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衣吊挂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32126发布日期:2020-06-09 20:14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衣吊挂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衣产品传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衣吊挂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服装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服装生产从原料布料开始到剪裁、打样、缝制、包烫等每个岗位都需要很多工人来进行作业。尤其是缝制部门,每台缝纫机或其他设备都有一个工人来完成一道工序,比如前身、后身、袖子等。如何解决劳动力不足、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是每个服装厂家面临的问题。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自动化设备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制衣悬挂系统的生产流水线,应生产数据及时准确,管理精细化,高效的生产效率,操作便捷,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越来越受到服装行业的青睐。其中,智能服装吊挂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将整件衣服的裁片挂在悬挂架上,根据事先输入好的工序工段,自动输送到下一道工序的操作员手中;当操作员完成一道工序后,只需轻轻按控制钮,智能吊挂系统就自动将衣架输送至下一个工序。

制衣悬挂系统的生产流水线,是将制衣分成多个工作站,每个工作站内由制衣人员来完成不同的制衣部分,首先将加工的衣服放置在衣架上,然后有第一工作站的制衣人员将衣架放置在传输轨道上,衣架在传输轨道上移动时会分别进入各个工作站内,经过制衣人员对衣服各个部位进行加工,直到从布料变成成衣后,成衣产品才通过统一收集进行打包,由于智能服装吊挂系统可自动进行输送,大幅度减少搬运、绑扎、折叠等的非生产时间,解决了劳动力不足以及服装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在目前的吊挂系统对安装有衣架的衣架轮的驱动,在传输轨道中无论是传输过程、进出工作站的过程,均对稳定性与准确性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在衣架轮在轨道传输的过程中、或者拐向进站、或者从工作站回到轨道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衣架轮与拐接轨道的衔接不吻合,造成衣架轮颠簸或者衣架轮完全掉落的情况,导致衣架轮无法在轨道上较好地进行传输,从而影响整个制衣的效率,也提高了工作人员不必要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衣吊挂传输系统,能够较好地使得传输衣架的衣架轮在轨道上良好运输,减少衣架轮从轨道中脱离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制衣吊挂传输系统,包括:悬吊固定在工作环境顶部、用于传输衣架轮的传输组件,所述传输组件的两端位置处设置有用于转向所述衣架轮的转向组件,所述传输组件的轨道位置处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衣架轮掉落的辅助传输组件,其中,所述传输组件包括:悬吊固定在工作环境顶部的固定架;固定在所述固定架底部、整体呈“l”型的安装条;两相对称平行设置在多条所述安装条上、位于所述固定架底部的主传输轨;以及安装在所述固定架内壁处、用于驱动所述衣架轮在所述主传输轨上进行位移的驱动件,所述主传输轨侧壁位置处竖直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靠近所述主传输轨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衣架轮变轨至工作站内的工位输出组件,所述支架靠近所述主传输轨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衣架轮从工作站内输入至所述主传输轨中的工位输入组件,所述衣架轮滑移连接在所述主传输轨的顶面轨道上,所述衣架轮远离所述主传输轨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衣架。

通过采用上述设置,设置的传输组件能够驱动衣架轮在工作环境内去到指定的工作站内,从而能够使得夹有布料的衣架准确送到工作站的工作人员手里进行加工;设置的转向组件能够带动衣架轮在主传输轨上转向,衣架轮能够在传输轨上改变行进方向,从而使得衣架轮能够在主传输轨上实现双向的位移,更好地对衣架轮进行运输,使得衣架准确到达指定工位处进行后续的加工生产过程;设置的辅助传输组件能够较好地保持传输组件的稳定性,避免传输组件在对衣架轮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出现竖直方向上的晃动,影响传输组件对于衣架轮的驱动,导致衣架轮从主传输轨中掉落,影响制衣流水线上的制衣效率;设置的工位输出组件、以及工位输入组件能够将衣架轮良好地传输进、传输出工作站,较好地避免衣架轮在传输的过程中出现颠簸或者掉落的情况而不能良好地进入、离开工作站,有效提高制衣流水线上的制衣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件包括:多个水平设置在所述固定架内底部、进行水平方向上转动的链轮;设置在所述固定架内底部、用于驱动所述链轮转动的动力件;连接在多个所述链轮上、整体呈闭合状的传输链条;固定在所述传输链条侧壁、截面呈横向“凵”字型结构的固定块;以及安装在所述固定块远离所述传输链条一侧面处的拨条,在所述链轮的轮体上贯穿开设有多个卡孔,所述卡孔边缘处环绕贴设有橡胶条。

