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箔餐盒包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97006发布日期:2020-06-05 22:16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铝箔餐盒包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包装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铝箔餐盒包装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铝箔餐盒包装设备的大都由操作人员放置在传送带上进行,输送到预定位置后就对其进行封切。但这一过程中待包装物间的距离由操作人员放置的位置决定。在生产过程中,待包装物间的间距长短不一,导致覆盖在待包装物上的薄膜的量也不一样,影响包装质量。

且铝箔餐盒为薄膜的密封包装,根据安全需求,需要在包装薄膜上进行打孔,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与包装设备一体化的自动化打孔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铝箔餐盒包装设备,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本发明提供铝箔餐盒包装设备,包括:

机架;

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传输装置用于输送铝箔餐盒;

套膜装置,所述套膜装置设于所述机架,所述套膜装置用于铝箔餐盒包覆薄膜;

打孔装置,所述打孔装置设于所述机架且位于所述套膜装置的上方,所述打孔装置用于对薄膜打孔;

横封装置,设于所述机架且位于所述传输装置的上方,所述横封装置用于铝箔餐盒的横向封切;

纵封装置,设于所述机架且位于所述传输装置的上方,所述纵封装置用于铝箔餐盒的纵向封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打孔装置包括:

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机架且位于所述套膜装置的上方;

轨道,设于所述固定支架;

活动块,所述活动块设于所述轨道且沿所述轨道往复运动,所述活动块设有用于输送薄膜的输送间隙;

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并排设于所述活动块;

第一打孔针和第二打孔针,所述第一打孔针设于所述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打孔针的打孔端位于所述输送间隙,所述第二打孔针所述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打孔针的打孔端位于所述输送间隙;

第一输送辊,横向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

第二输送辊,横向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且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辊上方;

第三输送辊,横向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且与所述第二输送辊处于同一平面;

第四输送辊,横向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且位于所述第三输送辊下方;

其中,薄膜从所述第一输送辊、第二输送辊,穿过所述输送间隙,并输送至所述第三输送辊以及第四输送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打孔装置还包括轨道底座和往复电机,所述往复电机设于所述轨道底座的端部,所述轨道设于所述轨道底座的两侧,所述活动块卡设于所述轨道,所述往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活动块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输装置包括输送带、用于输送带张紧的至少两个输送辊以及驱动至少一个输送辊的电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套膜装置包括第五输送辊、若干压紧块、第六输送辊、翻膜三角板以及收卷辊,所述第五输送辊设于所述第四输送辊的下方,所述压紧块设于所述第五输送辊的上方,所述第六输送辊设于所述第五输送辊的下方,所述翻膜三角板设于所述输送带的上方,所述收卷辊设于所述输送带的下方;

其中,薄膜从所述第四输送辊输送至所述第五输送辊、第六输送辊以及翻膜三角板,薄膜经过翻膜三角板翻折形成一面开口的容纳空间,并通过收卷辊对薄膜进行收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横封装置包括横封切刀、用于加热所述横封切刀的加热棒、第一固定杆以及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分别设于所述输送装置的两侧,所述横封切刀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杆,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且所述横封切刀可沿着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上下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套杆、第二套杆以及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套杆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二套杆套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杆,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底座、第三气缸、第一齿条、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二齿条、第三齿条、第四齿条以及第五齿条,所述气缸底座设于机架上,所述第三气缸设于所述气缸底座,所述第一齿条设于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轴,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分别于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条和第三齿条分别设于所述第二齿轮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条和第五齿条分别设于所述第三齿轮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条和第三齿条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杆,所述第四齿条和第五齿条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纵封装置包括上压辊、下压辊以及用于加热所述上压辊和下压辊的加热棒,薄膜通过所述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的间隙。有益效果:模块化漂浮单元可通过底部浮箱角部的插板配合实现任意排列组合构成所需的漂浮设施,且刚性插板强度高,从而提高浮箱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和耐用性;且浮箱通过两个浮箱半体和插板配合连接而成,便于安装和运输。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包装设备集打孔与密封包装为一体化,可实现自动化打孔及包装,且薄膜封切时能均匀分布在铝箔餐盒的表面,提高包装质量,且减少薄膜的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铝箔餐盒包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铝箔餐盒包装设备打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铝箔餐盒包装设备打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铝箔餐盒包装设备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

铝箔餐盒包装设备,包括:

机架400;

传输装置300,所述传输装置300设于所述机架400上,所述传输装置300用于输送铝箔餐盒;

套膜装置200,所述套膜装置200设于所述机架400,所述套膜装置200用于铝箔餐盒包覆薄膜;

打孔装置100,所述打孔装置100设于所述机架400且位于所述套膜装置200的上方,所述打孔装置100用于对薄膜打孔;

横封装置500,设于所述机架400且位于所述传输装置300的上方,所述横封装置500用于铝箔餐盒的横向封切;

