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系统与定位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82472发布日期:2020-07-31 21:54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轨道系统与定位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点胶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系统与定位件。



背景技术:

现有点胶机点胶过程中,输送物料的轨道因夹边设计不合理,例如轨道夹边固定孔采用油槽孔,轨道边采用的是螺纹孔,直接用螺丝把轨道夹边固定在轨道边上完成装配工作。但经常发生卡板、过板不顺畅,轨道喇叭口,轨道不平行的问题,对生产造成很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轨道系统与定位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轨道系统,用于输送点胶机点胶过程中的物料,所述轨道系统包括第一及第二轨道,所述第一及第二轨道相对设置,用于输送物料,每一所述第一及第二轨道包括:

轨道构件,位于所述物料的一侧,靠近所述物料的一侧设置安装位,所述轨道构件设置定位插孔;和

轨道压边构件,安装在所述轨道构件上,与所述轨道构件位于所述物料的同一侧,用于抵接所述物料,所述轨道压边构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轨道构件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轨道压边构件设置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插孔相对设置,所述定位插孔和所述定位孔可被配置于在所述轨道构件与所述轨道压边构件安装时辅助定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定位件,用于上述所述的轨道系统的安装,所述定位件包括:

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可被配置于架设在轨道压边构件的定位孔处,所述定位孔为条形通孔;和

销钉,与所述安装架活动固定,所述销钉可被配置于向所述定位孔一侧滑动并伸入所述定位孔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轨道系统,用于输送点胶机点胶过程中的物料,所述轨道系统包括第一及第二轨道,所述第一及第二轨道相对设置,用于输送物料,每一所述第一及第二轨道包括:

轨道构件,位于所述物料的一侧,靠近所述物料的一侧设置安装位,所述轨道构件设置固定孔;和

轨道压边构件,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安装孔相对设置,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安装孔用于安装固定所述轨道压边构件与所述轨道构件,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安装孔可被配置于在所述轨道构件与所述轨道压边构件安装时辅助定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定位件,用于上述所述的轨道系统的安装,所述定位件包括:

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可被配置于架设在轨道压边构件的安装孔处,所述安装孔为条形通孔;和

销钉,与所述安装架活动固定,所述销钉可被配置于向所述安装孔一侧滑动并伸入所述安装孔内。

采用本申请所述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通过对轨道构件与轨道压边构件进行事先辅助定位,例如采用定位孔与定位插孔进行轨道构件与轨道压边构件安装时的辅助定位,以便在轨道构件与轨道压边构件安装时可以精准安装,以解决轨道构件与轨道压边构件安装不到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揭露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物料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揭露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轨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揭露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4揭露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揭露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轨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揭露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轨道压边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揭露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轨道压边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揭露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定位件的俯视图;

图9揭露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定位件的侧视图;

图10揭露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定位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所示结构的侧视图;

图12揭露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销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揭露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轨道压边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揭露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轨道构件与轨道压边构件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或方法步骤的例子。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其揭露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物料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可与点胶机配合,以实现点胶机对物料200的点胶操作。该系统可包括轨道系统000和治具压爪100。该轨道系统000用于输送物料200。该治具压爪100用于在点胶机对物料200点胶时,在轨道系统000上压紧物料200,便于点胶机点胶操作的顺利完成。

点胶机作为一种常见的注塑设备,其应用非常广泛。点胶机是由步进马达控制工作轴运动来实现点、线、面不同形状的点胶全过程的点胶设备,多用于电子、汽车、玩具、皮具、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或医疗器材等行业。点胶机主要应用于手机、电脑外壳、光碟机、印表机、墨水夹、pc(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板、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led、dvd(digitalvideodisc,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数位相机、开关、连接器、继电器、散热器、半导体等电子业或与smt(surfacemount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设备连线快速点/涂胶、时钟、玩具业、医疗器材等需液体点胶的物料200。点胶机主要适用胶水可有无影胶、两液混合硬化胶、环氧树脂胶(黑胶)、白胶、emi导电胶、硅胶、环氧树脂、瞬间胶、银胶、红胶、锡膏、散热膏、防焊膏、透明漆、螺丝固定剂等。