通过采用上述设置,设置的动力件作为动力源,能够驱动链轮转动,而链轮上缠绕连接有呈闭合状的传输链条,从而能够使得传输链条具备传输的功能,因而在传输链条上设置的固定块能够随着传输链条的移动而移动,使得安装在固定块上的拨条能够拨动衣架轮,达到驱动衣架轮在主传输轨上移动的能力,而设置在橡胶条能够在衣架轮进行转向的时候,对滚轮组进行卡合,使得固定块能够被链轮带动进行传输,保持固定块的稳定性,从而能够避免衣架轮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出现竖直方向上的晃动,影响拨条对于衣架轮的驱动,导致衣架轮从主传输轨中掉落,影响制衣流水线上的制衣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辅助传输组件包括:固定在固定块靠近传输链条一侧面处的滚轮组;相对称平行设置在所述固定架底部、位于传输链条内侧且延伸方向与所述主传输轨延伸方向相一致的第一辅助轨;设置在所述固定架内底壁、位于所述滚轮组顶部位置的第二辅助轨;以及贴合设置在所述主传输轨底部、延伸方向与所述主传输轨延伸方向相一致的固定轨,所述滚轮组与所述第一辅助轨、所述滚轮组与所述第二辅助轨均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设置,在固定块上设置在滚轮组能够在随着传输链条进行移动的时候,在第一辅助轨、以及第二辅助轨上进行同时同步的位移,能够较好地保持固定块在传输链条的稳定性,避免传输链条在移动的过程中造成固定块的晃动,从而影响拨杆对于衣架轮的驱动,设置的固定轨能够使得衣架在主传输轨上位移时能够更为稳定,避免衣架轮掉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转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条上、两端分别与两所述主传输轨相同一侧端部相连接的转向轨;开设在所述转向轨靠近所述主传输轨的两端部位置处的凹槽;分别固定在两所述主传输轨靠近所述转向轨的端部位置处、且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条;以及套设在所述凸条上、一端与所述主传输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向轨相连接的第一缓冲弹簧,所述转向轨由与所述主传输轨的连接端至最外侧两端方向、倾斜靠近所述固定架方向向上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设置,设置的转向轨能够将两条主传输轨进行连接,通过拨动衣架轮在转向轨中进行位移而使得衣架轮达到转向效果,而凹槽、凸条以及第一缓冲弹簧配合设置则能够使得转向轨具备一定的形变能力,衣架轮在转向轨上进行位移的时候,对于衣架轮的转向起到良好的调节能力,转向轨的轨道能够随着衣架轮的移动而产生相适配的形变,避免衣架轮在转向的时候脱出转向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工位输出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所述主传输轨一侧的第一进站轨道;安装在所述第一进站轨道靠近所述主传输轨端部的铰接头;铰接在所述铰接头上、用于将所述衣架轮变轨至所述第一进站轨道上的第一辅助连接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于推动所述第一辅助连接件转动的第一推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设置,设置的第一推动件将第一进站轨道的与主传输轨相连接,而第一进站轨道通过第一辅助连接件而与主传输轨能够连接的更稳定,使得衣架轮在传输进工作站的过程中稳定、较难掉落,从而提高制衣流水线上的制衣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辅助连接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推动件输出端位置处的伸缩杆;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第一推动件位置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铰接头顶面位置处的连接条;以及一端与所述铰接头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条相固定的搭接轨。

