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梯系统的限位阻止装置及电梯系统的限位阻止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048401发布日期:2021-12-17 19:22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梯系统的限位阻止装置及电梯系统的限位阻止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梯系统的限位阻止装置,还涉及利用该装置来实现电梯系统的限位阻止的方法。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为保证电梯的长期安全正常运行,电梯经常或定期需要进行维修保养,在维修与保养的过程中,维修人员难免要进入电梯底坑中或轿厢顶上进行作业。因此,《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明确规定了电梯井道的底坑深度和顶层高度的要求,以保证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3.然而,有些新建筑物,设计时预留的电梯井道的顶层高度或者底坑深度不足,尤其对于一些旧楼改造和室外加装电梯时,原有建筑高度空间有限,难以满足《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规定的电梯井道的顶层高度或者底坑深度的要求。
4.公开于该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梯系统的限位阻止装置及电梯系统的限位阻止方法,能够利用检修限位单元和阻止单元的综合作用,在电梯系统处于检修状态时使电梯停在预定的安全高处,以满足电梯井道的顶层高度或者底坑深度的要求,从而保证了进入电梯底坑中或轿厢顶上进行作业的人员的安全,尤其对于一些旧楼改造和室外加装电梯时原有建筑高度空间有限(低顶层、浅坑底的井道)的情况,也能满足在检修时保证电梯井道的顶层高度或者底坑深度的要求,从而减少了对电梯井道建筑的自身空间要求。
6.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7.一种用于电梯系统的限位阻止装置,包括检修限位单元和阻止单元;所述检修限位单元包括极限开关和撞弓;所述阻止单元包括驱动器、驱动器启停触发装置、底座和撞板;所述底座设置在轿厢的顶部或底部,所述撞板活动连接至所述底座以通过所述驱动器的驱动来相对于所述底座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所述极限开关和所述撞弓中的一个设置在导轨上或井道上的预定高度处,则所述极限开关和所述撞弓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撞板上;当所述撞板在第一位置时电梯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随着电梯的行进所述极限开关不与所述撞弓碰撞;当所述撞板在第二位置时电梯系统处于检修状态,随着电梯的行进所述极限开关与所述撞弓相遇并且发生碰撞,以使电梯停止在所述预定高度处。
8.优选地,所述阻止单元进一步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导轨上并且靠近设置于导轨或井道的所述撞弓或所述极限开关。
9.优选地,当所述撞板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随着电梯的行进所述撞板能够与所述挡板相撞以阻止电梯的行进,所述挡板包括连接板和挡护板,所述连接板连接在导轨上,所
述连接板的与所述撞板相对的端部连接所述挡护板,所述挡护板的与所述撞板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减震物。
10.优选地,所述撞板包括顶板和分别连接在所述顶板两端的两个侧板,所述两个侧板与所底座旋转连接,所述撞板的侧板与所述驱动器连接以驱动所述撞板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11.优选地,所述撞板上设置有连接挡块,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挡块相对应的接合件,当所述撞板在第一位置时,所述连接挡块接合至所述接合件。
12.优选地,所述接合件为磁铁,当所述撞板在第一位置时,所述连接挡块与所述磁铁吸合。
