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片装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01146发布日期:2020-08-11 20:55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片装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药片装瓶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人讲究食疗,而西方人习惯于吃药片。中国人坚信"药补不如食补"。评价食物的标准共有六个字:色、香、味、形、器、效。同时要关注"食疗"效果。西方是药片文化,因为西餐动物性食物过多,蔬菜品种单调,造成蔬菜摄入量严重不足,欧美人均蔬菜摄入量200克/日,而中国人是500-600克/日。为补充膳食营养不足,西方从各种食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药片,形成了现代所谓西方药片文化。美国人由于蔬菜吃得少,前些年许多新生儿发生脊柱裂,就是由于孕妇叶酸摄入不够。叶酸主要的来源是菠菜这些绿叶类食物。美国后来就把叶酸提取出来制成药片,要求孕妇普遍补充。中国人因为有非常平衡的饮食,这样的先天畸形非常罕见。再比如维生素c与β胡萝卜素,它们从合成那天开始就不断地被氧化,到药片过期就出现有毒的物质,而我们从食物中获得的维生素c是非常稳定的。有一位营养学家做过如下比喻:即"药片是人造的,天然的食物是神造的"。

人工手工把药片装瓶直接接触药品,长期接触药品的人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手工装瓶生产难于管理,容易出现纰漏和混乱,而市面上的药片装瓶机,其结构复杂,而复杂的结构出故障率更高,检修也麻烦。

因此需研发一种结构简单的药片装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人工手工把药片装瓶直接接触药品,长期接触药品的人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手工装瓶生产难于管理,容易出现纰漏和混乱,而市面上的药片装瓶机,其结构复杂,而复杂的结构出故障率更高,检修也麻烦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药片装瓶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药片装瓶装置,包括有:

底座;

双向电机,安装于底座;

缺齿锥齿轮,固接于双向电机;

转动轴,两个转动轴转动连接于底座,两个转动轴对称;

传动锥齿轮,固接于其中一个转动轴的一端,传动锥齿轮与缺齿锥齿轮啮合;

传送带,绕在两个转动轴上;

传动轴,连接于双向电机;

转动盘,固接于传动轴;

支架,固接于底座;

圆形挡板,固接于支架,与转动盘接触,圆形挡板设有漏料口,圆形挡板漏料口处开有长形孔;

带轮一,安装于传动轴;

滚动轴,转动连接于支架;

带轮二,安装于滚动轴,与带轮一对称;

皮带,绕过带轮一与带轮二;

推动装置,固接于支架;

移动装置,固接于支架,与推动装置接触;

拨动装置,连接于移动装置。

优选地,推动装置包括有:

凸轮,固接于滚动轴;

轨道板,固接于支架,圆形挡板的漏料口与轨道板固接;

推块,滑动连接于轨道板内;

连杆,一端转动连接于凸轮,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推块;

挡块,固接于推块,滑动连接于轨道板;

漏板,固接于底座。

优选地,移动装置包括有:

导套,固接于支架;

导杆,滑动连接于导套;

滚轮,转动连接于导杆一端,滚轮与凸轮接触;

复位弹簧,缠绕于导杆,一端与导杆突出部连接,另一端与导套连接。

优选地,拨动装置包括有:

固定板,固接于导杆;

摆动板,转动连接于固定板;

扭力弹簧,扭力弹簧设有两个,一端与固定板连接,另一端与摆动板连接,两个扭力弹簧对称。

优选地,转动盘上开有防滑凹槽。

(3)有益效果

本发明达到了批量把药瓶放入到漏板内,可通过拨动装置,能自动传送药瓶到推动装置下,代替了人工摆放药瓶的功能,非常方便,通过转动盘与圆形挡板使药片能控制到大约的颗粒数内,通过推动装置,使药片能自动落入到药瓶内,完成了药片装瓶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推动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移动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拨动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座,2-双向电机,3-缺齿锥齿轮,4-转动轴,5-传动锥齿轮,6-传送带,7-传动轴,8—转动盘,9-支架,10-圆形挡板,11-带轮一,12-滚动轴,13-带轮二,14-皮带,15-凸轮,16-连杆,17-推块,18-轨道板,19-挡块,20-漏板,21-导套,22-导杆,23-滚轮,24-复位弹簧,25-固定板,26-摆动板,27-扭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药片装瓶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座1、双向电机2、缺齿锥齿轮3、转动轴4、传动锥齿轮5、传送带6、传动轴7、转动盘8、支架9、圆形挡板10、带轮一11、滚动轴12、带轮二13、皮带14、推动装置、移动装置和拨动装置,双向电机2安装于底座1,位于底座1左部,缺齿锥齿轮3固接于双向电机2下端输出轴,两个转动轴4分别转动连接于底座1左右两侧,两个转动轴4对称,传动锥齿轮5固接于左部的转动轴4的后端,传动锥齿轮5与缺齿锥齿轮3啮合,传送带6绕在两个转动轴4之间,传动轴7连接于双向电机2的上端输出轴,转动盘8固接于传动轴7上端,支架9固接于底座1的中部,圆形挡板10固接于支架9左部,圆形挡板10与转动盘8接触,圆形挡板10设有漏料口,圆形挡板10漏料口右侧壁开有长形孔,带轮一11安装于传动轴7,位于转动盘8下方,滚动轴12转动连接于支架9底部,带轮二13安装于滚动轴12的下部,皮带14绕过带轮一11与带轮二13,推动装置固接于支架9,移动装置固接于支架9,与推动装置接触,拨动装置连接于移动装置。