通过采用上述设置,设置的第一推动件驱动伸缩杆进行长度伸缩,驱动连接条绕着铰接头进行转动,使得与连接条相连接的搭接轨能够贴合在主传输轨的侧壁位置,当衣架轮经过第一进站轨道时,衣架的竖杆能够与搭接轨相抵触,随着拨条的推动,使得衣架轮能够绕着搭接轨进入至工作站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工位输出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所述主传输轨一侧的第二进站轨道;设置在所述第二进站轨道靠近所述主传输轨一端位置处的抵接头;安装在所述抵接头上、用于将所述衣架轮变轨至所述第二进站轨道上的第二辅助连接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与所述抵接头相连接、用于推动所述抵接头抵接在所述主传输轨侧壁上的第二推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设置,设置的第二推动件将第二进站轨道与主传输轨相连接,而第二进站轨道通过第二辅助连接件而与主传输轨能够连接的更稳定,使得衣架轮在传输进工作站的过程中稳定、较难掉落,从而提高制衣流水线上的制衣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辅助连接件包括:开设在所述主传输轨侧壁位置处、与所述主传输轨延伸方向相一致的卡槽;固定在所述抵接头靠近所述卡槽一端的卡勾;设置在所述抵接头与所述第二进站轨道连接位置处的套管;穿插在所述套管内、设置在所述第二进站轨道与所述抵接头连接位置处的芯条;套设在所述芯条上、一端与所述抵接头相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站轨道相固定的第二缓冲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设置,设置的第二推动件驱动安装有卡勾的抵接头抵接在主传输轨侧壁的卡槽上,衣架轮经过第二进站轨道时,衣架的竖杆能够与抵接头相抵触,随着拨条的推动,使得衣架轮能够绕着抵接头进入至工作站内;而芯条、套管以及第二缓冲弹簧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抵接头具备较好的缓冲能力,从而能够使得衣架轮在传输进工作站的过程中稳定、较难掉落,从而提高制衣流水线上的制衣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工位输入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架一侧的支撑架轨;多条安装在所述支撑架轨远离所述支架一侧的固定条;固定在多条所述固定条上、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撑架轨相一致的安装盒;设置在所述安装盒内的提升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架轨顶部、且与所述支撑架轨顶部位置相接的出料口;以及一端固定在所述出料口位置处、另一端与所述主传输轨相连接的出站轨。

通过采用上述设置,衣架轮通过安装盒内的提升件、从工作站内的支撑架轨处传输至出料口的位置,通过重力作用而经由出站轨被传输至主传输轨中,使得衣架轮能够在主传输轨中被拨条驱动至下一个工序的工作站内被工作人员所加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提升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架轨侧壁位置处的安装台;固定在所述安装台承载面位置处的驱动电机;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盒内、位于所述安装盒内顶部位置、且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相装配的主动链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盒内、位于所述安装盒内底部位置、与所述主动链轮通过链条进行连接的从动链轮;以及固定在所述链条上、靠近所述支撑架轨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拨块的提升块。

通过采用上述设置,设置的驱动电机转动,驱动主动链轮进行转动,通过链条带动从动链轮转动,使得设置在链条上的提升块随着链条进行转动,由于提升块上设置有拨块,在提升块位移的过程中能够带动衣架轮沿着支撑架轨进行提升,到达出料口的位置处后经由重力效果能够从出站轨处排出。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传输组件能够驱动衣架轮在工作环境内去到指定的工作站内,从而能够使得夹有布料的衣架准确送到工作站的工作人员手里进行加工;通过转向组件能够带动衣架轮在主传输轨上转向,衣架轮能够在传输轨上改变行进方向,从而使得衣架轮能够在主传输轨上实现双向的位移,更好地对衣架轮进行运输,使得衣架准确到达指定工位处进行后续的加工生产过程;通过辅助传输组件能够较好地保持传输组件的稳定性,避免传输组件在对衣架轮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出现竖直方向上的晃动,影响传输组件对于衣架轮的驱动,导致衣架轮从主传输轨中掉落,影响制衣流水线上的制衣效率;通过工位输出组件、以及工位输入组件能够将衣架轮良好地传输进、传输出工作站,较好地避免衣架轮在传输的过程中出现颠簸或者掉落的情况而不能良好地进入、离开工作站,有效提高制衣流水线上的制衣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三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四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五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a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衣架轮;11、衣架;21、固定架;22、安装条;23、主传输轨;24、链轮;241、卡孔;242、橡胶条;25、传输链条;26、固定块;260、拨条;261、滚轮组;262、第一辅助轨;263、第二辅助轨;264、固定轨;27、转向轨;271、凹槽;272、凸条;273、第一缓冲弹簧;3、支架;31、第一进站轨道;311、铰接头;312、第一推动件;313、伸缩杆;314、连接条;315、搭接轨;32、第二进站轨道;321、抵接头;322、第二推动件;323、卡槽;324、卡勾;325、套管;326、芯条;327、第二缓冲弹簧;33、支撑架轨;331、固定条;332、安装盒;333、出料口;334、出站轨;335、安装台;336、驱动电机;3361、主动链轮;3362、从动链轮;3363、链条;3364、提升块;3365、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制衣吊挂传输系统,如图1、图3所示,在工作环境的顶部位置处悬吊固定有传输组件,传输组件能够衣架轮1进行运输,在本实施例中,该传输组件包括有固定架21,该固定架21的顶部位置悬吊在工作环境的顶部位置,固定架21的底部位置处竖直设置有多个整体呈“l”型的安装条22,同时,在该固定架21的内底部位置处转动连接有多个链轮24,链轮24在固定架21的底部位置处沿着该固定架21的延伸方向进行均匀水平安装,并且,在该些链轮24的轮壁位置处缠绕连接有整体闭合的传输链条25。该链轮24通过动力件进行驱动,在本实施例中,该动力件由电机以及齿轮传动组件组成,电机驱动齿轮传动组件带动链轮24运动,从而带动传输链条25运动。