13.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电机连接孔,所述驱动器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电机连接孔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撞板的一个侧板连接,以驱动所述撞板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14.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两个侧板对应的两个凸耳,所述凸耳上设置有底座销轴孔,所述侧板下部设有侧板销轴孔,所述侧板通过销轴与底座上的凸耳旋转连接。
15.优选地,所述阻止单元还包括状态开关,所述状态开关设置在所述撞板上或靠近所述撞板设置以检测所述撞板的位置。
16.优选地,所述检修限位单元还包括控制柜召唤下行或上行紧急电动运行开关,所述控制柜召唤下行或上行紧急电动运行开关安装在控制柜中,以在电梯系统处于检修状态时控制电梯的运行。
17.优选地,所述导轨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撞弓和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撞弓位于所述第一挡板下方;所述导轨的下部设置有第二撞弓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撞弓位于所述第二挡板的上方;所述撞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撞弓相对应的第一极限开关和与所述第二撞弓相对应的第二极限开关,所述第一极限开关位于所述第二极限开关的上方。
18.优选地,所述撞板的侧板底部设置有凹口和/或者所述第二挡板的顶部设置有凹口。
19.优选地,所述驱动器启停触发装置用于通知所述驱动器执行动作,所述驱动器启停触发装置通过以下方式中的一种来实现:
20.厅门门锁开关在预定时间内得到指定次数的激励,控制系统即通知驱动器驱动撞板转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电梯系统到达检修状态;厅门门锁开关在预定时间内得到与所述指定次数不同次数的激励,控制系统即通知驱动器驱动撞板转动到所述第一位置,电梯系统复位到正常运行状态;
21.轿顶前侧设置有踏板,踏板下面连接有开关和卡扣,踏板被踩下时卡扣夹紧踏板,控制系统即通知驱动器驱动撞板转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电梯系统到达检修状态;检修完毕后,卡扣被张开,控制系统即通知驱动器驱动撞板转动到所述第一位置,电梯系统复位到正常运行状态;
22.轿顶前侧安装有两根立柱,一根立柱上安装有开关,另一根立柱具有可收卷布带的机构,两根立柱之间挂有可收缩的布带,当检修人员打开厅门进入轿顶从一根立柱上取下布带时,布带自动收卷到另外一根立柱上,立柱上的开关接通,控制系统即通知驱动器驱动撞板转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电梯系统到达检修状态;检修完毕后,检修人员离开轿顶时,
把布带重新插入到立柱上,开关断开,控制系统即通知驱动器驱动撞板转动到所述第一位置,电梯系统复位到正常运行状态。
23.进一步地,一种利用前述的用于电梯系统的限位阻止装置来实现电梯系统的限位阻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4.控制系统通过状态开关检测到阻止单元的撞板处于第一位置,电梯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随着电梯的行进极限开关与撞弓相遇时二者不发生碰撞,电梯能够继续正常行进;
25.当检修人员需要进入轿顶或底坑检修时,通过驱动器启停触发装置触发驱动器,使驱动器驱动撞板转动到第二位置,电梯系统处于检修状态,随着电梯的行进极限开关与撞弓相遇时二者发生碰撞,安全电路断开,电梯停梯,不能继续行进,以使电梯停在预定高度处;
26.检修完毕时,检修人员通过驱动器启停触发装置触发驱动器,使驱动器驱动撞板转动到第一位置,电梯系统复位到正常运行状态。
27.优选地,撞板在第二位置,电梯系统处于检修状态,当由于通过极限开关和撞弓的碰撞来停止电梯的操作失效而不能有效地停止电梯时,随着电梯继续行进,能够通过撞板与挡板相撞来阻止电梯的行进,使电梯停止在足以保护轿顶或坑底的检修人员的高度处。
2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9.检修限位单元(其包括极限开关、撞弓、控制柜召唤下行或上行紧急电动运行开关)从电气方面进行控制(极限开关与撞弓的碰撞),可以使得电梯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允许电梯在端站之间自由移动;在人员进入轿顶或底坑时,限制轿厢的行程,保证顶层或底坑有足够的安全空间;
