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推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46639发布日期:2021-04-06 12:00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推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模具加工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模具推出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是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模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因此模具的使用十分普及。现有的模具在加工后在传送带上进行传送,当需要更换传送带进行传送时,则需要专门的人工进行调整,在调整时间过长时,人工的进度明显减慢,从而导致工作效率变慢,从而导致生产效益降低,因此需要一种模具推出装置来取代人工操作。技术实现要素:(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推出装置,其解决了现有的模具传送在更换传送带时人工调整效率慢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模具推出装置,包括固定架、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支撑架、移位组件、工作台、高度调整组件、第一接杆和对位组件,其中: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用于传送模具,且两者并排布置;所述固定架布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远离第二传送带的一侧,且所述固定架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传动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的长度延伸方向;所述固定架的底侧固定连接有所述支撑架;所述固定架的顶侧开放,且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开设有沿着所述固定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移位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架内,其一侧与所述固定架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移位组件用于沿着所述固定架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侧固定安装有所述高度调整组件;所述第一接杆与所述高度调整组件固定连接,且沿着所述固定架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第一传送带伸出;所述高度调整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接杆在竖直方向上作升降运动,从而调整所述第一接杆的高度;所述第一接杆的靠近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对位组件;所述对位组件用于对准所述模具,并在所述移位组件的作用下将所述模具从所述第一传送带推出放置到所述第二传送带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移位组件包括电动伸缩杆和导向块;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架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导向块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所述工作台与所述导向块的顶侧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采用型号sl-300mm。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与所述导向块为一体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高度调整组件包括安装架、丝杆、第一电机、第一滑块、第一滑槽和导向杆;所述安装架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顶侧;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外部,且其输出端与所述丝杠固定连接;所述丝杆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上下侧之间,且在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下可相对于所述安装架转动;所述第一滑槽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上下侧之间,且位于所述丝杆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上下侧之间,且位于所述丝杠和所述第一滑槽之间;所述第一接杆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接杆开设有竖直方向的通孔,用于套接所述导向杆。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对位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接杆固定连接的壳体,所述壳体朝向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侧呈开放状态;螺纹杆沿着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具有螺纹部和伸出部,所述螺纹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后侧之间,所述伸出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螺纹部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沿着所述固定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螺纹部包括旋向相反的前螺纹段和后螺纹段;前侧滑块套接在所述前螺纹段上,且与所述前螺纹段螺纹连接;后侧滑块套接在所述后螺纹段上,且与所述后螺纹段螺纹连接;所述前侧滑块和所述后侧滑块的上下两侧均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前侧推块与所述前侧滑块固定连接,且沿着所述固定架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第一传送带延伸;后侧推块与所述后侧滑块固定连接,且沿着所述固定架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第一传送带延伸。