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顶部除空气异味的吊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09832发布日期:2021-01-23 16:44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顶部除空气异味的吊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空气除异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顶部除空气异味的吊顶。


背景技术:

[0002]
吊顶是电梯轿厢内装饰的一部分,为内部搭乘人员提供照明和通风的作用,并且起到保护措施,防止顶部梯口有物件掉落,而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审美情趣的变化,人们乘坐电梯满足高层建筑交通便利的同时还希望享受到电梯的美带来的乐趣,因此一种美观且能够消除异味的吊顶随市场诞生。
[0003]
现有技术的电梯顶部吊顶通常在电梯上下移动期间利用空气的流通使异味从吊顶中的通风口排出,但由于电梯井设置在居民楼内,处于半封闭状态,以至于异味会停留在井中,无法从根源上解决,使得电梯经过时再次传入内部,且井内的锈味与异味混合后味道更加强烈,以至于降低对内部承载人员的搭乘体验。
[0004]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顶部除空气异味的吊顶,以解决现有异味与井内的锈味混合并在轿厢上下移动期间从吊顶中的通风口重新传入内部降低对内部承载人员的搭乘体验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梯顶部除空气异味的吊顶,其结构包括电吊顶、顶棚、照明灯板、联结板,所述电吊顶焊接连接在顶棚板顶端,所述顶棚底端内侧与照明灯板顶端铆合连接,所述照明灯板螺栓连接在联结板顶部,所述联结板嵌固连接在顶棚板中部,所述顶棚包括棚板、气槽、通气孔、风机,所述棚口板螺栓连接在气槽后部,所述气槽中部与通气孔铆合连接,所述通气孔贯穿嵌固连接在棚口板内部,所述风机螺栓连接在气槽前端。
[0007]
作为优选,所述通气孔包括顶圈、出气口、过滤管、流通口,所述顶圈铆合连接在过滤管顶端,所述出气口法兰连接在顶圈中部,所述过滤管嵌固连接在出气口两侧,所述流通口嵌固连接在出气口底端,所述过滤管为半圆形,使用聚四氟乙烯材质,并对向嵌固在流通口上端,且内部装有活性棉炭,具有过滤吸收的特点。
[0008]
作为优选,所述流通口包括联结盘、净化管、吸收槽、导流口,所述联结盘法兰连接在净化管顶端,所述净化管铆合连接在吸收槽内部,所述吸收槽顶部与联结盘底端焊接连接,所述导流口嵌固连接在净化管底端,所述导流口共有四个,四个所述导流口反向分布在吸收槽下端。
[0009]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口包括曲管、导流块、进气口,所述曲管底端与进气口顶端焊接连接,所述导流块嵌固连接在曲管内侧,所述进气口顶部过盈配合在导流块下端,所述导流块为平凸型并朝向上部,且表面分布有多个镂空口,围绕嵌固在曲管内壁。
[0010]
作为优选,所述风机包括风机槽、叶片、电机盘,所述风机槽间隙配合在叶片外侧,所述叶片内端与电机盘内侧嵌固连接,所述电机盘后部与风机槽顶部螺栓连接,所述叶片尾部与旋杆嵌固连接在一起,且外观采用螺旋型,具有可变换、转速高的特点。
[0011]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盘包括转轴、磨合杆、顶出杆、旋杆,所述转轴内部与顶出杆外侧活动卡合,所述磨合杆焊接连接在转轴外端,所述顶出杆外侧上端与旋杆过盈配合,所述旋杆活动卡合在转轴内侧外端,所述顶出杆采用十字形杆,且边缘具有卡合口能够多方位的进行配合旋转伸出。
[0012]
作为优选,所述磨合杆包括连接块、螺口板、卡合板,所述连接块嵌固连接在螺口板上端,所述螺口板焊接连接在卡合板中部位置,所述卡合板顶部与连接块底端焊接连接,所述卡合板为圆弧梯形,左右各有一个缺口,且内侧边缘具有摩擦块。
[0013]
(二)有益效果
[001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顶部除空气异味的吊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
1、本发明利用导流口在空气从进气口流入到通气孔时经由截流块使异味散发的速度加快,通过吸收槽将空气中的杂质在净化管中过滤,传入到过滤管中将异味吸收转化,并通过出气口输送到气槽中,由风机将净化后的空气排入到梯井中,避免梯井内的空气异味融合并传入轿厢。
[0016]
2、本发明在轿厢上升期间利用电机盘将顶出杆突出转轴,并带动旋杆转动将叶片翻转,使叶片的方向发生改变,将风向对着梯井内部,从而使轿厢顶部的空气不会向内传入,导致内部承载人员的搭乘体验降低,并使梯井内的空气进行流动,防止梯井内的空气长期聚集形成锈味。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梯顶部除空气异味的吊顶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发明顶棚的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发明通气孔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发明流通口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为本发明导流口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6为本发明风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7为本发明电机盘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
图8为本发明磨合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