30.阻止单元从机械方面进行控制(撞板与挡板之间的限位),可以使得电梯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允许电梯在端站之间自由移动;在人员进入轿顶或底坑时,限制轿厢的行程,保证顶层或底坑有足够的安全空间;
31.通过检修限位单元和阻止单元综合作用,减少了对电梯井道建筑要求,保证了检修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32.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用于电梯系统的限位阻止装置安装于轿厢上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撞板在第二位置,电梯系统处于检修状态;
33.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用于电梯系统的限位阻止装置安装于轿厢上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撞板在第一位置,电梯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34.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用于电梯系统的限位阻止装置安装于轿厢下梁的结构示意图;
35.图4为图1至图3中的用于电梯系统的限位阻止装置的底座的立体图;
36.图5为图1至图3中的用于电梯系统的限位阻止装置的撞板的立体图;
37.图6为图1至图3中的用于电梯系统的限位阻止装置的挡板的立体图;
38.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用于电梯系统的限位阻止装置安装于轿厢上梁的结构示意图。
39.附图标记说明:
40.1、导轨;2、挡板;21、连接板;22、连接螺栓;23、挡护板;24、减震橡胶;3、撞弓;4、极限开关;5、状态开关;6、撞板;61、挡块连接孔;62、状态开关连接孔;63、极限开关连接孔;64、侧板销轴孔;7、连接挡块;8、下梁;9、传动机构;10、电机;11、底座;111、电机连接孔;112、固定安装孔;113、底座销轴孔;12、磁铁;13、上梁。
41.应当了解,所附附图并非按比例地绘制,而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的适当简化的画法。本文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在所附多个附图中,同样的或等同的部件(元素)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标引。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案及相应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43.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用于电梯系统的限位阻止装置包括检修限位单元和阻止单元;所述检修限位单元包括极限开关4和撞弓3;所述阻止单元包括驱动器、驱动器启停触发装置、底座11、撞板6和状态开关5;底座11设置在轿厢的上梁13上,撞板6活动连接至所述底座11以通过所述驱动器的驱动来相对于所述底座11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本实施方案中,驱动器为电机10,电机10通过传动机构9与撞板6连接。
44.图4和图5分别示出了底座11和撞板6。底座11上设有固定安装孔112以通过螺栓固定在轿厢顶部的上梁13上。撞板6包括顶板和分别连接在顶板两端的两个侧板,底座11上设有与两个侧板对应的两个凸耳,凸耳上设置有底座销轴孔113,侧板下部设有侧板销轴孔64,侧板通过销轴与底座11上的凸耳旋转连接。电机10的输出轴穿过底座11上的电机连接孔111通过传动机构9与撞板6的一个侧板连接以驱动撞板6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45.如图1和图2所示,撞弓3设置在导轨1上的预定高度处(也可以设置在井道上的预定高度处),在此,预定高度要满足在电梯停在该高度处时保证顶层或底坑有足够的安全空间。极限开关4设置在撞板6上,如图5所示,撞板6的侧板上部设有极限开关连接孔63。当然,也可以是撞弓3设置在撞板6上,极限开关4设置在导轨1上或井道上。
46.如图1所示,撞板6在第二位置,撞板6的侧板保持在基本竖直的状态,侧板处于竖直状态时,电梯系统处于检修状态,侧板上部的极限开关4随着电梯的行进会与导轨1上的撞弓3相遇并且二者发生碰撞,安全电路断开,电梯停梯,不能继续行进,以使电梯停在预定高度处,从而保护在轿顶或坑底的检修人员的安全,轿顶或底坑的检修人员呼叫机房检修人员操作控制柜召唤下行或者上行紧急电动运行开关,电梯可以检修下行或上行。
