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麻醉药剂用胶囊初步拆分装置的气密性调节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77644发布日期:2020-08-07 19:4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表面麻醉药剂用胶囊初步拆分装置的气密性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麻醉药剂用胶囊初步拆分装置,包括手持外壳(1)、前端夹持装置(2)、后端吸附装置(3)、动作执行装置(4);

所述手持外壳(1)包括::

前滑动腔(11),成型于所述手持外壳(1)前端,所述前滑动腔(11)内壁前端成型有挡止凹环(11a);

后传动腔(12),成型于所述手持外壳(1)后端,所述后传动腔(12)左侧后方成型有后腔后孔(12a);

右传动腔(13),成型于手持外壳(1)右半部分,所述右传动腔(13)后端通过右腔后孔(13a)与后传动腔(12)连通,所述右传动腔(13)前端通过右腔前孔(13b)与前滑动腔(11)连通;

左活塞腔(14),连通设在所述后传动腔(12)前端与后腔后孔(12a)对应处,所述左活塞腔(14)侧壁后端沿轴向设有止旋侧孔(14a);

左胶囊腔(15),连通设在所述左活塞腔(14)前端,所述左胶囊腔(15)前端与前滑动腔(11)连通,所述左胶囊腔(15)内壁后半部分成型有一圈软质材料制成的密封圈(15a);

所述前端夹持装置(2)用以夹持胶囊(a)的前半部分,所述前端夹持装置(2)包括:

夹持外壳(21),可滑动的插设在所述前滑动腔(11)内,所述夹持外壳(21)内部成型有与左胶囊腔(15)同轴设置的左置圆腔(21a),所述左置圆腔(21a)中轴贯通设有圆腔中孔(21b),所述夹持外壳(21)内部还成型有与左置圆腔(21a)右侧连通的右置圆腔(21c),所述右置圆腔(21c)后端设有输出后孔(21d);

从动环轮(22),可转动的设在所述左置圆腔(21a)前半部分,所述从动环轮(22)后端面周向均布有主动插头(22a);

从动夹臂(23),周向均布在所述左置圆腔(21a)后半部分,所述从动夹臂(23)前端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与对应的主动插头(22a)插接配合的从动滑孔(23a),所述从动夹臂(23)后端设有铰接插孔(23b),所述从动夹臂(23)近心端还设有软质夹头(23c),所述从动夹臂(23)还包括周向均布在所述左置圆腔(21a)后端面并与铰接插孔(23b)一一插接配合的铰接插头(23d),所述左置圆腔(21a)后端面还周向均布有用以挡止从动夹臂(23)进而避免其过渡旋转的限位挡杆(23e);;

主动组件(24),包括可转动的设在右置圆腔(21c)内并与从动环轮(22)传动连接的主动转轮(24a)、成型于主动转轮(24a)后端并穿过输出后孔(21d)设置的主动圆筒(24b),所述主动圆筒(24b)沿其轴向成型有方形插孔(24c);

所述后端吸附装置(3)用以在左活塞腔(14)前半部分制造负压,所述后端吸附装置(3)包括:

活塞杆组件(31),可滑动的的插设在左活塞腔(14)内,所述活塞杆组件(31)包括可滑动的插设在左活塞腔(14)内的内螺纹筒(31a)、设在内螺纹筒(31a)侧面并插设在止旋侧孔(14a)内的止旋侧块(31b)、成型于内螺纹筒(31a)前端的内螺纹环(31c)、成型于内螺纹环(31c)外沿的前窄后宽的锥形端面、成型于内螺纹环(31c)前端面的锁止圆环(31d)、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锁止圆环(31d)外壁的环形软塞(31e)、可滑动的套设在锁止圆环(31d)外壁并挡止在环形软塞(31e)前端的硬质套筒(31f)、螺接在所述内螺纹环(31c)内的外螺纹杆(31g)、成型于外螺纹杆(31g)前端面的螺杆前盘(31h),所述硬质套筒(31f)后端面成型有前宽后窄的锥形端面;所述锁止圆环(31d)内端面周向均布有防滑齿槽;

锁止组件(32),包括沿径向设在所述外螺纹杆(31g)前端的锁止横孔(32a)、设在所述锁止横孔(32a)侧面的侧置开口(32b)、可滑动的插设在侧置开口(32b)内的锁止横杆(32c)、设在锁止横杆(32c)端部并可滑动设在锁止横孔(32a)内的挤压端头(32d)、设在所述锁止横孔(32a)内并驱动挤压端头(32d)向侧置开口(32b)方向移动的锁止压簧(32e),所述挤压端头(32d)左侧成型有由左前到右后倾斜的倾斜端面,所述锁止组件(32)还包括沿轴向设在所述外螺纹杆(31g)内并与锁止横孔(32a)连通的锁止轴孔(32f)、成型于锁止轴孔(32f)侧面的轴孔侧孔(32g)、可滑动的插设在锁止轴孔(32f)内的推动芯杆(32h)、成型于推动芯杆(32h)侧面并插设在轴孔侧孔(32g)内的芯杆侧块(32i);

