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汽车装配线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82490发布日期:2020-07-31 21:54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商用汽车装配线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商用汽车装配线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商用汽车装配线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的,中重型商用汽车体积较大,长度范围一般在6-12米左右。商用汽车总装配线一般由15-18个工位组成,完成车架上线,底盘落装、发动机上线、轮胎上线、冷凝加注、燃油加注、鞍座装配、测试调整和整车下线的若干工位的作业内容。目前国内各大商用汽车制造厂使用的最常见的总装配线系统为台车地面返回式地拖链和双板式输送链的组合式系统,再配合线边其他部件的辅助输送设备(如车架上线输送系统、发动机上线输送系统等)将所有待组装部件运输至该部件的待装配工位区域附近,由该工位的作业人员将其组装完成。冷凝加注之前的所有工位,均在台车地面返回式地拖链上进行作业操作,当完成驾驶室和保险杠上线工位作业任务以后,进行轮胎上线作业,此时,台车地面返回式地拖链依然承担着输送装配中整车的前行输送任务。当完成汽车轮胎装配任务后,整车进入动力介质加注阶段,此时,整车输送逐步由地拖链过渡到双板链上来。过渡段为台车地面返回式地拖链与双板链交叉结合处,长度一般为5.5m左右,冷凝加注工位段作业在地拖链与双板链交叉结合处进行,该工位作业任务完成后,整车前轮着落在双板链链板上,地面返回式地拖链台车车轮沿着向下栽头过渡的弧形轨道运行,且台车插杆依然在与台车轨道运行轨迹相配合的牵引链条运行控制范围中,实现车体脱离台车支撑的状态。一般地,台车地面返回式地拖链系统均设置有两个或三个台车实现对中重型卡车主要承力部件进行支撑(前台车支撑车架纵梁;当车型包括中后桥包时,还需设置两个台车,即中台车和后台车,不仅对车架纵梁进行支撑,同时也对中后桥包进行相应支撑)。中重型商用车前台车与中(后)台车的支撑距离一般在4-8米左右。由于过渡段较长,当整车位于过渡段时,轮胎着落在双板链上,此时车头为稍向下倾斜、与水平呈一定角度的状态,前台车完成支撑车架纵梁的任务,逐渐脱离装配工件支撑点并向下沿弧形轨道向前输送,整车后部依然依靠中后台车对车体进行支撑。此时车体的前后支撑点长度差发生变化,中后台车受整车支撑力影响,受到跟整车输送方向相反的力量,导致中后台车车销同链条脱开的情况发生,进而造成翻车。另一方面,上述同整车输送方向相反的力传递给牵引链条,使得牵引链条产生瞬时运行卡组及跳动,造成过渡段的前台车脱销,车轮跳动从而不能顺利进入预设台车栽头轨道完成台车沿地下轨道返回的任务。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可适应整车支撑力变化、保证整车输送稳定的装配线输送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适应整车支撑力变化、保证整车输送稳定的输送系统。

为实现此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商用汽车装配线输送系统,包括双板链链板、地拖链轨道、设置于地拖链轨道内的地拖链链条和设置于所述地拖链轨道上、与所述地拖链链条固定的输送台车,所述地拖链轨道包括与所述双板链链板交叉布置的台车返回轨道段,所述输送台车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的,所述车体顶部设置有可沿车体长度方向前后移动的纵梁支撑结构,所述纵梁支撑结构包括沿所述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车体顶部的滑动槽和设置于所述滑动槽内的支撑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台车返回轨道段的起始端设有可防止所述输送台车脱离地拖链轨道牵引的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可与输送台车的车轮配合的折弯板,所述折弯板的外侧表面铰接连接有与台车返回轨道段固定的发号板。

进一步的,所述折弯板包括竖直板段和固定连接于所述竖直板段顶部的水平板段,所述竖直板段的外侧表面铰接连接有与台车返回轨道段固定的发号板。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滑块与所述车体顶部之间连接有可使所述支撑滑块滑动后复位的滑块复位结构,所述滑块复位结构包括沿所述滑动槽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车体顶部,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滑块的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车体顶部铰接连接有可以所述车体的长度方向为轴线、向所述车体内侧或外侧翻转的翻转支架,所述滑动槽开设于所述翻转支架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车体顶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与所述车体的长度方向平行的销轴,所述翻转支架包括沿所述车体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板和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滑槽板底部的铰接板,所述铰接板上开设有与所述销轴配合的腰型孔,所述滑动槽开设于所述滑槽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滑块包括设置于所述滑动槽内的滑动板和位于所述滑动板上方并与所述滑动板平行固定连接为一体的支撑板,所述滑动板和所述滑槽板上设有相互对应、可将所述滑动板和所述滑槽板固定为一体的固定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沿所述滑槽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排滑槽板螺栓过孔和沿所述滑动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排滑动板螺栓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竖直板段的外侧表面上固定有铰接连接支架,所述铰接连接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可使所述折弯板受所述输送台车的车轮作用抬起后复位的折弯板复位结构,所述铰接连接支架的另一侧通过转轴与所述发号板铰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折弯板复位结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地拖链轨道上的弹簧安装支架,所述铰接连接支架的一侧与所述弹簧安装支架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

