动第二螺杆5向与第一螺杆31相反的方向转动,由于第二螺杆5与第一螺杆31的螺纹方向相反且二者的螺距相同,因此第二螺杆5相对于底板11的高度未发生变化,从而使压簧6的长度不发生变化,进而保证了压簧6对第二螺杆5及升降台板2的最佳支撑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