47.如图2所示,撞板6在第一位置,即撞板6从靠近导轨1的位置(第二位置)转动到远离导轨1的位置(第一位置),电梯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随着电梯的行进所述极限开关4不与所述撞弓3碰撞,即由于极限开关4远离撞弓3,则电梯在行进中极限开关4与撞弓3不会发生干涉。此外,所述撞板6上设置有连接挡块7,如图5所示,撞板6的侧板上设有挡块连接孔61,底座11上设置有与连接挡块7相对应的接合件,在此,接合件为磁铁12,连接挡块7由磁性材料制成,当撞板6在第一位置时,连接挡块7与磁铁12吸合,这样可以保证撞板6能够
稳定地保持在第一位置。
48.状态开关5设置在撞板6的侧板上,以检测撞板6的位置并且通知控制系统撞板6所处的位置状态。如图5所示,撞板6的侧板上设有状态开关连接孔62。
49.控制柜召唤下行或上行紧急电动运行开关(未示出)安装在控制柜中,以在电梯系统处于检修状态时控制电梯的运行。
50.驱动器启停触发装置(未示出)用于通知驱动器(在此,为电机10)执行动作,驱动器启停触发装置能够通过以下方式中的一种来实现:
51.厅门门锁开关在30s内得到指定次数(例如3次)的激励,控制系统即通知驱动器驱动撞板6转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电梯系统到达检修状态;厅门门锁开关在30s内得到与所述指定次数不同次数(例如4次)的激励,控制系统即通知驱动器驱动撞板6转动到所述第一位置,电梯系统复位到正常运行状态;
52.轿顶前侧设置有踏板,踏板下面连接有开关和卡扣,当检修人员打开厅门,踩下踏板进入轿顶时,卡扣夹紧踏板,开关接通,控制系统即通知驱动器驱动撞板6转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电梯系统到达检修状态;检修完毕后,检修人员张开卡扣,踏板处于卡扣上方位置,开关断开,控制系统即通知驱动器驱动撞板6转动到所述第一位置,电梯系统复位到正常运行状态;
53.轿顶前侧安装有两根立柱,一根立柱上安装有开关,另一根立柱具有可收卷布带的机构,两根立柱之间挂有可收缩的布带,当检修人员打开厅门进入轿顶从一根立柱上取下布带时,布带自动收卷到另外一根立柱上,立柱上的开关接通,控制系统即通知驱动器驱动撞板6转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电梯系统到达检修状态;检修完毕后,检修人员离开轿顶时,把布带重新插入到立柱上,开关断开,控制系统即通知驱动器驱动撞板6转动到所述第一位置,电梯系统复位到正常运行状态。
54.检修限位单元(其包括极限开关4、撞弓3、控制柜召唤下行或上行紧急电动运行开关)从电气方面进行控制(极限开关4与撞弓3的碰撞),可以使得电梯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允许电梯在端站之间自由移动;在人员进入轿顶或底坑时,限制轿厢的行程,保证顶层或底坑有足够的安全空间。
55.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阻止单元进一步包括挡板2,如图1和图2所示,挡板2设置在所述导轨1上,在该实施方案中,挡板2靠近撞弓3并位于撞弓3上方。当所述撞板6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随着电梯的行进撞板6能够与挡板2相撞以阻止电梯的行进。
56.阻止单元从机械方面进行控制(撞板6与挡板2之间的限位),可以使得电梯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允许电梯在端站之间自由移动;在人员进入轿顶或底坑时,通过撞板6与挡板2碰撞,限制轿厢的行程,保证顶层或底坑有足够的安全空间。
57.如图6所示,挡板2包括连接板21和挡护板23,连接板21上设有长孔(也可以圆孔),连接板21通过连接螺栓22连接在导轨1上,连接板21的与撞板6相对的端部连接挡护板23,挡护板23的与撞板6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减震物,在此,减震物为减震橡胶24,这样在撞板6与挡板2相撞时可以降低对轿厢的冲击。
58.图1和图2示出的实施方案是阻止单元的底座11固定在轿厢的上梁13上,如果电梯系统处于检修状态(撞板6在第二位置),则电梯在上行时极限开关4与撞弓3碰撞,电梯停止。图3示出的实施方案是阻止单元的底座11固定在轿厢的下梁8上,这时挡板2位于撞弓3
的下方,如果电梯系统处于检修状态(撞板6在第二位置),则电梯在下行时极限开关4与撞弓3碰撞。