更进一步的,所述折弯板上固定有与所述台车返回轨道段铰接连接的合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支撑滑块的活动设计,满足了对商用车支撑部位的准确性要求,防止了输送台车脱销和车轮跳动的问题。通过发号板将保护装置安装于轨道上,当输送台车车轮向上作用于折弯板上时,可及时发出警报指令,防止输送台车脱离轨道,且通过设置复位装置使折弯板迅速复位,无需人工干涉。增加了输送台车运输状态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有效的解决了生产线输送台车意外倾翻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汽车装配输送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输送台车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输送台车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保护装置与输送台车配合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保护装置的侧视图;

其中,100—输送台车,101—车体,102—滑动槽,103—支撑滑块(103.1—滑动板,103.2—支撑板),104—翻转支架(104.1—滑槽板,104.2—铰接板),105—销轴,106—滑槽板螺栓过孔,107—滑动板螺纹孔,108—支撑板螺纹孔,109—复位弹簧,110—车轮,200—保护装置,201—折弯板(201.1—竖直板段,201.2—水平板段),202—发号板,203—铰接连接支架,204—转轴,205—弹簧安装支架,206—复位弹簧,207—合页,300—双板链链板,301—地拖链轨道(301.1—台车返回轨道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的商用汽车装配线输送系统,包括双板链链板300、地拖链轨道301、设置于地拖链轨道301内的地拖链链条和设置于地拖链轨道301上、与地拖链链条固定的输送台车100,地拖链轨道301包括与双板链链板300交叉布置的台车返回轨道段301.1,输送台车100包括车体101;

输送台车结构包括车体101,车体101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纵梁支撑结构,纵梁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车体101前后的销轴105,销轴105上铰接有翻转支架104,翻转支架104包括沿车体101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板104.1和垂直固定连接于滑槽板104.1底部的铰接板104.2,铰接板104.2上开设有与销轴105配合的腰型孔,滑槽板104.1上开设有滑动槽102。滑动槽102内设置有支撑滑块103,支撑滑块103包括设置于滑动槽102内的滑动板103.1和位于滑动板103.1上方并与滑动板103.1平行固定连接为一体的支撑板103.2,支撑板103.2的宽度大于滑动板103.1的宽度。

沿滑槽板104.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排滑槽板螺栓过孔106,沿滑动板103.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排滑动板螺纹孔107,通过螺栓即可将移位后的滑动板103.1和滑槽板104.1固定。

支撑滑块103与车体101顶部之间连接有可使支撑滑块103滑动后复位的滑块复位结构:沿滑动槽102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复位弹簧109,复位弹簧109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车体101顶部,另一端固定于支撑滑块103的端部。

保护装置包括折弯板201,折弯板201包括竖直板段201.1和固定连接于竖直板段201.1顶部的水平板段201.2,水平板段201.2的长度大于竖直板段201.1的宽度(水平板段201.2优先于车轮110接触,可尽早发现输送台车100是否脱离轨道)。竖直板段201.1的外侧表面铰接连接有与台车返回轨道段301.1固定的发号板202:竖直板段201.1的外侧表面上固定有铰接连接支架203,铰接连接支架203的一侧固定连接折弯板复位结构,另一侧通过转轴204与发号板202铰接连接。

竖直板段201.1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可使折弯板201受输送台车100的车轮110作用抬起后复位的折弯板复位结构:包括固定于地拖链轨道301上的弹簧安装支架205,铰接连接支架203的一侧与弹簧安装支架205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206。

折弯板201上固定有与台车返回轨道段301.1铰接连接的合页207(进一步增强折弯板201与台车返回轨道段301.1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中,通过对支撑滑块103的活动设计,满足了对商用车支撑部位的准确性要求,解决了输送台车100脱销和车轮110跳动的问题,增加了输送台100车运输状态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有效的解决了生产线输送台车100意外倾翻的难题。通过发号板202将保护装置安装于轨道上,当输送台车100的车轮110向上作用于折弯板201上时,可及时发出警报指令,防止输送台车100脱离轨道,且通过设置复位装置使折弯板201迅速复位,无需人工干涉,增加了输送台车100运输状态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有效的预警了生产线输送台车100意外的倾翻。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结构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