请参阅图1,轨道系统000可包括两条对称设置的轨道,例如第一轨道001和第二轨道002。第一轨道001和第二轨道002用于承载并输送物料200。治具压爪100可包括两个,例如第一治具压爪101和第二治具压爪102。第一治具压爪101和第二治具压爪102对称设置,用于在点胶机进行点胶操作时固定物料200。第一治具压爪101可安装在第一轨道001上。第二治具压爪102可安装在第二轨道002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对于上文以及下文所述的名称,“第一治具压爪”、“第二治具压爪”和“治具压爪”可以相互转换,比如,“第一治具压爪”也可以被称为“第二治具压爪”,也可以被称为“治具压爪”。

请一并参阅图2,图2揭露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轨道系统000的结构示意图。轨道系统000可包括轨道构件10、输送组件20和轨道压边构件30。输送组件20安装在轨道构件10上,用于承载物料200,用于输送物料200。输送组件20安装在轨道构件10靠近物料200的一侧。轨道压边构件30安装在轨道构件10上,轨道构件10和输送组件20位于轨道压边构件30的同一侧。轨道压边构件30向物料200一侧延伸设置,用于抵接物料200,以校正物料200的位置,使得物料200有序的被输送组件20输送。治具压爪100可安装在轨道压边构件30上。治具压爪100和轨道构件10位于轨道压边构件30的两侧。治具压爪100可向物料200的一侧延伸设置,以便对物料200进行抵接并固定物料200。治具压爪100可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向轨道构件10一侧运动,与物料200抵接并将物料200抵压在输送组件20上,完成对物料200的固定,使得点胶机可以顺利进行点胶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轨道构件10靠近物料200的一侧设置安装位11,以对输送组件20让位,便于安装输送组件20。安装位11自轨道构件10朝向物料200一侧表面向内凹陷设置。安装位11可为凹槽状或台阶状。

在一实施例中,输送组件20可包括输送皮带和皮带辊筒。皮带辊筒撑起输送皮带,并带动输送皮带运动,实现输送物料200的作用。输送皮带的运输方向与安装位11的延伸方向、轨道构件10的延伸方向一致。输送皮带和皮带辊筒组成的输送组件20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范围之内,在此就不过多赘述。

请参阅图1和图2,轨道构件10、输送组件20和轨道压边构件30可构成第一轨道001,也可构成第二轨道002,即,轨道系统000可包括两个轨道构件10、两个输送组件20和两个轨道压边构件30,一个轨道构件10、一个输送组件20和一个轨道压边构件30构成第一轨道001,另一个轨道构件10、另一个输送组件20和另一个轨道压边构件30可构成第二轨道002。

对于上文以及下文所述的名称,“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和“轨道”可以相互转换,比如,“第一轨道”也可以被称为“第二轨道”,也可以被称为“轨道”。

请参阅图3,其揭露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轨道001和第二轨道002的布置结构示意图。第一轨道001与第二轨道002相对设置。第一轨道00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轨道002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轨道001与第二轨道002均可由多个轨道单元组成。例如第一轨道001可包括第一轨道单元003、第二轨道单元004和第三轨道单元005。第二轨道002可包括第四轨道单元006、第五轨道单元007和第六轨道单元008。第一轨道单元003与第四轨道单元006相对设置。第二轨道单元004和第五轨道单元007相对设置。第三轨道单元005和第六轨道单元008相对设置。

对于上文以及下文所述的名称,“第一轨道单元”、“第二轨道单元”、“第三轨道单元”、“第四轨道单元”、“第五轨道单元”、“第六轨道单元”和“轨道单元”可以相互转换,比如,“第一轨道单元”也可以被称为“第二轨道单元”,也可以被称为“轨道单元”。