其次,如图2、图3所示,在多条安装条22上安装有延伸方向与固定架21延伸方向相一致的主传输轨23,主传输轨23位于传输链条25的底部位置处,同时,主传输轨23为两条相平行的直轨,并且,在固定架21的两端位置处与两主传输轨23之间连接有转向轨27,并且在主传输轨23与转向轨27的底部位置设置有固定轨264,该固定轨264能够在衣架轮1位移的时候提供支撑,同时,衣架轮1在该主传输轨23、转向轨27的顶部轨道位置处采用滑移连接,衣架轮1通过拨条260的拨动能够在主传输轨23、转向轨27中进行位移,而且,衣架轮1远离传输链条25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衣架11,衣架11的竖杆在衣架轮1远离传输链条25的一侧位置处竖向向下设置。

如图5所示,而在转向轨27靠近主传输轨23的两端部位置处开设有凹槽271,在两主传输轨23靠近转向轨27的端部位置处分别固定有与凹槽271相匹配的凸条272,凸条272在凹槽271中能够进行穿插位移,并且,在凸条272上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273,第一缓冲弹簧273的一端与主传输轨23相固定、而另一端与转向轨27相固定。另外,该转向轨27由与主传输轨23的连接端至最外侧两端方向、倾斜靠近固定架21方向向上设置。

同时,在该传输链条25的外侧壁位置处固定有多个固定块26,该固定块26呈横向的“凵”字型结构,固定块26远离传输链条25的侧壁位置处通过焊接而固定有拨条260,拨条260的整体呈“l”型,而在固定架21底部相对称平行设置有、位于传输链条25内侧且延伸方向与主传输轨23的延伸方向相一致的两条第一辅助轨262,在固定架21内底壁相对称平行设置有、位于传输链条25顶部位置的第二辅助轨263。

并且,如图3、图5所示,在固定块26靠近传输链条25一侧面处固定有滚轮组261,而且该滚轮组261为安装在固定块26侧壁位置、在竖直方向上位于一上一下位置的两个滚轮,两个滚轮的滑动部均贴设有橡胶条242,滚轮组261中的上滚轮与第一辅助轨262的顶部滑移连接、下滚轮与第一辅助轨262的底部滑移连接,同时,滚轮组261中的上滚轮与第二辅助轨263的底部滑移连接,使得固定块26在随着传输链条25进行位移的时候能够通过滚轮组261与第一辅助轨262、第二辅助轨263相连接,提高安装有拨条260的固定块26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在拨条260的外壁位置设置有磁铁片,衣架轮1的外壁为铁质轮体,由于拨条260对于衣架轮1的推力大于磁铁片对于衣架轮1的吸引力与摩擦力,使得拨条260能够拨动衣架轮1在主传输轨23中滚动位移,同时,能够保持拨条260驱动衣架轮1的稳定性。

此外,在链轮24的轮体上贯穿开设有多个卡孔241,卡孔241边缘处环绕贴设有橡胶条242,固定块26在转向时,滚轮组261能够在卡合在卡孔241中,使得固定块26持续保持传输的稳定,进而使得拨杆驱动衣架轮1能够保持稳定,避免衣架轮1从主传输轨23上掉落。