59.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用于电梯系统的限位阻止装置,其安装在轿厢的上梁13上。图7的实施方案与图1和图2的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图7的实施方案中,设置有两个极限开关4、两个撞弓3和两个挡板2,而图1和图2中,只设置有一个极限开关4、一个撞弓3和一个挡板2。在图7中,一个撞弓3和一个挡板2设置在导轨1的上部,并且挡板2在上,撞弓3在下;而另一个撞弓3和另一个挡板2设置在导轨1的下部,并且挡板2在下,撞弓3在上;两个极限开关4沿竖直方向并置在撞板6的一个侧板上。另外,图7的撞板6的侧板底部设有凹口,以使下部的极限开关4和下部的撞弓3能够顺利地碰撞,如果不在侧板的底部设置凹口,电梯处于检修状态,电梯下行,侧板底部和挡板顶部首先碰撞,使电梯无法下行,进而下部的极限开关4与位于导轨下部的撞工不能首先碰撞,因此设置凹口,使下部的挡板可以进入凹口,不会与撞板的侧板过早碰撞,电梯可以继续下行直到下部的极限开关4和下部的撞弓3能够顺利地碰撞。如果下部的极限开关4和下部的撞弓3的碰撞操作失效,没有能够停止电梯,电梯继续下行,挡板继续进入凹口直到挡板与撞板相撞,从而可以从机械方面停止电梯。当然凹口也可以设置在下部的挡板2顶部,或者在撞板的侧板底部和下部的挡板2顶部都设置凹口。
60.虽然图7的实施方案在结构上与图1和图2的实施方案有些许的区别,但是它们的工作原理是基本相同的。如图7所示,根据电梯井道建筑的空间情况,当电梯系统的顶层高度和底坑深度都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在电梯的导轨上设置两个挡板和两个撞弓(分别位于导轨的上部和下部),对应地,撞板上设置两个极限开关,这样可以根据检修需要,使电梯停在导轨上部或导轨下部。当电梯上行时,上部的撞弓与上部的极限开关相撞或上部的挡板与撞板相撞;当电梯下行时,下部的撞弓与下部的极限开关相撞或下部的挡板与撞板相撞。
61.本发明能够利用检修限位单元和阻止单元的综合作用,在电梯系统处于检修状态时使电梯停在预定的安全高处,以满足电梯井道的顶层高度或者底坑深度的要求,从而保证了进入电梯底坑中或轿厢顶上进行作业的人员的安全,尤其对于一些旧楼改造和室外加装电梯时原有建筑高度空间有限(低顶层、浅坑底的井道)的情况,也能满足在检修时保证电梯井道的顶层高度或者底坑深度的要求,从而减少了对电梯井道建筑的自身空间要求。
62.利用本发明所述的限位阻止装置可以减少对电梯井道建筑要求。具体地,控制系统通过状态开关5检测到阻止单元的撞板6处于第一位置,电梯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随着电梯的行进极限开关4与撞弓3相遇时二者不发生碰撞,电梯能够继续正常行进;当检修人员需要进入轿顶或底坑检修时,通过驱动器启停触发装置触发驱动器,使驱动器驱动撞板6转动到第二位置,电梯系统处于检修状态,随着电梯的行进极限开关4与撞弓3相遇时二者发生碰撞,安全电路断开,电梯停梯,不能继续行进,以使电梯停在预定高度处,从而保护在轿顶或坑底的检修人员的安全,轿顶或底坑的检修人员呼叫机房检修人员操作控制柜召唤下行或者上行紧急电动运行开关,电梯可以检修下行或上行;检修完毕时,检修人员通过驱动器启停触发装置触发驱动器,使驱动器驱动撞板6转动到第一位置,电梯系统复位到正常运行状态。
63.撞板6在第二位置,电梯系统处于检修状态,当由于通过极限开关4和撞弓3的碰撞
来停止电梯的操作失效而不能有效地停止电梯时,随着电梯继续行进,能够通过撞板6与挡板2相撞来阻止电梯的行进,使电梯停止在足以保护轿顶或坑底的检修人员的高度处。
64.检修限位单元(其包括极限开关4、撞弓3、控制柜召唤下行或上行紧急电动运行开关)从电气方面进行控制(极限开关4与撞弓3的碰撞),可以使得电梯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允许电梯在端站之间自由移动;在人员进入轿顶或底坑时,限制轿厢的行程,保证顶层或底坑有足够的安全空间;
65.阻止单元从机械方面进行控制(撞板6与挡板2之间的限位),可以使得电梯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允许电梯在端站之间自由移动;在人员进入轿顶或底坑时,限制轿厢的行程,保证顶层或底坑有足够的安全空间;
66.通过检修限位单元和阻止单元综合作用,减少了对电梯井道建筑要求,保证了检修人员的安全。
67.前面对本发明具体示例性实施方式所呈现的描述是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前面的描述并不想要成为毫无遗漏的,也不是想要把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很多改变和变化都是可能的。选择示例性实施方式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及其各种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