请参阅图4,其揭露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轨道001和第二轨道002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第一轨道单元003与第四轨道单元006相对设置。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图5揭露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轨道构件10的结构示意图,图6揭露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轨道压边构件30的结构示意图。轨道单元例如第一轨道单元003可包括轨道构件10、输送组件20(图未示)和轨道压边构件30。轨道构件10在朝向轨道压边构件30一侧的表面设置了多个固定孔12(例如第一固定孔14、第二固定孔15和第三固定孔16),用于安装轨道压边构件30。轨道构件10在朝向轨道压边构件30一侧的表面设置了多个定位插孔13(例如第一定位插孔17和第二定位插孔18),用于对轨道压边构件30进行辅助定位,避免轨道压边构件30安装不到位,导致轨道系统000中传输宽度变大或变小或不均匀而引起物料200的输送不畅例如卡料、过料不顺等问题。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范围之内,固定孔12的个数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同样,定位插孔13的个数至少为两个,即定位插孔13可包括第一定位插孔17和第三定位插孔18。在一实施例中,固定孔12例如第一固定孔14、第二固定孔15和第三固定孔16内可设置螺纹。在一实施例中,定位插孔13例如第一定位插孔17和第三定位插孔18内可设置螺纹。

对于上文以及下文所述的名称,“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第三固定孔”和“固定孔”可以相互转换,比如,“第一固定孔”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固定孔”,也可以被称为“固定孔”。

对于上文以及下文所述的名称,“第一定位插孔”、“第二定位插孔”和“定位插孔”可以相互转换,比如,“第一定位插孔”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定位插孔”,也可以被称为“定位插孔”。

请参阅图4、图5和图6,轨道压边构件30设置了多个安装孔31(例如第一安装孔33、第二安装孔34和第三安装孔35),以与轨道构件10的固定孔12配合,实现轨道构件10与轨道压边构件30的安装固定。在一实施例中,螺栓40可穿过第一安装孔33并伸入第一固定孔14内与轨道构件10螺接,螺栓40可穿过第二安装孔34并伸入第二固定孔15内与轨道构件10螺接,螺栓40可穿过第三安装孔35并伸入第三固定孔16内与轨道构件10螺接,实现轨道构件10与轨道压边构件30的安装固定。

可以理解地,安装孔31在轨道构件10表面上的正投影覆盖固定孔12,以便于安装孔31与固定孔12配合安装固定。对于上文以及下文所述的名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和“安装孔”可以相互转换,比如,“第一安装孔”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安装孔”,也可以被称为“安装孔”。

在一实施例中,安装孔31例如第一安装孔33、第二安装孔34和第三安装孔35可为条形通孔,安装孔31的延伸方向与轨道压边构件30的延伸方向垂直。以便于通过轨道压边构件30在安装孔31的延伸方向上滑动,以调节轨道压边构件30与物料200之间的距离,以便与调节轨道压边构件30的状态,使轨道压边构件30的延伸方向与轨道构件10的延伸方向一致。

轨道压边构件30设置了多个定位孔32(例如第一定位孔36和第二定位孔37),以与轨道构件10的定位插孔13配合,实现轨道构件10与轨道压边构件30的定位固定,以避免轨道压边构件30安装不到位,导致轨道系统000中传输宽度变大或变小或不均匀而引起物料200的输送不畅例如卡料、过料不顺等问题。

对于上文以及下文所述的名称,“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和“定位孔”可以相互转换,比如,“第一定位孔”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定位孔”,也可以被称为“定位孔”。

在一实施例中,定位件50例如销钉可穿过第一定位孔36并伸入第一定位插孔17内与轨道构件10螺接,定位件50例如销钉可穿过第二定位孔37并伸入第二定位插孔18内与轨道构件10螺接,实现轨道构件10与轨道压边构件30的定位固定。

请参阅图7,其揭露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轨道压边构件30的结构示意图。定位孔32(例如第一定位孔36和第二定位孔37)可为条形通孔,定位孔32的延伸方向与轨道压边构件30的延伸方向垂直。以便于通过轨道压边构件30在定位孔32的延伸方向上滑动,以调节轨道压边构件30与物料200之间的距离,然后进行定位固定,便于实现轨道构件10与轨道压边构件30的精准固定。