在本实施例当中,如图4、图6所示,在主传输轨23的侧壁位置处、在工作地面上竖直固定有支架3,该支架3靠近主传输轨23的位置处设置有能够将衣架轮1变轨至工作站内的工位输出组件,该工位输出组件包括第一进站轨道31,该第一进站轨道31安装在支架3上顶部、且位于主传输轨23一侧位置处,而在第一进站轨道31靠近主传输轨23的端部位置安装有铰接头311,同时,在铰接头311上铰接有搭接轨315,并且,在支架3上设置有能够驱动搭接轨315与主传输轨23进行连接的第一推动件312,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推动件312采用液压缸,在该第一推动件312的输出端位置处安装有伸缩杆313,而且,在搭接轨315与铰接头311的连接部的顶面位置处固定有连接条314,该连接条314远离搭接轨315的一端位置处与伸缩杆313远离第一推动件312的一端进行转动连接。

当衣架轮1经过第一进站轨道31时,驱动第一推动件312将搭接轨315搭接在主传输轨23上,衣架轮1侧壁的衣架11上的竖杆能够与搭接轨315相抵触,而随着拨条260的推动,使得衣架轮1能够绕着搭接轨315进入第一进站轨道31,并从第一进站轨道31中进入该处的工作站内。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6所示,该支架3靠近主传输轨23的位置处设置有能够将衣架轮1从工作站内输入至主传输轨23中的工位输入组件,工位输入组件包括有支撑架轨33,支撑架轨33安装在支架3的一侧位置,同时,在该支撑架轨33远离支架3的一侧处安装有多条固定条331,在多条固定条331上固定有延伸方向与支撑架轨33相一致的安装盒332,该支撑架轨33靠近安装盒332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与衣架轮1相匹配的提升轨道。

并且,在安装盒332内设置有提升件,该提升件在本实施例中则包括安装在支撑架轨33侧壁位置处的安装台335,在安装台335的承载面位置处固定有驱动电机336,同时,在安装盒332内转动连接有主动链轮3361,该主动链轮3361位于安装盒332内顶部位置、且与驱动电机336的输出端相装配,在安装盒332内转动连接有从动链轮3362,该从动链轮3362位于安装盒332内底部位置、且与主动链轮3361通过链条3363进行连接,另外,在链条3363上固定有提升块3364,该提升块3364在靠近支撑架轨33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拨块3365。

而在支撑架轨33的顶部则连接有出料口333,出料口333与支撑架轨33的顶部位置相接,同时,在出料口333位置处固定有出站轨334,出站轨334远离出料口333的一端与主传输轨23相连接。

当衣架轮1经过工作人员的操作工序后从工作站内放置在支撑架轨33中,驱动电机336驱动主动链轮3361进行转动,通过链条3363带动从动链轮3362转动,使得设置在链条3363上的提升块3364随着链条3363进行转动,由于提升块3364上设置有拨块3365,在提升块3364位移的过程中能够带动衣架轮1沿着支撑架轨33进行提升,到达出料口333的位置处后衣架11受到重力效果而能够从出站轨334处排出至主传输轨23中。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工位输出组件的不同,如图1、图7所示,该工位输出组件则包括有第二进站轨道32,该第二进站轨道32安装在支架3上、且正好位于主传输轨23的一侧位置处。

在第二进站轨道32靠近主传输轨23的一端位置处设置有抵接头321,同时,在抵接头321上安装有能够将衣架轮1变轨至第二进站轨道32上的第二辅助连接件,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辅助连接件包括有开设在主传输轨23侧壁位置处、与主传输轨23延伸方向相一致的卡槽323,在抵接头321靠近卡槽323的一端固定有卡勾324,卡勾324与卡槽323相匹配。

并且,在抵接头321与第二进站轨道32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套管325,在该套管325内穿插有芯条326,芯条326则设置在第二进站轨道32与抵接头321的连接位置处,此外,在芯条326上套设有第二缓冲弹簧327,该第二缓冲弹簧327的一端与抵接头321相固定、而另一端则与第二进站轨道32相固定,除此之外,在支架3上设置有第二推动件322,该第二推动件322通过气管以及液压杆的液压结构与抵接头321相连接的,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推动件322采用液压缸。

当衣架轮1经过第二进站轨道32时,驱动第二推动件322将搭接轨315搭接在主传输轨23上,衣架轮1侧壁的衣架11上的竖杆能够与搭接轨315相抵触,而随着拨条260的推动,使得衣架轮1能够绕着搭接轨315进入第二进站轨道32,并从第二进站轨道32中进入该处的工作站内。

本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