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对位组件还包括固定螺母和拧头;所述固定螺母与所述螺纹杆的所述伸出部螺纹连接,用以压靠所述壳体的外壁;所述拧头设置在所述伸出部远离所述壳体的端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收集组件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支撑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卷线筒和固定支座,其中所述固定支座更靠近所述支撑架;l型杆与所述固定支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其自由端朝向所述卷线筒侧;所述l型杆开设有沿着所述固定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滑槽;第三滑块与所述第三滑槽滑动连接;定线块与所述第三滑块固定连接,且所述定线块开设有供电源线穿过的通线孔。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外侧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移位组件和所述高度调整组件电性连接。(三)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在高度调整组件的作用下,当需要该装置工作时,首先根据传送带上待加工模具的尺寸进行高度调整,接通第一电机的电源的,使得第一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接杆通过第一滑块改变高度位置,则有效地调整前侧推块和后侧推块的高度,保证推出工作的正常进行,且通过设置两个导向杆杆,使得第一接杆移位时更加稳定,保证该装置的稳定性。2、在对位组件的作用下,当高度调整完毕后,根据传送带上待加工模具的尺寸调整前侧推块和后侧推块之间的距离,首先松开固定螺母,然后拧动拧头,使得螺纹杆转动,通过旋向相反的两个螺纹连接,使得前侧推块和后侧推块的运动方向相反,从而能够有效调整两个推块的间距,使它们对准模具,保证模具推出时的稳定性;3、在移位组件的作用下,当对准操作完毕后,接通电动伸缩杆的电源,使得工作台沿着固定架的长度方向移动位置,将模具从第一传送带上推出放置到第二传送带上,电动伸缩杆可以将快速伸出和复位,从而加快整体工作的效率。4、在收集组件的作用下,当需要接通该装置的电源时,先将电源线与外部电源进行连接,当电源线线体过短时,则转动l型杆,使得线体从卷线筒上进行放出延长,从而使得电源线的长度足够接通电源,方便连接减小局限性;当线体过长时,则反向转动l型杆,使得线体卷绕,从而将线体进行收纳方便下次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模具推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模具推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中的对位组件的右视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中的高度调整组件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中的收集组件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中的收集组件补充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架;101:导向槽;2:支撑架;3:电源线;4:工作台;6:第一接杆;7:高度调整组件;701:安装架;702:丝杆;703:第一电机;704:第一滑块;705:第一滑槽;706:导向杆;9:对位组件;901:壳体;902:螺纹杆;9021:螺纹部;9022:伸出部;903:固定螺母;904:拧头;905:前侧推块;906:前侧滑块;907:第二滑槽;908:后侧滑块;909:后侧推块;10:第一传送带;11:第二传送带;12:收集组件;1201:固定杆;1202:卷线筒;1203:固定支座;1204:l型杆;1205:第三滑槽;1206:第三滑块;1207:定线块;1208:通线孔;13:移位组件;1301:电动伸缩杆;1302:导向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其中,本文所提及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名词以图1的定向为参照。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模具推出装置,包括固定架1、第一传送带10、第二传送带11、支撑架2、移位组件13、工作台4、高度调整组件7、第一接杆6和对位组件9。其中,第一传送带10和第二传送带11用于传送模具,且两者并排布置。固定架1布置在第一传送带10远离第二传送带11的一侧,且固定架1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传动带10和第二传送带11的长度延伸方向。固定架1的底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固定架1的顶侧开放,且固定架1的内部开设有沿着固定架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槽101。移位组件13设置在固定架1内,其一侧与固定架1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侧与工作台4固定连接,移位组件13用于沿着固定架1的长度方向移动工作台4。工作台4的顶侧固定安装有高度调整组件7。第一接杆6与高度调整组件7固定连接,且沿着固定架1的长度方向朝向第一传送带10伸出。高度调整组件7用于带动第一接杆6在竖直方向上作升降运动,从而调整第一接杆6的高度。第一接杆6的靠近第一传送带10的一侧固定连接对位组件9。对位组件9用于对准不同尺寸的模具,并在移位组件13的作用下将模具从第一传送带10推出放置到第二传送带11上。具体而言,移位组件13包括电动伸缩杆1301和导向块1302。电动伸缩杆1301的一侧与固定架1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侧与导向块1302固定连接。导向块1302与导向槽101滑动连接。在电动伸缩杆1301的带动下,导向块1302可沿着固定架1的长度方向在导向槽101内滑动。工作台4与导向块1302的顶侧固定连接,因而可以随着导向块1302一起在电动伸缩杆1301的带动下沿着固定架1的长度方向移动位置。