可以理解地,定位孔32在轨道构件10表面上的正投影覆盖定位插孔13,以便于定位孔32与定位插孔13配合定位。

请参阅图8和图9,图8揭露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定位件50的俯视图,图9揭露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定位件50的侧视图。该定位件50可用于实现轨道构件10与轨道压边构件30的精准定位,便于轨道构件10与轨道压边构件30的精准固定安装。该定位件50可以用于将如图7所示的轨道压边构件30固定在轨道构件10上。

请参阅图8和图9,定位件50可包括第一夹爪51、第二夹爪52、第一导向件53、第二导向件54、第一旋紧件55、滑座56、第二旋紧件57和销钉58。第一夹爪51、第二夹爪52、第一导向件53、第二导向件54、第一旋紧件55、滑座56、第二旋紧件57可组成安装架,以安装销钉58。

具体地,第一夹爪51和第二夹爪52用于伸入至定位孔32内实现与轨道压边构件30的固定连接。第一导向件53、第二导向件54平行设置。第一导向件53可至少与第一夹爪51和第二夹爪52中的一个夹爪滑动连接,以便于调节第一夹爪51和第二夹爪52之间的距离。第二导向件54可至少与第一夹爪51和第二夹爪52中的一个夹爪滑动连接,以便于调节第一夹爪51和第二夹爪52之间的距离。当然,在第一夹爪51和第二夹爪52与轨道压边构件30固定连接时,可用第一旋紧件55实现第二导向件54与第一夹爪51和第二夹爪52之间的固定连接。滑座56可在第一导向件53上滑动,以调节滑座56分别与第一夹爪51、第二夹爪52的距离。当然,在滑座56与第一导向件53固定连接时,可用第二旋紧件57实现滑座56与第一导向件53固定连接。销钉58与滑座56滑动连接,并在销钉58的延伸方向上滑动,以便销钉58可伸入定位孔32、定位插孔13内与轨道构件10固定连接,实现轨道构件10与轨道压边构件30的定位。

对于上文以及下文所述的名称,“第一夹爪”、“第二夹爪”和“夹爪”可以相互转换,比如,“第一夹爪”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夹爪”,也可以被称为“夹爪”。

对于上文以及下文所述的名称,“第一导向件”、“第二导向件”和“导向件”可以相互转换,比如,“第一导向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导向件”,也可以被称为“导向件”。

对于上文以及下文所述的名称,“第一旋紧件”、“第二旋紧件”和“旋紧件”可以相互转换,比如,“第一旋紧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旋紧件”,也可以被称为“旋紧件”。

请一并参阅图10和图11,图10揭露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定位件5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所示结构的侧视图。第一夹爪51可包括夹爪主体511和延伸体512。延伸体512设置在夹爪主体511上。延伸体512自夹爪主体511向一侧延伸设置。延伸体512远离第二夹爪52一侧的表面为弧形,以便于延伸体512可伸入定位孔32内与轨道压边构件30接触。夹爪主体511朝向第二夹爪52一侧的表面与第一导向件53、第二导向件54的端部固定。

请参阅图8、图9、图10和图11,第二夹爪52与第一夹爪51相对设置。第二夹爪52可包括夹爪主体524和延伸体525。延伸体525设置在夹爪主体524上。延伸体525自夹爪主体524向一侧延伸设置。延伸体525远离第一夹爪51一侧的表面为弧形,以便于延伸体525可伸入定位孔32内与轨道压边构件30接触。延伸体512和延伸体525相对设置,以便实现通过延伸体512和延伸体525与轨道压边构件30的固定连接。夹爪主体524朝向第一夹爪51一侧的表面设置了第一导向孔521,以便第一导向件53伸入第一导向孔521内,实现第二夹爪52与第一导向件53的滑动。夹爪主体524朝向第一夹爪51一侧的表面设置了第二导向孔522,以便第二导向件54伸入第二导向孔522内,实现第二夹爪52与第二导向件54的滑动。第二导向孔522位于靠近延伸体525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夹爪主体524上设置了第一螺纹孔523,第一螺纹孔523与第二导向孔522连通,以便于第一旋紧件55从第一螺纹孔523伸入,对第二导向件54进行紧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螺纹孔523的轴向方向与第二导向孔522的轴向方向垂直。

