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运行数据分析和预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29095发布日期:2021-02-23 22:41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运行数据分析和预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电梯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梯运行数据分析和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物联网技术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感设备应用在各行各业,针对电梯的各个部件,可以通过对应的传感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从而分析出各部件的生命周期和临界阀值,提醒维保人员进行预防性维修
[0003]
现有的做法是:1、人工定期对电梯进行保养,也就是对电梯的部分部件进行例行检查,保存纸制检查记录。2、电梯发生故障时再针对故障进行维修。
[0004]
现有技术的缺点是:1、人工定期检查对电梯各部件状态和当前运行情况了解的及时性较差。2、电梯历史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率低,甚至无分析无利用。3、故障发生后无法第一时间了解现场情况。4、无法对电梯发生故障进行预警。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实时了解电梯各关键部件的运行状态和电梯运行情况;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对电梯进行预防性维修和故障预警;发生故障时为救援提供及时可靠的现场情况。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
一种电梯运行数据分析和预警系统,包括电梯数据采集模块、电梯数据模块及服务器,所述电梯数据模块和数据采集终端,其中,
[0007]
电梯数据模块包括,计数器、传感器、电梯各部位的数据收集装置;
[0008]
所述电梯数据采集模块是用于与电梯通信的终端设备,收集各种电梯运行数据;
[0009]
所述服务器与终端设备通信,用于收集电梯数据采集模块所采集的电梯运行数据。
[0010]
一种电梯运行预警系统、包括视频监控设备和移动终端,所述视频监控设备用以实时监控电梯运行状态视频监控设备,所述移动终端用于记录维保人员的维保记录,还包括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各种电梯数据采集设备的数据,进行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
[0011]
所述视频监控设备是一种带行为分析功能的互联网监控设备,负责对电梯关键部位和轿箱进行实时监控和行为分析,并能根据预设行为进行预警。
[0012]
所述移动终端为维保人员进行日常维保和维修的工具,同是也是发生故障和预警的提醒设备。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时了解电梯各关键部件的运行状态和电梯运行情况;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对电梯进行预防性维修和故障预警;发生故障时为救援提供及时可靠的现场情况。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发明系统结构框图。
[0015]
图2是本发明的电梯系统的结构框图。
[0016]
图3是本发明的服务器获取电梯电压信号流程图。
[0017]
图4是本发明的服务器根据电压信号的组合判断电梯故障对应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9]
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服务器、能够与服务器通讯的各种数据采集设备、用以实时监控电梯运行状态视频监控设备和维保人员进行维保记录预警提醒的移动终端设备。服务器接收来自各种电梯数据采集设备的数据,进行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数据采集设备为各种计数器、传感器,负责对电梯各关键部位的数据采集并传输给服务器进行处理;视频监控设备为带行为分析功能的互联网监控设备,负责对电梯关键部位和轿箱进行实时监控和行为分析,并能根据预设行为进行预警;维保人员携带的移动终端为手机,该设备为维保人员进行日常维保和维修的工具,同是也是发生故障和预警的提醒设备。
[0020]
具体来说,通过电压传感器采集制动器的电压值,来监测制动器的开断状态;通过电压传感器采集层门回路电压值,来判断电梯层门的打开和关闭状态;通过转速传感器采集电梯电动机的实时转速数据,监测电动机的转动状态,来判断电梯是否正常运行;通过电压监测传感器实时采集电梯主电源的电压值,来证明电梯主机是否有电。
[0021]
该系统能够对数据采集设备采集的电梯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不同规格电梯及其电梯关键部件的运行数据变化规律,以及发现电梯运行数据在不同使用时间的变化规律等,通过这些规律科学合理的制定电梯保养计划、电梯部件维修更换计划,对电梯故障提前预警,防范于未然。
[0022]