其中电动伸缩杆1301采用型号sl-300mm,能够有效地对工作台4进行移位操作。优选地,工作台4与导向块1302设计为一体结构,以减少部件数量和简化安装操作。参阅图1和4,高度调整组件7包括安装架701、丝杆702、第一电机703、第一滑块704、第一滑槽705和导向杆706。其中,安装架701固定在工作台4的顶侧。第一电机703设置在安装架701的外部,优选地,位于安装架701的上方。第一电机703采用减速电机,其输出端与丝杠702固定连接。丝杆702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在安装架701的上下侧之间,且在第一电机703的驱动下可相对于安装架701转动。第一滑槽705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在安装架701的上下侧之间,且位于丝杆702的左右两侧。第一滑块704与丝杆702螺纹连接,且其两端分别与第一滑槽705滑动连接。导向杆706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在安装架701的上下侧之间,且位于丝杠702和第一滑槽705之间。第一接杆6与第一滑块704固定连接,且第一接杆6开设有竖直方向的通孔,用于套接导向杆706,从而有效地减少晃动偏位,使得第一接杆6作升降移位时更加稳定,提高模具推出装置的稳定性。参阅图3,对位组件9包括与第一接杆6固定连接的壳体901。壳体901朝向第一传送带10的一侧呈开放状态。螺纹杆902沿着固定架1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具有螺纹部9021和伸出部9022,其中螺纹部9021设置在壳体901的前后侧之间,伸出部9022位于壳体901的外侧。在螺纹部902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沿着固定架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907。螺纹部9021包括旋向相反的前螺纹段和后螺纹段。前侧滑块906套接在前螺纹段上,且与前螺纹段螺纹连接。后侧滑块908套接在后螺纹段上,且与后螺纹段螺纹连接。前侧滑块906和后侧滑块908的上下两侧均与第二滑槽907滑动连接。前侧推块905与前侧滑块906固定连接,且沿着固定架1的长度方向朝向第一传送带10延伸。后侧推块909与后侧滑块908固定连接,且沿着固定架1的长度方向朝向第一传送带10延伸。固定螺母903与螺纹杆902的伸出部9022螺纹连接,用以压靠壳体901的外壁,从而固定螺纹杆902,使其不会转动。伸出部9022在远离壳体901的端部设置有拧头904。在固定螺母903未拧紧的情况下,转动拧头904,可使螺纹杆902相对于壳体901转动。因前螺纹段和后螺纹段的螺纹旋向相反,故当螺纹杆902转动时,前侧滑块906和后侧滑块908在螺纹杆902上的直线运动方向相反。通过控制螺纹杆902的转动方向,使得前侧滑块906与后侧滑块908的间距变大或变小,从而实现根据不同尺寸的模具调整前侧推块905与后侧推块909的间距,以使前侧推块905和后侧推块909对准模具,有效地确保模具推出时的稳定性。固定架1的外侧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电机703、电动伸缩杆1301及外部电源线3电性连接。工作人员通过控制装置上的操作按钮,控制第一电机703和电动伸缩杆1301的电源接通、以及第一电机703的正反转、电动伸缩杆1301的伸缩。参阅图5和6,收集组件12安装在支撑架2上,用于收纳本发明的模具推出装置的电源线3。收集组件12包括固定杆1201,固定杆1201与支撑架2可转动地连接,且固定杆1201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卷线筒1202和固定支座1203,其中固定支座1203更靠近支撑架2。l型杆1204与固定支座12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其自由端朝向卷线筒1202侧。l型杆1204开设有沿着固定杆120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滑槽1205。第三滑块1206与第三滑槽1205滑动连接。定线块1207与第三滑块1206固定连接,且定线块1207开设有供电源线3穿过的通线孔1208。通过定线块1207沿着第三滑槽1205的滑动,改变线体卷取的位置,保证卷取的效果。一种模具推出装置的使用方法,使用步骤如下:s1:将该装置的电源接通;s2:根据传送带上待加工的模具调整前侧推块905和后侧推块909的高度;s3:根据传送带上待加工的模具调整前侧推块905和后侧推块909之间的距离;s4:调整电动伸缩杆1301的长度将传送带上待加工的模具推出。一种模具推出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当需要将该装置的电源进行接通时,先将电源线3与外部电源进行连接,当电源线3线体过短时,则可以转动l型杆1204,使得线体从卷线筒1202上放出延长,从而使得电源线3的长度足够接通电源,方便连接减小局限性。当线体过长时,则反向转动l型杆1204,使得线体卷绕,从而将线体进行收纳方便下次使用;s2:当需要该装置工作时,首先根据传送带上待加工模具的尺寸进行高度调整。接通第一电机703的电源,使得第一电机703带动丝杆702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接杆6通过第一滑块704改变高度位置,从而有效地调整前侧推块905和后侧推块909的高度,保证推出工作正常进行。且通过两个导向杆706,使得第一接杆6移位时更加稳定,保证该装置的稳定性;s3:高度调整完毕后,根据传送带上待加工模具的尺寸调整前侧推块905和后侧推块909之间的距离。首先松开固定螺母903,然后拧动拧头901,使得螺纹杆902转动。通过旋向相反的两个螺纹连接,使得前侧推块905和后侧推块909的运动方向相反,从而能够有效调整两个推块的间距,使它们对准模具,保证模具推出时的稳定性;s4:当对准操作完毕后,接通电动伸缩杆1301的电源,使得工作台4沿着固定架1的长度方向移动位置,将模具从第一传送带10上推出放置到第二传送带11上。电动伸缩杆1301可以快速伸出和复位,从而加快整体工作的效率。单人人工操作数据记录如下:时间/min306090120150180240件数/个121207324433562625756双人人工操作数据记录如下:时间/min306090120150180240件数/个182256367478613712826该装置单人人工操作数据记录如下:时间/min306090120150180240件数/个1932884255927258461231通过以上数据对比,采用人工的方式,无论是单人、双人的情况下,在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下,效率明显下降,且双人操作时,人工费用增高。而采用本发明的模具推出装置,在使用时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因此得出结论,采用该装置工作效率加快,且节约人工成本,大大增加工厂生产效益。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