请参阅图8、图9、图10和图11,第一导向件53可为滑杆,便于第二夹爪52、滑座56在第一导向件53上进行滑动。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导向件53在延伸方向上刻制刻度尺,以便于通过观察刻度尺实现滑座56的精准滑动。

请参阅图8、图9、图10和图11,第二导向件54可为滑杆541,便于第二夹爪52、滑座56在第一导向件53上进行滑动。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导向件54可包括滑杆541和弹性件542。第二夹爪52、滑座56可分别在第一导向件53上进行滑动。弹性件542可为弹簧例如压簧。弹性件542可套设在滑杆541上,其一端抵接第一夹爪51,另一端抵接第二夹爪52,用于控制第一夹爪51和第二夹爪52之间的距离,便于第一夹爪51和第二夹爪52分别与轨道压边构件30的辅助固定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导向件53和第二导向件54可省略一个。

请参阅图8、图9、图10和图11,第一旋紧件55可为螺栓,其可伸入第一螺纹孔523内与第二夹爪52螺接。第一旋紧件55通过对第二导向件54挤压完成第二夹爪52与第二导向件54的固定。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旋紧件55和第一螺纹孔523可以省略。

请参阅图8、图9、图10和图11,滑座56设置有第三导向孔561,以用于第一导向件53穿过第三导向孔561,与滑座56滑动连接。

对于上文以及下文所述的名称,“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第三导向孔”和“导向孔”可以相互转换,比如,“第一导向孔”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导向孔”,也可以被称为“导向孔”。

在一实施例中,滑座56上设置了第二螺纹孔563,第二螺纹孔563与第二第三导向孔561连通,以便于第二旋紧件57从第二螺纹孔563伸入,对第一导向件53进行紧固,以实现滑座56固定的作用。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螺纹孔563的轴向方向与第三导向孔561的轴向方向垂直。

对于上文以及下文所述的名称,“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第三螺纹孔”和“螺纹孔”可以相互转换,比如,“第一螺纹孔”也可以被称为“第二螺纹孔”,也可以被称为“螺纹孔”。

在一实施例中,滑座56的中部位置设置贯穿孔564,用于与销钉58滑动连接。以便销钉58从贯穿孔564穿过,并伸入定位孔32和定位插孔13内,实现轨道构件10与轨道压边构件30定位的效果。销钉58沿其轴向方向相对于滑座滑动。在一实施例中,贯穿孔564可设置内螺纹,以便与销钉58螺接。

请参阅图8、图9和图12。图12揭露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销钉58的结构示意图。销钉58整体可为阶梯轴结构,其可包括第一阶梯轴581和第二阶梯轴582。第一阶梯轴581的半径小于第二阶梯轴582的半径。第一阶梯轴581从贯穿孔564内穿过,并与贯穿孔564滑动连接。第二阶梯轴582用于伸入定位孔32和定位插孔13内,实现轨道构件10与轨道压边构件30定位的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阶梯轴581的半径与第二阶梯轴582的半径之差,大于或等于第一夹爪51在第一夹爪51到第二夹爪52方向的最大厚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夹爪52在第一夹爪51到第二夹爪52方向的最大厚度。

对于上文以及下文所述的名称,“第一阶梯轴”、“第二阶梯轴”和“阶梯轴”可以相互转换,比如,“第一阶梯轴”也可以被称为“第二阶梯轴”,也可以被称为“阶梯轴”。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阶梯轴581可设置外螺纹,以便与滑座56螺纹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阶梯轴582可设置外螺纹,以便与定位插孔13螺纹连接。