太阳轮组件(33),用以驱动活塞杆组件(31)移动,所述太阳轮组件(33)包括螺接在内螺纹管(31a)内的外螺纹管(33a)、成型于外螺纹管(33a)后端的外壁光管(33b)、成型于外壁光管(33b)侧面的侧置滑块(33c)、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外壁光管(33b)上并穿过所述后腔后孔(12a)设置的插接外筒(33d)、沿轴向成型于所述插接外筒(33d)内壁的轴向内槽(33e)、成型于插接外筒(33d)外壁前端的内接触环(33f)、成型于插接外筒(33d)外壁后端的弹簧挡圈(33g)、绕接在插接外筒(33d)上并抵靠在手持外壳(1)后端面和弹簧挡圈(33g)之间的行星压簧(33h);

行星轮组件(34),包括设在左传动腔(12)前端面并绕左活塞腔(14)周向均布的行星轮架(34a)、可转动的设在行星轮架(34a)上的行星转轮(34b),所述行星转轮(34b)为两端窄中间宽的双锥体状,所述行星转轮(34b)下半部分内侧边沿与前后方向平齐并与内接触环(33f)传动连接,所述行星转轮(34b)上半部分外侧边沿与前后方向平齐;

外齿圈组件(35),包括设在所述后传动腔(12)后端的固定内圈(35a)、可转动的套设在固定内圈(35a)外端面前方的齿环本体(35b)、成型于齿环本体(35b)内侧并与行星转轮(34b)上半部分外侧边沿传动连接的外接触环(35c);

临时调节组件(36),所述临时调节组件(36)包括设在手持外壳(1)后端面并围绕后腔后孔(12a)周向均布的纵置插杆(36a)、成型于纵置插杆(36a)后端的后挡止块(36b)、可滑动的插设在所述纵置插杆(36a)上位于弹簧挡圈(33g)后端的推动圆环(36c);

所述后端执行装置(4)包括包括:

后端传动组件(41),包括沿左右方向设在所述右传动腔(13)内的固定中杆(41a)、设在固定中杆(41a)后端并穿过右腔后孔(13a)后固定在手持外壳(1)后端面的后端芯杆(41b)、可转动的套设在后端芯杆(41b)上的后端套筒(41c)、成型于后端套筒(41c)前端面的后端锥轮(41d)、成型于后端套筒(41c)后端面的并与外齿圈组件(35)传动配合的后输出齿轮(41e);

前端传动组件(42),包括设在固定中杆(41a)前端的前端芯杆(42a)、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前端芯杆(42a)上的前端锥轮(42b)、成型于前端锥轮(42b)前端并插入方形插孔(24c)内的前置方杆(42c);

下置锥轮组件(43),包括固定在右传动腔(13)下端面的下置芯轴(43a)、可转动的设在下置芯轴(43a)上的下置齿轮(43b)、成型于下置齿轮(43b)上端并与后端锥轮(41d)、前端锥轮(42b)传动连接的下置锥轮(43c);

输入齿条组件(44),包括可滑动的设在右传动腔(13)下端并与下置齿轮(43b)传动连接的齿条本体(44a),所述齿条本体(44a)前端插入前滑动腔(11)内并抵靠在夹持外壳(21)后端,所述输入齿条组件(44)还包括指插手环(44b),所述指插手环(44b)上端通过贯穿手持外壳(1)下端面的连接杆与齿条本体(44a)连接;

所述气密性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锁止组件(32)的解锁:

推动所述推动芯杆(32h)使其相对于外螺纹杆(31g)向前移动;

所述推动芯杆(32h)前端驱动所述挤压端头(32d)、锁止横杆(32c)克服所述锁止压簧(32e)的阻力向右移动,所述锁止横杆(32c)与锁止圆环(31e)内壁脱离接触进而解锁;

步骤2,所述环形软塞(31e)与左活塞腔(14)之间的气密性的调节:

扭转外螺纹杆(31g)使其在内螺纹环(31c)内向后旋转步进;

所述外螺纹杆(31g)、螺杆前盘(31h)向后移动带动硬质套筒(31f)向后移动;

所述硬质套筒(31f)将所述环形软塞(31e)在前后方向上不断夹紧;

所述内螺纹环(31c)外沿成型有前窄后宽的锥形端面,所述硬质套筒(31f)后端面成型有前宽后窄的锥形端面,所述内螺纹环(31c)、硬质套筒(31f)不仅对环形软塞(31e)产生前后夹紧的作用力,并且驱动环形软塞(31e)沿径向方向向外形变,进而调节所述环形软塞(31e)与左活塞腔(14)之间的气密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麻醉药剂用胶囊初步拆分装置的气密性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前盘(31h)后端面与硬质套筒(31f)前端面还设有环形的密封圈,用以实现密封。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表面麻醉药剂用胶囊初步拆分装置的气密性调节方法,所述表面麻醉药剂用胶囊初步拆分装置,包括手持外壳、前端夹持装置、后端吸附装置、动作执行装置;所述表面麻醉药剂用胶囊初步拆分装置的气密性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锁止组件的解锁;步骤2,所述环形软塞与左活塞腔之间的气密性的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高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高月
技术研发日:2020.04.21
技术公布日:2020.08.0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