图中:电吊顶-1、顶棚-2、照明灯板-3、联结板-4、棚口板-21、吊盘板-22、通气孔-23、风机-24、顶圈-231、进气口-232、过滤管-233、流通口-234、联结盘-a1、净化管-a2、吸收槽-a3、导流口-a4、曲管-a41、截流块-a42、出气口-a43、风机槽-241、叶片-242、电机盘-243、转轴-b1、磨合杆-b2、顶出杆-b3、旋杆-b4、连接块-b21、螺口板-b22、卡合板-b23。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7]
实施例1
[0028]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顶部除空气异味的吊顶,其结
构包括电吊顶1、顶棚2、照明灯板3、联结板4,所述电吊顶1焊接连接在顶棚板2顶端,所述顶棚2底端内侧与照明灯板3顶端铆合连接,所述照明灯板3螺栓连接在联结板4顶部,所述联结板4嵌固连接在顶棚板2中部,所述顶棚2包括棚板21、气槽22、通气孔23、风机24,所述棚口板21螺栓连接在气槽22后部,所述气槽22中部与通气孔23铆合连接,所述通气孔23贯穿嵌固连接在棚口板21内部,所述风机24螺栓连接在气槽22前端。
[0029]
其中,所述通气孔23包括顶圈231、出气口232、过滤管233、流通口234,所述顶圈231铆合连接在过滤管233顶端,所述出气口232法兰连接在顶圈231中部,所述过滤管233嵌固连接在出气口232两侧,所述流通口234嵌固连接在出气口232底端,所述过滤管233为半圆形,对向嵌固在流通口234上端,且内部装有活性棉炭,具有过滤吸收的特点,利用流通口234将气流优先导入到过滤管233导入出气口232,期间会优先进入到过滤管233进行二次过滤,通过活性棉炭将异味吸收后再排出到出气口232,从而达到更好的除味效果。
[0030]
其中,所述流通口234包括联结盘a1、净化管a2、吸收槽a3、导流口a4,所述联结盘a1法兰连接在净化管a2顶端,所述净化管a2铆合连接在吸收槽a3内部,所述吸收槽a3顶部与联结盘a1底端焊接连接,所述导流口a4嵌固连接在净化管a2底端,所述导流口a4共有四个,四个所述导流口a4反向分布在吸收槽a3下端,空气在进入净化管a2后会通过吸收槽a3将含有的臭气杂质粘附在一起并吸入内部再排出,且由四个导流口a4使吸收面扩大,增加空气转化的效率。
[0031]
其中,所述导流口a4包括曲管a41、导流块a42、进气口a43,所述曲管a41底端与进气口a43顶端焊接连接,所述导流块a42嵌固连接在曲管a41内侧,所述进气口a43顶部过盈配合在导流块a42下端,所述导流块a42为平凸型并朝向上部,且表面分布有多个镂空口,围绕嵌固在曲管a41内壁,异味进入曲管a41后与导流块a42接触,通过导流块a42的结构从而加快空气流动的速度,使异味更快的消散。
[0032]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0033]
本发明中照明灯板3通过联结板4固定在顶棚2中,由电吊顶1为照明灯板3供电,利用棚口板21上的通气孔23使异味进入到气槽22,由风机24将异味排出,在期间通过四个导流口a4使吸收面扩大,增加空气转化的效率,让异味从进气口a43进入到截流块a42内,通过导流块a42的结构加快异味流动的速度并从曲管a4排入到净化管a2内,利用吸收槽a3将含有的臭气杂质粘附在一起并吸入内部再从联结盘a1排出,流通口234排出的空气在过滤管233中进行二次过滤,通过活性棉炭将异味吸收最后从顶圈231中部的出气口232流出,从而达到更好的除味效果,并在对梯井中的空气进行转换。
[0034]
实施例2
[003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顶部除空气异味的吊顶,
[0036]
其中,所述风机24包括风机槽241、叶片242、电机盘243,所述风机槽241间隙配合在叶片242外侧,所述叶片242内端与电机盘243内侧嵌固连接,所述电机盘243后部与风机槽241顶部螺栓连接,所述叶片242尾部与电机盘243嵌固连接在一起,且外观采用螺旋型,具有可变换、转速高的特点,通过电机盘243让叶片242高速旋转产生风力,并从风机槽241排出净化后的空气,从而让轿厢顶部的空气进行流动,避免灰尘与锈味聚集在一起。
[0037]
其中,所述电机盘243包括转轴b1、磨合杆b2、顶出杆b3、旋杆b4,所述转轴b1内部与顶出杆b3外侧活动卡合,所述磨合杆b2焊接连接在转轴b1外端,所述顶出杆b3外侧上端
与旋杆b4过盈配合,所述旋杆b4活动卡合在转轴b1内侧外端,所述顶出杆b3采用十字形杆,且边缘具有卡合口能够多方位的进行配合旋转伸出,通过顶出杆b3让转轴b1从磨合杆b2内部向上伸出,带动旋杆b4进行旋转,让旋杆b4的方位朝上,从而使风向进行改变。
[0038]
其中,所述磨合杆b2包括连接块b21、螺口板b22、卡合板b23,所述连接块b21嵌固连接在螺口板b22上端,所述螺口板b22焊接连接在卡合板b23中部位置,所述卡合板b23顶部与连接块b21底端焊接连接,所述卡合板b23为圆弧梯形,左右各有一个缺口,且内侧边缘具有摩擦块,通过螺口板b22将卡合板b23与连接块b21固定住,利用卡合板b23内侧边缘的摩擦块减轻与内壁摩擦产生的磨损。
[0039]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0040]
本发明中,螺口板b22通过连接块b21将磨合杆b2固定连接在转轴b 1外侧,在轿厢上升期间利用电机盘243让叶片242变换方向,通过顶出杆b3向上延伸从而带动转轴b1,使转轴b1从顶出杆b3内部顶出,在上升过程中利用磨合杆b2的卡合板b23内侧边缘摩擦块减轻与顶出杆b3内壁摩擦产生的磨损,同时让旋杆b4在转轴b 1内进行旋转,旋杆b4与叶片242连接在一起,进而让叶片242跟随着转动,使得叶片242的朝向进行变换,从而将风机24的风向进行改变,通过朝顶部逆向吹风避免梯井内的灰尘与锈味聚集在一起并传入轿厢。
[004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42]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