在使用时,定位件50与轨道构件10、轨道压边构件30的配合关系具体为:请参阅图8、图9、图10、图11和图12,将销钉58通过提升(贯穿孔564设置螺纹的时可以旋转提升)使得销钉58向远离第二阶梯轴582一侧运动,即,销钉58复位。打开第一旋紧件55,使得第二夹爪52可以在第一导向件53、第二导向件54上自由滑动。将第一夹爪51和第二夹爪52架设在定位孔32的口部,使得延伸体512和延伸体525伸入定位孔32,延伸体512和延伸体525置于定位孔32延伸方向的两端,并在弹性件542并与轨道压边构件30在定位孔32的内表面紧贴。然后,旋紧第一旋紧件55,使得第二夹爪52与第二导向件54紧固,实现了第一夹爪51、第二夹爪52与轨道压边构件30的固定。

打开第二旋紧件57,使得滑座56可以在第一导向件53上自由滑动。按照第一导向件53上的刻度尺,调整滑座56的位置。然后下放销钉58,使得销钉58穿过定位孔32,使得第二阶梯轴582的端部裸露在定位孔32外。

将安装有定位件50的轨道压边构件30放置在轨道构件10上,使得销钉58插入定位插孔13中,即,第二阶梯轴582裸露在定位孔32外的端部伸入定位插孔13内。以此实现了轨道构件10与轨道压边构件30的定位。

利用螺栓40依次伸入安装孔31、固定孔12内,与轨道构件10螺接。至此,完成了轨道构件10与轨道压边构件30安装固定。

请参阅图13,其揭露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轨道压边构件3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定位孔32例如第一定位孔36、第二定位孔37在其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安装孔31在其延伸方向的长度,以便对第一夹爪51的延伸体512让位,以便对第二夹爪52的延伸体525让位,以便可调整轨道压边构件30与物料200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安装孔31在其延伸方向的长度。

请参阅图14,其揭露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轨道构件10与轨道压边构件30的安装示意图。轨道压边构件30可以省略定位孔32例如第一定位孔36、第二定位孔37。轨道构件10可以省略定位插孔13例如第一定位插孔17、第二定位插孔18。

在轨道构件10与轨道压边构件30安装时,定位件50与轨道构件10、轨道压边构件30的配合关系具体为:请参阅图8、图9、图10、图11、图12和图14,

利用两个定位件50,分别与两个安装孔31例如第一安装孔33、第三安装孔35配合定位,然后将利用螺栓40依次伸入第二安装孔34、第二固定孔15内,与轨道构件10螺接。然后拆卸掉一个定位件50,例如拆卸掉与第一安装孔33配合的定位件50,利用螺栓40依次伸入第一安装孔33、第一固定孔14内,与轨道构件10螺接。拆卸掉最后一个定位件50,利用螺栓40依次伸入第三安装孔35、第三固定孔16内,与轨道构件10螺接,实现了轨道构件10与轨道压边构件30的固定安装。

而在定位件50与安装孔31例如第一安装孔33、第三安装孔35配合时,操作如下:

将销钉58通过提升(贯穿孔564设置螺纹的时可以旋转提升)使得销钉58向远离第二阶梯轴582一侧运动,即,销钉58复位。打开第一旋紧件55,使得第二夹爪52可以在第一导向件53、第二导向件54上自由滑动。将第一夹爪51和第二夹爪52假设在安装孔31的口部,使得延伸体512和延伸体525伸入安装孔31内,延伸体512和延伸体525置于安装孔31延伸方向的两端,并在弹性件542并与轨道压边构件30在安装孔31的内表面紧贴。然后,旋紧第一旋紧件55,使得第二夹爪52与第二导向件54紧固,实现了第一夹爪51、第二夹爪52与轨道压边构件30的固定。

打开第二旋紧件57,使得滑座56可以在第一导向件53上自由滑动。按照第一导向件53上的刻度尺,调整滑座56的位置。然后下放销钉58,使得销钉58穿过安装孔31,使得第二阶梯轴582的端部裸露在安装孔31外。

将安装有定位件50的轨道压边构件30放置在轨道构件10上,使得销钉58插入固定孔12中,即,第二阶梯轴582裸露在安装孔31外的端部伸入固定孔12内。依次实现了轨道构件10与轨道压边构件30的定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