工作时,人工把多个药瓶放入到推动装置内,再把药片倒入到转动盘8内,然后启动双向电机2,双向电机2转动带动转动轴4、缺齿锥齿轮3转动,缺齿锥齿轮3转动带动传动锥齿轮5转动,传动锥齿轮5转动带动转动轴4和传送带6转动,同时,双向电机2转动带动传动轴7、转动盘8和带轮一11转动,带轮一11转动带动皮带14转动,皮带14转动带动带轮二13转动,带轮二13转动带动滚动轴12转动,滚动轴12转动带动推动装置、移动装置、拨动装置运作,当拨动装置通过移动装置把药瓶拨动到传送带6上,药瓶通过传送带6移动到推动装置下方,同时,转动盘8转动使药片在圆形挡板10内转动,大约颗粒数的药片通过转动盘8移动到圆形挡板10的漏料口,通过漏料口移动到推动装置内,药片通过推动装置掉落在药瓶内,如此循环,就完成了自动药片装瓶的功能,当不进行药片装瓶时,关闭双向电机2。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推动装置包括有凸轮15、轨道板18、推块17、连杆16、挡块19和漏板20,凸轮15固接于滚动轴12上端,轨道板18固接于支架9,圆形挡板10的漏料口与轨道板18固接,推块17滑动连接于轨道板18内,连杆16一端转动连接于凸轮15,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推块17,挡块19固接于推块17,挡块19滑动连接于轨道板18的左侧壁,漏板20固接于底座1的右下部。

人工把多个药瓶放入到漏板20内,当滚动轴12转动带动凸轮15转动,凸轮15转动带动连杆16转动,连杆16转动带动推块17在轨道板18内前后移动,推块17前后移动带动挡块19前后移动,同时,当挡块19向前移动穿过圆形挡板10漏料口处的长形孔时,挡块19挡住药片使药片不再从漏料口漏出,推块17推出药片,使药片落入到药瓶内,当挡块19向后移动不穿过圆形挡板10漏料口处的长形孔时,药片从漏料口漏出到轨道板18内。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1、4和5所示,移动装置包括有导套21、导杆22、滚轮23和复位弹簧24,导套21固接于支架9上方,导杆22滑动连接于导套21,滚轮23转动连接于导杆22左部,滚轮23与凸轮15接触,复位弹簧24缠绕于导杆22,复位弹簧24右端与导杆22突出部连接,左端与导套21连接。

当凸轮15的出部位与滚轮23接触时,滚轮23带动导杆22在导套21内向左移动,同时,复位弹簧24压缩,从通过拨动装置推动漏板20内最下方的药瓶向左移动至传送带6上,当凸轮15的出部位不与滚轮23接触时,滚轮23带动导杆22在导套21内向右移动,同时,复位弹簧24复位。

拨动装置包括有固定板25、摆动板26和扭力弹簧27,固定板25固接于导杆22右部,摆动板26转动连接于固定板25,扭力弹簧27设有两个,一端与固定板25连接,另一端与摆动板26连接,两个扭力弹簧27对称。

当导杆22向左移动时,带动固定板25向左移动,固定板25向左移动带动摆动板26向左移动,摆动板26向左移动使药瓶向左移动到传送带6上,同时,扭力弹簧27扭曲,当导杆22向右移动时,带动固定板25向右移动,扭力弹簧27扭曲复位带动摆动板26复位向右移动,代替了人工摆放药瓶的功能。

转动盘8上开有防滑凹槽。

防滑凹槽可快速带动其上的药片旋转移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