纵封装置600,设于所述机架400且位于所述传输装置300的上方,所述纵封装置600用于铝箔餐盒的纵向封切。

如图2和3所示:

打孔装置100包括:

固定支架101,所述固定支架101固定于所述机架400且位于所述套膜装置200的上方;

轨道102,设于所述固定支架101;

活动块103,所述活动块103设于所述轨道102且沿所述轨道102往复运动,所述活动块103设有用于输送薄膜的输送间隙113;

第一气缸104和第二气缸105,并排设于所述活动块103;

第一打孔针114和第二打孔针115,所述第一打孔针114设于所述所述第一气缸104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打孔针114的打孔端位于所述输送间隙113,所述第二打孔针115所述所述第二气缸105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打孔针115的打孔端位于所述输送间隙113;

第一输送辊106,横向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101;

第二输送辊107,横向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101且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辊106上方;

第三输送辊108,横向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101且与所述第二输送辊107处于同一平面;

第四输送辊109,横向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101且位于所述第三输送辊108下方;

其中,薄膜从所述第一输送辊106、第二输送辊107,穿过所述输送间隙113,并输送至所述第三输送辊108以及第四输送辊109。

打孔装置通过第一气缸104驱动第一打孔针114,通过第二气缸105驱动第二打孔针115对经过输送间隙113的薄膜进行打孔。

进一步的,打孔装置还包括轨道底座110和往复电机111,所述往复电机111设于所述轨道底座110的端部,所述轨道102设于所述轨道底座110的两侧,所述活动块103卡设于所述轨道102,所述往复电机111的输出端与所述活动块103连接。

打孔装置通过驱动往复电机111驱动活动块103进行往复运动,使得第一打孔针114和第二打孔针115打的孔呈一定的间距。

如图4所示:

传输装置300包括输送带301、用于输送带301张紧的至少两个输送辊以及驱动至少一个输送辊的电机302。

其中,电机302的输出端通过换向减速器与输送辊连接,从而驱动输送辊以及设于输送辊的输送带运行。

进一步的,套膜装置200包括第五输送辊201、若干压紧块202、第六输送辊203、翻膜三角板204以及收卷辊205,所述第五输送辊201设于所述第四输送辊109的下方,所述压紧块202设于所述第五输送辊201的上方,所述第六输送辊203设于所述第五输送辊201的下方,所述翻膜三角板204设于所述输送带301的上方,所述收卷辊205设于所述输送带301的下方;

其中,薄膜从所述第四输送辊输109送至所述第五输送辊201、第六输送辊203以及翻膜三角板204,薄膜经过翻膜三角板204翻折形成一面开口的容纳空间,并通过收卷辊205对薄膜进行收卷。

翻膜三角板204将单层薄膜翻折成一面开口的双层薄膜,输送带上的铝箔餐盒被包裹于该双层薄膜中,

进一步的,横封装置500包括横封切刀501、用于加热所述横封切刀501的加热棒、第一固定杆502以及第二固定杆503,所述第一固定杆502和第二固定杆503分别设于所述输送装置300的两侧,所述横封切刀501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杆502,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杆503,且所述横封切刀501可沿着所述第一固定杆502和第二固定杆503上下移动。

横封切刀501通过加热对薄膜进行横向切封。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套杆、第二套杆以及驱动机构504,所述第一套杆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二套杆套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杆,所述驱动机构504包括气缸底座、第三气缸、第一齿条、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二齿条、第三齿条、第四齿条以及第五齿条,所述气缸底座设于机架上,所述第三气缸设于所述气缸底座,所述第一齿条设于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轴,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分别于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条和第三齿条分别设于所述第二齿轮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条和第五齿条分别设于所述第三齿轮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条和第三齿条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杆,所述第四齿条和第五齿条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杆。

选优的,还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以及第四轴承,第一旋转轴两端分别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过盈连接,第二旋转轴两端分别于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过盈连接。

根据需要,对横封切刀进行上下驱动,其原理为:通过第三气缸驱动第一齿条往复运动,第一齿条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带动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旋转,第一旋转轴带动第二齿轮旋转,第二旋转轴带动第三齿轮旋转,第二齿轮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三齿条和第四齿条上下移动,第三齿轮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五齿条和第六齿条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与第一固定杆与第一套杆之间相对上下移动,第二固定杆与第二套杆之间上下移动,即实现横封切刀的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纵封装置600包括上压辊601、下压辊602以及用于加热所述上压辊601和下压辊601的加热棒,薄膜通过所述上压辊601和下压辊602之间的间隙。上压辊601、下压辊602通过加热对薄膜进行纵向切封,从而实现对铝箔餐盒的密封包装。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包装设备集打孔与密封包装为一体化,可实现自动化打孔及包装,且薄膜封切时能均匀分布在铝箔餐盒的表面,提高包装质量,且减少薄膜的损耗。

以上表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应当指出,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