过对应的传感设备对电梯各部件进行实时监测,利用助联帮数字电梯有关算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从而算出各部件的生命周期和临界阀值,形成电子报告提醒维保人员进行预防性维修,同时实时监控电梯的健康状态。
[0023]
服务器,是一种云平台,获得采集设备实时回传的各部件的电压值和相关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分类、组合,形成更丰富的数据组合。这就形成助联帮电梯健康运行算法,该算法主要通过获取到的总电源开关状态、电梯上下行状态、抱闸闭合打开状态和层门打开关闭状态等电梯部件的状态和参数,对其各部件的状态结果进行组合分析。
[0024]
如图3所示,电梯控制柜获取电梯各传感器的电压信号,根据各传感器的电压状态来判断电梯的运行情况。当判断电梯运行状态异常时,发出预警信号。预警信号先发送到服务器,然后通过服务器发送到移动终端。特别是电梯管理者的移动终端。
[0025]
可以判断出的电梯异常状态,包括获取到此时的层门状态是打开的状态,同时获取到此时电梯运行的状态不是停止状态,即可监测到此时电梯是轿厢意外移动(开门走车)的异常状态,另外通过计数器等采集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到电梯主钢丝绳移动距离、层门闭合次数、抱闸闭合次数等参数,可以通过对比以往平均临界值提前对即将达到安全使用周期的部件进行提前维修或者更换,通过这些数据组合的结果可以监测、预防和防止“开门走
车”、“制动器失效”以及“电梯快慢车”等电梯运行的异常情况。
[0026]
如图3~4所示,电梯控制柜获取电梯电源传感器的信号,侦测电源传感器的有无信号,有信号表示电梯电源为电梯提供电源,电梯正常运行,无信号则表示电梯电源无供电,电梯未运行。
[0027]
如侦测到电源传感器有信号,则电梯控制柜获取层门电压传感器的信号。侦测到有信号,则电梯正常运行,如未侦测到信号,则表示,电梯未运行。
[0028]
当电梯控制器侦测到电梯电源传感器有信号,电梯上下行传感器有信号而层门电压传感器有信号时,则判断为:电梯正常运行。
[0029]
当电梯控制器侦测到电梯电源传感器有信号,电梯上下行传感器有信号而层门电压传感器无信号时,则判定为:电梯异常运行,并向服务器发出报警信号。
[0030]
上述异常具体是:电梯开门走车,即电梯门未关闭,而电梯上下运行。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运行状态。
[0031]
当电梯控制器侦测到电梯电源传感器有信号,电梯上下行传感器有信号、抱闸电压传感器有信号时,则判定为:电梯正常运行。
[0032]
当电梯控制器侦测到电梯电源传感器有信号,电梯上下行传感器有信号、抱闸电压传感器无信号时,则判定为:电梯抱闸制动器未正常打开,并向服务器发出报警信号。
[0033]
电梯抱闸制动器未正常打开,会造成电梯无法正常制动,会造成安全隐患。
[0034]
当电梯控制器侦测到电梯电源传感器无信号,抱闸电压传感器无信号时,判定:电梯正常运行。
[0035]
当电梯控制器侦测到电梯电源传感器无信号,抱闸电压传感器有信号时,判定:电梯抱闸制动器未正常闭合。
[0036]
电梯抱闸制动器未正常闭合,会造成电梯随时可能制动,会停在任意楼层或者楼层中间处,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电梯故障。
[0037]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电梯机房中,设置电梯控制柜,电梯控制柜是电梯的电气装置和信号控制中心,配置多个传感器与电梯控制柜通过电线连接。其中,在电梯的层门处配置层门电压传感器,电梯控制柜配置抱闸电压传感器,总电源配置电压传感器。层门电压传感器是多个,针对电梯的上行或下行均配置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包括:电源电压传感器、电梯上下行电梯传感器、层门电压传感器及抱闸电压传感器。
[0038]
服务器通过电梯控制柜收集各电压传感器的信号,即是否有无电压的信号,根据信号组合,判断出电梯出现的故障类型。
[0039]
如根据上述方法,判断出电梯抱闸制动器未正常打开时,向服务器发出第一报警信号,该信号通过第一种声光形式进行警示,使电梯管理者根据该种声光形式,判断电梯出现何种故障。
[0040]
如根据上述方法,判断出电梯抱闸制动器未正常闭合时,向服务器发出第二报警信号,该信号通过第二种声光形式进行警示,使电梯管理者根据该种声光形式,判断电梯出现何种故障。
[0041]
如根据上述方法,判断出电梯开门走车时,向服务器发出第三报警信号,该信号通过第三种声光形式进行警示,使电梯管理者根据该种声光形式,判断电梯出现何种故障。
[0042]
服务器与若干电梯控制柜连接,服务器根据电梯的位置、型号、电梯数量等参数,
对服务器所管理的电梯进行编号分类,再讲故障类型作为后缀,附在电梯编号后。如电梯出现故障时,服务器定位电梯的位置,以及该电梯的故障类型,进行编号。将该编号发送到智能终端app,app收到编号并进行解析,将故障电梯的位置在app中的地图上标识出来,再标识该电梯的故障类型。
[0043]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梯故障标记方法,app调用智能终端的地图数据,解析服务器发送信息的地址信息,将地址信息标记在地图上显示;同时app解析故障类型,根据故障类型,在app上进行提示。
[0044]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在智能终端上的预警方法,通过智能终端上的app,调用智能终端上的马达和音响,按设定的马达震动方式和铃音,使马达按设定的节奏震动,使系统播放设定的铃声,从而达到提示作用。
[004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